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8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十而立 成就辉煌——庆祝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创建30周年
1
作者 杨光文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宗教文化 道教思想 成就辉煌 中国道教 研究所 四川 科研成果 宗教学 道教研究 大学
原文传递
南宋杭州的开封宫观——宗教文化转移之实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段玉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9,共7页
北宋灭亡后,伴随帝国统治中心由开封南迁杭州,原在开封的一些宫观亦先后在杭复建。这些在杭复建的宫观,大多与帝国政治结合紧密,是帝国统治连续性与合法性证实的舞台,并且是帝国与皇室安危的心理保障。由此看到,在宗教文化转移中,文化... 北宋灭亡后,伴随帝国统治中心由开封南迁杭州,原在开封的一些宫观亦先后在杭复建。这些在杭复建的宫观,大多与帝国政治结合紧密,是帝国统治连续性与合法性证实的舞台,并且是帝国与皇室安危的心理保障。由此看到,在宗教文化转移中,文化元素与特定的信仰群体之间密切联系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南宋 开封宫观 宗教文化
下载PDF
比较的视角:叶长青康区宗教文化研究探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申晓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作为"华西学派"早期重点人物和华西边疆学会创办者之一,传教士叶长青(J.H.Edgar)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在华西康藏地区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对康区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宗教进行了开创性地比较研究。叶长青考察了康藏地区的白石,... 作为"华西学派"早期重点人物和华西边疆学会创办者之一,传教士叶长青(J.H.Edgar)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在华西康藏地区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对康区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宗教进行了开创性地比较研究。叶长青考察了康藏地区的白石,研究了波斯文明对苯教的影响,并从佛教真言出发,分析了藏传佛教与摩尼教的关系。他的研究对华西边疆宗教研究的开创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长青 白石 苯教 藏传佛教
下载PDF
隐逸文化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体现——析张三丰的“隐仙”人格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虹 查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2,共5页
隐逸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渗透于宗教之中,在道教中形成了不同于“士隐”的“道隐”风范,这在张三丰的“隐仙”人格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隐逸”行为既是一种宗教修炼的手段,又是一种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达到了宗教与审... 隐逸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渗透于宗教之中,在道教中形成了不同于“士隐”的“道隐”风范,这在张三丰的“隐仙”人格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隐逸”行为既是一种宗教修炼的手段,又是一种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达到了宗教与审美交融和谐的生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三丰 隐逸 审美人格 宗教人格
下载PDF
庄氏《羌戎考察记》与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宇 孔又专 《三峡论坛》 2011年第1期133-135,144+150,共3页
庄学本著《羌戎考察记》,以游记的形式躬身羌区,对羌族的社会风土、宗教活动进行记录,在平实的图片及文字中,折射出对羌民族宗教文明的探索与对羌族的尊重,为后人研究羌民族宗教文化遗存大量珍贵学术资料,亦为5.12震灾后灾区保护、传承... 庄学本著《羌戎考察记》,以游记的形式躬身羌区,对羌族的社会风土、宗教活动进行记录,在平实的图片及文字中,折射出对羌民族宗教文明的探索与对羌族的尊重,为后人研究羌民族宗教文化遗存大量珍贵学术资料,亦为5.12震灾后灾区保护、传承与发展羌民族宗教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明 尊严 《羌戎考察记》
下载PDF
论编纂《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集成》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又专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1-35,共5页
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为界,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在此前后因地震灾害的毁灭性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样态。通过编纂《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集成》,回顾近百年来对羌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兴起社... 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为界,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在此前后因地震灾害的毁灭性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样态。通过编纂《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集成》,回顾近百年来对羌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有效政策措施,更多的是期望有识之士可以看出目前地震灾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及灾区重建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给有关部门在地震灾区重建及羌民族宗教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提供一定的决策咨询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纂 羌民族宗教文化 百年集成
下载PDF
