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低表达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璐 汤铜 +3 位作者 赵茹 王芝涛 孙晨宇 陈啸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模型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的可能性及其价... 目的:探讨使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影像组学模型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的可能性及其价值。方法:收集294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MRI图像原始数据进行瘤内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勾画及特征提取,经Mann-Whitney U筛选出相关性的特征,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使用10折交叉验证建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urve,ROC)分析模型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经10折交叉验证Linear SVC建模后,所得验证集的平均准确性为79.6%,敏感性为73.7%,特异性为85.6%,ROC分析平均AUC为0.87;经过1000次置换检验后的置换数据集的诊断效能与原数据集相比较,平均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交叉验证后建立的模型可以对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进行分类,并且其模型的分类效能高于机会水平。结论:DCE-MRI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帮助预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受体低表达状态,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这将为临床进行无创HER-2状态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折预测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王敏 王龙胜 陈磊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基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值和骨代谢指标构建骨质疏松症(OP)患者发生腰椎骨折的预测模型。方法以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52例(骨折组)和OP患者104例(未骨折组)为研究对象,分析骨折组腰椎QCT骨密度值与血清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P1CP... 目的基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值和骨代谢指标构建骨质疏松症(OP)患者发生腰椎骨折的预测模型。方法以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52例(骨折组)和OP患者104例(未骨折组)为研究对象,分析骨折组腰椎QCT骨密度值与血清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P1C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及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指标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腰椎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与未骨折组比较,骨折组的女性、跌倒史占比高,β-CTX水平高,维生素D/钙剂用药史占比、腰椎QCT骨密度值、P1CP、N-MID水平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折患者腰椎QCT骨密度值与血清P1CP、N-MID呈正相关,与β-CTX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3、0.506、-0.53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腰椎QCT骨密度值、P1CP、N-MID及维生素D/钙剂用药史是腰椎骨折发生的保护因素,较高水平β-CTX是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腰椎骨折的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97.12%,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73~0.962)。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良好,一致率为0.910。结论较高水平的腰椎QCT骨密度值、P1CP、N-MID及低水平β-CTX的OP患者腰椎骨折风险较低,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可有效预防OP患者,尤其女性腰椎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腰椎骨折 骨代谢
下载PDF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3)
3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400-401,共2页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2岁,体检发现肝占位4月余。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体检: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3/71mmHg(1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2岁,体检发现肝占位4月余。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体检: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3/71mmHg(1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异常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部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未触及异常包块;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结节性增生 良性 影像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2024年读片窗(7)
4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936-937,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57岁,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肿块3天。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可,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未见明显下降。体检:体温36.2℃、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3/67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双肺呼... 1病史摘要。患者,女,57岁,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肿块3天。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可,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未见明显下降。体检:体温36.2℃、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3/67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稍粗,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 脂肪肉瘤 影像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肝细胞腺瘤的CT诊断——2024年读片窗(1)
5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132-133,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0岁,体检发现肝占位20余天。患者于20天前体检发现肝部肿块,无特殊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患者食欲、睡眠及精神可,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体检:体温36.6℃、脉搏80次/...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0岁,体检发现肝占位20余天。患者于20天前体检发现肝部肿块,无特殊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患者食欲、睡眠及精神可,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体检:体温36.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3/98 mmHg。关键词:肝脏,肝细胞;腺瘤;影像诊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细胞 腺瘤 影像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2)
6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266-267,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80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4 d,伴尿频尿急、小便难解、小腹胀痛,无血凝块,无腰痛,无发热等不适;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较差,大便基本正常,近期体质量未见明显变化。体检:体温36.5℃、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80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4 d,伴尿频尿急、小便难解、小腹胀痛,无血凝块,无腰痛,无发热等不适;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较差,大便基本正常,近期体质量未见明显变化。体检:体温36.5℃、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1/79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不亢进,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压痛(-),耻骨上膀胱区压痛(-),双下肢不肿,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尿路上皮癌 影像诊断 MRI
