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特征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费汉榄
范朋飞
+3 位作者
向左甫
马长勇
张文
黄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3,共7页
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并且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气象因子)的影响。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个东黑冠长臂猿野生...
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并且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气象因子)的影响。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个东黑冠长臂猿野生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在早晨鸣叫,有91.4%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h至日出后3h之间,其中53.1%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h内。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69.7%,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24次,鸣叫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8.3min。一次二重唱中,雌性平均激动鸣叫4.4次。长臂猿鸣叫的起始时间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差异显著,阴天和雾天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且雾天最迟;降雨致使长臂猿体能的损失和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引起鸣叫起始时间的延后和持续时间缩短;温度对长臂猿鸣叫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黑冠长臂猿
鸣叫
时间特征
气象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尾鼹(鼹科:哺乳纲)下颌骨几何形态测量分析及地理分化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何锴
白明
+3 位作者
万韬
李权
王应祥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共11页
白尾鼹属为东洋界单型属,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阿萨姆地区、孟加拉国、缅甸北部和老挝等地。由于白尾鼹分布区范围内地形、气候和生境十分复杂,很可能导致物种的地理分化。为此我们查看了分布区之内18个地区的49号标本的下颌骨...
白尾鼹属为东洋界单型属,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阿萨姆地区、孟加拉国、缅甸北部和老挝等地。由于白尾鼹分布区范围内地形、气候和生境十分复杂,很可能导致物种的地理分化。为此我们查看了分布区之内18个地区的49号标本的下颌骨,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所有的标本按照地理分布可分为3组(滇东北、横断山南段以及印度)。3组标本间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平枝上,其中下臼齿齿列的长度、下颌骨水平枝下缘的弯曲度以及水平枝中部高度差异最为明显,而上升枝对3个地理居群的区分能力较弱。其中滇东北标本的下颌骨最为平直,下臼齿列长度最短;而横断山居群的下颌骨弯曲度最大,下臼齿列最长。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3个下颌骨形态有明显差异的地理居群可能代表了3个不同的地理亚种或是不同的种。但这仍需要结合上颌骨的形态差异和遗传结构分析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鼹
下颌骨
几何形态测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OT分析的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范东艳
王嘉宝
肖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337-340,342,共5页
通过对陆良县年鉴、网络信息资源的整理归纳,运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对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运用SWOT方法对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结合陆良县的县情提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化
统计分析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云南陆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黑冠长臂猿雄性取代前后鸣叫行为的变化
被引量:
10
4
作者
范朋飞
黄蓓
+1 位作者
管政华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
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固,这为雄性取代提供了机会。而G2与G3群的一次长时间冲突可能消耗了G2中成年雄性大量体能,这为G3中的亚成年雄性打败并取代G2中的成年雄性创造了机会。本研究在取代发生后,对新形成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处于稳定时期的G2群相比,新形成群体的鸣叫频次更高,但每次二重唱中雌性的平均激动鸣叫次数降低。这证明了Geissmann(1986)提出的假说,新配对的群体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多练习二重唱,这样导致新配对群体的鸣叫频率明显升高。虽然经历了4个月的合唱练习,新形成群体的激动鸣叫次数仍然偏低,并且两只雌性同时激动鸣叫的频次也比较低。这说明新形成的配对之间配合依然不默契,或者说明配对之间的关系还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黑冠长臂猿
雄性取代
鸣叫行为
无量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无量山黑长臂猿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被引量:
13
5
作者
范朋飞
黄蓓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6,共5页
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对无量山一群黑长臂猿进行观察,研究黑长臂猿在植物种子传播中的作用。观察记录黑长臂猿一天的排便次数并收集粪便。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长臂猿粪便确定长臂猿取食的果实种类。以森林中采集的果实种子为对照标本,...
