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试点县补充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1
作者 童童 丁琪洵 +3 位作者 蔡天培 汤萌萌 史习建 马友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安徽省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补充耕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耕地质量等级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2020年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分别为5.198、4.811和3.911;补... 以安徽省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补充耕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耕地质量等级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2020年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分别为5.198、4.811和3.911;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总体上低于县域水平;补充耕地质量等级面积分布总体上比县域水平分布更分散;乡镇补充耕地质量等级与全镇耕地质量等级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乡镇补充耕地面积存在负相关关系;补充耕地土壤速效钾和pH平均值高于县域土壤平均值,有效磷平均值低于县域平均值,有机质平均值与县域平均值变化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耕地质量 土壤养分 占补平衡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 被引量:33
2
作者 柴如山 徐悦 +5 位作者 程启鹏 王擎运 马超 叶新新 章力干 郜红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9,共15页
【目的】安徽省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估算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可为全省秸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安徽省各市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4... 【目的】安徽省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估算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可为全省秸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安徽省各市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4种作物秸秆产量、秸秆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及其在还田条件下的化肥替代潜力进行评估。【结果】2016—2018年安徽省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秸秆年均产量分别为1758万t、2251万t、712万t和275万t,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北和江淮区域,分别占全省4种作物秸秆总量的47.0%和33.6%。全省4种作物秸秆氮(N)、磷(P2O5)和钾(K2O)养分年均产量分别为40万t、13万t和85万t,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秸秆养分资源量分别占4种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总量的44.6%、34.4%、13.9%和7.1%。在全省作物主要种植地区,单位播种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9.5—35.0 kg·hm^-2、P2O513.6—16.2 kg·hm^-2和K2O 132.9—157.5 kg·hm^-2;小麦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4.1—33.5 kg·hm^-2、P2O58.4—11.7 kg·hm^-2和K2O 83.5—115.8 kg·hm^-2;玉米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4.7—32.7 kg·hm^-2、P2O512.5—16.5 kg·hm^-2和K2O 59.7—79.0 kg·hm^-2;油菜秸秆还田的化肥替代潜力为N 24.1—34.0 kg·hm^-2、P2O511.2—15.8 kg·hm^-2和K2O 101.3—142.7 kg·hm^-2。【结论】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还田可基本满足下季作物的钾素需求,同时可部分替代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实现农田化肥减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作物秸秆 养分资源量 秸秆还田 化肥替代
下载PDF
安徽省县域麦稻玉米秸秆时空分异特征与还田养分输入量测算 被引量:7
3
作者 柴如山 程启鹏 +6 位作者 陈翔 罗来超 马超 张亮亮 章力干 李金才 郜红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34-247,共14页
安徽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作为农业大省其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明晰全省产粮大县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和可收集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并准确测算秸秆就地还田对土壤养分输入的贡献,可为秸秆全量化差异化利用策略... 安徽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作为农业大省其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明晰全省产粮大县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和可收集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并准确测算秸秆就地还田对土壤养分输入的贡献,可为秸秆全量化差异化利用策略优化及秸秆还田情景下的农田养分平衡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11—2019年安徽省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不同作物秸秆产量年际变化趋势各异:小麦秸秆先升后稳,水稻秸秆波动不大,玉米秸秆逐年递增。