下载PDF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8)
7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1070-1071,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9岁,诉“右侧眼部不适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右侧眼部不适感,伴视力下降、斜视,伴头晕头痛,病程中睡眠饮食可,二便正常。体检:体温36℃、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6/77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视力0...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9岁,诉“右侧眼部不适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右侧眼部不适感,伴视力下降、斜视,伴头晕头痛,病程中睡眠饮食可,二便正常。体检:体温36℃、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6/77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视力0.5/0.8,双眼眼压26.7/13.2 mmHg,右眼眼球突出,结膜无充血,泪道冲洗通畅,无脓液返流,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孤立性纤维瘤 影像诊断 MRI
下载PDF
Zinner综合征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5)
8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668-669,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3岁,发现无精症半月。患者婚前检查发现无精症,两次精液分析均未寻及精子,否认其他疾患。体检:体温36.2℃、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2/82 mmHg,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3岁,发现无精症半月。患者婚前检查发现无精症,两次精液分析均未寻及精子,否认其他疾患。体检:体温36.2℃、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2/82 mmHg,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侧精索静脉增粗,Ⅱ度曲张,下肢无明显水肿。外院彩超提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内径约2.5 mm;双侧精囊腺体积明显增大,射精管增宽,双侧输精管壶腹部显示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ner综合征 影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葡萄胎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9)
9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9期1204-1205,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停经3个月,异常子宫出血1月余,量少,淋漓不尽,偶有血凝块排出,无腹痛。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5 d/28 d,量中,有痛经史,末次月经2019年9月25日,量色同前;超声检查:肌层实质回声粗糙杂乱、不均匀,可见多个不规则片...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停经3个月,异常子宫出血1月余,量少,淋漓不尽,偶有血凝块排出,无腹痛。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5 d/28 d,量中,有痛经史,末次月经2019年9月25日,量色同前;超声检查:肌层实质回声粗糙杂乱、不均匀,可见多个不规则片状回声减低区,后方回声稍衰减。后壁肌层见一大小为85 mm×50 mm×71 mm的不均质低回声灶,边界欠清,无包膜,内见数处小无回声,较大约20 mm×12 mm。内膜受包块挤压显示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增生 葡萄胎 影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CT诊断--2024年读片窗(4)
10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534-535,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9岁,发现腹壁肿物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脐部有一肿块,无疼痛不适、肿块活动度可,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无破溃,平时无疼痛,无乏力、消瘦,无纳差,无发热等不适。患者病程中,精神可,夜间睡眠质量可,胃纳...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9岁,发现腹壁肿物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脐部有一肿块,无疼痛不适、肿块活动度可,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无破溃,平时无疼痛,无乏力、消瘦,无纳差,无发热等不适。患者病程中,精神可,夜间睡眠质量可,胃纳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无明显改变,既往有剖腹产史。体检:体温36.8℃、脉搏9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9/85 mmHg(1 mmHg≈0.133 kPa),腹部左侧平脐处可扪及一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韧带样纤维瘤 影像诊断 MRI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阻断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辅助清宫手术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静 王龙胜 +3 位作者 杜临安 谢军 袁玉山 陈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 探究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阻断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辅助清宫手术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CS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 目的 探究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阻断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辅助清宫手术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CS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阻断术下行宫腔镜下清宫治疗,术中间断阻断髂内动脉,清除胚胎、电凝或缝合止血;对照组40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1~2 d行宫腔镜下清宫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透视时间、体表辐射剂量、清宫手术中出血量、清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清宫手术顺利,成功保留子宫。观察组未发生球囊相关的并发症。对照组40例患者UAE后均发生不同程度发热、子宫区疼痛等栓塞后反应。观察组、对照组DSA下透视时间及体表辐射剂量分别为(9.2±1.1)s vs(1 273.6±141.1)s、(7.7±0.8)m Gy vs(1 503.8±101.8)mGy,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宫时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3±14.7) mL、(27.5±13.2) mL,清宫手术时间分别为(41.6±16.2) min、(42.8±15.0) min,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0±0.7) d、(7.3±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均在3个月以上,观察组、对照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21.1±2.4) d vs (24.6±3.3) d、(8.2±1.1) d vs (13.6±2.6) d、(29.5±2.2) d vs(46.7±7.3) d、95.0%(38/40) vs 67.5%(27/4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阻断术及UAE辅助CSP清宫手术均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但双侧髂内动脉Fogarty球囊阻断术相比于UAE,减少患者X线辐射剂量,缩短患者住院、β-hCG转阴、阴道流血、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 髂动脉 球囊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评估终末期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认知及脑白质损伤
12
