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单语语料库BNC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7-68,共2页
单语语料库资源丰富,内容直观详尽,且分类专业。在汉英翻译实践中运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帮助译者从微观层面识别语法信息,可以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料背景下自主地关注微观的语言现象,提高翻译能力。
关键词 单语语料库 翻译 BNC 教学
下载PDF
多语种对白字幕的视听说资源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国禧 卢晓娟 +1 位作者 刘刚 孙世仁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10-612,616,共4页
多语种对白字幕的资源,为外语视听说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经实践检验可提升外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阐述了多语种对白字幕视听资源的优势、制作注意事项,初步探讨了它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多语种多字幕 外语教学 视听资源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冯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商务英语的语用失误却十分普遍。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论述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期满足全球经...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商务英语的语用失误却十分普遍。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论述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对跨文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 语用能力
下载PDF
交流与交流圈:特殊用途英语的语用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特殊用途英语的特殊性,认为特殊用途英语是为特定行业服务的语言形式,它是特定语篇社会成员的语用惯例。特殊用途英语的语用惯例受职业文化及社会主要文化的影响,并随之变化。
关键词 特殊用途英语 语用学 语篇社会 职业文化
下载PDF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产业集群概念框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毅 时秀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63-169,共7页
从嵌入性分类角度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嵌入性划分为制度嵌入性、网络嵌入性和文化嵌入性3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产业集群研究构架,探究嵌入性3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嵌入性理论 产业集群 制度嵌入性 网络嵌入性 文化嵌入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在日本的实施:政府表现与学校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珅 房文红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0,共7页
近年来,日本在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日本中央政府初期通过出台一系列教育政策来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而随着教育事业全面转向学校实践之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为学校、教师... 近年来,日本在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日本中央政府初期通过出台一系列教育政策来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而随着教育事业全面转向学校实践之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为学校、教师间搭建交流平台来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全面开展。在学校实践层面,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教育形式以课外活动为主,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分阶段教学,配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是其一个重要特点;将地域文化引入实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是其另一个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可持续发展教育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UNESCO学校
下载PDF
文学作品之生态伦理解读的阐释原则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春伟 魏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3-517,共5页
在人类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从文学这种极为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类生态伦理的衍变历史,是人类的文化构建和阐释模式的需要。如何解读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不违背作品本意的生态意义,... 在人类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从文学这种极为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类生态伦理的衍变历史,是人类的文化构建和阐释模式的需要。如何解读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不违背作品本意的生态意义,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从阐释功能、挖掘与质疑精神、适度重构以及悖论角度,来探讨重读作品中生态伦理意蕴时的解读点。在对文学文本进行生态思想研究的时候,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用生态哲学伦理去生搬硬套地解读文学作品,却不慎重思考这些作品本身是否具有生态伦理的真正含义。在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挖掘、整理和提纯的过程中,不丧失文学作品中作者本真的指涉维度,是我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伦理 文学文本 阐释原则
下载PDF
阿莉·史密斯《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解码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晖 李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09-314,共6页
依据德里达性别解构理论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从性别气质的"变异"归宿、性别取向的"灰色地带"和性别无界与真爱跨界三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小说《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模糊化和性别消解现象... 依据德里达性别解构理论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从性别气质的"变异"归宿、性别取向的"灰色地带"和性别无界与真爱跨界三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小说《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模糊化和性别消解现象,指出史密斯的性别理念解构了刻板性别气质和性别二元建构,传达了性别气质多元化和性别多样性的信息,揭示出作者质疑异性恋霸权和颠覆性别二元建构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操演理论 性别气质变异 性别取向 性别模糊 性别二分法 性别消解