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对无量山一群黑长臂猿进行观察,研究黑长臂猿在植物种子传播中的作用。观察记录黑长臂猿一天的排便次数并收集粪便。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长臂猿粪便确定长臂猿取食的果实种类。以森林中采集的果实种子为对照标本,对粪便中的种子进行鉴定,并记录各种种子的数量,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重量。结果表明观察期间黑长臂猿共取食31种果实,其中有1种在被取食时尚未成熟,另有2种果实的种子在取食后遭到破坏,还有1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被长臂猿吞食而得不到传播,黑长臂猿可为27种植物传播种子。黑长臂猿个体平均每天排便2次,粪便的平均湿重为22.7g,每份粪便平均含有1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包含小种子(直径<3mm)的情况下,平均每份粪便中含有12粒种子。总的来说,黑长臂猿是有效的种子传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长臂猿
种子传播
无量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和时间特征
被引量:
16
6
作者
范朋飞
蒋学龙
+1 位作者
刘长铭
罗文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无量山大寨子3群西黑冠长臂猿的二重唱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监测。于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利用Sony TC-D5Pro2录音机、Sony C-76指向性话筒和Sony录音磁带对其二重唱进行了录音,对录音效果最好的5个声音用Signal/RTS4....
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无量山大寨子3群西黑冠长臂猿的二重唱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监测。于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利用Sony TC-D5Pro2录音机、Sony C-76指向性话筒和Sony录音磁带对其二重唱进行了录音,对录音效果最好的5个声音用Signal/RTS4.0软件进行声谱分析。对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和时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西黑冠长臂猿的声音由起始音节、简单的重复音节和调节音节组成。根据频率变化的强度,可以将调节音节分为弱调节音节和强调节音节。强调节音节的特征是第二个音节具有非常明显的频率变化,有时第三个音节有类似变化,变频时的最高频率可达到5828Hz。雌性长臂猿一般只会发出一种类型的声音,即固定而刻板的激动鸣叫。根据激动鸣叫是否完整可以分为成功的激动鸣叫和失败的激动鸣叫。典型的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通常由成年雄性发起,并占主导地位,且一般由雄性结束。雌性激动鸣叫结束后,雄性马上发出调节音节与之配合,雄性调节音节与雌性激动鸣叫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7s。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53%。如果发生鸣叫,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09次。91.5%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h至日出后3h之间,其中48.6%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h内。在一次鸣叫中,雌性平均发出成功的激动鸣叫4.6次,两次成功的激动鸣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15s。群体间均未显示鸣叫频次和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但激动鸣叫次数和激动鸣叫时间间隔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黑冠长臂猿
二重唱
声谱结构
时间特征
无量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长臂猿科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
49
7
作者
范朋飞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根据最新的长臂猿科分类系统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长臂猿调查,本文对我国长臂猿科的分类和保护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将为以后中国长臂猿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长臂猿科(Hylobatidae)分为4个属(Nomascus,Symphalangus,Hylobates,Ho...
根据最新的长臂猿科分类系统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长臂猿调查,本文对我国长臂猿科的分类和保护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将为以后中国长臂猿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长臂猿科(Hylobatidae)分为4个属(Nomascus,Symphalangus,Hylobates,Hoolock)17个种,其中我国分布有3属6种:西黑冠长臂猿(N.concolor)、东黑冠长臂猿(N.nasutus)、海南长臂猿(N.hainanus)、北白颊长臂猿(N.leucogenys)、东白眉长臂猿(Hoolock leuconedys)和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长臂猿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猎杀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长臂猿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我国长臂猿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可能已经从中国消失;东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的数量都不足30只,接近灭绝边缘;东白眉长臂猿的数量不足200只;即使是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其数量也仅有1 000至1 300只。严格执法、意识教育、科普宣传、长期的科学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的长臂猿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臂猿
分类
数量
保护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h_3PAuX和Ph_3AsAuX(X=Cl,Br)的最低三重激发态(英文)
8
作者
莽朝永
自俊青
+1 位作者
赵霞
吴克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13-2117,共5页
分子水平上的激发态理论研究能够用来解释分子材料的多色发光机理.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种二配位的Au(I)配合物Ph3PAuCl,Ph3PAuBr,Ph3AsAuCl和Ph3AsAuBr的分子结构限制的三重激发态(T1a)和分子结构松弛的三重激发态(T1b...
