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双昱 杨莉 +5 位作者 曾全 杨远亮 肖银波 贾玉珍 王新 陈善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通过地域差异选取四川省8个不同地区的花椒园对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的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空间动态变化趋势有2种:在低海拔地区,9月末之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10月略有下降,1... 通过地域差异选取四川省8个不同地区的花椒园对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的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空间动态变化趋势有2种:在低海拔地区,9月末之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10月略有下降,11月中旬达最大值81.26,随后逐渐降低;在高海拔地区,9月中下旬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峰值为85.68,随后缓慢下降;不同花椒品种之间,正路椒和大红袍的病情指数比九叶青更为严重;在田间药剂防效方面,75%肟菌·戊唑醇3000倍液和30%唑醚·戊唑醇1500倍液的混合处理对花椒锈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效可达80.17%,对九叶青的防效高于正路椒。本研究明确了在四川省的低海拔地区花椒锈病更容易发生流行,九叶青相比正路椒和大红袍抗病,首次筛选出75%肟菌·戊唑醇和30%唑醚·戊唑醇的复配混合剂作为四川花椒锈病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锈病 海拔高度 动态变化趋势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四川省人工林害鼠危害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少英 冉江洪 +1 位作者 林强 赵定全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4-619,共6页
通过多年对四川省和重庆市人工林害鼠对林木危害的研究分析 ,林鼠对林木危害有 3个原因。(1)是对其栖息地干扰的一种反应 ;(2 )缺食、缺水和寻找越冬场所 ;(3)
关键词 四川 人工林 危害原因 鼠害
下载PDF
尖顶羊肚菌生物培养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芳草 刘兴蓉 +1 位作者 谭方河 林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本文从温度、营养、酸碱度等方面研究了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一个菌株(A401)菌丝的培养学特性及后期菌核产生状况。通过观测各种条件下菌丝的长速、生长势、菌核特征等内容,从而探讨该菌株的最佳室内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 本文从温度、营养、酸碱度等方面研究了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一个菌株(A401)菌丝的培养学特性及后期菌核产生状况。通过观测各种条件下菌丝的长速、生长势、菌核特征等内容,从而探讨该菌株的最佳室内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5~30℃都能生长,35℃则基本不生长,15~20℃是最适生长温度范围。营养试验的6种供试碳源都能利用,其中以浓度为2 0%的葡萄糖与蔗糖最优;6种供试氮源除NH4NO3和NH4(SO4)2生长很差外,其余4种氮源都适合其生长,尤其是浓度为0 4%的酵母粉和蛋白胨等有机氮源更适合该菌株生长。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适宜在弱酸性至中性的条件下生长,其最适pH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顶羊肚菌 生物学特性 菌丝体 菌核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和生境复杂度对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劼 刘少英 +4 位作者 冉江洪 王昌河 沈丽 蒋平 郭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8-303,共6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黄龙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和栖息地复杂程度对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将调查区按海拔高度分为4个调查点,每点的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各不相同,分别为:24 9MJ/(m2·a);21 5MJ/(m2·a);17 5M... 本研究主要探讨黄龙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和栖息地复杂程度对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将调查区按海拔高度分为4个调查点,每点的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各不相同,分别为:24 9MJ/(m2·a);21 5MJ/(m2·a);17 5MJ/(m2·a)和14 1MJ/(m2·a)。在选择调查点时,同时考虑栖息地复杂程度,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调查点选择栖息地复杂程度较低的地点,而在生产力较低的调查点选择栖息地复杂程度较高的地点调查,以便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与栖息地复杂程度对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鼠铗捕获小型兽类。结果表明,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有密切关系,随着海拔升高,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的降低,所捕获的小型兽类生物量随之降低,其物种多样性也随之下降。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也与栖息地复杂程度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大于17 5MJ/(m2·a),栖息地复杂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对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然而,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小于14 1MJ/(m2·a),生产力水平则为影响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此外,小型兽类的生物量与森林生态系统年净初级生产力和栖息地复杂程度也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 年净初级生产力 生境复杂度 栖息地 小型兽类 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青川县大熊猫栖息地主要伴生哺乳动物调查 被引量:11
