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骨造釉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翁海燕 王志华 +1 位作者 王晓秋 陈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长骨造釉细胞瘤(adamantinoma of long bone,AL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组织发生。方法 对5例ALB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5例发病年龄为12-48岁,平均33岁,女性3例,男性2例。上皮性和骨纤维成分... 目的 探讨长骨造釉细胞瘤(adamantinoma of long bone,AL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组织发生。方法 对5例ALB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5例发病年龄为12-48岁,平均33岁,女性3例,男性2例。上皮性和骨纤维成分为ALB的特征性改变,两者以不同的比例和形态相互交织排列。3例上皮细胞巢较明显,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2例在骨纤维结构不良样病变背景中散在少量成簇的上皮细胞巢。免疫组化:上皮细胞表达CK和34βE12,部分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34;纤维间质表达vimentin。结论 ALB是以形态多样为特征的低级别双向分化的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需结合肿瘤的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造釉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发生
下载PDF
面部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安全切缘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娅 王明刚 周杭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面部不同分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临床病理特征、切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B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手术切缘下的术中冷冻切缘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复习相关文献。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目的探讨面部不同分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临床病理特征、切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B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手术切缘下的术中冷冻切缘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复习相关文献。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BCC病理分型、手术切缘、肿瘤直径及发生位置等对首次术中冷冻切缘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型是首次术中冷冻切缘阳性率的主要危险因素;浸润型(OR=4.463,95%CI=1.919~10.380,P<0.05)和硬斑病样型(OR=5.018,95%CI=2.025~16.623,P<0.05)与结节型BCC相比,发生切缘阳性的风险较高;在不同切缘下,结节型、浅表型BCC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分型是影响BCC手术切缘安全的独立因素;面部结节型、浅表型BCC,采用3 mm手术切缘可达理想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肿瘤 病理分型 切缘 术中冷冻
下载PDF
直肠癌MRI与病理分期对照及其与MVD值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茜 刘影 +4 位作者 王昌新 黄寒梅 陈柯 彭艳 朱志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85-1688,共4页
回顾性分析28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合高分辨率MRI(HR-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序列MRI对患者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术后标本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统计MRI分期与MVD的关... 回顾性分析28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合高分辨率MRI(HR-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序列MRI对患者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术后标本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统计MRI分期与MVD的关系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多序列MRI对直肠癌T分期总的正确率为85.7%(24/28),Kappa=0.805;N分期正确率为82.14%(23/28),Kappa=0.632。MRI T3-4期的MVD值(27.00±4.34)较T1-2期(20.47±3.60)高,N1-2期(26.35±4.06)较N0期(19.09±2.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与MVD呈负相关(r=-0.74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病理TN分期 表观弥散系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EBER、PTEN和VEGF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芳 张瑰红 +2 位作者 丁凯阳 刘宁 翁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组织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PTEN和VEGF三者表达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1例AITL组织中...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组织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PTEN和VEGF三者表达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1例AITL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两步法检测21例AIT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2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EBER表达阳性率为61.9%;PTEN和VEGF在AIT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EBER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男性患者和进展期组EB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78.6%,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和非进展期组患者(P<0.05);在伴随B症状和进展期组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和21.4%,明显低于无B症状和非进展期组患者(P<0.05)。生存分析显示,PTEN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EBV感染和PTEN低表达可能预示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恶化进展。EBV是否通过下调PTEN表达参与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免疫母细胞 EBV PTEN VEGF
下载PDF
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海波 邢晓皖 +3 位作者 王晓秋 王志华 顾萍 陈晶晶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SN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NTHP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以6例软组织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作为观察对照。结果 5例SNTHPC中女性4例,男性1例,...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SN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NTHP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以6例软组织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作为观察对照。结果 5例SNTHPC中女性4例,男性1例,发病平均年龄54岁;发生于左鼻腔2例,右鼻腔3例。术前症状主要为鼻塞和鼻出血。肿块平均直径2.6 cm。镜下见病变位于黏膜下,瘤细胞密度较大,呈短束状、席纹状或旋涡状排列,其中2例可见细胞致密区和疏松区交替分布的现象。细胞间有较多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管腔呈圆形、不规则形或裂隙状,瘤细胞围绕血管生长呈血管外皮瘤样。2例可见少数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胞质轻度嗜酸性,细胞界限清楚,核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1~3个/10HPF,不见非典型核分裂象。均可见细胞间红细胞外渗,3例可见出血;均可见散在分布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均未见坏死。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和SMA(+),血管D2-40均(+)。6例SFT vimentin、CD34、CD99和bcl-2(+),2例SMA呈灶性弱(+)。术后随访0.5~2.5年,1例复发。结论 SNTHPC是一种好发于成人鼻腔和鼻窦的少见软组织肿瘤,可局部复发但罕见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D2-40