2019年安徽省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3878万t,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所占比例分别为47.3%、36.3%和16.4%。淮北区为小麦和玉米秸秆资源集中分布区,占比分别为73.0%和88.3%,水稻秸秆主要产自江淮区(41.7%)、皖西区(21.3%)及沿江区(19.7%)。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分布表现为淮北区(52.5%)˃江淮区(24.3%)˃皖西区(10.5%)˃沿江区(9.1%)˃皖南区(3.6%)。2019年全省产粮大县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1338万、1041万和542万t,淮北区单位播种面积小麦和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505~6310和4171~5395 kg/hm^(2),江淮区、皖西区和沿江区单位播种面积水稻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487~5326、4570~5028和4329~5778 kg/hm^(2)。2019年安徽省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秸秆氮(N)、磷(P_(2)O_(5))和钾(K_(2)O)养分资源总量分别为25.3万、10.9万和90.1万t。在秸秆就地全量还田情景下,小麦玉米主产区(淮北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氮(N)、磷(P_(2)O_(5))和钾(K_(2)O)养分输入量分别为35.8~50.1、14.1~19.8和139.8~195.8 kg/hm^(2),玉米秸秆还田的养分输入量分别为42.7~55.2、16.9~21.8和93.4~120.9 kg/hm^(2);水稻主产区(江淮区、皖西区和沿江区)水稻秸秆还田的养分输入量分别为38.0~50.8、18.8~25.0和151.6~202.3 kg/hm^(2)。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升安徽省产粮大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作物 时空分布 秸秆还田 养分输入 安徽省
下载PDF
近十年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超 王玉宝 +6 位作者 邬刚 王泓 汪建飞 朱林 李佳佳 马晓静 柴如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584-3599,共16页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农民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秸秆利用方式。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秸秆产出大省,近年来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并在相关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系统总结了2011年以来安徽省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农民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秸秆利用方式。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秸秆产出大省,近年来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并在相关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系统总结了2011年以来安徽省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和产量、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要进展,以期为全面和深入开展秸秆还田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分析显示,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工作近10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秸秆还田方式和化肥配施运筹等方面对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进行了优化;(2)拓宽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范畴,开始关注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3)开始探究秸秆还田对作物病虫草害等的影响,并日益重视秸秆还田在农田氮磷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环境效应。综上,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呈现出从以关注作物生产为主延伸到兼顾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发展趋向。今后,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应该在补齐区域短板、拓展研究内容、探明环境效应及深化机理探究等方面重点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秸秆直接还田 还田技术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_以铜陵市义安区为例
5
作者 常珺枫 骆美 +3 位作者 李陈 刘莹 武升 马友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233,共14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对于衡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按照“污染源—输送途径—受纳水域”的监测思路,确定了各治理工程的监测点位、频次和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对于衡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按照“污染源—输送途径—受纳水域”的监测思路,确定了各治理工程的监测点位、频次和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和评价了各项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总氮(TN)为导致研究区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在治理工程建设前的平均超标倍数(Ⅲ类水体标准)达到了1.58倍。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后,各污染物的浓度削减幅度排序为铵态氮(NH_(4)^(+)-N)>TN>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中,各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排序为厌氧还田工艺>异位发酵工艺>氧化塘工艺。厌氧还田工艺和异位发酵工艺的治理后污染物去除率均高于治理前,氧化塘工艺反之。其中:厌氧还田、异位发酵、氧化塘3种工艺的COD综合去除率分别为44.43%、20.91%、33.70%;厌氧还田工艺的NH_(4)^(+)-N综合去除率最高,为69.66%;异位发酵工艺对应的去除率最高的污染因子为悬浮物(SS),去除率为55.44%;氧化塘工艺的TP综合去除率最高,为74.72%。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采用的是“三池两坝”工艺,对应的各污染物的去除率排序为TP>TN>SS。基于熵权综合污染指数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区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前处于污染状态,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后达到合格状态。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长江流域 环境监测 综合污染指数法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粪肥源雌激素在农田土壤-作物中污染特征、转运规律及毒理风险
