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宁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
1
作者 邓文韬 黄庆 《西夏研究》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元朝的统一终结了宁夏地区自中唐以来由多个政权分治的历史格局,使宁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并入了大一统政权的版图。元朝在宁夏地区设置行省与诸路、州、县,实现了对西北边疆地区持续、稳定的统治,而西夏“世官”的废罢与外来各族流官的赴... 元朝的统一终结了宁夏地区自中唐以来由多个政权分治的历史格局,使宁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并入了大一统政权的版图。元朝在宁夏地区设置行省与诸路、州、县,实现了对西北边疆地区持续、稳定的统治,而西夏“世官”的废罢与外来各族流官的赴任,则为宁夏带来了通行于全国的政策法令以及统治思想。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在征讨西夏或镇压六盘山区的叛乱之时,皆曾调动蒙古、色目与汉人文官武将,是各民族共同造就统一、反对分裂的元代宁夏实证。而来自陕西、河东与江南地区的各族军人、民户在黄河川区与六盘山区开展屯田生产,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开发西北边疆的直观表现。元代宁夏地区同时流传程朱理学、金代儒学和西夏儒学,“番众”与“汉众”寺院并存,汉藏佛教思想经由不同族属的师徒关系跨族际传播,全真教与宋金医学文化亦在此时传入宁夏。元代宁夏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当地对中华大一统政权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彻底杜绝了宁夏再次从大一统政权版图分裂出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元代宁夏 多元文化 边疆开发 大一统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宁夏Y市X社区的田野调查
2
作者 马程浩 马珍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56-65,共10页
为探究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从而更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文章采取民族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宁夏Y市X社区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开展多元主体参与互动式治... 为探究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从而更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文章采取民族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宁夏Y市X社区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开展多元主体参与互动式治理,如建立多元文化志愿服务主体、整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凝聚居民文化共识等,打造社区“自上而下”党建引领和居民“自下而上”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化格局,能够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治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建设 社区研究
下载PDF
共享与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实践——以宁夏农村文化大院为中心的讨论
3
作者 梁莉莉 《民族艺林》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对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承继,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的新进程,其研究应包括对已有历史经验的总结梳理,对社会实践的田野深描与阐释,以探索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民间实践与机制的行动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对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承继,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的新进程,其研究应包括对已有历史经验的总结梳理,对社会实践的田野深描与阐释,以探索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民间实践与机制的行动逻辑。文章基于宁夏文化大院的田野调查,对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实践活动进行个案书写。研究认为,以文化大院为中心组织开展的农村文化实践,有力地增强了族际交往与文化交流;不同民族通过参与共同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一种共享的文化生活;多民族群体又通过这种文化共享更好地凝聚了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由民众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实践及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营造各民族共居共乐的社会氛围、推进以“三交”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无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践思路和现实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农村公共文化实践 宁夏 文化大院 共享与交融
下载PDF
宁夏乡土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4
作者 侯凤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深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探索。早在石器时代,宁夏境内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留下了大量遗址。古代社会曾经有过几十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长征途经宁夏地区,在这里会师休整,为... 深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探索。早在石器时代,宁夏境内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留下了大量遗址。古代社会曾经有过几十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长征途经宁夏地区,在这里会师休整,为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致力于民族团结典范省区的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为宁夏本土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既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持续不断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资源 国家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宁夏民国日报》对全民族抗战图景的建构
5
作者 沈义华 马骏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3期22-28,共7页
