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纸质文物保护新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汪萍 刘海峰 +1 位作者 陈虹利 席光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2,共10页
纸质文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亦是研究时代变更、技术更迭、民俗变迁等不可或缺的原始史料,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纸质文物较为脆弱,急需对其进行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近10年来纸质文物保护领域涌现了许多新方法、新... 纸质文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亦是研究时代变更、技术更迭、民俗变迁等不可或缺的原始史料,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纸质文物较为脆弱,急需对其进行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近10年来纸质文物保护领域涌现了许多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本文重点对纸质文物清洗方法的改进、新防霉材料的运用、新型脱酸技术的发展、加固材料的分类等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纸质文物保护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文物 文物保护 脱酸技术 加固材料
下载PDF
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刘杨 郭娟 +5 位作者 韩向娜 席光兰 田兴玲 李仁 陈家宝 殷亚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198,共16页
以古代沉船、出水木器和简牍等为代表的饱水木质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种载体,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科技、经济的宝贵实物资料,准确认知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是实现饱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受长期水埋环境影响,饱水... 以古代沉船、出水木器和简牍等为代表的饱水木质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种载体,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科技、经济的宝贵实物资料,准确认知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是实现饱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受长期水埋环境影响,饱水考古木材的结构与性能均发生显著劣变,且样品获取、制备和测试分析等难度远大于健康木材,现有健康木材的科学研究理论和评估体系对其难以适用。本研究首先从解剖构造、化学结构、纤维素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4方面介绍饱水考古木材的结构特征与分析方法;其次阐述饱水考古木材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与表征手段;然后进一步总结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的综合评估原则、方法和关键指标;最后围绕饱水考古木材研究的现状、需求和难点,提出未来应重点研究领域。建议开展以下3方面研究:1)提出饱水考古木材创新无损或微损研究方法,建立饱水木质文物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2)提高饱水考古木材科学数据提取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完善饱水木质文物信息资源和共享体系建设;3)构建饱水考古木材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完善适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在饱水木质文物领域的应用,推动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研究,为木质文物的科学保护和长期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木质文物 饱水考古木材 解剖构造 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木质文物保存
下载PDF
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加固和干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嘉君 张治国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出水木质文物蕴涵丰富的考古学信息,由于受到复杂埋藏环境影响,其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进而呈现不同的保存状况。基于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针对性筛选加固材料和干燥方法,开展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定型研究,是实现出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和... 出水木质文物蕴涵丰富的考古学信息,由于受到复杂埋藏环境影响,其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进而呈现不同的保存状况。基于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针对性筛选加固材料和干燥方法,开展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定型研究,是实现出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和稳定保存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方法、加固材料和干燥方法研究进展,并展望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定型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出水木质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考古木材 保存状况 加固材料 干燥方法