下载PDF
基于文化核心维度的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路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时秀梅 栾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84-85,共2页
跨文化管理一直是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研究主题。正确理解并客观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结合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探究跨文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对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运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Steers,R.M... 跨文化管理一直是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研究主题。正确理解并客观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结合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探究跨文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对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运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Steers,R.M.and Nardon,L提出的与全球经济中的社交和商务实际相关的五个问题为基础,结合Hofstede的文化洋葱理论,提炼出跨国公司管理中跨文化研究的文化核心维度,从文化显性和文化隐性角度详细分析了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核心维度 跨国公司 跨文化管理 路径
下载PDF
情境中心与个人中心的碰撞:《家园》中的伦理困境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5,共5页
玛丽琳·罗宾逊的《家园》聚焦家庭伦理,呈现了情境中心与个人中心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首先家庭要求成员以情境为中心采用统一的道德标准,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信仰、经济、种族等各个层面。而作为抹除思想差异性的补偿,家... 玛丽琳·罗宾逊的《家园》聚焦家庭伦理,呈现了情境中心与个人中心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首先家庭要求成员以情境为中心采用统一的道德标准,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信仰、经济、种族等各个层面。而作为抹除思想差异性的补偿,家庭为成员提供保护和慰藉。与此同时,罗宾逊指出现代人的个体离心倾向破坏了家庭的均质性,家庭伦理遭遇的现代性挑战阻止人们到达理想中的"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琳·罗宾逊 家庭伦理 情境中心 个人中心
下载PDF
论《亚历山大四重奏》中殖民伦理的后殖民重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彬 汪海洪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5期69-75,共7页
《亚历山大四重奏》中,劳伦斯·达雷尔以后殖民重写的方式,阐释了殖民伦理与特定英国文学作品间的共生模式,在解构殖民伦理合法性的同时,彻底颠覆了殖民者心目中约定俗成的"原始的、未开化的"被殖民者形象。小说中以重写... 《亚历山大四重奏》中,劳伦斯·达雷尔以后殖民重写的方式,阐释了殖民伦理与特定英国文学作品间的共生模式,在解构殖民伦理合法性的同时,彻底颠覆了殖民者心目中约定俗成的"原始的、未开化的"被殖民者形象。小说中以重写形式出现的英国文学作品既是固化殖民者伦理身份的"神圣幽灵",又是对被殖民他者施加的"帝国主义认知暴力"。达雷尔不仅揭示了隐含于部分英国文学文本中的殖民伦理的荒谬本质,还通过对埃及"贱民"纳洛兹宗教领袖形象的崇高化描写赞颂了被殖民"他者"的反抗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伦理 后殖民重写 劳伦斯·达雷尔 《亚历山大四重奏》
下载PDF
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母亲”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义 唐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44-848,共5页
作为一位女权主义运动的先行者,美国作家赛珍珠终生都在不懈地引导人们关注妇女的生存状态,聆听她们的诉求。在华生活近40年的经历更使赛珍珠对男权文化下的中国妇女命运始终保持敏感。赛珍珠笔下的妇女群像不仅折射出一位异邦客眼中的... 作为一位女权主义运动的先行者,美国作家赛珍珠终生都在不懈地引导人们关注妇女的生存状态,聆听她们的诉求。在华生活近40年的经历更使赛珍珠对男权文化下的中国妇女命运始终保持敏感。赛珍珠笔下的妇女群像不仅折射出一位异邦客眼中的中国式母亲,也承载了丰富内涵的母性文化特征。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母亲形象,赛珍珠以独特的跨文化视野写实地反映出中国女性在旧制度下的生存特性,颂扬了中国普通女性身上所具有的超凡品质,客观地呈现了她们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语境。这一创作宗旨也同时体现了赛珍珠超前的女性主义立场和毕生倡导的差异共存和互相尊重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母亲 男权文化 跨文化
下载PDF
无果的追寻:品钦《葡萄园》的空缺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晖 马雪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托马斯·品钦在小说《葡萄园》中为读者展现了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后现代空缺美学,是空缺艺术的典型文本。品钦小说中的人物面对的是一个失去了确定意义的世界,因此避免不了对人生存在主义的思考。"意义"不再是品钦小说... 托马斯·品钦在小说《葡萄园》中为读者展现了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后现代空缺美学,是空缺艺术的典型文本。品钦小说中的人物面对的是一个失去了确定意义的世界,因此避免不了对人生存在主义的思考。"意义"不再是品钦小说中人物追寻的终极目标。小说中的人物本质的空缺表现为身份、性格、命运的"千疮百孔",后工业时代使人们成为精神与物质上的无家可归的"游魂"。这些都是该小说空缺性的典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 品钦 《葡萄园》 空缺 追寻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伦理思考——论达雷尔小说《阿芙罗狄特的反抗》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彬 刘禹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7,共5页
通过《阿芙罗狄特的反抗》劳伦斯·达雷尔实现了对后现代消费文化在虚拟小说世界中的构拟与批判。小说中梅林公司建立的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帝国是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微缩景观。通过对发明者、公司、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复杂伦理关系的描述... 通过《阿芙罗狄特的反抗》劳伦斯·达雷尔实现了对后现代消费文化在虚拟小说世界中的构拟与批判。小说中梅林公司建立的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帝国是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微缩景观。通过对发明者、公司、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复杂伦理关系的描述,达雷尔为读者提出了一系列后现代消费文化下的伦理真空和伦理危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达雷尔意在指出:消费者个人层面上理性意志的觉醒和有德、有志且处于权力阶层的"有机知识分子们"果敢、正确的伦理判断和伦理选择,才是遏制后现代消费文化中人们的"兽性因子",回归"人性因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消费文化 伦理 劳伦斯·达雷尔 《阿芙罗狄蒂的反抗》
下载PDF
空缺的世界——走进阿莉·史密斯的《饭店世界》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晓晖 曲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5-70,共6页