《宁夏民国日报》作为近代宁夏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举国一致抗战救国的背景下,通过大量的报道与论述,为身处后方的宁夏民众建构出中国抗战必胜、“暴日将亡”的图景,并不断强化后方宁夏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宁夏民国日报》作为近代宁夏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举国一致抗战救国的背景下,通过大量的报道与论述,为身处后方的宁夏民众建构出中国抗战必胜、“暴日将亡”的图景,并不断强化后方宁夏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塑造民众应有责任的认识。《宁夏民国日报》在建构抗战图景的过程中,也常常夹杂着正向引导,不乏强化中华民族意识与促进民族觉醒的论调,试图增加民众的抗战认识与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动员人力物力建设后方来支援前方抗战。《宁夏民国日报》对于抗战图景的建构,为宁夏的稳定与支援前方抗战做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 《宁夏民国日报》 抗战图景
下载PDF
西夏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6
作者 杨学燕 李响 《西夏研究》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墓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信仰体系,以实物形象深植于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之中,在“亡人”与“活着的人”之间形成一种横跨世代的文化和道德继承,既是理解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重要时间证据,更是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 墓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信仰体系,以实物形象深植于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之中,在“亡人”与“活着的人”之间形成一种横跨世代的文化和道德继承,既是理解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重要时间证据,更是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符号。西夏陵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漫漫申遗路是西夏陵传承与保护价值的国际认可之路,本质上是对西夏文化遗产价值的再发现与再确认。申遗成功后西夏陵将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更可以加深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知。西夏陵的保护与传承,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团结,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强化文化教育的持久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团结和谐的形象,是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和载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陵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记忆 世界遗产
下载PDF
论宁夏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舒 杨文笔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6期199-204,共6页
黄河流域宁夏段是中国古人类生活的重要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宁夏黄河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文化类型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移民文化等。宁夏黄河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历史建筑、引黄古灌渠水利... 黄河流域宁夏段是中国古人类生活的重要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宁夏黄河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文化类型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移民文化等。宁夏黄河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历史建筑、引黄古灌渠水利工程遗产、黄河水运渡口码头、传统村落、工业遗产、革命文物等。宁夏黄河文化展示了黄河流域宁夏段各民族共创、共享中华文化的区域类型,这一区域类型展现了宁夏各民族共同书写和共同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关系,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宁夏路径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黄河文化 传承 历史价值
下载PDF
中国与沙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回溯、现实逻辑及未来路向
8
作者 杨慧 金忠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5,155,共24页
中沙文明交流互鉴传承于千年友谊,厚植于世代友好根基。新时代,随着中沙战略合作层级不断提升,中沙文明交流互鉴也不断向中文教育、图书翻译出版及民间活动等领域延伸及扩大。在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下,中沙文明交流互鉴是基于战略... 中沙文明交流互鉴传承于千年友谊,厚植于世代友好根基。新时代,随着中沙战略合作层级不断提升,中沙文明交流互鉴也不断向中文教育、图书翻译出版及民间活动等领域延伸及扩大。在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下,中沙文明交流互鉴是基于战略规划、国家理念、经济合作、文化价值多层次的现实逻辑,也是双方在面对全球挑战时加强团结协作的战略抉择。面向未来,中沙文明交流互鉴势必要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相关的风险及挑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沙应树立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积极形象,讲好文明交流互鉴的“中沙故事”;借助新科技,从文化差异中寻找文化共鸣,并鼓励多元化和全民化的主体参与,以“青年之力”架起中沙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探索中沙文明交流互鉴的未来路径。中沙文明交流互鉴向全世界树立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典范,为中东地区发展注入更多积极因素,成为实践“全球文明倡议”的中东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 沙特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理路层级及路径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巍 苏二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道路基础设施对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筑路理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建设。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和完善,加快了各族人... 道路基础设施对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筑路理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建设。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和完善,加快了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增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夯实了政治统一和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赓续筑路为人民的理念,辩证认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特质,不断夯实道路基础设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基础设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在机理 路径展望
下载PDF