6
作者 陈健琴 代思媛 +2 位作者 张碟 李舜尧 孙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4-2223,共10页
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炔雌醇(EE2)和双酚A(BPA)等作为畜禽粪污中雌激素活性较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内输运和累积,并对野生物种的生殖发育、遗传代谢,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炔雌醇(EE2)和双酚A(BPA)等作为畜禽粪污中雌激素活性较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内输运和累积,并对野生物种的生殖发育、遗传代谢,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目前,国际上关于粪肥源雌激素在农田土壤-作物中污染特征、转运规律及毒理风险的报道仍较少.本文综述了5种代表性粪肥源雌激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污染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归纳了雌激素在农田土壤-作物中的迁移转化、吸收积累和代谢机理,系统地评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雌激素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风险模型,旨在为规避农田土壤-作物雌激素污染风险、生产绿色农产品和保障人民健康等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农业生态环境 雌激素污染 转运途径 健康风险
下载PDF
调理剂对镉轻度污染农田蔬菜安全利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聂娟娟 陶荣浩 +4 位作者 王宗亚 丁文清 胡兆云 李丁 马友华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3-40,共8页
目的:探究调理剂对镉轻度污染耕地蔬菜安全利用的效果。方法:通过2年3季田间试验,研究森美思纳米材料、石灰和钙镁磷肥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及不同种类蔬菜镉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调理剂对蔬菜可食用部位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森美... 目的:探究调理剂对镉轻度污染耕地蔬菜安全利用的效果。方法:通过2年3季田间试验,研究森美思纳米材料、石灰和钙镁磷肥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及不同种类蔬菜镉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调理剂对蔬菜可食用部位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森美思对萝卜、大白菜、包菜、生姜和空心菜镉含量降低幅度为18.29%~40.12%。石灰对水芹菜、菠菜和辣椒镉含量降低幅度为11.97%~35.29%。钙镁磷肥对小白菜镉含量降低了30.77%。仅空心菜超标,其余均未超标。不同处理均能在提高蔬菜土壤pH的同时降低土壤有效态和蔬菜镉含量。相较于当季对照,土壤pH提高了0.04~0.33,土壤有效态镉则降低了5.98%~30.33%,森美思对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效果最显著。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蔬菜种类和调理剂类型对蔬菜可食用部位镉及土壤有效态镉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3季连续施用调理剂能够实现轻度镉污染农田蔬菜的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蔬菜 镉污染 修复
下载PDF
不同腐秆剂施用对安徽沿淮稻田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8
作者 吴泽璐 石心怡 +5 位作者 李思贤 黄薇 王楠 朱林 柳开楼 马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为探明安徽沿淮地区麦秆粉碎还稻田时配施不同的腐秆剂对土壤养分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遴选出适合该区域使用的腐秆剂,通过安徽省霍邱县的秸秆促腐还田定位试验,比较了秸秆还田+优化平衡施肥+不施腐秆剂(SF)、秸秆还田+优化平衡施肥+... 为探明安徽沿淮地区麦秆粉碎还稻田时配施不同的腐秆剂对土壤养分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遴选出适合该区域使用的腐秆剂,通过安徽省霍邱县的秸秆促腐还田定位试验,比较了秸秆还田+优化平衡施肥+不施腐秆剂(SF)、秸秆还田+优化平衡施肥+腐秆剂1号(SFD1)、秸秆还田+优化平衡施肥+腐秆剂2号(SFD2)和秸秆还田+优化平衡施肥+腐秆剂3号(SFD3)4个处理在耕层土壤养分、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配施腐秆剂处理中SFD1和SFD2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腐秆剂处理SF(P<0.05),分别增加了14.3%和15.6%;SFD1和SFD2处理较SF处理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8.8%、48.0%、6.5%、33.3%和18.0%、51.0%、5.2%、37.5%(P<0.05),SFD3较SF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有效率显著降低了52.2%和41.7%(P<0.05);配施腐秆剂SFD1和SFD2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值整体显著高于不施腐秆剂处理SF,均增加了22.4%(P<0.05);土壤总有机碳能够表征土壤养分及碳素动态变化。综上可知,安徽沿淮稻田秸秆还田配施1号或2号腐秆剂均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秆剂 土壤养分 活性有机碳库 沿淮地区