下载PDF
大理岩石刻文物黑色结壳清洗研究
4
作者 王锋 韩化蕊 +2 位作者 李迪 顾耀奇 魏书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大理岩是古代石刻和建筑的主要石材之一。随着近现代工业发展,很多大理岩石刻文物表面出现了大量黑色结壳——不仅严重影响了文物外观审美,而且会不断吸附各种污染物,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量,造成文物的进一步劣化,因此亟需清洗。在前期对... 大理岩是古代石刻和建筑的主要石材之一。随着近现代工业发展,很多大理岩石刻文物表面出现了大量黑色结壳——不仅严重影响了文物外观审美,而且会不断吸附各种污染物,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量,造成文物的进一步劣化,因此亟需清洗。在前期对北京地区石刻文物本体及黑色结壳科技分析的基础上,选用碳酸铵法、乙二胺四乙酸法、物理法进行清洗试验用于对比,并于北京不同区域的6处典型石刻上进行现场试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优化改良。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光测色仪、显微镜和离子色谱仪对清洗前后状态及可溶盐含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碳酸铵法对大理岩石刻文物表面黑色结壳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清洗方案比较高效合理,有助于相关石质文物病害的清洗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石刻 黑色结壳 文物清洗
下载PDF
关于秦封泥研究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韩国河 周阵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封泥是秦文化研究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本文就当前研究现状,对秦封泥的深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通过建立标准断代,进一步细化封泥分期;二是要注重多种证据材料的综合运用,对封泥内容的考释要更加精准;三是在考释的基础上,对秦政治... 封泥是秦文化研究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本文就当前研究现状,对秦封泥的深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通过建立标准断代,进一步细化封泥分期;二是要注重多种证据材料的综合运用,对封泥内容的考释要更加精准;三是在考释的基础上,对秦政治制度的阐释、行政地理空间重构等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扩展到秦政治规范、社会文化活动、精神价值等方面的阐释当中。在研究的同时,也要关注秦封泥的展示、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封泥 研究思路 研究角度 保护展示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楠 左豪瑞 +4 位作者 杨凡 闫欣 杨颖亮 吴小红 孙战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并摄入较多动物蛋白。M4所出2例马骨均为青壮年雄性个体,骨骼尺寸大多处于中国商周时期家马范围之内,健康状况整体较好,饮食结构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干预。M1和M3棺木用材为冷杉属,M1所出车马器和M3所出铜斧内木材为榆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科技考古
下载PDF
抗紫外线生物质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汤雷 韩雁明 +2 位作者 汪嘉君 蔡照胜 周宇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8-12,F0002,I0001,共7页
利用天然生物质材料制备功能性强复合膜材料备受关注。文中以纤维素、酶解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共混交联的方法制备一种力学性能好和抗紫外线能力强的生物质复合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纳米纤维素和木质素纳米粒子,复合膜的抗拉... 利用天然生物质材料制备功能性强复合膜材料备受关注。文中以纤维素、酶解木质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共混交联的方法制备一种力学性能好和抗紫外线能力强的生物质复合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纳米纤维素和木质素纳米粒子,复合膜的抗拉强度达到47.6 MPa,膜的紫外防护性能提高了49%,并保持可见光透过率45%以上。此生物质复合材料在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复合膜 抗紫外线 木质素微纳米球
下载PDF
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保存状态研究
8
作者 陈岳 徐宏鸣 +2 位作者 杨慧慧 杨天有 杜靖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是慈溪地区迄今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现存10道隔舱壁板。通过14C测年进一步确认沉船所属时代为元代(1271年—1368年)。在沉船船体70个监测点位采集样品,从树种类型、木材化学组分... 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是慈溪地区迄今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现存10道隔舱壁板。通过14C测年进一步确认沉船所属时代为元代(1271年—1368年)。在沉船船体70个监测点位采集样品,从树种类型、木材化学组分、硫铁元素含量以及微生物病害种类等多个角度开展检测研究,全面调查分析沉船病害情况。结果表明,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木材样品整体保存状态较好,由于长期处于内河道埋藏环境,木材处于饱水状态,最大含水率主要集中分布于185%~400%之间,局部区域呈现变色、变形、扭曲、开裂现象,木材化学组分呈现低综纤维素、高灰分的特点,含有少量硫铁元素,属于中度腐蚀状态,亟待开展盐分脱除与填充加固等船体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塘江元代沉船 病害调查 保存状态评估 沉船保护