分子水平上的激发态理论研究能够用来解释分子材料的多色发光机理.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种二配位的Au(I)配合物Ph3PAuCl,Ph3PAuBr,Ph3AsAuCl和Ph3AsAuBr的分子结构限制的三重激发态(T1a)和分子结构松弛的三重激发态(T1b)的分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由于θ(PAuX)/θ(AsAuX)从180°扭曲到120°左右,T1b态的能量在单线态组态相互作用(CIS)水平上降低了0.805-1.124eV,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水平上降低了0.820-0.947eV.自然键轨道电荷布居数分析表明,在T1a态中两个单电子主要分布在一个苯基上,而在T1b态中两个单电子分布在PAuX/AsAuX上.因此,在晶体中观察到的较高能磷光归属于T1a态的苯基之间的3π*→1π电子跃迁,而较低能磷光主要起源于T1b态的Au的3σ*→1σ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配合物
发光
激发态
单组态相互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产业化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9
作者
王嘉宝
范东艳
+1 位作者
肖文
丁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随着其发展,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相关文献也随之大量增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及整理,运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方法,从整体和区域的角度对数据进...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随着其发展,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相关文献也随之大量增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及整理,运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方法,从整体和区域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内容存在大量的雷同,同时忽视地域的差异,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研究倾向存在滞后的现象。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更加注重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对整体环节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研究文献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墨脱发现黑胸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humei)
被引量:
7
10
作者
赵超
范朋飞
肖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2014年11月10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于墨脱公路海拔1 437 m处(29°35′45″N,95°28′25″E)路边灌丛中发现1群约7只黑胸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humei),经查阅文献,确认这是该物种在中国于印控藏南地区之外的首次记录。
关键词
黑胸楔嘴鹩鹛
首次记录
墨脱
西藏
中国
原文传递
题名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特征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费汉榄
范朋飞
向左甫
马长勇
张文
黄涛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院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西南林
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邦亮
东
部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169)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项目
+1 种基金
保护领导者项目(CLP)
国际研究基金(IFS)
文摘
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并且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气象因子)的影响。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个东黑冠长臂猿野生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在早晨鸣叫,有91.4%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h至日出后3h之间,其中53.1%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h内。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69.7%,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24次,鸣叫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8.3min。一次二重唱中,雌性平均激动鸣叫4.4次。长臂猿鸣叫的起始时间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差异显著,阴天和雾天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且雾天最迟;降雨致使长臂猿体能的损失和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引起鸣叫起始时间的延后和持续时间缩短;温度对长臂猿鸣叫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东黑冠长臂猿
鸣叫
时间特征
气象因子
Keywords
Ea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 ( Nomascus nasutus)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iming
Vocalization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尾鼹(鼹科:哺乳纲)下颌骨几何形态测量分析及地理分化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何锴
白明
万韬
李权
王应祥
蒋学龙
机构
中国科
学院
昆明动物
研究所
遗传
资源与
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动物
研究所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大学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共11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基础研究项目(2011CB302102
2007CB411600)
+4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144
3117214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SCX2-EW-G-4)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GREKF11-0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YSKF1203)
文摘
白尾鼹属为东洋界单型属,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阿萨姆地区、孟加拉国、缅甸北部和老挝等地。由于白尾鼹分布区范围内地形、气候和生境十分复杂,很可能导致物种的地理分化。为此我们查看了分布区之内18个地区的49号标本的下颌骨,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所有的标本按照地理分布可分为3组(滇东北、横断山南段以及印度)。3组标本间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平枝上,其中下臼齿齿列的长度、下颌骨水平枝下缘的弯曲度以及水平枝中部高度差异最为明显,而上升枝对3个地理居群的区分能力较弱。其中滇东北标本的下颌骨最为平直,下臼齿列长度最短;而横断山居群的下颌骨弯曲度最大,下臼齿列最长。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3个下颌骨形态有明显差异的地理居群可能代表了3个不同的地理亚种或是不同的种。但这仍需要结合上颌骨的形态差异和遗传结构分析加以证实。
关键词
白尾鼹
下颌骨
几何形态测量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Geometric morphometrics
Mandible
Parascaptor leucura
PCA
分类号
Q958.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OT分析的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范东艳