民族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研究——以《民族学研究集刊》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10
作者 王俊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3-28,共6页
清末民国时期,民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在中国传播。1936年创刊的《民族学研究集刊》作为近代一份影响很大的民族学专业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在此期刊中,中国早期的民族学者发表了大量介绍民族学相关知... 清末民国时期,民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在中国传播。1936年创刊的《民族学研究集刊》作为近代一份影响很大的民族学专业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在此期刊中,中国早期的民族学者发表了大量介绍民族学相关知识的文章,推动了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文章不仅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而且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研究国外民族学发展的文章,有助于国内学者了解国外民族学研究情况,推动国内民族学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研究 民族学 传播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探究——以宁夏银川市C社区为例
11
作者 刘竞之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6-20,41,共6页
互嵌式社区是一种多元、包容、开放的社区形态,是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的重要空间。当前互嵌式社区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其治理水平也关乎着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互嵌式社区是一种多元、包容、开放的社区形态,是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的重要空间。当前互嵌式社区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其治理水平也关乎着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为当前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在建设互嵌式社区时,更需要加强推进社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C社区是银川市一个典型的多民族互嵌式市区,通过对C社区深入的田野调查,在关注其治理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思考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互嵌式社区 社区治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旅游研究述评
12
作者 凌舒雅 杨学燕 《民族艺林》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当前我国处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时期,旅游以其市场消费的拉动优势、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优势、行业的综合优势等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文章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出发,尝试对旅游的概念界定、铸牢中华民族... 当前我国处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时期,旅游以其市场消费的拉动优势、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优势、行业的综合优势等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文章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出发,尝试对旅游的概念界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旅游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析,文章认为旅游研究集中在旅游类型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集中化、注重旅游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单向度影响以及对旅游发展策略的关注等,最后指出我国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向,以期对我国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旅游 研究现状 发展趋向
下载PDF
西夏时期的“日﹑月”符号与涅槃信仰——以宁夏宏佛塔为例
13
作者 闫中华 《美术大观》 2024年第5期127-131,共5页
宏佛塔是西夏统治者利用佛教与王权的关系,以建造佛塔的形式在天宫中埋藏供养物来祈愿国家的命运和众生的福祉。佛塔天宫中有序摆放的供养物,不仅体现了传统涅槃与罗汉相结合护持正法,也体现了统治者通过供养佛钵的礼敬行为宣扬弥勒下... 宏佛塔是西夏统治者利用佛教与王权的关系,以建造佛塔的形式在天宫中埋藏供养物来祈愿国家的命运和众生的福祉。佛塔天宫中有序摆放的供养物,不仅体现了传统涅槃与罗汉相结合护持正法,也体现了统治者通过供养佛钵的礼敬行为宣扬弥勒下生传法的正统性。“日、月”符号的出现是西夏皇室对皇权长久的理想祈愿,也是为了表达能够“与日月同光”的永生理想境界。宏佛塔也因此成为来往交通要道上的一座公共地标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佛塔 涅槃 罗汉 弥勒信仰 “日、月”符号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清朝对新疆的统合检视
14
作者 高亚西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自张骞西域凿空后,新疆便已融入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之中,也正式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然2000多年来由于中央王朝时强时弱,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也呈现出有疏有密、时紧时松的状态。这既和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始终... 自张骞西域凿空后,新疆便已融入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之中,也正式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然2000多年来由于中央王朝时强时弱,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也呈现出有疏有密、时紧时松的状态。这既和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始终未能有效统合有关,也有固有夷夏观念所导致的束缚因素有关。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的管辖权。我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一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区域后,既抹去了此疆彼界的鸿沟,又极力消除华夷之防的畛域之见。这便使清朝成为我国古代王朝统合民族地区的集大成者,这得益于清廷民族观念的嬗变。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窥视,这既是清朝天下一家的臣民观念在新疆治驭举措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新疆 夷夏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志愿服务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析——基于青海格尔木田野考察
15