下载PDF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考古综述
9
作者 林铃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3,共13页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北部、锡尔河上游,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费尔干纳盆地的考古研究始于19世纪末,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及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这一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尤其近年来新发现、新研究凸显出费尔干...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北部、锡尔河上游,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费尔干纳盆地的考古研究始于19世纪末,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及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这一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尤其近年来新发现、新研究凸显出费尔干纳盆地在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方人群移动、物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梳理费尔干纳盆地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历史、现有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及若干重要问题,指出费尔干纳盆地考古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楚斯特文化 大宛
下载PDF
基于方志史料的明至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纸质物产研究
10
作者 刘海峰 肖坤 席光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本课题基于方志史料,搜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纸质物产信息,系统梳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明至民国时期纸质物产的种类及其产地的时空分布信息,并对该地区纸质物产种类及其产地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纸质物... 本课题基于方志史料,搜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纸质物产信息,系统梳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明至民国时期纸质物产的种类及其产地的时空分布信息,并对该地区纸质物产种类及其产地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纸质物产分布广泛,共搜集到产地信息237条,其中以湖南最为丰富。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纸质物产种类丰富,包括皮纸、竹纸、草纸、棉纸和火纸等。清代和民国时期纸质物产种类则从传统的皮纸、草纸发展到竹纸再到多种原料混合造纸,质量也显著提高,是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工艺技术提高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纸质物产 长江中下游 明至民国时期
下载PDF
元青花钴料微区化学组成差异性特征研究
11
作者 熊露 郁永彬 +3 位作者 李锦伟 吴强 吴琳 李其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1-607,共7页
同一元青花瓷子母线旋纹与主题纹蓝彩色泽等装饰效果存有异同,本研究为探索其微区化学组成特征差异,采用能谱仪(EDXRF)对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馆藏元青花绘饰内容进行无损分析并进行实验模拟,取得以下成果:(1)探明了这批标本所用钴料组... 同一元青花瓷子母线旋纹与主题纹蓝彩色泽等装饰效果存有异同,本研究为探索其微区化学组成特征差异,采用能谱仪(EDXRF)对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馆藏元青花绘饰内容进行无损分析并进行实验模拟,取得以下成果:(1)探明了这批标本所用钴料组成特征以及其类别归属;(2)揭示了子母线旋纹与主题纹饰化学组成差异以及其特征;(3)厘清了钴料工艺提纯对形成特征差异之间的关系;(4)佐证了元青花瓷已开始出现不同的绘饰用料,继而影响明清时期青花瓷绘体系。该研究不仅为元青花瓷科技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同时为进一步探索中国青花瓷绘饰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青花 微区差异 实验模拟 提纯工艺
下载PDF
赤藓糖醇在考古木材保护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东坡 马丹 +3 位作者 王飞 张治国 郑幼明 孙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选取3种不同遗址出土(出水)的考古木材为试验样品,以赤藓糖醇为定形加固材料,在50℃恒温水浴中以不同质量分数的赤藓糖醇溶液对试验样品进行渗透填充,渗透填充结束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试验样品进行脱水干燥。分别从尺寸稳定性、环... 选取3种不同遗址出土(出水)的考古木材为试验样品,以赤藓糖醇为定形加固材料,在50℃恒温水浴中以不同质量分数的赤藓糖醇溶液对试验样品进行渗透填充,渗透填充结束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试验样品进行脱水干燥。分别从尺寸稳定性、环境稳定性、力学性能、显微形貌几个方面考察了赤藓糖醇对考古木材的定形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赤藓糖醇作为定形加固材料能够对考古木材起到良好的定形保护作用,定形保护效果随赤藓糖醇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升,质量分数为30%赤藓糖醇即可显著提升考古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环境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赤藓糖醇以晶体形式在考古木材细胞壁上析出,对木材组织起到支撑和加固作用,提高了考古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考古木材 定形保护