下载PDF
修复复合肥与钝化剂对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含秀 周晓天 +4 位作者 王垚 刘莹 马中文 陈勇 马友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03-210,共8页
为探究修复复合肥与钝化剂对镉污染农田水稻的安全生产效果,对镉污染耕地进行安全利用和修复治理,保障水稻粮食安全,筛选出耕地安全利用经济可行的农艺方法,在某镉污染耕地开展修复复合肥与钝化剂修复水稻田间试验,对土壤pH值、有效态... 为探究修复复合肥与钝化剂对镉污染农田水稻的安全生产效果,对镉污染耕地进行安全利用和修复治理,保障水稻粮食安全,筛选出耕地安全利用经济可行的农艺方法,在某镉污染耕地开展修复复合肥与钝化剂修复水稻田间试验,对土壤pH值、有效态镉含量、水稻籽粒、秸秆镉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空白处理的籽粒镉含量超出国家食品安全限量值(Cd含量>0.2 mg/kg),经复合钝化剂、修复复合肥、石灰+有机肥、竹炭、修复复合肥+竹炭、紫云英、修复复合肥+紫云英等处理后水稻籽粒镉含量均可至国家食品安全限量值以下,各处理较CK降低水稻籽粒镉含量40.18%~59.10%,降低水稻秸秆镉含量25.39%~48.20%,提升土壤pH值0.55~0.88,降低土壤镉有效态镉含量13.38%~34.45%,降低水稻籽粒镉富集系数37.31%~57.17%,降低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系数8.87%~31.60%,综合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和植株养分含量,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修复复合肥和选用的钝化剂对镉轻度污染耕地水稻均具有较好的安全利用效果,综合安全利用效果、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修复复合肥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施肥与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结合,同时综合提升土壤全氮、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等养分吸收。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中轻度镉污染耕地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复合肥 竹炭 镉污染 水稻 安全利用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曹小闯 刘晓霞 +8 位作者 马超 田仓 朱练峰 吴龙龙 张均华 金千瑜 朱春权 孔亚丽 虞轶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用根箱模拟培养以及Unisense微电极系统和15N同位素示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常规粳稻日本晴和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常规淹灌(conventional flood irrigation,CF)、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 and dry irrigation,AWD)两种灌溉模式,以及无氮(0 g/kg,N_(0))、中氮(0.8 g/kg,N_(0.8))、高氮(1.2 g/kg,N_(1.2))3个施氮水平。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氮耦合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并分析了水稻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1)与CF相比,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内外溶氧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扬稻6号根际土壤的增加量高于日本晴;(2)与N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了水稻根际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3)与N_(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硝化速率和提取态总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降低了其铵态氮含量;同时,增加了2个水稻品种根系铵态氮吸收速率、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指数,且上述各指标扬稻6号均显著高于日本晴;(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生物量和氮素利用指数与根际土壤硝化速率、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有效性和根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WD管理可通过提高溶解氧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进而提高根际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根际硝化速率及根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速率,提高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根际溶氧量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氮吸收 水稻
下载PDF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区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化肥潜力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秋云 李庆阳 +7 位作者 柴如山 李军利 王擎运 郜红建 张世文 马东豪 张佳宝 徐明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21-629,共9页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农业区(旱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估算旱作区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和化肥替代潜力,可为该区域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5-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旱作区各市小麦、玉米...