作者 刘毅 杨赦坤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民族地区志愿服务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社区的田野调查发现,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各民族群众“五个认同”,凝聚社区力量,促进民族团结。由于志愿服务参与铸牢中华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民族地区志愿服务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社区的田野调查发现,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各民族群众“五个认同”,凝聚社区力量,促进民族团结。由于志愿服务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志愿者文化结构偏低、人员构成单一等原因,造成力度不强、广度有限、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为了更好地解决困境,最大限度发挥志愿服务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力量,需要通过建立有效宣传机制,进一步激发融媒体的治理效能,同时加强党员管理,组建专业队伍等措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挖掘志愿服务内在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下载PDF
宁夏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师东晖 《新西部》 2024年第7期76-80,共5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葡萄酒作为“六特”产业之首,将文化旅游作为“六优”产业之首,葡萄酒文旅融合成为践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效举措之一。近年来,宁夏以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葡萄酒作为“六特”产业之首,将文化旅游作为“六优”产业之首,葡萄酒文旅融合成为践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效举措之一。近年来,宁夏以葡萄酒产业为依托,构建葡萄酒文化新引擎,深化生态治理,创新布局“葡萄酒+文旅+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向国内外讲述美丽宁夏的“紫色”故事,推动葡萄酒文旅融合成为宁夏文旅发展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文旅融合 新引擎 先行区 葡萄酒文化 新业态 生态治理 美丽宁夏
下载PDF
2023年宁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17
作者 师东晖 《新西部》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巩固促提升、抓拓展促衔接、抓振兴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全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与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产业振兴 规模性 粮食安全生产 全面振兴 返贫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路学”视域下唐蕃古道节点城镇族际互动图式——基于湟源的历史考察
18
作者 马巍 赵懋行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16-25,共10页
湟源地处唐蕃古道关键隘口,位于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是多族群互动的重要场域,对于研究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通过对湟源的历史考察,从自然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族群间的经贸、婚姻、语言、饮... 湟源地处唐蕃古道关键隘口,位于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是多族群互动的重要场域,对于研究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通过对湟源的历史考察,从自然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族群间的经贸、婚姻、语言、饮食等互动路径,进而指出该地各民族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文化景观和彼此依存的共同体意识,其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活的地方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学 唐蕃古道 湟源 族群互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域下共享电动车在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例
19
作者 王舒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新世纪初期以来,共享电动车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人们便利的出行工具,是继“网约车”之后“互联网+”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又一大众宠儿。“共享”领域涵盖着丰富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应用与发展,而共享电动车本质上... 新世纪初期以来,共享电动车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人们便利的出行工具,是继“网约车”之后“互联网+”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又一大众宠儿。“共享”领域涵盖着丰富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应用与发展,而共享电动车本质上是传统租赁业与新时代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更是新时代新发展的标志之一。以银川为例,从协同治理视域下分析,迅速壮大的共享电动车体量伴随而来的是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大、城市交通秩序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日渐突出。对共享电动车这一新事物在城市道路交通中的运行进行论证与反思,探求在协同治理视角下对银川市共享电动车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优化治理研究,旨在丰富共享电动车领域研究资料与理论的同时,为银川市的城市综合治理与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社会空间 交通安全 道路理论 协同治理
下载PDF
礼与财的制衡:再观清代宁夏府婚俗
20
作者 郭恺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六仪和《朱子家礼》的适用体现了清代宁夏府婚俗对中原传统礼法的继承,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真实反映。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奢靡之风影响了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婚礼议财也滋生了争讼和抢亲等恶果,纳征和请期顺序的调整可以适当缓解这一矛盾... 六仪和《朱子家礼》的适用体现了清代宁夏府婚俗对中原传统礼法的继承,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真实反映。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奢靡之风影响了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婚礼议财也滋生了争讼和抢亲等恶果,纳征和请期顺序的调整可以适当缓解这一矛盾。《民国朔方道志》对清代宁夏府婚俗中“失礼”和“重聘”的苛责并未真正触及婚俗积弊的根源,礼与财之于婚俗是交织混合的附属品。辩证分析古礼中不少仪式需以财物为基础,议财之风的繁盛同时也需要以礼仪等外在活动来彰显,二者制衡的结果是繁琐的仪式被简化,财物的交付量力而行,以热闹喜庆来弱化礼与财之间的对立,使婚俗尽可能回归到朴实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府 婚俗 财礼 方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