下载PDF
贵金属鲜卑头带扣形制演进研究
13
作者 于海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6-144,共9页
特殊形制的贵金属带扣是佩戴者权力和阶级的象征。诸多文献记载中有见“鲜卑郭洛带”或“鲜卑头”,这是一种汉代出现的圆首方形带扣,是扣具在演变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高等级装饰实用物,笔者称其为鲜卑头带扣,这种形制带扣在汉代北方草原地... 特殊形制的贵金属带扣是佩戴者权力和阶级的象征。诸多文献记载中有见“鲜卑郭洛带”或“鲜卑头”,这是一种汉代出现的圆首方形带扣,是扣具在演变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高等级装饰实用物,笔者称其为鲜卑头带扣,这种形制带扣在汉代北方草原地区开始出现,由贵重材质制造。贵金属鲜卑头带扣已经不仅仅是束腰结扣的作用,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和赏赐者对被赏赐者权力的认可。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汉代晚期到两晋时期的重要贵金属鲜卑头带扣形制,结合考古资料对贵金属鲜卑头带扣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其由简易动物纹向复杂龙纹演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扣 鲜卑头 贵金属 北方游牧民族
下载PDF
智化寺石质文物表面黑色污染物的谱学分析
14
作者 王锋 付迎春 +3 位作者 李迪 顾耀奇 史姝璇 魏书亚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智化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寺院,主体建筑保存状态良好,其建筑群既具有宋元风格,又历经明清、民国时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寺内现存三件石刻文物表面具有明显的黑色污染,为了更有针对性的保护,需要对未知的黑色污染物进行科学分析研究。... 智化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寺院,主体建筑保存状态良好,其建筑群既具有宋元风格,又历经明清、民国时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寺内现存三件石刻文物表面具有明显的黑色污染,为了更有针对性的保护,需要对未知的黑色污染物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本研究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系统分析了污染物成分。结果表明藏殿须弥座北侧侧面和台面处污染物以干性植物油为主,并具有少量蛋白质残留、无定形碳等,如来殿前的赑屃背上的黑色污染物含有多糖、油脂、无定形碳、纤维素、蛋白质和石英等物质残留。分析结果为准确判断智化寺石刻文物上的黑色污染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相关石质文物的合理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大理岩 污染物 光谱分析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甲午沉舰系列遗址及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
15
作者 周春水(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北洋海军甲午沉舰系列遗址来源于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参与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与威海保卫战,多艘北洋军舰被击沉,主要在黄海北部与威海湾两地。其中,黄海北部沉没的有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威海湾沉没的有定远、靖... 北洋海军甲午沉舰系列遗址来源于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参与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与威海保卫战,多艘北洋军舰被击沉,主要在黄海北部与威海湾两地。其中,黄海北部沉没的有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威海湾沉没的有定远、靖远、来远、威远、宝筏五舰。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即在黄海北部、威海湾两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丰岛海战 黄海海战 黄海北部 北洋海军 水下考古 保卫战 近现代
下载PDF
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的开端 黄海北部甲午沉舰
16
作者 张敏(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5期27-31,共5页
今天,在昔日北洋海军基地——威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暮然回首,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开展已整十年。在这十年中,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重心从辽宁转战到山东,沿着甲午海战的踪迹一一摸索,从沉积的淤泥中找寻历... 今天,在昔日北洋海军基地——威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暮然回首,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开展已整十年。在这十年中,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重心从辽宁转战到山东,沿着甲午海战的踪迹一一摸索,从沉积的淤泥中找寻历史的遗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海战 水下考古 黄海北部 北洋海军 十年 工作重心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17
