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及同侧乳腺肿瘤复发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辉 尤超 +2 位作者 瞿飞麟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是保乳术后IBTR的高危因素,而不同患者预后各异,仍有待进一步开展风险分层评估。如何早期预测及准确诊断保乳术后IBTR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保障。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保乳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体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MRI在保乳治疗及术后IBTR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磁共振成像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
下载PDF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
2
作者 胡晓钰 蔡毓文 +3 位作者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是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回顾性三阴性乳腺癌队列(292例为BRCA1/2突变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针对其开展分析,分别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261)与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31)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因素,并对上述两人群中的分析结果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从而评估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检验水准α=0.05。本研究所有样本的获得与使用均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050432-4-2108),且每个患者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结果:在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接受放疗相对于未接受放疗显著增加了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2.479,95%CI:1.971~3.118,P<0.001)。而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效应则不显著。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OR=9.71,95%CI:0.32~295.25,P=0.193)。结论:虽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BRCA1/2胚系突变的患者术后放疗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但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并无相互交叉作用,因而BRCA1/2胚系突变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放疗 第二原发肿瘤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1-889,共9页
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由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是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多形核白细胞,约占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70%。中性粒细胞也是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之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仅数小时,依赖骨髓的不断补充维持中性粒... 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由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是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多形核白细胞,约占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70%。中性粒细胞也是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之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仅数小时,依赖骨髓的不断补充维持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稳定。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短效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过程,并构建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激活和调节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性粒细胞主要与急、慢性炎症和抗感染过程相关,而由于其寿命较短和不可增殖的特性,一度忽视了其在癌症中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癌症中的作用远超以往的认知。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前列。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的身心健康。最近有研究证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已成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TANs是由多种肿瘤源性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刺激诱导中性粒细胞募集至TME中积累形成的。中性粒细胞的强可塑性和多样性赋予TANs促进和抑制肿瘤的双重潜能。TANs可通过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推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和生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来促进乳腺癌进展。反之,TANs也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参与形成抗肿瘤的免疫网络间接介导抗肿瘤反应。TANs相关的乳腺癌治疗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本综述回顾乳腺癌中TANs起源、形成、分型和功能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TANs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进一步结合近期乳腺癌中TANs的相关临床研究,系统总结针对乳腺癌患者靶向TANs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乳腺癌中TANs作用机制研究和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乳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及复发后二次手术后远处转移的风险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金辉 瞿飞麟 +2 位作者 尤超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680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7例发生IBTR并在本院完成术前MRI检查,按照年龄、临床分期、纤维腺体密度进行1∶2匹配,纳入134例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RI特征及临床病理学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可预测IBTR的独立因素。此外,在67例发生IBTR的患者中,筛选出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同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范围1.9~101.1个月),其中15例发生了远处转移,32例没有发生远处转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资料中的组织学分级、阴性切缘距离及分子分型,临床资料中有无术后辅助放疗以及术前MRI中的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水平、病灶强化类型和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均与术后IBTR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和分子分型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未接受放疗是发生IBTR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在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ER2-和术前MRI中的高BPE水平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高风险相关。结论:术前MRI对辅助临床管理预保乳和IBTR患者有所裨益。术前MRI中的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提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高风险,而复发灶MRI中的高BPE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保乳手术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 二次手术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常用的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高 被引量:32
5
作者 叶蓓 柳光宇 +2 位作者 陆劲松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7-808,共2页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已知血清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CEA等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已知血清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53、CEA等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 早期诊断 CEA AFP CA125 CA153 CA199
下载PDF
以大型单中心的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报告 被引量:30
6
作者 莫淼 袁晶 +8 位作者 周昌明 沈洁 王泽洲 余科达 柳光宇 吴炅 沈镇宙 邵志敏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7,共8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5年和10年观察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为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5年和10年观察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为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5872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5和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根据年龄组、性别、首次治疗时期各亚组分别描述。结果:所有患者经中位4.7年随访后,5和10年OS分别为92.5%和83.0%,相应DFS分别为86.6%、77.0%。不同年龄段患者OS和D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OS和D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2005年、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2—2014年、2015—2017年各时期患者5年OS和DFS分别为85.8%、92.0%、92.1%、92.9%、93.8%和70.2%、84.7%、86.0%、87.8%、90.1%;2003—2005年、2006—2008年患者10年OS分别为71.0%、82.6%,DFS分别为56.0%、75.2%,后3年相比前3年分别提升了11.6%和19.2%。结论:首次报告国内乳腺癌患者的10年长期生存结果,发现2003—2017年乳腺癌患者OS和DFS呈明显的增长趋势,预后和长期生存正在不断改善,可能与筛查应用早诊早治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的进步有关。35岁以下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稍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医院登记
下载PDF
乳腺外科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68
7