5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4 位作者 孙治宇 刘世昌 王鸿加 刘小庚 何万红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1999年10月25日~11月15日,在四川省青川县对大熊猫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的同时,对主要的伴生哺乳动物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样线遇见率最高的是牛羚,其次为野猪、黑熊、竹鼠等,其遇见率分别为60.8%、16.7%、14... 1999年10月25日~11月15日,在四川省青川县对大熊猫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的同时,对主要的伴生哺乳动物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样线遇见率最高的是牛羚,其次为野猪、黑熊、竹鼠等,其遇见率分别为60.8%、16.7%、14.1%、10.1%。动物种类及种群数量分布最多的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牛羚和野猪已在唐家河周边社区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危害。全县大熊猫栖息地内,除唐家河保护区保护较好外,其余地方的野生动物保护不容乐观,栖息地质量和动物多样性都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地 哺乳动物 伴生野生动物
下载PDF
四川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肖银波 周建华 +1 位作者 肖育贵 赵蓉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70-72,共3页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四川省核桃产区主要病虫害核桃果象、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核桃根象的生活史及发生为害情况。并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四川省核桃产区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核桃 病虫害 防治
下载PDF
四川大渡河流域不同地点铁杉林瓢虫科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银波 周建华 +3 位作者 卢文华 肖育贵 文亮 张德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文章首次报道了四川大渡河流域的铁杉林瓢虫科种类、数量及发生时间。在3个地点的铁杉林中,共采集到瓢虫48种。对斑小瓢虫Scymnus geminus、华山松小瓢虫S.huashansong、马蹄毛瓢虫S.lycotropus、宁陕毛瓢虫S.ningshanensis为首次在四... 文章首次报道了四川大渡河流域的铁杉林瓢虫科种类、数量及发生时间。在3个地点的铁杉林中,共采集到瓢虫48种。对斑小瓢虫Scymnus geminus、华山松小瓢虫S.huashansong、马蹄毛瓢虫S.lycotropus、宁陕毛瓢虫S.ningshanensis为首次在四川报道。3月到11月均可采集到瓢虫成虫,以5月(22种)、6月(25种)和7月(24种)为最多。幼虫出现主要集中在5月。羊厂沟铁杉林是以阔叶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其瓢虫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远远高于泥巴沟和驷马桥。泥巴沟和驷马桥同属于针叶树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林内瓢虫科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低,但种类优势度高。三地瓢虫组成相似性均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杉 瓢虫科 多样性 优势度 均匀度 相似度
下载PDF
麻疯树柄细蛾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肖银波 周建华 +2 位作者 刘艳 张德奎 冯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2,I0001,共6页
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是在我国新发现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潜叶蛾类重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对该虫形态、发育习性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本文对麻疯树柄细蛾成虫、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形态及... 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是在我国新发现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潜叶蛾类重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对该虫形态、发育习性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本文对麻疯树柄细蛾成虫、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形态及大小进行了详细描述。95.54%(n=426)的老熟幼虫在10点至18点结茧。89.19%(n=111)在夜间20点至次日凌晨6点羽化。交配在清晨进行,持续30~210 min不等。87.53%(n=441)的卵在夜间20点以后至次日6点以前产出。卵多产于叶脉边缘与叶片形成的凹陷处。66.77%(n=8 266)的卵产于叶片背面,其余产于叶片正面。每雌产卵平均60.03粒(n=32)。麻疯树柄细蛾在攀枝花全年均可发育。以成虫在每年2月至5月越冬。一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明显。以6月室外平均气温25.15℃条件下,全世代发育需18~20 d。卵期3~4 d,1龄幼虫期1 d,2龄幼虫期1~2 d,3龄幼虫期1~2 d,4龄幼虫期1~2 d,5龄幼虫期2~3 d,预蛹期1 d,蛹期4~6d,成虫产卵前期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柄细蛾 麻疯树 形态学 生物学 生活史
下载PDF