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农业区(旱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估算旱作区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和化肥替代潜力,可为该区域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5-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旱作区各市小麦、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和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大豆累积播种面积占旱作区作物播种面积的81.49%;作物秸秆资源年均产量分别为9432.24万t(小麦)、13485.91万t(玉米)和732.94万t(大豆),占全国相应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的70.96%、51.63%和42.34%。秸秆养分总量为678.60万t,包含167.75万t(N)、67.12万t(P_(2)O_(5))和443.73万t(K_(2)O),累计占该区域三大作物推荐施肥总量的53.75%。秸秆还田模式下,小麦、玉米和大豆秸秆当季替代化肥(N+P_(2)O_(5)+K_(2)O)潜力分别为188.88、138.71和38.51 kg·hm^(-2)。小麦主要种植区(黄淮海平原)小麦秸秆可实现N 16.15~30.11 kg·hm^(-2),P_(2)O_(5)7.89~14.71 kg·hm^(-2),K_(2)O 112.18~209.16 kg·hm^(-2)的化肥替代;玉米主要种植区(东北平原)玉米秸秆可实现N 20.39~39.85 kg·hm^(-2),P_(2)O_(5)10.39~20.31 kg·hm^(-2),K_(2)O 66.60~130.18 kg·hm^(-2)。可见旱作区秸秆还田替代化肥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区 作物秸秆 养分资源量 秸秆还田 化肥替代
下载PDF
我国水稻秸秆钾资源分布及其还田对土壤钾平衡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如山 黄晶 +3 位作者 柳开楼 张会民 罗来超 张朝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45-1754,共10页
【目的】我国钾肥资源不足但秸秆资源丰富,有待科学高效循环利用。本研究估算了我国水稻秸秆钾养分的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利用水稻秸秆还田保持土壤钾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其他文献资料数据,结合... 【目的】我国钾肥资源不足但秸秆资源丰富,有待科学高效循环利用。本研究估算了我国水稻秸秆钾养分的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利用水稻秸秆还田保持土壤钾素平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其他文献资料数据,结合草谷比法对我国各省份不同季别水稻秸秆钾资源量及还田情景下的土壤钾输入量进行测算。【结果】2019年我国水稻秸秆钾(K_(2)O)养分总产量为493.9万t,其中早稻、晚稻和中晚稻秸秆钾养分量的占比分别为13.1%、14.6%和72.4%。不同稻区的水稻秸秆钾资源量占总量的比例为:长江中游(33.4%)˃长江下游(21.7%)˃西南(15.3%)˃东北(13.1%)˃华南(12.8%)˃华北(3.7%)。早稻和晚稻秸秆钾养分主要源自湖南(25.2%和24.7%)、江西(23.8%和24.4%)、广东(18.6%和19.5%)及广西(17.2%和14.8%)。中晚稻秸秆钾养分资源在主产省区间的分布表现为:江苏(14.3%)˃黑龙江(12.9%)˃湖北(12.2%)˃四川(10.7%)˃安徽(10.5%)˃湖南(8.8%)。在双季稻主产省区湖南、江西、广东和广西,早稻秸秆还田可向土壤输入钾量分别为148.7、140.6、143.9和145.0 kg/hm^(2),早稻籽粒钾的携出量分别为25.6、24.2、24.8和25.0 kg/hm^(2);晚稻秸秆还田可向土壤输入钾量分别为153.4、145.3、146.3和131.1 kg/hm^(2),晚稻籽粒钾的携出量分别为30.3、28.7、28.9和25.9 kg/hm^(2);不施钾肥条件下,4个省区双季稻体系秸秆不还田的土壤钾素周年亏缺量分别为357.9、338.8、343.9和327.0 kg/hm^(2),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钾素周年亏缺量分别降至55.9、52.9、53.6和50.8 kg/hm^(2)。中晚稻主产区为东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和西南稻区,中晚稻秸秆钾养分资源量分别为125.8、203.8、201.1和189.0 kg/hm^(2),相应的籽粒钾携出量分别为32.6、29.4、29.0和27.3 kg/hm^(2),说明如果秸秆全部还田,可以提高土壤钾素盈余。【结论】我国70%以上的水稻秸秆钾养分资源来自于中晚稻,50%以上的水稻秸秆钾养分资源分布在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稻区。早稻和晚稻秸秆还田可以大大降低土壤钾素亏缺,而中晚稻秸秆全部还田则可以提升土壤钾素的年盈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草谷比法 钾养分资源量 秸秆还田 钾输入量 土壤钾表观平衡
下载PDF
HSPF模型在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娜 李华 +5 位作者 樊霆 郭彬 李凝玉 傅庆林 马洁 金跃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41-145,共5页
HSPF模型是以斯坦福水文模型为基础,能综合模拟流域径流、土壤流失、污染物传输、河道水力等过程的应用模型。该模型是半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的优秀代表。综述了HSPF模型及与其他常用面源污染模型的对比,概括HSPF模型应用优势,并综述了H... HSPF模型是以斯坦福水文模型为基础,能综合模拟流域径流、土壤流失、污染物传输、河道水力等过程的应用模型。该模型是半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的优秀代表。综述了HSPF模型及与其他常用面源污染模型的对比,概括HSPF模型应用优势,并综述了HSPF模型在不同空间属性条件、不同气象和水文条件下国内外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中的实际应用,以及HSPF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研究,最后提出对HSPF模型在我国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面源污染 HSPF模型 模拟应用 不确定性研究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文博 刘少君 +1 位作者 叶新新 郜红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2-1300,共9页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可实现稳产增收,粮渔共赢,同时也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稻-鱼、稻-虾、稻-蟹、稻-鳖和稻-鸭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动...