王嘉宝
肖文
机构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
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337-340,342,共5页
基金
云南省高校滇西生物多样性科技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云教函〔2011〕93号)
文摘
通过对陆良县年鉴、网络信息资源的整理归纳,运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对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运用SWOT方法对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结合陆良县的县情提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化
统计分析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云南陆良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Luliang Yunnan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黑冠长臂猿雄性取代前后鸣叫行为的变化
被引量:
10
4
作者
范朋飞
黄蓓
管政华
蒋学龙
机构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昆明动物
研究所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基金
大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270)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B4151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SCX2-SW-119)
文摘
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固,这为雄性取代提供了机会。而G2与G3群的一次长时间冲突可能消耗了G2中成年雄性大量体能,这为G3中的亚成年雄性打败并取代G2中的成年雄性创造了机会。本研究在取代发生后,对新形成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处于稳定时期的G2群相比,新形成群体的鸣叫频次更高,但每次二重唱中雌性的平均激动鸣叫次数降低。这证明了Geissmann(1986)提出的假说,新配对的群体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多练习二重唱,这样导致新配对群体的鸣叫频率明显升高。虽然经历了4个月的合唱练习,新形成群体的激动鸣叫次数仍然偏低,并且两只雌性同时激动鸣叫的频次也比较低。这说明新形成的配对之间配合依然不默契,或者说明配对之间的关系还不稳定。
关键词
西黑冠长臂猿
雄性取代
鸣叫行为
无量山
Keywords
Male replacement
Singing behavior
We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Nomascus concolor)
Wuliang Mountain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无量山黑长臂猿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被引量:
13
5
作者
范朋飞
黄蓓
蒋学龙
机构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昆明动物
研究所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70)
大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4151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SCX2-SW-119)
文摘
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对无量山一群黑长臂猿进行观察,研究黑长臂猿在植物种子传播中的作用。观察记录黑长臂猿一天的排便次数并收集粪便。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长臂猿粪便确定长臂猿取食的果实种类。以森林中采集的果实种子为对照标本,对粪便中的种子进行鉴定,并记录各种种子的数量,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重量。结果表明观察期间黑长臂猿共取食31种果实,其中有1种在被取食时尚未成熟,另有2种果实的种子在取食后遭到破坏,还有1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被长臂猿吞食而得不到传播,黑长臂猿可为27种植物传播种子。黑长臂猿个体平均每天排便2次,粪便的平均湿重为22.7g,每份粪便平均含有1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包含小种子(直径<3mm)的情况下,平均每份粪便中含有12粒种子。总的来说,黑长臂猿是有效的种子传播者。
关键词
黑长臂猿
种子传播
无量山
Keywords
Black crested gibbon (Nomascus concolor)
Seed dispersal
Wuliang Mountain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和时间特征
被引量:
16
6
作者
范朋飞
蒋学龙
刘长铭
罗文寿
机构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昆明动物
研究所
遗传
资源与
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
东
管理局
出处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基金
大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KY4308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27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19)
文摘
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无量山大寨子3群西黑冠长臂猿的二重唱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监测。于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利用Sony TC-D5Pro2录音机、Sony C-76指向性话筒和Sony录音磁带对其二重唱进行了录音,对录音效果最好的5个声音用Signal/RTS4.0软件进行声谱分析。对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和时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西黑冠长臂猿的声音由起始音节、简单的重复音节和调节音节组成。根据频率变化的强度,可以将调节音节分为弱调节音节和强调节音节。强调节音节的特征是第二个音节具有非常明显的频率变化,有时第三个音节有类似变化,变频时的最高频率可达到5828Hz。雌性长臂猿一般只会发出一种类型的声音,即固定而刻板的激动鸣叫。根据激动鸣叫是否完整可以分为成功的激动鸣叫和失败的激动鸣叫。典型的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通常由成年雄性发起,并占主导地位,且一般由雄性结束。雌性激动鸣叫结束后,雄性马上发出调节音节与之配合,雄性调节音节与雌性激动鸣叫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7s。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53%。如果发生鸣叫,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09次。91.5%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h至日出后3h之间,其中48.6%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h内。在一次鸣叫中,雌性平均发出成功的激动鸣叫4.6次,两次成功的激动鸣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15s。群体间均未显示鸣叫频次和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但激动鸣叫次数和激动鸣叫时间间隔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西黑冠长臂猿
二重唱
声谱结构
时间特征
无量山
Keywords
We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
Duet
Sonogram
Time
Wuliang Mountain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长臂猿科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
49
7
作者
范朋飞
机构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0169
31160424)
+7 种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9ZC124M)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项目
保护领导者项目(CLP)
国际研究基金(IFS)
美国动物园与水族馆联盟(AZA)
Rufford小额基金(RSG)
长臂猿保护联盟(GCA)
Idea Wild等机构的资助
文摘