中国彝族宗教文化研究综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廖玲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关于彝族宗教文化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初叶的外国人开创性考察。彝族宗教文化研究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一性的田野调查记述转型为多元性的多学科弹性研究,彝族宗教文化的研究正在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整合、重构、呈现出从... 关于彝族宗教文化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初叶的外国人开创性考察。彝族宗教文化研究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一性的田野调查记述转型为多元性的多学科弹性研究,彝族宗教文化的研究正在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整合、重构、呈现出从封闭的多样性到多样的现代性的文化变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彝族宗教 研究综论
下载PDF
道教西王母信仰与昆仑山文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泽洪 熊永翔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1-7,共7页
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 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更与中国道教的神仙信仰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西王母神话与昆仑山神仙境界说,在道教神仙信仰的建构中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道教女神西王母与昆仑山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道教 神仙信仰 昆仑山
下载PDF
西部地区大学生宗教观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政书 苏文明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宗教观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高校教育体制的影响、西方宗教势力的有意渗透,大学生自身的个性也会影响其宗教观的形成。因此,要教育其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宗教信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普及宗...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宗教观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高校教育体制的影响、西方宗教势力的有意渗透,大学生自身的个性也会影响其宗教观的形成。因此,要教育其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宗教信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普及宗教文化知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营造校园文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人格,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优化自身的民族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校 宗教观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论四川藏区宗教观念的新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元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8-161,共4页
新时期,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加上藏传佛教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使四川藏区宗教观念朝着市场化、弱化、融合化、民主化、规范化、世俗化方向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格局。
关键词 四川 藏区 藏传佛教 宗教观念 市场经济 世俗化 规范化
下载PDF
毕摩文化再生产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进 廖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137,共5页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彝族社会实际和毕摩自身境遇来看,生存心态成为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基本动力,权力正当化体现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运作逻辑,而象征性实践则构成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本质意涵。
关键词 布迪厄 毕摩 文化再生产 生存心态 权力正当化 象征性实践
下载PDF
刚与柔:基督宗教与佛教传播策略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肖云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佛教与基督宗教进入中国采取了不同传播策略,取得了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把二者传播策略的总体差异归纳为刚性传播与柔性传播的差异,并从二者处理与政治、与本土文化、与世俗社会的关系和传播载体选择四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差异。认为,... 佛教与基督宗教进入中国采取了不同传播策略,取得了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把二者传播策略的总体差异归纳为刚性传播与柔性传播的差异,并从二者处理与政治、与本土文化、与世俗社会的关系和传播载体选择四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差异。认为,这些差异是地理环境、社会结构、认识论、文化特质、传教动机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只有柔性传播策略才能促进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传播 柔性传播 差异 效果 原因
下载PDF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逆返”思维——道教内丹逆返修炼的启迪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6,共5页
中国器乐文化一直有逆返操作现象 ,与道教内丹逆返思维有同源关系及诸多相通之处。受道教内丹逆返思维启发 ,本文归纳出“中国器乐文化之逆返思维”命题 ,希望把“中国器乐文化之逆返思维”具体化、系统化、明确化、理论化 ,进而在中国... 中国器乐文化一直有逆返操作现象 ,与道教内丹逆返思维有同源关系及诸多相通之处。受道教内丹逆返思维启发 ,本文归纳出“中国器乐文化之逆返思维”命题 ,希望把“中国器乐文化之逆返思维”具体化、系统化、明确化、理论化 ,进而在中国器乐文化中大胆实践内丹逆返思维 ,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器乐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内丹 中国器乐文化 逆返思维 反演
下载PDF
《淮南子》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显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7,共5页
