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智能化神经功能评估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陆丽霞 吴卫文 +1 位作者 赵亚楠 王宁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索智能化评估系统在缺血性脑白质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脑白质高信号(WMH)组109例,正常对照组50例,通过智能化神经功能评估系统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同时由两位神经内科医生进行Mini-Cog简易认知... 目的探索智能化评估系统在缺血性脑白质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脑白质高信号(WMH)组109例,正常对照组50例,通过智能化神经功能评估系统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同时由两位神经内科医生进行Mini-Cog简易认知评价,即分别通过智能及人工两种方式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分别通过智能化步态评估系统及人工评价定量分析受试者起身时间、转身时间、步长、步速、步频、步宽等步态参数。评价智能化评估系统对不同人群认知障碍及步态障碍的识别率与准确性,采用智能化步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步态差异,采用交叉表计算使用智能化步态评估筛查WMH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明确WMH严重程度与步态异常间的关系。结果青浦地区50~80岁的WMH患者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71.6%、步态异常的发生率为35.8%。WMH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转身时间、步宽、步长、步速、步频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MH严重程度(Fazakas评分)与起身时间(相关系数0.182、P=0.022)、步宽(相关系数0.288、P<0.001)、步长(相关系数-0.209、P=0.008)、步速(相关系数-0.236、P=0.003)相关。结论智能化神经功能评估系统受限于方言等影响因素导致认知评估的准确率低;而智能化步态评估的特异度是82%,但受限于认知评估的影响,智能化平台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脑白质病变 步态障碍 智能化评估
下载PDF
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斑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赵君 吴卫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斑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长春西汀组采用长春...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斑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长春西汀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联合用药组为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斑治疗,2周干预后评价患者效果并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2组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及远期预后。结果联合用药组为长春西汀用药4周后NIHSS、mRS低于长春西汀组(P<0.05);BI评分高于长春西汀组(P<0.05);2组用药4周后血液流变学均降低;联合用药组用药4周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长春西汀组(P<0.05);2组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用药结束后随访8及12个月复发率低于长春西汀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斑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助于减轻神经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能获得良好的远期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病学表现 阿加曲斑 血液流变学 生活能力 不良反应 远期预后
下载PDF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与作用
3
作者 宫萍 钱希岷 +1 位作者 徐黎明 吴卫文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发病24 h之内的自发性脑出血住院患者65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入院次日血清NSP水平,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起病后...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发病24 h之内的自发性脑出血住院患者65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入院次日血清NSP水平,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起病后3个月,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mRS≥2分者作为预后不良组(n=25),mRS<2分为预后良好组(n=37)。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脑出血组入院时NSP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对预后不同两组分析,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时收缩压水平、发病时有无意识障碍、脑出血量、入院时NSP浓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时NSP浓度高于预后不良组。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脑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NSP浓度暂未得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一定关系。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时NSP水平升高,对其预后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预后
下载PDF
靶向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唐云哲 张云云 +2 位作者 张颖 丁双凤 刘明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6-411,共6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属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如何修复髓鞘损伤、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是MS治疗的核心目标。小胶质细胞作为CNS的常驻巨噬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发挥免疫监测作用,而...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属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如何修复髓鞘损伤、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是MS治疗的核心目标。小胶质细胞作为CNS的常驻巨噬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发挥免疫监测作用,而在病理条件下则可被激活为不同表型,调节CNS炎性微环境,发挥吞噬功能。在MS病程中,小胶质细胞既可吞噬堆积的髓磷脂碎片,为髓鞘再生提供有利条件,又可吞噬突触以缓解认知功能障碍。目前研究发现,多种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及基因疗法被证明可以调控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从而在MS治疗中发挥作用。现针对调控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治疗MS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S髓鞘再生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脱髓鞘疾病 小胶质细胞 吞噬作用 治疗
下载PDF
青浦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和TOAST分型比较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12-2513,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应用价值,并比较其与TOAST分型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2010年3月5日至2012年3月4日住院治疗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生盲法进行CISS分型及TOAST分型;对分型不一致患者交由全科讨论后确定;...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应用价值,并比较其与TOAST分型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2010年3月5日至2012年3月4日住院治疗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生盲法进行CISS分型及TOAST分型;对分型不一致患者交由全科讨论后确定;比较分析两种分型法各亚型的构成比、差异。结果①CISS分型各病因学亚型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弓粥样硬化2例,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166例)168例(70%),穿支动脉疾病24例(10%),不确定病因型10例(4.2%),心源性脑卒中型36例(15%),其他病因型2例(0.8%)。其中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其病因进一步分为: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共计82例(占49.4%),动脉到动脉栓塞共计59例(占35.5.%),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共计22例(占13.3%),混合型有3例(占1.8%)。②TOAST分型各亚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共计120例(占50%),小动脉闭塞型共计51例(占20.1%),不明病因型共计33例(占13.9%),心源性栓塞型共计34例(占14.2%),其他明确病因型有2例(占0.8%)。③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CISS及TOAST分型时,有68例(28.33%)患者的分型发生变化。结论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TOAST分型相比,CISS分型在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更准确,更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TOAST分型 CISS分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变化与炎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6