下载PDF
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海波 陈柯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 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S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80... 目的探讨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 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S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80岁,平均45岁。发生于头颈部4例,包括右下颌、咽部、鼻咽部和左上颌,占总数的44%。前臂、腰部、大腿、小腿、睾丸分别1例。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肿块直径2~14cm,平均5.9cm。组织学上主要由具有轻度非典型性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叉的束状排列,散在于梭形细胞之间有少量的梭形或多角形的横纹肌母细胞。在2例局灶区域可见明显的间质硬化,2例局灶区域可见假血管瘤样结构,1例散在少量疏松黏液样区域,在1例可见局灶区域瘤细胞呈轻度的多形性,但不见奇异核的横纹肌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desmin、CD99和MyoD1,多数表达myogenin和MSA(分别为6例和7例),均不表达S-100、CD34、CK和HMB-45。术后随访6个月~4年,发生于睾丸患者有腹腔静脉旁转移,发生于小腿者有肝转移。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成人SRMS少见,好发于男性,头颈部是最好发部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行为。形态学上应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病理学 梭形细胞
下载PDF
成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傲 陈柯 +1 位作者 吴海波 王晓秋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 yosarcoma,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A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女性,4例男性。年龄19~60岁,平均4... 目的探讨成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 yosarcoma,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A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女性,4例男性。年龄19~60岁,平均41岁。组织学上可见特征性的腺泡状结构,9例经典型均可见部分的实体性区域。1例实体型者由一致的实性细胞巢组成,不见腺泡状结构。1例胚胎性-腺泡状混合型在经典的ARMS的局部区域可见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均表达myogenin、CD56、Vimentin多数表达Syn(66.7%)、S100(55.6%)、CD99(50%)、desmin(87.5%)、MyoD1(33.3%),均不表达CK、CD45。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例死亡,3例复发。结论成人ARMS少见,男女均好发,头颈部是最好发部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行为。形态学上应于多种小圆细胞肿瘤及透明细胞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病理学 腺泡状
下载PDF
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海波 牛俊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superficial cervicovaginal myofibroblastoma,SCV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阴道的SCVM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女,48... 目的:探讨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superficial cervicovaginal myofibroblastoma,SCV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阴道的SCVM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女,48岁。在无任何症状下常规体检时妇检发现阴道前壁有一包块。临床诊断为囊肿。肿瘤大小3.5cm×2.5cm×2cm,境界清楚,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胶冻状。镜下见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梭形或星形,胞质红染,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的排列结构多样,最常见的为束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1/10HPF,不见坏死。散在有炎细胞浸润,主要为肥大细胞。肿瘤内散布有薄壁血管,在中央区较周边区密集,血管周围没有细胞聚集现象,血管壁无玻璃样变性。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entin、desmin、ER、PR和CD34,不表达α-SMA、S100、HMB45、CD31、CD57、CK。电镜观察见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肿瘤完整切除后随访半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SCVM是一种发生于女性下生殖道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约1/3病例与他莫昔芬或激素治疗相关。免疫标记和电镜观察均显示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组织学上应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母细胞瘤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2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杭城 王志华 +1 位作者 吴海波 陈晶晶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T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1例DTF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组织学特点:瘤细胞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核分裂相少见,向周围组织内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21例DTF...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T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1例DTF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组织学特点:瘤细胞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核分裂相少见,向周围组织内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21例DTF瘤细胞胞浆均弥漫性表达SMA和Vim,部分病例中的瘤细胞散在性表达S-100和Desmin,而CD34和CD117均阴性。结论:DTF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中间型肿瘤,联合应用SMA、Vim、Desmin、S-100、CD34和CD117标记物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中间型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扁桃体上皮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海波 陈柯 +1 位作者 胡闻 王晓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扁桃体上皮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 sar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扁桃体的上皮样FDC肉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扁桃体上皮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 sar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扁桃体的上皮样FDC肉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女性,55岁。