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可实现稳产增收,粮渔共赢,同时也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稻-鱼、稻-虾、稻-蟹、稻-鳖和稻-鸭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改变了土壤动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调节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然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也可能造成土壤潜育化、重金属污染等潜在风险。此外,不同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农田粮食供给和温室气体排放功能的影响各异。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长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阐明不同稻田种养模式下土壤物质、能量和信息流过程以及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差异及其作用机制;集成应用科学合理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 土壤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整合分析中国农田腐秆剂施用对秸秆腐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欣润 许邶 +7 位作者 何治逢 吴婧 庄睿花 马超 柴如山 Yusef Kianpoor Kalkhajeh 叶新新 朱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9-1367,共9页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腐秆剂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的方法(meta-analysis),系统分析了2001—2019年公开发表的腐秆剂田间应用相关研究论文(共89篇,含腐秆剂促腐秸秆数据63条、腐秆剂提高作物产量数据207条),探讨了气候类型、还田条件、秸秆种类、还田初始碳氮比(C/N)、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等6方面因素对腐秆剂促腐和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与不施腐秆剂相比,施用腐秆剂总体上可有效促进还田秸秆的降解,但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秸秆还田初始C/N≤15以及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促腐效应却不显著,效应值的范围分别为-0.010—0.716、-0.302—0.568和-1.01—0.475;还田条件、秸秆种类和SOM含量会显著影响腐秆剂的促腐作用强度。类似地,腐秆剂的田间施用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总体也表现为显著提升,但在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增产作用并不稳定,其效应值范围为-0.284—0.751;除了还田环境、SOM含量外,其余4方面因素均会显著改变腐秆剂的增产幅度。此外,线性拟合结果显示秸秆促腐率与作物增产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2=0.307,P<0.0001)。【结论】施用腐秆剂可有效促进秸秆腐解和增加作物产量,且在温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将玉米秸秆于旱地条件下还田,在还田初始C/N大于30以及土壤呈酸或碱性时配施腐秆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秆剂 秸秆腐解 作物产量 整合分析
下载PDF
矿区农田施用木炭和硫酸亚铁对水稻吸收累积镉砷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磊明 张旭 +2 位作者 李劲 刘小红 司友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167,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文章研究了矿区土壤连续2年施用木炭和硫酸亚铁对水稻吸收累积镉、砷的影响,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形态和水稻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木炭和硫酸亚铁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水稻产量。添加木炭...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文章研究了矿区土壤连续2年施用木炭和硫酸亚铁对水稻吸收累积镉、砷的影响,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形态和水稻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木炭和硫酸亚铁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水稻产量。添加木炭可以提高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其最大降低幅度2016年为10.2%,2017年达到33.1%;添加硫酸亚铁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其最大降低幅度2016年为34.2%,2017年达41.7%。添加木炭处理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但是会增加籽粒中砷含量;叶面喷施硫酸亚铁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同时也能降低水稻对于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重金属污染 水稻 木炭 硫酸亚铁
下载PDF
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季农田径流氮磷及COD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博睿 蔡影 +4 位作者 刘文雯 胡宏祥 李虹川 俞金涛 付思伟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分析秸秆直接还田对农田径流中氮磷及COD向周围水体迁移情况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田间试验CK(无秸秆还田+无施肥)、F(常规施肥)、SDF(秸秆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MF(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SFR(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减量15%)等... 