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肝肿瘤精准肝切除与传统肝叶切除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赛恺 高群 卢贤映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儿童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3年1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40例行肝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施行精准肝切除术的设为精准组(19例),施行传统肝叶切除术的设为传统组(21例)...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儿童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3年1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40例行肝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施行精准肝切除术的设为精准组(19例),施行传统肝叶切除术的设为传统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手术年龄、术前肝功能及肿瘤最长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肝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d)及术后住院时间(d)比较中,精准组短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肝肿瘤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叶切除术均可完整切除病灶,精准肝切除术对于儿童患者可以起到减轻手术打击的目的,加速术后恢复,缩短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肿瘤 精准肝切除 外科手术 肝功能
下载PDF
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干预模式在植入式输液港首次穿刺中的作用
2
作者 喻萍萍 孙华中 +2 位作者 杨萌 高群 赵金都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干预模式在恶性肿瘤患儿植入式输液港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层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儿童... 目的探讨儿童医疗辅导照护干预模式在恶性肿瘤患儿植入式输液港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层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儿童医疗辅导照护(Child life)干预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穿刺时间、意外拔针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配合度及家属满意度,其中患儿穿刺疼痛程度采用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FLACC)评估。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两组FLACC中腿部活动、可抚慰性、哭闹程度、体位、面部表情及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穿刺时间、意外拔针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配合度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ild life干预模式在植入式输液港首次穿刺中效果显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并降低意外拔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同时有利于患儿积极配合治疗,且家属配合度及家属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疗辅导照护 植入式输液港 儿童 恶性肿瘤 循证医学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喻萍萍 孙华中 +2 位作者 刘艳 崔兵兵 高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81例及其家长(每例患儿对应1名家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其家长分为对照组(40对)... 目的研究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81例及其家长(每例患儿对应1名家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其家长分为对照组(40对)和观察组(41对)。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化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患儿化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化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化疗后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化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化疗依从性,提高家长对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KANO模式 健康教育 化疗
下载PDF
CT在神经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及根治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4
作者 芮刚 高群 +2 位作者 卢贤映 赛恺 潮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及根治术后疗效评估中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神经母细胞瘤患儿80例资料,依据美国儿童肿瘤学会(COG)分级系统分为高危组(25例)、中危...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及根治术后疗效评估中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神经母细胞瘤患儿80例资料,依据美国儿童肿瘤学会(COG)分级系统分为高危组(25例)、中危组(25例)、低危组(30例)三组。分析CT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统计分析三组术前CT表现和术后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儿行CT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2.50%(74/80)和100.00%(8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检查有4例误诊为肾母细胞瘤,2例误诊为肝母细胞瘤。肿瘤最长径在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肿瘤最长径呈现增加的趋势;占位效应在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占位效应的发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外侵表现在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外侵表现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神经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及根治术后疗效评估中CT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软组织肉瘤患儿化疗后免疫功能与血小板水平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龚先锋 高群 +3 位作者 卢贤映 赛恺 陈晨 赵金都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3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软组织肉瘤患儿化疗后免疫功能与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软组织肉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分别于第一、第二化疗周期结束后24h内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单采血小板...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软组织肉瘤患儿化疗后免疫功能与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软组织肉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分别于第一、第二化疗周期结束后24h内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单采血小板输注次数、血小板复常时间、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相较B组,A组血小板计数恢复后最高值更高,输注单采血小板次数更少(P<0.05)。相较B组,A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恢复时间明显更短(P<0.05)。相较B组,A组CD _(3)^(+)、CD_(4)/CD_(8)^(+)明显更高,CD_(8)^(+)明显更低(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早期应用可提升软组织肉瘤患儿化疗后血小板水平,缩短患儿血小板复常时间,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软组织肉瘤 化疗 免疫功能 血小板水平
下载PDF
囊膜破裂型脐膨出并脱出肠管扭转嵌顿伴回肠闭锁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枫 傅忠 +3 位作者 方涛 黄海金 曾林山 刘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总结囊膜破裂型脐膨出(ruptured omphalocele,RO)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RO并脱出肠管扭转嵌顿伴回肠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总结囊膜破裂型脐膨出(ruptured omphalocele,RO)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RO并脱出肠管扭转嵌顿伴回肠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关键词为脐膨出(omphalocele)、囊膜破裂(ruptured)的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3篇文献,包含1959-2020年报道的18例RO患儿,结合本例共19例纳入研究;其中11例为巨型RO,8例为小型RO,腹壁缺损面积最大为10 cm×10 cm;合并肠闭锁3例,肠扭转2例,肠旋转不良2例,同时合并肠闭锁和肠扭转1例,肺发育不良和(或)肺动脉高压5例,寄生胎、隐睾1例,Edwards综合征、双侧桡骨发育不全1例,Turner综合征1例,无合并症3例。8例小型RO均行一期修补术。11例巨型RO中,2例直接行一期修补术,1例巨型RO利用寄生胎皮肤行一期修补术;其余8例行Silo袋和(或)网状补片延期闭合。1例术后因全部中肠切除致短肠综合征而需长期营养治疗并等待肠移植,1例一期修补术后出现皮瓣坏死,3例反复腹腔感染致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出现难治性腹泻。19例中,除1例终止妊娠、2例手术后死亡外,其余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均存活。结论RO常合并严重出生结构异常,应重视产前诊断,产前完善相关染色体检查,做好围产期评估;选择阴道分娩需慎重,巨型RO建议选择剖宫产,注意保护脱出脏器。出生后应立即手术,小型RO可选择一期修补术,延期修补术是巨型RO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外科学 肠闭锁/外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