咽部不适感2年,近期症状加重而就诊。术中见左扁桃体肿大伴有糜烂。临床考虑为恶性淋巴瘤。镜下见瘤细胞形态较一致,由大上皮样细胞组成,未见梭形瘤细胞。瘤细胞境界不清,丰富的嗜酸性胞质,空泡状核,核仁明显。瘤细胞间散在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entin、CD21、CD23、CXCL13和D2-40。电镜观察于瘤细胞胞浆内可见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少量由桥粒连接的细胞突,明显的椭圆形核及核内的大核仁。肿块切除后随访4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扁桃体上皮样亚型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非常罕见。诊断时应与多种具有上皮样形态的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上皮样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睾丸精原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玛琍 李传应 +1 位作者 顾萍 王晓秋 《解剖学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进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应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012年10月-2016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已确诊的43例精原细胞瘤的病理形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查阅,确诊43例精原细...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进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应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012年10月-2016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已确诊的43例精原细胞瘤的病理形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查阅,确诊43例精原细胞瘤包括3种类型,经典型精原细胞瘤37例、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4例、间变型精原细胞瘤2例。(1)经典型精原细胞瘤肿瘤细胞主要呈片状、小巢状、条索状、微囊状生长,间质纤维血管分割,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不同程度的肉芽肿性反应;PLAP+,CD117+,CK-,D2-40+,CD30-,AFP-,HCG-,CD34-,抑制素-;(2)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无明显的肉芽肿性反应,淋巴细胞浸润罕见;PLAP-,CD117少数+,CK-,D2-40-,CD30-,AFP-,HCG-,CD34-,抑制素-;(3)间变型精原细胞瘤可见出血、坏死,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像多见。PLAP+,CD117少数+,CK-,D2-40+,CD30-,AFP-,HCG-,CD34-,抑制素-。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精原细胞瘤的组织学结构和免疫表型各具有特征性,正确的分型对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精原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刚 王成 周杭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primary duodenal lymphoma,PDL)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D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DL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平均53岁。4例PDL均为弥漫大B...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primary duodenal lymphoma,PDL)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D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DL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平均53岁。4例PDL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经活检确诊后化疗。4例患者均完整随访,时间6~36个月,均存活,2例未行手术者随访出现其他部位累及。结论 PDL属于罕见的疾病,明确诊断需依赖病理检查。PDL治疗常以综合治疗为主,手术切除病灶是预防及解除十二指肠梗阻、出血、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淋巴瘤 诊断 外科治疗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表现为肺结节的早期肺腺癌病理与多种驱动基因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静 李明 +2 位作者 李传应 汪世存 操乐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8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肺结节的早期肺腺癌病理分期与驱动基因EGFR、ALK、ROS1、KRAS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调取我院收治的40例手术切除表现为结节的早期肺腺癌与1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做对照,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该四种基... 目的探讨表现为肺结节的早期肺腺癌病理分期与驱动基因EGFR、ALK、ROS1、KRAS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调取我院收治的40例手术切除表现为结节的早期肺腺癌与1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做对照,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该四种基因异常情况,分析驱动基因突变及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 40例早期肺腺癌患者中31例检出突变,总突变率77.5%。四基因突变与结节组织分型密切相关(p<0.05)。与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相比,浸润性肺腺癌具有更多的基因异常及更高的SUVmax及SUV代谢指数(P<0.05),但四基因突变与SUVmax及SUV代谢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早期肺腺癌即出现非常高的驱动基因异常,四基因异常达到77.5%。随着早期肺腺癌分期的发展,四基因异常检出率升高,提示以结节表现的肺腺癌早期发生、发展中,驱动基因异常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早期 驱动基因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D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实成 金启安 +1 位作者 翁海燕 程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动态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HAML的病理结果及动态CT表现。结果:7例HAML中3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AML),4例为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AML)。1例...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动态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HAML的病理结果及动态CT表现。结果:7例HAML中3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AML),4例为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AML)。1例Epi-AML和3例CAML病灶中含低密度脂肪组织。3例Epi-AML和3例CAML病灶中见中心血管影。5例病灶周围见假包膜。动脉期7例HAML均呈富血供,呈持续性强化5例,呈"快进快出"2例。结论:HAML动态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发现病灶内低密度脂肪组织、中心血管及持续性强化等征象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结节的PET/CT诊断与术后病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青 赵静 +1 位作者 操乐杰 李传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PET/CT与术后病理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为肺结节并行手术的103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析PE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CT形态学特征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PET/CT与术后病理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为肺结节并行手术的103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析PE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CT形态学特征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3例患者行PET/CT检查中,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81例,良性结节22例。