目的:分析秸秆直接还田对农田径流中氮磷及COD向周围水体迁移情况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田间试验CK(无秸秆还田+无施肥)、F(常规施肥)、SDF(秸秆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MF(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SFR(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减量15%)等5个处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季农田径流氮磷及COD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处理可显著降低氮素质量浓度,增加磷素和COD的质量浓度;秸秆还田较常规施肥处理组总氮质量浓度下降14.34%~28.09%,总磷浓度升高8.70%~17.39%,COD浓度升高13.32%~32.33%。秸秆还田处理可显著降低农田径流流失量,秸秆还田较常规施肥处理径流量显著降低17.05%~19.08%。秸秆覆土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有效降低农田氮磷的风险,较F处理,SDF处理的总氮流失量下降33.37%,总磷流失量下降6.32%,COD流失量增加了5.24%。结论:秸秆覆土还田配施化肥是一种合理的施肥方式,为秸秆资源合理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径流 氮磷流失 COD 化肥减量
下载PDF
芜湖市秸秆资源利用与还田养分输入量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18
作者 童童 王翠婷 +3 位作者 常珺枫 武升 吴支行 马友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2-1461,共10页
了解研究区域秸秆资源现状和秸秆还田养分输入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能够为协调秸秆养分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芜湖市2019年主要秸秆(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作物种植面积和秸... 了解研究区域秸秆资源现状和秸秆还田养分输入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能够为协调秸秆养分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芜湖市2019年主要秸秆(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作物种植面积和秸秆养分含量测算出单位面积秸秆全量还田下氮、磷、钾养分输入量及其加权变异系数,明确芜湖市秸秆还田养分输入量的空间分布及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芜湖市主要秸秆氮、磷、钾养分资源总量分别为12223、1747、23404 t,各县(市、区)养分资源总量的分布表现为无为市>南陵县>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弋江区>镜湖区;芜湖市单位种植面积秸秆可收集量为5.63 t·hm^(-2),其中玉米最高,达到了13.71 t·hm^(-2);芜湖市玉米单位种植面积秸秆还田氮、磷、钾输入量分别为126.16、20.57、161.81 kg·hm^(-2);芜湖市单位种植面积秸秆还田氮、磷、钾输入量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1375,为中等程度变异,其中鸠江区和南陵县与其他县(市、区)的空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差异最大的秸秆为玉米秸秆,其加权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作物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芜湖市 秸秆还田 养分输入 空间分布 加权变异系数
下载PDF
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本及养殖利润评估
19
作者 杜程远 陈晓冬 +2 位作者 张祎雯 樊霆 李华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采用污染治理成本法测算了浙江省2018年畜禽养殖污染环境成本,并依据市场价格、养殖成本等数据分析了浙江省畜牧业的利润情况。结果表明:总的污染治理成本为12.24亿元,其中水污染环境成本7.05亿,大气污染环境成本1.6亿,土壤污染治... 通过采用污染治理成本法测算了浙江省2018年畜禽养殖污染环境成本,并依据市场价格、养殖成本等数据分析了浙江省畜牧业的利润情况。结果表明:总的污染治理成本为12.24亿元,其中水污染环境成本7.05亿,大气污染环境成本1.6亿,土壤污染治理成本为3.59亿元。2018年浙江省畜禽养殖的纯利润值为38.36亿元,将养殖污染环境成本纳入养殖体系后,养殖户利润值减少31.91%;单位猪、牛、羊、家禽的利润分别减少143.32、1074.9、47.77、3.18元。由此可见,该年度的畜禽养殖环境成本已对农户养殖利润造成重大影响,文章针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以及监督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环境污染 养殖利润
下载PDF
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性质及烟草生长和养分含量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王丽 何东东 +8 位作者 朱启法 李世金 林硕 薛琳 康治东 代维祥 李硕 江彤 章力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草生长及其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配施750 kg·hm^(-2)调理剂(T1)、常规施肥配施1500 kg·hm^(-2)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草生长及其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配施750 kg·hm^(-2)调理剂(T1)、常规施肥配施1500 kg·hm^(-2)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配施2250 kg·hm^(-2)调理剂。结果表明:调理剂施用显著提高了烟草根区土壤pH值、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CK2相比,调理剂处理(T1—T3)根区pH提高了0.36~0.44,硝态氮增幅达49.6~243.5%,矿质态氮增幅为26.5%~164.6%。其中,T2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生长中期根区硝态氮含量,而显著降低其成熟期根区硝态氮含量,利于烟草生长后期烟叶的落黄。与CK2相比,调理剂配施(T1—T3)显著促进烟草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烟株茎粗和中前期烟叶氮磷钾含量,增加烤烟产量,其增幅为3.6%~6.2%;同时,烤烟上部叶钾含量增加,氮和还原糖含量降低,利于烤烟中部叶糖碱比的提升和烤烟品质的改善。综上,生物质灰调理剂的添加,可改良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供给,提升烤烟养分积累,改善烤烟品质,并以150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调理剂 土壤养分 烟草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