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1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实训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1
作者 冯霞 马梅 《新闻知识》 2017年第3期64-67,共4页
为顺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集"创、采、写、摄、编、播、评、管"八位一体的实践育人理念,并建立了全媒体实训平台即传媒电视台、安徽新苑、微信公众号AHNU新苑,文章从课程设置、资源整合和... 为顺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集"创、采、写、摄、编、播、评、管"八位一体的实践育人理念,并建立了全媒体实训平台即传媒电视台、安徽新苑、微信公众号AHNU新苑,文章从课程设置、资源整合和人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平台建设的实施措施,并提出了建设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实践平台 新闻教育
下载PDF
研究生社会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刘佳 许明星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考察研究生社会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社会期望问卷和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安徽师范大学23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结论:研究生的社会期望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在社会期望中,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符...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考察研究生社会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社会期望问卷和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安徽师范大学23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结论:研究生的社会期望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在社会期望中,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符合社会期望维度上;是否工作后考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符合社会期望维度上。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活动和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是否跨专业考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活动、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符合社会期望维度与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实践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社会期望 学业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游击战与窑洞大学——《伦敦新闻画报》1938—1939年对中国共产党抗战图像传播
3
作者 赵昊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1938—1939年间,《伦敦新闻画报》连续用5个专题围绕游击战斗与文化教育两大主题,较为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情形。图文并茂的报道从新、奇、全的观察角度,通过平缓的形象叙事与视觉修辞,以战利品的缴获表征八路军的条件困... 1938—1939年间,《伦敦新闻画报》连续用5个专题围绕游击战斗与文化教育两大主题,较为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情形。图文并茂的报道从新、奇、全的观察角度,通过平缓的形象叙事与视觉修辞,以战利品的缴获表征八路军的条件困难与战绩,以游击战争、槌球游戏、新兵教育等综合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新貌,以窑洞教育的环境、氛围、内容等传达中国未来发展趋向。针对性的视觉叙事与全景化的图像表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胜利与政治清明,有效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视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新闻画报 游击战争 窑洞大学 图像传播
下载PDF
新闻传播主体的多维对话及其行为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正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新闻生产与传播就是新闻记者代表新闻媒体与社会事实信息之间发生的一场“对话”,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对话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单向报道而言的双向交流方式。在当下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主体间的对话主要分布和建构在新闻传播主体与... 新闻生产与传播就是新闻记者代表新闻媒体与社会事实信息之间发生的一场“对话”,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对话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单向报道而言的双向交流方式。在当下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主体间的对话主要分布和建构在新闻传播主体与事实主体对话、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当事人主体对话、新闻传播主体与文本主体对话、新闻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对话、新闻传播主体与智能机器人主体对话等五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五个基本格局。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间的对话主要体现为跨语境对话、跨文化对话、跨时空对话、跨媒介对话、跨文本对话等多种形式与新型形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 新闻传播主体 对话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探索与新范式——评丁柏铨等新著《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正赋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一书,将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舆情和新媒体这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新媒体语境,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着重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及其生发舆论和舆情的触发机理与多维关系等进...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舆情——新媒体语境中的考察》一书,将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舆情和新媒体这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新媒体语境,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着重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及其生发舆论和舆情的触发机理与多维关系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呈现出一套对研究内容与方法在认知、判断、推理逻辑上的新范式。这些新范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掌握并拥有对新闻传播学新概念的定义权和话语权、开辟和拓展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新的边线与疆界、重视与运用定量研究对定性研究结论的量化与佐证、注重并实现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的逻辑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 舆论舆情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下载PDF
以新闻传播的理论视野观照与审思媒介现实问题——评董天策《提要探微:新闻传播理论纵横》
6
作者 沈正赋 《学术评论》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核心命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反之,理论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验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遵循这样的规律,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作为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或者说更偏向于... 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核心命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反之,理论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验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遵循这样的规律,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作为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或者说更偏向于实践应用的新闻传播学,在理论与实践的勾连上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教授的新著《提要探微:新闻传播理论纵横》(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以下简称“董著”),聚焦新闻传播学术创新、新闻理论基本问题、新闻策划与传播交叉、互联网与媒体融合、公共事件与网络公共领域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议题均为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有的还是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媒体融合 学术创新 理论与实践 新闻策划 网络公共领域 检验与验证 董天策