作者 单艳棋 徐佳佳 +3 位作者 苏莲子 赵茹 邹立巍 王龙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终末期肾病(ESRD)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认知及脑白质微结构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ESDR患者,以其中25例SHPT者为SHPT组,以25例非SHPT者为对照组,记录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估结果及...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终末期肾病(ESRD)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认知及脑白质微结构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ESDR患者,以其中25例SHPT者为SHPT组,以25例非SHPT者为对照组,记录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估结果及相关临床血清学指标;比较颅脑DTI所示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及径向弥散率(RD),分析SHPT组MMSE评分及血清学指标与上述指标组间存在差异脑区DT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SHPT组MMSE评分明显减低、血清钙水平略升高(P均<0.05);包括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的多个脑区FA及AD减低,且大脑异常以右侧为主,部分脑区RD升高。SHPT组MMSE评分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呈负相关(r=-0.800,P<0.01);血清钙、磷酸盐及肌酐水平与部分脑区FA及AD呈负相关(r均<0,P均<0.05),血清磷酸盐水平与部分脑区RD呈正相关(r均>0,P均<0.05)。结论 ESRD SHPT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脑白质微结构广泛损伤并以轴突损伤为主,具有右侧大脑半球偏侧性,且与血清钙、磷酸盐及肌酐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继发性甲旁亢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气道侵袭性肺曲霉病21例CT征象分析
13
作者 何家伟 谢扬虎 +3 位作者 王晓琼 周璇 盛茂 王龙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气道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特点,旨在加强医师对气道IPA的认识并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1例气道IPA,根据CT征象... 目的探讨气道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特点,旨在加强医师对气道IPA的认识并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1例气道IPA,根据CT征象,分为3型,Ⅰ型累及小叶及段支气管,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Ⅱ型病灶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小叶及段支气管扩张及周围实变;Ⅲ型累及细支气管及肺实质,细支气管壁增厚、周围树芽征及腺泡结节。详细分析3种类型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结果21例气道IPA患者,Ⅰ型3例(14.3%),表现为段及小叶支气管管壁增厚,部分有树芽征及腺泡结节;Ⅱ型11例(52.4%),表现为段及小叶支气管扩张、周围实变;Ⅲ型7例(33.3%),表现为细支气管管壁增厚,周围树芽征、腺泡结节及斑片状模糊影。结论气道IPA具有特定的CT表现,掌握其CT分型及特征性征象,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侵袭性肺曲霉病 真菌
下载PDF
定量CT测量身体组分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刘田田 陈其春 +2 位作者 吴旱秋 詹昊 宫希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3-918,共6页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身体组分定量指标与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肝硬化患者,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收集临床资料并用QCT Pro软件测量每例受试者L2/3层...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身体组分定量指标与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肝硬化患者,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收集临床资料并用QCT Pro软件测量每例受试者L2/3层面皮下及内脏脂肪面积(SAT、VAT)、腰椎骨密度(BMD)、肝脏脂肪分数(Fat%-QCT)、L3椎体水平全腹肌和椎旁肌面积(SMA、PMA)及肌内脂肪面积并计算肌内脂肪含量(IMAC-S、IMAC-P)。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中进行组间资料对比,并根据有无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身体组分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t检验或单因素ANOVA检验、χ^(2)检验用于各组间基本资料与身体组分的差异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相关的QCT指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模型的识别效能。结果:Fat%-QCT、SAT、椎旁肌内脂肪面积、IMAC-P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OR为0.987);SAT、SAT联合全腹肌指标、SAT联合椎旁肌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0.772、0.769(P<0.05),SAT联合全腹肌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34、0.800,优于SAT、SAT联合椎旁肌指标,识别效能最高。结论:SAT减少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SAT联合全腹肌指标能较好地识别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 身体组分 定量CT
下载PDF
基于MR Q-Dixon序列和QCT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蒋海波 陈其春 +5 位作者 倪良平 张岱 胡锐 薛琦 张野 王龙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quantitative CT)与MR Q-Dixon序列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的小鼠动物模型,6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普通饲... 目的探讨定量CT(QCT,quantitative CT)与MR Q-Dixon序列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的小鼠动物模型,6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40周,第二组给予高脂饮食20周,第三组给予高脂饮食40周,2名医师利用QCT和MR Q-Dixon序列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对QCT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Q)和MR Q-Dixon序列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M)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实验QCT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17.6(6.00,28.95)%,MR Q-Dixon序列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19.6(5.70,29.55)%。两种方法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χ^(2)=4.000,P=0.216),且一致性较高(Kappa=0.816,P<0.001);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在定量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方面,定量CT与MR Q-Dixon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即可在体定量研究小鼠脂肪肝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定量CT Q-Dixon 小鼠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组技术的R.E.N.A.L.评分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程家 邹立巍 王龙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1368-137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CT三维重组技术的R.E.N.A.L.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4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79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根据术前肾脏CT三维重组结果,分析血管变异与肾脏热缺血... 目的:探讨基于CT三维重组技术的R.E.N.A.L.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4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79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根据术前肾脏CT三维重组结果,分析血管变异与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R.E.N.A.L.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肾热缺血时间大于2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无血管变异在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R.E.N.A.L.