作者 万鑫 杨慧慧 颜建超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8期96-99,共4页
缠枝莲纹铜盘由1500米深海打捞出水,器身较薄且有开裂及残损。采用Go!Scan spark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联泰Lite600工业级3D打印机,获取缠枝莲纹铜盘模型数据,并制作完整3D模型,不仅复制了文物表面纹饰,并对残缺处进行补缺,同时模型在保护修... 缠枝莲纹铜盘由1500米深海打捞出水,器身较薄且有开裂及残损。采用Go!Scan spark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联泰Lite600工业级3D打印机,获取缠枝莲纹铜盘模型数据,并制作完整3D模型,不仅复制了文物表面纹饰,并对残缺处进行补缺,同时模型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对文物起到承托加固作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可最大限度复原文物原貌,永久保留文物数字化信息,方便携带及展览展示,对传播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枝莲纹铜盘 3D打印 文物保护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对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干燥脱盐效果
18
作者 王雪玉 李乃胜 +2 位作者 胡凤丹 穆磊 赵巨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9期38-43,共6页
为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干燥技术对不同保护状态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适用性,选取了南海Ⅰ号、小白礁Ⅰ号和华光礁Ⅰ号的木材样品,进行超临界CO_(2)流体干燥,评估了其干燥质量和脱盐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对不同保护状态的饱水... 为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干燥技术对不同保护状态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适用性,选取了南海Ⅰ号、小白礁Ⅰ号和华光礁Ⅰ号的木材样品,进行超临界CO_(2)流体干燥,评估了其干燥质量和脱盐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对不同保护状态的饱水木质文物均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完成了全部自由水的脱除,样品的体积干缩率均控制在5.2%以内。而且超临界CO_(2)流体对样品中的硫铁化合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干燥后,不同保护阶段的样品内部几乎不可见硫铁化合物的分布;受保护工艺的影响,对盐离子的清洗效果略有差异。超临界CO_(2)流体干燥后的海洋出水木质文物满足保存要求,研究结果对同类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木质文物 超临界CO_(2) 干燥 脱盐
下载PDF
薄荷醇在“南海Ⅰ号”饱水木质文物上安全脱除方法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琦钧 韩向娜 +2 位作者 张治国 王昊 孙键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100,共7页
薄荷醇作为新兴的考古出土脆弱文物提取用临时固型材料,在越来越多的考古现场得到了应用,涉及文物材质不断增多,但是文物提取到室内之后薄荷醇如何快速、安全脱除成为后期处理时面临的实际难题。最常用的去除方法是让薄荷醇自然挥发,但... 薄荷醇作为新兴的考古出土脆弱文物提取用临时固型材料,在越来越多的考古现场得到了应用,涉及文物材质不断增多,但是文物提取到室内之后薄荷醇如何快速、安全脱除成为后期处理时面临的实际难题。最常用的去除方法是让薄荷醇自然挥发,但是薄荷醇挥发的同时,水分也会挥发;随着水分的挥发,对失水敏感的饱水有机质文物将会出现干缩等问题。为研究薄荷醇在饱水木质文物上的安全脱除技术,本研究以“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的饱水树皮和糟朽散木为对象,探讨自然挥发、补水挥发、乙醇去除、乙醇去除+补水、加热+补水5种不同的脱除方法,通过评估不同方法处理前后树皮和散木的外观形态、质量损失和尺寸稳定性,优选出适合饱水木质文物上薄荷醇的安全脱除方法。结果显示:树皮脱除薄荷醇需要补水,散木脱除薄荷醇需要乙醇快速去除。综合效果来看,乙醇去除或者乙醇去除+补水相结合的方式是饱水木质文物最佳的薄荷醇安全去除方法。本研究将为考古和文物保护人员在使用薄荷醇提取饱水木质文物后期处理上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Ⅰ号” 饱水木质文物 薄荷醇 脱除技术
下载PDF
水下石质文物原址保护空化射流清洗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昊 张碧健 《中国文化遗产》 2021年第3期82-87,共6页
海洋中水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主要为钙质沉积、海洋生物残骸和色斑污染。开展文物水下原址清洗保护有利于对这些重要水下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空化射流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下清洗技术,实验证明,使用空化射流清洗设备可以在控制文... 海洋中水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主要为钙质沉积、海洋生物残骸和色斑污染。开展文物水下原址清洗保护有利于对这些重要水下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空化射流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下清洗技术,实验证明,使用空化射流清洗设备可以在控制文物本体轻微受损甚至无损的前提下有效清除石质文物表面各类污染物。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设定设备输出压力为8兆帕、保持3厘米的靶距、使用直径1.2毫米半球形喷嘴进行垂直喷射,是最为高效的清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清洗 水下文化遗产 空化射流 实验研究 原址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