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4.98)vs(3.85±3.87),P<0.05]。病理提示恶性结节与SUVmax大小呈正相关(r=0.467,P<0.05)。结论PET/CT在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仍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特别是假阴性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PET/CT 术后病理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病理超分期检测肿瘤微转移在子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瀚元 朱晨辰 +4 位作者 申震 吴大保 朱靖 翁海燕 周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和病理超分期技术在子宫颈癌中检测微转移的应用。方法收集子宫颈癌淋巴结组织标本51例行病理超分期检测:组织标本连续切片20张,厚度4μm;第3、8、13、18切片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CK(...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和病理超分期技术在子宫颈癌中检测微转移的应用。方法收集子宫颈癌淋巴结组织标本51例行病理超分期检测:组织标本连续切片20张,厚度4μm;第3、8、13、18切片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CK(AE1/AE3),余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51例患者SLN经病理超分期检测,5例(9.8%)检出肿瘤转移,其中2例(3.9%)微转移,3例(5.9%)孤立的肿瘤细胞。随访至今尚无肿瘤复发。结论病理超分期技术可以检出常规HE染色可能漏检的肿瘤微转移灶;SLN活检旨在作为盆腔淋巴结切除的可能代替治疗方案,以避免过度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 超分期 微转移
下载PDF
实时病理远程会诊系统与PBL和CBL结合在临床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海波 杜军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4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病理远程会诊系统与问题导向学习(PBL)和案例学习(CBL)相结合的方法在临床病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2016年至2018年规培生及进修生学员3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试验组利用实时病理远程会诊... 目的:探讨实时病理远程会诊系统与问题导向学习(PBL)和案例学习(CBL)相结合的方法在临床病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2016年至2018年规培生及进修生学员3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试验组利用实时病理远程会诊系统,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授课的教学方法(LBL)。两组教学效果最后通过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现场阅片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两组试卷分数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员在教学模式满意度、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实时病理远程会诊系统,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学习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 远程会诊系统 病理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d-1、VEGF-C和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晶晶 陈柯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Id-1、VEGF-C和EGFR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0例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 目的探讨Id-1、VEGF-C和EGFR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0例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d-1、VEGF-C和EGFR蛋白表达。结果Id-1、VEGF-C和EGFR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0.01),Id-1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1,P<0.05,P<0.05);VEGF-C和EGFR阳性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Id-1与VEGF-C和EGF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25,P<0.01;rs=0.313,P<0.008)。结论Id-1蛋白参与VEGF-C和EGFR调控,指示其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癌 ID-1 VEGF-C EGFR
下载PDF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杜晓扬 水庆付 +1 位作者 褚燕军 陈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索根治腋臭的微创方法。方法通过腋部皮肤组织解剖学观察,设计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顶泌腺体剥脱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186例手术患者,疗效:好,177例;一般,7例;差,2例。5例遗留轻度异味,177例皮瓣血运良好,19例皮瓣散在表皮部分坏死,... 目的探索根治腋臭的微创方法。方法通过腋部皮肤组织解剖学观察,设计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顶泌腺体剥脱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186例手术患者,疗效:好,177例;一般,7例;差,2例。5例遗留轻度异味,177例皮瓣血运良好,19例皮瓣散在表皮部分坏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手术是个较好的腋臭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汗症/外科学 外科皮瓣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顶泌腺/外科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BX2、PAX9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傲 陈柯 +1 位作者 郭真理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TBX2、PAX9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内膜、30例复杂伴不典... 目的探讨TBX2、PAX9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内膜、30例复杂伴不典型性增生内膜、82例EA组织中TBX2、PAX9蛋白的表达。结果 TB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均<0.01),TBX2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均有相关性(P<0.01,P<0.05,P<0.01),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PAX9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P均<0.01),而和复杂伴不典型性增生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杂伴不典型增生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内膜(P均<0.01),PAX9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均有相关性(P<0.01,P<0.01,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TBX2与PAX9蛋白呈正相关(rs=0.427,P<0.01)。结论 TBX2和PAX9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其表达可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样腺癌 TBX2 PAX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