下载PDF
安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研究
7
作者 张荻 付雯婷 胡晨玥 《新闻知识》 2022年第10期68-74,共7页
本文选取地处中部的安徽省,通过对当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对课程思政效果、内容、手段等方面的评价和态度,以反思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探索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研究发现,课程思... 本文选取地处中部的安徽省,通过对当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对课程思政效果、内容、手段等方面的评价和态度,以反思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探索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已实现量的覆盖,亟待完成质的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提质增效阶段,课程思政建设还需: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形成育人“命运共同体”;联结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培养复合新闻人才;着眼课程思政整体布局,提升建设质量和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闻传播专业 学习评价
下载PDF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22
8
作者 袁立庠 刘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交媒体依赖症"一族,揭示由媒介依赖所带来的碎片化生存以及社交网络中由"拟态的自我"引发的自恋、孤独、虚荣、焦虑等心理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交媒体依赖症"一族,揭示由媒介依赖所带来的碎片化生存以及社交网络中由"拟态的自我"引发的自恋、孤独、虚荣、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探求帮助大学生群体寻找健康地利用社交媒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大学生 依赖症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网红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化来 沈玲玲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8,共4页
早在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不久,第一代网红就已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开放性演变,网红的发展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网红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与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不尽相同,是通过平民造星和自我造星的方式诞生... 早在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不久,第一代网红就已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开放性演变,网红的发展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网红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与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不尽相同,是通过平民造星和自我造星的方式诞生的,这也同时促进了网络草根文化的繁荣。文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典型传播符号将网红划分为三代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传播学视角对网红现象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 符号传播 局部传播 解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 被引量:182
10
作者 沈正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叠加的作用,其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等方面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而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虽然较强,但在传播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方...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叠加的作用,其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等方面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而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虽然较强,但在传播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方面却先天不足,其引导力和公信力也比传统媒体更为逊色。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成了新闻舆论的四大生产力要素。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传播力和引导力是方法和手段,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影响力和公信力是目的和效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落脚点。这四者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闻舆论传播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 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公信力
下载PDF
基于传播学视域下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立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
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真人秀传播效果的讨论。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从本质上就是节目制作者给受众安排的一场"真实"与"虚构"交相辉映的视觉与心理盛宴。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对... 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真人秀传播效果的讨论。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从本质上就是节目制作者给受众安排的一场"真实"与"虚构"交相辉映的视觉与心理盛宴。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对受众观看真人秀节目的心理状态进行剖析,并以此为据提出了真人秀所体现出的传播学观点,对真人秀电视节目的传播特性及其对受众影响进行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 传播特性 受众影响
下载PDF
“美好安徽”形象塑造研究——基于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传播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梅 李冷月 《新闻世界》 2013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安徽丰富的资源大多能变现为文化产业以成为"美好安徽"建设的内容和手段,并令此形象成为公众的共识。但是,安徽的文化产业资源目前大多未广为人知,因此在进行产业变现前须进行资源整合传播,使安徽文化产业资源能够对"美... 安徽丰富的资源大多能变现为文化产业以成为"美好安徽"建设的内容和手段,并令此形象成为公众的共识。但是,安徽的文化产业资源目前大多未广为人知,因此在进行产业变现前须进行资源整合传播,使安徽文化产业资源能够对"美好安徽"形象塑造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整合传播 形象塑造
下载PDF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初探
13
作者 张荻 黎凡 《新闻世界》 2011年第6期63-64,共2页
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电视新闻媒介的旗帜与灵魂,也被视为判断电视台政治面貌和衡量电视台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本文从目前几种主要的电视评论语言形态中分析出它们共有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 传播特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 被引量:73
14