根据最新的长臂猿科分类系统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长臂猿调查,本文对我国长臂猿科的分类和保护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将为以后中国长臂猿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长臂猿科(Hylobatidae)分为4个属(Nomascus,Symphalangus,Hylobates,Hoolock)17个种,其中我国分布有3属6种:西黑冠长臂猿(N.concolor)、东黑冠长臂猿(N.nasutus)、海南长臂猿(N.hainanus)、北白颊长臂猿(N.leucogenys)、东白眉长臂猿(Hoolock leuconedys)和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长臂猿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猎杀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长臂猿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我国长臂猿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可能已经从中国消失;东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的数量都不足30只,接近灭绝边缘;东白眉长臂猿的数量不足200只;即使是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其数量也仅有1 000至1 300只。严格执法、意识教育、科普宣传、长期的科学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的长臂猿保护。
关键词
长臂猿
分类
数量
保护
中国
Keywords
China
Conservation
Gibbon
Population
Taxonomy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_3PAuX和Ph_3AsAuX(X=Cl,Br)的最低三重激发态(英文)
8
作者
莽朝永
自俊青
赵霞
吴克琛
机构
大理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
学院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福建物质结构
研究所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13-2117,共5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07Z11621)
Innovation Foundationfor New Researchers in Dali University, China (KY421040)~~
文摘
分子水平上的激发态理论研究能够用来解释分子材料的多色发光机理.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种二配位的Au(I)配合物Ph3PAuCl,Ph3PAuBr,Ph3AsAuCl和Ph3AsAuBr的分子结构限制的三重激发态(T1a)和分子结构松弛的三重激发态(T1b)的分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由于θ(PAuX)/θ(AsAuX)从180°扭曲到120°左右,T1b态的能量在单线态组态相互作用(CIS)水平上降低了0.805-1.124eV,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水平上降低了0.820-0.947eV.自然键轨道电荷布居数分析表明,在T1a态中两个单电子主要分布在一个苯基上,而在T1b态中两个单电子分布在PAuX/AsAuX上.因此,在晶体中观察到的较高能磷光归属于T1a态的苯基之间的3π*→1π电子跃迁,而较低能磷光主要起源于T1b态的Au的3σ*→1σ电子跃迁.
关键词
金配合物
发光
激发态
单组态相互作用
Keywords
Gold complex
Luminescence
Excited state
Single-excitation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分类号
O641.4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产业化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9
作者
王嘉宝
范东艳
肖文
丁伟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
学院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曲靖师范
学院
生物
资源与
环境
科学
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YB201119)
云南省高校滇西生物多样性科技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云教函(2011)93号]
文摘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随着其发展,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相关文献也随之大量增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及整理,运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方法,从整体和区域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内容存在大量的雷同,同时忽视地域的差异,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研究倾向存在滞后的现象。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更加注重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对整体环节的把握。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研究文献
统计分析
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literature research
statistical analysis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墨脱发现黑胸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humei)
被引量:
7
10
作者
赵超
范朋飞
肖文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
学院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文摘
2014年11月10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于墨脱公路海拔1 437 m处(29°35′45″N,95°28′25″E)路边灌丛中发现1群约7只黑胸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humei),经查阅文献,确认这是该物种在中国于印控藏南地区之外的首次记录。
关键词
黑胸楔嘴鹩鹛
首次记录
墨脱
西藏
中国
Keywords
Sikkim Wedge-billed Babbler, Blackish-breasted Babbler (Sphenocichla humei)
First record
Medog
Tibet
China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特征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
费汉榄
范朋飞
向左甫
马长勇
张文
黄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尾鼹(鼹科:哺乳纲)下颌骨几何形态测量分析及地理分化研究
何锴
白明
万韬
李权
王应祥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SWOT分析的陆良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范东艳
王嘉宝
肖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黑冠长臂猿雄性取代前后鸣叫行为的变化
范朋飞
黄蓓
管政华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云南无量山黑长臂猿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范朋飞
黄蓓
蒋学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和时间特征
范朋飞
蒋学龙
刘长铭
罗文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长臂猿科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现状
范朋飞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Ph_3PAuX和Ph_3AsAuX(X=Cl,Br)的最低三重激发态(英文)
莽朝永
自俊青
赵霞
吴克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农业产业化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王嘉宝
范东艳
肖文
丁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西藏墨脱发现黑胸楔嘴鹩鹛(Sphenocichla humei)
赵超
范朋飞
肖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