白腹鼠属几个相似种的差异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裕冬 刘少英 曾宗永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到目前为止,安氏白腹鼠、川西白腹鼠、社鼠、针毛鼠作为独立种没有多大的争议。但在形态上,安氏白腹鼠与川西白腹鼠、川西白腹鼠与社鼠、社鼠与针毛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差异微小,有大量的中间过渡类型。因此,要对这些种进行准确鉴定非... 到目前为止,安氏白腹鼠、川西白腹鼠、社鼠、针毛鼠作为独立种没有多大的争议。但在形态上,安氏白腹鼠与川西白腹鼠、川西白腹鼠与社鼠、社鼠与针毛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差异微小,有大量的中间过渡类型。因此,要对这些种进行准确鉴定非常困难。本文首先对这4个种的阴茎形态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确实是独立的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尿道小瓣形态、位置及阴茎骨形态和长短比例上:(1)安氏白腹鼠,外环层有明显的乳突,尿道小瓣分两叉,位置很低,阴茎骨近支显著长于远支;(2)川西白腹鼠,外环层光滑,尿道小瓣位置较高,阴茎骨近支很细而直,近支明显长于远支;(3)社鼠,尿道小瓣较小,位置很低,呈舌状,阴茎骨近支较粗,显著向腹面弯曲,远支粗大且较长,近支长略大于远支;(4)针毛鼠,尿道小瓣位置较高,呈舌状,阴茎骨近支较细弱,显著向腹面弯曲,远支粗大且较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川西白腹鼠与社鼠在眶间宽、上齿列长和下齿列长等方面差异显著;社鼠和针毛鼠在后头宽、眶间宽和听泡长等方面差异显著;安氏白腹鼠与其他3个种均具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腹鼠属 阴茎形态学
下载PDF
麻疯树柄细蛾交尾行为及雄虫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10
作者 李庆 江南 +3 位作者 杨群芳 周建华 肖银波 虞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2,共5页
在(25±1)℃、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麻疯树柄细蛾成虫的交尾行为、交尾节律及雄虫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无论雌雄,成虫1日龄均可交尾,在1日龄时达到最高交尾率(70.12%),随着日龄的增加,交尾率降低,最低交尾... 在(25±1)℃、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麻疯树柄细蛾成虫的交尾行为、交尾节律及雄虫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无论雌雄,成虫1日龄均可交尾,在1日龄时达到最高交尾率(70.12%),随着日龄的增加,交尾率降低,最低交尾率仅为5.81%,但交尾持续时间从89.33min增加到171.67min;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日龄成虫均能交尾,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1日龄成虫交尾率从53.33%增加到69.40%;不同光强对4,5日龄成虫交尾持续时间影响不大;雄虫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表明:在正己烷、正戊烷、二氯甲烷和乙醚4种溶剂中,正己烷是提取性信息素效果最好的溶剂;随着雄蛾日龄的增加,其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反应逐渐下降;腺体提取比空气提取效果好;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反应最低浓度为10-3FE·(10μ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柄细蛾 交尾 节律 性信息素 EAG
下载PDF
温度和光周期对蜀柏毒蛾滞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远亮 曾全 +2 位作者 肖银波 贾玉珍 范成志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6-21,共6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是四川省柏木林最重要的食叶害虫,其越冬代有明显的滞育现象。本文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蜀柏毒蛾1龄幼虫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对蜀柏毒蛾的滞育率影响极显著(P<...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是四川省柏木林最重要的食叶害虫,其越冬代有明显的滞育现象。本文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蜀柏毒蛾1龄幼虫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对蜀柏毒蛾的滞育率影响极显著(P<0.01),蜀柏毒蛾的滞育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2.温度和光周期协同作用共同调控诱导蜀柏毒蛾幼虫进入滞育,温度起主要作用,光周期起辅助作用。环境温度低于25℃时,短光照能够促进诱导蜀柏毒蛾幼虫进入滞育,各光周期条件下蜀柏毒蛾幼虫的滞育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3.25℃条件下,最有利于蜀柏毒蛾幼虫滞育解除。光周期对滞育解除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柏毒蛾 滞育 温度 光周期
下载PDF
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青花椒中的残留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双昱 何志强 +3 位作者 曾全 肖银波 王新 杨莉 《现代农药》 CAS 2022年第3期54-57,共4页
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是青花椒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为评价这3种杀菌剂在青花椒中的残留消解行为,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青花椒叶片和果实中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 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是青花椒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为评价这3种杀菌剂在青花椒中的残留消解行为,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青花椒叶片和果实中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0.01~0.5 mg/L范围内,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0.02~1.0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杀菌剂的平均回收率为89.1%~95.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5.1%,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4~4.4 d,且在果实中的残留水平低于在叶片中。在本研究施药剂量下,青花椒果实中戊唑醇、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均达到最低定量限,普通人群可安全食用。以上结果可为制定青花椒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肟菌酯 吡唑醚菌酯 青花椒 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