作者 邵志敏 余科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治疗 保乳治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与乳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鹤成 刘刚 +1 位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机制及乳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乳腺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鹤成 沈坤炜 沈镇宙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乳腺外科 现状 治疗 保乳手术
下载PDF
转移性肿瘤抗原1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琼 严婷婷 陆劲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家族是近年发现的由某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组成的家族,而作为该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基因,转移性肿瘤抗原1(metastatic tumor antigen 1,MTA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与人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家族是近年发现的由某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组成的家族,而作为该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基因,转移性肿瘤抗原1(metastatic tumor antigen 1,MTA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与人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MTA1基因在乳腺的激素调控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MTA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临床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乳腺癌 转移性肿瘤抗原1 转移向肿瘤抗原1 转移
下载PDF
谈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56
11
作者 沈镇宙 李鹤成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治疗 生物学特性 前哨淋巴结 活检
下载PDF
精准医疗时代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司婧 吴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79-882,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通过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通过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乳腺微创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多学科合作,实施早期乳腺癌精准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精准医疗 外科治疗
下载PDF
p53蛋白、PCNA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虞贞凤 刘哲斌 +3 位作者 应学翔 冯丽青 张惠箴 何萍青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p53、PCNA这两种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11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304例,取石蜡切片作p53、PCNA指标的... 目的探讨p53、PCNA这两种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11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304例,取石蜡切片作p53、PCNA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指标的阳性率及无复发转移生存率。结果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53阳性比例69%(77/111),阴性31%(34/111),对照组P53阳性比例58%(177/304),阴性42%(127/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x2值4.254,P值0.039);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CNA阳性比例73%(82/111),阴性27%(29/111),对照组PCNA阳性比例76%(231/304),阴性24%(73/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x2值0.196,P值0.658)。又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了p53及PCNA阴性、阳性组间患者的无复发转移率,均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突变型肿瘤在伴发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更常见,具有临床病理指标价值;在预后方面,尚未见到p53或PCNA具有预后因子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PCNA 2型糖尿病 乳腺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与单纯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乐坚 常才 +3 位作者 陈敏 范亦武 周世崇 沈菊平 《上海医学影像》 201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197例乳腺肿瘤病例(共198个病灶)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198个病灶中,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101个、恶性病灶97个。常...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197例乳腺肿瘤病例(共198个病灶)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198个病灶中,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101个、恶性病灶97个。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对恶性肿块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4.5%、特异度为90.0%、准确率为87.4%,所得数据均略优于单纯常规超声(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的应用不能提高超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超声
下载PDF
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嘉莹 吴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外科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法保留乳房或乳房肿瘤广泛切除术后,乳房的缺失或乳房外形、轮廓的明显毁损会对病人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乳房重建
下载PDF
人离体乳腺癌肿瘤新生血管的同步辐射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瑞敏 张汐 +2 位作者 王升平 彭卫军 吴炅 《肿瘤影像学》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在人乳腺癌离体标本中的应用。方法:12例乳腺癌标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上进行同步辐射类同...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在人乳腺癌离体标本中的应用。方法:12例乳腺癌标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上进行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二维及三维成像,最后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将所得影像学资料与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物像距为100 cm、能量为13 ke V时,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衬度分辨率。类同轴相位衬度二维及三维成像均可在无对比剂条件下清晰显示肿瘤新生血管,最小肿瘤血管直径约9μm。结论: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可检测人乳腺癌标本中的肿瘤新生血管,清晰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为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及各种干预或治疗措施对肿瘤血管的影响提供了检测和监测方法,具有很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 同步辐射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
下载PDF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NSABP)乳腺癌临床试验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震 沈坤炜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50-557,共8页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 (NationalSurgicalAdjuvantBreastandBowelProject ,简称NSABP)是一个进行大规模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临床试验的合作团体。本文就NSABP有关乳腺癌的临床试验作一综述。
关键词 NSABP 乳腺癌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8
作者 邵志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综合疗法 保乳手术
下载PDF
肿瘤整形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炅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9期660-662,共3页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了解的加深,全身治疗的有效性显著提高,远处转移风险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风险也得到很好地控制。前瞻性随机研究及源于数据库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保乳手术患者的总生存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均与全乳切...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了解的加深,全身治疗的有效性显著提高,远处转移风险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风险也得到很好地控制。前瞻性随机研究及源于数据库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保乳手术患者的总生存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均与全乳切除一致[1]。传统观点认为,肿瘤较大、位置特殊的乳房病灶不适合保乳,保乳切缘安全性和术后乳房外观往往难以两全。肿瘤整形技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改变了一贯以来的认知。通过特殊的手术方式,既保留乳房,获得更大的安全切缘,又能够即刻修复乳房的缺损,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整形技术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仅局部切除不行放疗是否可行:一项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的研究结果
20
作者 柳光宇 钱学珂 《循证医学》 CSCD 201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1文献来源 Hughes LL, Wang M, Page DL, et al. Local excision alone without irradiation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A trial of 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J]. J Clin Oneol, 2009, 27(32) ... 1文献来源 Hughes LL, Wang M, Page DL, et al. Local excision alone without irradiation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A trial of 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J]. J Clin Oneol, 2009, 27(32) :5319-5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原位癌 放疗 局部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