《淮南子》展现的美学思想,不是所谓的“杂家”,而是典型的道家-道教一脉。在其内容丰富的美学思想中,以“一”为至美的道家美学本体论,“美人不同面”的多样化美学标准,“不待脂粉芳泽”及“西施粉黛”的艺术美论,“形、气、神”为中... 《淮南子》展现的美学思想,不是所谓的“杂家”,而是典型的道家-道教一脉。在其内容丰富的美学思想中,以“一”为至美的道家美学本体论,“美人不同面”的多样化美学标准,“不待脂粉芳泽”及“西施粉黛”的艺术美论,“形、气、神”为中心的审美意识论,都是典型的道家-道教的美学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道家一道教 美学思想
下载PDF
道教文化中的北辰与北帝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北辰和北帝都是道教的神灵。在很多早期道经中,北辰和北帝的职能十分相似,但并不是同一神灵,北帝的地位很低,并由北辰所掌管。南北朝末至隋唐时期,随着道教北帝信仰的发展,北帝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上升到"北极",最终与北辰融合... 北辰和北帝都是道教的神灵。在很多早期道经中,北辰和北帝的职能十分相似,但并不是同一神灵,北帝的地位很低,并由北辰所掌管。南北朝末至隋唐时期,随着道教北帝信仰的发展,北帝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上升到"北极",最终与北辰融合为同一神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北辰 北帝 北极
下载PDF
瓦屋山道教文化考察刍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卿希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5-82,共8页
四川洪雅瓦屋山在汉代是少数民族 (羌族、獠族 )聚居地。五斗米教创教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巫术有关。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陵所设立的传教区“二十四治”中有稠禾更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冈治、主薄山治 ,以及后来张鲁所设“八品游治... 四川洪雅瓦屋山在汉代是少数民族 (羌族、獠族 )聚居地。五斗米教创教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巫术有关。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陵所设立的传教区“二十四治”中有稠禾更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冈治、主薄山治 ,以及后来张鲁所设“八品游治”中的第一治“峨嵋治”都在瓦屋山周围。据现存史料推断张道陵在瓦屋山传教是十分可能的。瓦屋山道教文化底蕴相当深厚 ,堪称道教胜地。如果可以把二十四治及有关地方称作早期道教发祥地的话 ,那么 ,瓦屋山也可以看作是这种发祥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洪雅 瓦屋山 道教 五斗米道 生态思想 羌族
下载PDF
松潘地区的多宗教共存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显一 汪志斌 唐思远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松潘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这个地区,以汉藏羌回四个民族为主要人口,集中了中国宗教的几乎所有型态,这些宗教形态不仅共处一地,甚至同居一庙,并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盛大宗教活动——黄龙庙会,诞生了融合各民族宗... 松潘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这个地区,以汉藏羌回四个民族为主要人口,集中了中国宗教的几乎所有型态,这些宗教形态不仅共处一地,甚至同居一庙,并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盛大宗教活动——黄龙庙会,诞生了融合各民族宗教信仰的"黄龙真人"形象。这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多宗教共存、对话与社会稳定的问题,以及筹划这一地区的文化旅游和文化建设与管理等,都提供了积极的参考和广泛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 多宗教共存 宗教融合
下载PDF
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詹石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道教文化养生"就是一切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文化资源向道教养生理论与实践技术转化的综合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与实践技术,道教文化养生的形成与发展与道教组织形态同步。将近五千年来,道教先后经历了三大形态:元初道教、古典道... "道教文化养生"就是一切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文化资源向道教养生理论与实践技术转化的综合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与实践技术,道教文化养生的形成与发展与道教组织形态同步。将近五千年来,道教先后经历了三大形态:元初道教、古典道教、制度道教。这三大形态的道教都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建构养生理论,开展养生实践。其代表性的养生体式有:斋醮养生、金丹养生、伦理养生、治世养生、文艺养生、环境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文化养生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浩然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6期96-100,共5页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不仅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世俗化的整体挑战,也面临着基督宗教"后来居上"的挑战。前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生态产生危机。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不仅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世俗化的整体挑战,也面临着基督宗教"后来居上"的挑战。前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生态产生危机。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宗教的管理和引导,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宗教的自身文明素质和信仰素质,发挥少数民族宗教的现代功能,建立少数民族宗教作为社会性和精神性资源推动民族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宗教文化 基督教
下载PDF
1996-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培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1996-2000年 国内 道教 研究成果 综述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