英国文坛新秀阿莉·史密斯的《饭店世界》处处播下了空缺的种子,生化了一种空缺艺术,彻底粉碎了读者对完整的审美期待。文本的空缺本质反映了现实的本真性,揭开了人的符号化的面纱,也证明了文本的开放性和阐释的无限性。走进空缺的... 英国文坛新秀阿莉·史密斯的《饭店世界》处处播下了空缺的种子,生化了一种空缺艺术,彻底粉碎了读者对完整的审美期待。文本的空缺本质反映了现实的本真性,揭开了人的符号化的面纱,也证明了文本的开放性和阐释的无限性。走进空缺的《饭店世界》,读者会更为成熟地思考人的存在、现实的存在和文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缺 现实的本真 人物的符号化 文本的开放性
下载PDF
东北亚环境治理进程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晓芃 张罗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3-60,共8页
东北亚环境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制度安排,但是这些合作制度的功能相似,任务重叠,最严重的是各个机制独立行事,缺乏有效沟通。因此,目前东北亚环境合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整合的治理体系,而是形成了由若干具体合作安... 东北亚环境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制度安排,但是这些合作制度的功能相似,任务重叠,最严重的是各个机制独立行事,缺乏有效沟通。因此,目前东北亚环境合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整合的治理体系,而是形成了由若干具体合作安排组成的松散结合体。因此,评估并总结治理进程中的问题,将松散的结合体整合成为协调的治理体系是东北亚环境合作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环境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进程 制度建设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海外汉语文学典籍英译出版动态考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晓晖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103,共5页
20世纪汉语文学典籍英译的发展日益成熟,海外出版出现了5个鲜明的发展阶段:1910—1919年酝酿期、1920—1929年小高潮期、1930—1959年平稳发展期、1960—1979年高潮期和1980—1999年回归平稳发展期,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演变特征。... 20世纪汉语文学典籍英译的发展日益成熟,海外出版出现了5个鲜明的发展阶段:1910—1919年酝酿期、1920—1929年小高潮期、1930—1959年平稳发展期、1960—1979年高潮期和1980—1999年回归平稳发展期,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演变特征。进入21世纪,海外英语世界的文学典籍翻译出版状况虽至今未现高潮或迭嬗,但前景可观。研究20世纪以来的汉语文学典籍海外英译出版动态,对于了解汉语文学典籍的翻译走向,掌握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具体状况以及找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可行性战略等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文学典籍英译 海外出版 20世纪以来 发展阶段
下载PDF
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分析口译中的非语言交际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华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6期127-130,共4页
口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和认知过程,非语言交际对口译的作用不容小觑。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交际外的所有交际,包括:体态语、副语言等。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口译的目的就是帮助不同文... 口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和认知过程,非语言交际对口译的作用不容小觑。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交际外的所有交际,包括:体态语、副语言等。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口译的目的就是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相互交流,因此,非语言交际对口译者是否能正确传达说话人的信息有重大意义。对非语言交际的充分利用可以帮助口译者更好地理解言者之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本文以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为理论依据,通过大量的案列分析,对非语言因素在口译中的具体传译方法进行初探。试着提出了口译中在处理非言语信息方面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译员提高口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 非语言交际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下载PDF
相似的命运 不同的觉醒——《一双丝袜》与《庭院中的女人》主人公自主意识觉醒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曲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15-419,共5页
凯特·肖邦的《一双丝袜》和赛珍珠的《庭院中的女人》取材于不同文化国度女性的日常生活体验。两部作品分别通过刻画女性在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的矛盾中的挣扎与觉醒,揭示了不同时代和社会文化中女性被压抑与束缚的共同命运。在消... 凯特·肖邦的《一双丝袜》和赛珍珠的《庭院中的女人》取材于不同文化国度女性的日常生活体验。两部作品分别通过刻画女性在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的矛盾中的挣扎与觉醒,揭示了不同时代和社会文化中女性被压抑与束缚的共同命运。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美国,桑姆斯太太的非理性欲望使她获得了短暂的自我实现与满足,而在同样处于转型年代的中国,一家之主的吴太太则在传统思想和西方价值观的融合中获得了重生。中西妇女对责任与自由的权衡虽然内涵有别,但她们的觉醒历程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不同文化下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女性自主与自由的复苏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责任 自我实现 消费文化 觉醒
下载PDF
从“妙笔生花”到“译笔生花”——《送友人》英译中审美诠释的创生转换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43-50,共8页
伽达默尔赋予艺术作品的"不同的理解"以合法性,肯定了审美诠释的创生性。在他的审美诠释体系当中,前判断、时间间距、效果历史、视域融合是构成审美理解和艺术创生的关键要素。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观对研究中国古诗翻译具有... 伽达默尔赋予艺术作品的"不同的理解"以合法性,肯定了审美诠释的创生性。在他的审美诠释体系当中,前判断、时间间距、效果历史、视域融合是构成审美理解和艺术创生的关键要素。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观对研究中国古诗翻译具有重大启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李白《送友人》的3个英译本旨在证明翻译对原文之"美"的生成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或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合法的前判断、时间间距、效果历史的相互作用下译者与原文通过对话实现视域融合进而达到"美"的创生转换。从"妙笔生花"到"译笔生花",审美诠释的创生性是古诗得以"活"在当下、历久弥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翻译 审美理解 艺术创生 诠释学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