总评分是肾热缺血时间大于2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P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R.E.N.A.L. scoring system based 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preoperative imaging data of 79 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anuary 2024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ren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scular variation and renal warm ischemia time, total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analyzed, and R.E.N.A.L. score was perform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screen ou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renal warm ischemia time greater than 20 mi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nal warm ischemia time, total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ascular variation (P > 0.05). The total R.E.N.A.L. score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renal warm ischemia time greater than 20 min (P P < 0.05). Conclusi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anatomical location of the kidney, tumor and blood vessels before surgery, thereby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组 R.E.N.A.L.评分系统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热缺血时间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动态增强MRI特征分析
17
作者 程世德 吴海峰 +2 位作者 钱超鹏 潘鑫 赵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增强MRI特征为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55例,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显示为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评估两组表观...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增强MRI特征为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55例,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显示为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评估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早期强化率、肿块边界清晰、增强平台类型,病灶大小、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T分期、N分期结果。结果观察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29±0.20)×10^(-3) mm^(2)/s,高于对照组(0.89±0.18)×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边界不清晰发生率为80.52%,高于对照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体积为(25.50±4.21)cm^(3),高于对照组(16.65±3.92)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ER-2阳性率为76.19%,高于对照组26.47%,两组T分期、N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动态增强MRI通过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进行鉴别,非肿块强化病灶ADC值、边界不清晰发生率及ER、HER-2阳性率表现为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肿块 非肿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WI表观弥散系数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陈芬芬 赵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行NAC的96例患者,分析经NAC前后乳腺的MRI图...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行NAC的96例患者,分析经NAC前后乳腺的MRI图像,分别测得肿瘤NAC前ADC(ADC-pre)值、NAC后ADC(ADC-post)值,并计算ADC值变化率(ΔADC%)。根据术后病理M-P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NMHR组和MHR组,分析肿瘤ADC值与病理M-P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乳腺癌患者中MHR组共52例,NMHR组共4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HR组ADC-post值及ΔADC%值分别高于NMH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P分级组间ADC-post值和ΔADC%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post、ΔADC%与M-P分级均呈正相关(r=0.611,P<0.05;r=0.629,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NAC后肿瘤ADC值变化对其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表观弥散系数 病理反应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MRI影像特征变化研究
19
作者 陈芬芬 赵红 +4 位作者 吕梦宇 钱运红 韩鹏 袁倩瑶 徐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9期39-41,44,共4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磁共振(MRI)影像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完整NA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NAC前、NAC后、手术前行... 目的:回顾性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磁共振(MRI)影像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完整NA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NAC前、NAC后、手术前行乳腺MRI检查,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NAC前后MRI影像特征以及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结果:129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型36例(27.91%)、HER2型61例(47.29%)、三阴型32例(24.81%)。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确诊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NAC前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型、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NAC后MRI表现中,乳腺水肿程度、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率及边缘强化率均较NAC前有所下降,且HER2型变化最显著(P<0.05)。129例患者中39例(30.23%)在NAC后实现pCR。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NAC后p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尤以HER2型乳腺癌患者NAC后pCR率最高。结论:所有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NAC后MRI表现中,乳腺水肿程度、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率及边缘强化率均较NAC前有所下降,而HER2型变化最为显著,且NAC后尤以HER2型乳腺癌患者pCR率最高,提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亚型 新辅助化疗 MRI影像特征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合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脑白质损伤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单艳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合并继发性甲旁亢(SHPT)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为ESRD合并SHPT的住院患者20例为SHPT组,招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 目的:初步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合并继发性甲旁亢(SHPT)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为ESRD合并SHPT的住院患者20例为SHPT组,招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2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3TMR矢状面结构图像、弥散张量图像、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能力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SHPT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数据。使用FMRIB Software Library(FSL)软件分析图像数据。结果:ESRD合并SHPT患者的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显著降低,平均弥散率(MD)和径向弥散率(RD)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功能减低。结论:ESRD合并SHPT患者认知功能受损,脑白质损伤呈广泛、对称性分布,轴突损伤与脱髓鞘损伤程度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