作者 吴卫文 杨钱红 +4 位作者 赵君 陈林 陆丽霞 姚仙凤 王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变化与炎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4例发病72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入院时及发病10 d后的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含量及肿瘤...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变化与炎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4例发病72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入院时及发病10 d后的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水平,同时选择30例同期住院的非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入院时NSP及各炎性标志物的浓度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0 d后的NSP浓度明显下降,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下降值与10 d后的IL-6(r=-0.2952,P=0.0022)、IL-1β(r=-0.2354,P=0.0162)、ICAM-1(r-0.2455,P=0.0120)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变化与炎性标志物之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脑梗死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卡马西平及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赵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8期69-72,共4页
分析加巴喷丁联合卡马西平及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8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及托吡酯治疗,联... 分析加巴喷丁联合卡马西平及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8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及托吡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机体功能评分(CMS、NFDS、ADL)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临床应用卡马西平及托吡酯联合加巴喷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神经及记忆功能,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托吡酯 难治性癫痫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宫萍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予以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降...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予以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降压等相关治疗,参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治疗,试验组予以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丁苯酞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观察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阳 姜玉龙 +1 位作者 杨位霞 吴卫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2057-2060,共4页
脑梗死是一种由脑部供血不足所引发的疾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多会出现肢体障碍或眩晕的症状,较为严重者极有可能出现瘫痪、休克,甚至死亡,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多是采取药物疗法,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为阿... 脑梗死是一种由脑部供血不足所引发的疾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多会出现肢体障碍或眩晕的症状,较为严重者极有可能出现瘫痪、休克,甚至死亡,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多是采取药物疗法,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为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前者为临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清热镇痛之效,在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后者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部分效果与阿司匹林类似,均能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据相关研究显示,利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可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氯吡格雷 肢体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疗法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CT灌注成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卫文 林秉淞 +4 位作者 顾青 黄屏娟 杨钱红 陈林 陆丽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后,局部脑灌注改变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9例,在发病1周内进行CT灌注扫描,3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将MoC...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后,局部脑灌注改变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9例,在发病1周内进行CT灌注扫描,3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将MoCA评分<26分40例作为VCI组,MoCA评分≥26分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脑梗死区局部脑血流量(CBF)和脑血流容量(CBV)与对侧正常镜像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的比例更高,脑梗死灶位于左侧和额颞顶叶的比例更高(P<0.05,P<0.01)。VCI组和对照组患者梗死区局部CBF和CBV较对侧正常镜像区均减少(P<0.05);VCI组的病灶侧CBF和CBV下降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CA评分与局部CBV和CBF呈负相关(r=-0.3758,-0.477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流灌注降低程度与VCI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口服敏使朗及改变睡姿减少耳石症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钱红 姜玉龙 +3 位作者 陈林 陆丽霞 刘亮贤 赵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40-3642,共3页