作者 沈正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概念,对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这是一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四全媒体...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概念,对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这是一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四全媒体"的框架下,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机制亟待创新与建构:全方位、全流程关注与报道社会重大事件,实施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再造与优化,构建"全程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或新闻消费需求,打造"全息媒体";形塑传受一体化、混合型角色,强化大众参与感、体验感与社会责任感,推动"全员媒体";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和效能,实现"全效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全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 新闻生产与传播 机制
下载PDF
电视剧《红高粱》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凡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莫言作为当前我国的著名作家,其代表作《红高粱》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而最近国产电视剧《红高粱》的热播又重新掀起了一股"莫言热"。本文试图借用传播学视角,通过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符号及意象的替代理论对该剧的流行作原因... 莫言作为当前我国的著名作家,其代表作《红高粱》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而最近国产电视剧《红高粱》的热播又重新掀起了一股"莫言热"。本文试图借用传播学视角,通过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符号及意象的替代理论对该剧的流行作原因分析,对剧中所折射出的自由茁壮的红高粱精神作出解读,并结合产业化背景粗略思考国产同类型电视剧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 使用与满足 符号与意象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被引量:13
16
作者 沈正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8-182,共5页
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舆论形态与舆论生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舆论监督的主体呈现出泛化和多元化的新格局,舆论监督的外在资源和内在条件发生了新拓展与新变化,以舆论导向正确为逻辑起点的舆论引导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新... 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舆论形态与舆论生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舆论监督的主体呈现出泛化和多元化的新格局,舆论监督的外在资源和内在条件发生了新拓展与新变化,以舆论导向正确为逻辑起点的舆论引导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引擎,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双轮驱动”战略开辟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境界。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的新形态和新生态勾勒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的崭新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中国特色新闻学 舆论 舆论监督 舆论引导
下载PDF
《太子妃升职记》热播背后的传播学原因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童心 《视听》 2016年第2期51-52,共2页
2015—2016年跨年之际,乐视自制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在互联网上热播,引发热议浪潮。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以"使用与满足""两级传播""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传播理论为依托,探讨此剧走... 2015—2016年跨年之际,乐视自制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在互联网上热播,引发热议浪潮。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以"使用与满足""两级传播""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传播理论为依托,探讨此剧走红背后的传播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妃升职记 网络剧 传播 使用与满足
下载PDF
新闻传播理念、媒介形态与传受方式的嬗变与创新——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视阈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正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3,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无论是反映在思想意识和认知层面的传播理念,还是体现在物质实体上的媒介形态,以及关涉传播主体地位转换的传受方式,其嬗变的轨迹以及创新发展的举措都是较为清晰和明显的。从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无论是反映在思想意识和认知层面的传播理念,还是体现在物质实体上的媒介形态,以及关涉传播主体地位转换的传受方式,其嬗变的轨迹以及创新发展的举措都是较为清晰和明显的。从新闻宣传到信息传播、从传统媒体到应用平台、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自主等一系列的变化和创新,体现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遵循了历史的必然性、发展的规律性和价值的导向性等规则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新闻媒体 传播理念 媒介形态 传受方式
下载PDF
新闻作品著作权中边界模糊问题的症候、纠偏与调适——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新闻传播条款的修正 被引量:10
19
作者 沈正赋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直存在边界模糊不清、需要纠偏与调适的问题,第三次修改草案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条款,主要集中并反映在视听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时事新闻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著作权保护、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和署名权以及使用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直存在边界模糊不清、需要纠偏与调适的问题,第三次修改草案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条款,主要集中并反映在视听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时事新闻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著作权保护、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和署名权以及使用权等问题上。此次修改草案对新闻传播条款的修正,是历次修改中幅度力度最大、调整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纠偏与调适,呈现出对相关问题的界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的修正逻辑、调整思路与立法旨归,有助于推动我国著作权法科学化、标准化、合理化和中国化的立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新闻作品 著作权 修改草案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价值意蕴——基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 被引量:7
20
作者 沈正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奠定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传播观集中体现在文以载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奠定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传播观集中体现在文以载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以化人等与文化媒介、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的传播与致效等密切相关的三大层面。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本质特征,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阐明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观 文化传播观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