目的研究口服敏使朗合并改变睡姿对单侧耳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减少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单侧耳后半规管BPPV老年患者的睡眠史,患者平均年龄(62.1±8.2)岁,均要求能确定优势侧睡姿。所... 目的研究口服敏使朗合并改变睡姿对单侧耳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减少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单侧耳后半规管BPPV老年患者的睡眠史,患者平均年龄(62.1±8.2)岁,均要求能确定优势侧睡姿。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姿势和步态、眼球运动、Dix-Hallpike试验、仰卧侧头位试验等。117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三组,对照组35例采取改良Epley复位,治疗A组40例采取改良Epley复位结合改变睡姿,治疗B组42例采取改良Epley复位结合敏使朗及改变睡姿,分析三组复发率。结果 117例患者中,右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74例,左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43例。睡眠时,64例习惯右侧卧位,32例习惯左侧卧位,21例习惯仰卧位。在117例单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患者中,患耳与睡姿在同侧者80例,其中54例右侧,26例左侧;16例患耳与睡姿在不同侧,其中10例右侧卧位者左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6例左侧卧位者右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21例仰卧位患者中,14例右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7例左侧Dix-Hallpike试验阳性。患耳与同侧睡姿呈正相关(r=0.367,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复发11例,复发率为31.43%,治疗A组患者复发5例,复发率为12.50%,治疗B组患者复发4例,复发率为9.52%,治疗A组和B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耳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耳与睡姿的偏侧性具有相关性,改变睡姿和联合口服敏使朗对预防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敏使朗 睡姿 复发率
下载PDF
内分水岭脑梗死扩容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玉龙 吴卫文 +3 位作者 姜建东 陈皆春 冯寿琴 施凤菁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8-369,共2页
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也称脑交界区梗死或脑边缘带梗死,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左右。根据神经病理解剖学可将其分为皮质分水岭区梗死和内分水岭区梗死(IWI)。
关键词 脑梗死 治疗
下载PDF
Orexin-A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位霞 吴卫文 +3 位作者 肖祥之 阚琳 赵君 杨位芳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orexin-A在癫痫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癫痫患者(癫痫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 目的:探讨血清orexin-A在癫痫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癫痫患者(癫痫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空腹静脉血中的orexin-A水平。结果:癫痫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伴认知障碍组的orexin-A水平低于癫痫不伴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伴重度认知障碍组orexin-A水平低于癫痫伴中度认知障碍组和癫痫伴轻度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xin-A水平降低可能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OREXIN-A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卫文 顾青 +2 位作者 张建华 杨钱红 陆丽霞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周后用蒙特利尔(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并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结果: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的...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周后用蒙特利尔(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并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结果: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大于对照组;随着IMT的增厚,MOCA量表评分下降,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语言、延迟回忆评分则更低(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钱红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01-502,共2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防治DN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40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贝那普利治疗6周后DN患者尿蛋...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防治DN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40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贝那普利治疗6周后DN患者尿蛋白排泄减少42.7%(P<0.01),常规治疗无明显变化。结论:贝那普利对DN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肾功能
下载PDF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昌华 吴小虹 +1 位作者 房永芳 蒋静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查阅文献,对患者吞咽功能、呼吸功能、发音功能等方面进行锻...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查阅文献,对患者吞咽功能、呼吸功能、发音功能等方面进行锻炼,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对比(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护士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9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的血浆D-D水平。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病程演变呈显著正相...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的血浆D-D水平。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病程演变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体积大小、病程演变的一种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屏娟 《中外医疗》 2010年第30期53-54,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并评价Hcy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检测25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22例对照组人员的血浆Hcy水平。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Hcy...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并评价Hcy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检测25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22例对照组人员的血浆Hcy水平。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越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越大,两者呈直线相关关系,正相关。结论血浆Hcy浓度能反应梗死灶的大小及病情的程度,血浆Hcy可作为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中青年常规检查或作为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对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中青年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钱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5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应用依达拉奉+丹红及甲氯酚酯+舒血宁,1次/d静点,通过NDS评分比较两者疗效。结果:治疗组经依达拉奉治疗后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应用依达拉奉+丹红及甲氯酚酯+舒血宁,1次/d静点,通过NDS评分比较两者疗效。结果:治疗组经依达拉奉治疗后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黄屏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6期102-102,共1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将56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将56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度、重度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推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恼梗死 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