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美学及文学创作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44-47,共4页
美学研究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促使人们情操的审美化,尤为重要。文学创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意识活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 美学研究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促使人们情操的审美化,尤为重要。文学创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意识活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文学创作是运用形象、意象、象征和想象等手法反映和创造客观现实,所塑造的成功文学形象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发展历史 文学创作 审美效用 美学意义
下载PDF
建设安徽土特产文化品牌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倪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7-9,共3页
介绍了安徽土特产品和文化产业的概况与特点,指出存在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阐述了建立品牌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打造安徽土特产品和文化产业品牌的三项措施。
关键词 安徽 土特产品 文化产业 品牌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解读报告文学《失忆的龙河口》
3
作者 沈敏特 《学术界》 2002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报告文学 《失忆的龙河口》
下载PDF
文学评论家的胸怀和方法——从王达敏的《余华论》说起
4
作者 沈敏特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1年第1期253-261,共9页
本文以文学评论家王达敏的力作《余华论》为案例,从四个方面——胸怀、文化视野、创新特色、评论功底——探讨了文学评论家的基本素养和文学评论方法的修炼。本文力求抓取文学评论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点给予强调,以引发学术界对这个&... 本文以文学评论家王达敏的力作《余华论》为案例,从四个方面——胸怀、文化视野、创新特色、评论功底——探讨了文学评论家的基本素养和文学评论方法的修炼。本文力求抓取文学评论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点给予强调,以引发学术界对这个"冷门"领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呆较真 坐标体系 理论创新 文本解读
下载PDF
余三胜籍贯、成名年代与艺术成就综论——兼及程长庚、张二奎
5
作者 王灵均 《中国京剧》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一、余三胜的籍贯问题刍议2023年5月,受安徽省潜山市文友赵方剑(第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的邀请,笔者去潜山实地寻访考察程长庚故居。期间,受到潜山市文化馆陈立民馆长、潜山市博物馆涂爱华馆长、潜山市文联韩久安主席的热情接待。韩久... 一、余三胜的籍贯问题刍议2023年5月,受安徽省潜山市文友赵方剑(第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的邀请,笔者去潜山实地寻访考察程长庚故居。期间,受到潜山市文化馆陈立民馆长、潜山市博物馆涂爱华馆长、潜山市文联韩久安主席的热情接待。韩久安主席主动将刊登在2022年第7期《中国京剧》上的《余三胜籍贯考辨》(作者徐章程、郑炎贵)、网络美篇《罗田余三胜家谱真伪之谜》(作者韩久胜)转发给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三胜 安徽省政协 张二奎 潜山 陈立民 籍贯
原文传递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现实主义戏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长安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5期75-85,共11页
近年来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异常热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重回主流。由于创作者对现实主义的本质认识不一,其成果也参差不齐。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题材,也不等于简单的生活真实。一拥而上地去写现实事件、热点题材,势必重蹈"题材决定论&... 近年来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异常热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重回主流。由于创作者对现实主义的本质认识不一,其成果也参差不齐。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题材,也不等于简单的生活真实。一拥而上地去写现实事件、热点题材,势必重蹈"题材决定论"的覆辙。现实主义戏剧要塑造典型人物,但典型人物并不简单地等于英雄人物,一味地对人物"英雄化"可能滋生新的概念化。现实主义创作要求高于生活,但不能以主观情感代替客观真实,以感性逻辑淹没理性逻辑,若倾向性压倒真实性,其结果难免事与愿违。现实主义虽是老传统,但也是一个新课题。真正的现实主义戏剧须恪守本质,不断丰富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现实题材 典型人物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下载PDF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长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对于中国的地方戏而言,地方是它的母体,需要是它的前提,差异是它的本质。本文对当下地方戏所处境遇颇为忧虑:一是需求弱化,个性丢失,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二是时过境迁,载体丧失,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三是先天不足,后天罹患,发展道路愈见迷茫。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地方戏 地方性 需求 个性 载体 生存空间 发展道路
下载PDF
再探曲艺美本质——兼及曲艺规律的再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长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48,61,共7页
近20年来,随着传媒的日益发达和各类新兴审美样式的崛起,曲艺渐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当今曲艺面临着深刻危机。鉴于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曲艺艺术的规律,再探曲艺美的本质,以期发现这些规律和本质在当下语境中的状态和相互关系,使我们的... 近20年来,随着传媒的日益发达和各类新兴审美样式的崛起,曲艺渐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当今曲艺面临着深刻危机。鉴于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曲艺艺术的规律,再探曲艺美的本质,以期发现这些规律和本质在当下语境中的状态和相互关系,使我们的意识、思维、行动或能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展开,从而引导出科学的、实际的、合乎规律的和现实有效的曲艺艺术的实践行为。我们或许可以认可曲艺的听觉艺术、大众传媒和休闲文化本质,这也是我们应当遵从的品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 曲艺美 本质 艺术规律 听觉艺术本质 大众传媒本质 休闲文化本质
下载PDF
戏曲的唱与唱词写作
9
作者 王长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86,共7页
戏曲之"曲"可作三重解读,一是"曲折",针对剧情而言;二是"曲律",针对音声而言;三是"曲醅",针对欣赏而言。这些,均与它的演唱本质分不开。戏曲唱词的形式类型有:曲牌(联套)体,常见的杂剧、传奇... 戏曲之"曲"可作三重解读,一是"曲折",针对剧情而言;二是"曲律",针对音声而言;三是"曲醅",针对欣赏而言。这些,均与它的演唱本质分不开。戏曲唱词的形式类型有:曲牌(联套)体,常见的杂剧、传奇等古代戏剧都是"曲牌联套体";板腔(自由)体,以京剧为代表的近代地方戏基本都属"板腔自由体";山歌(混合)体,主要是指某些歌舞类戏剧的唱词样式,其风格活泼,民间歌唱色彩浓郁;继承创造体,它追随时尚,用语新潮,自由活泼,有新诗意味;淡化板式,突出唱词的歌唱性,似有流行化倾向。戏曲唱词的写作要注意用韵、样式、修辞和炼句。让我们共同为开创中国戏曲文学的新时代,打造更多的好剧本、好唱词、好词句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创作 演唱 唱词 结构 修辞
下载PDF
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形态之影响
10
作者 王长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如果说发生在宋、元甚至明中期以前的杂剧、传奇是古典戏曲,发生在近代并一直存活至今的京剧和绝大多数地方戏是近现代戏曲的话,那么,青阳腔的出现即可说是引发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品格并使之完成最终定型,堪为从古典戏曲到现代戏曲的桥梁... 如果说发生在宋、元甚至明中期以前的杂剧、传奇是古典戏曲,发生在近代并一直存活至今的京剧和绝大多数地方戏是近现代戏曲的话,那么,青阳腔的出现即可说是引发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品格并使之完成最终定型,堪为从古典戏曲到现代戏曲的桥梁和媒介。它直接影响并改变了中国主流戏曲的形态与进程,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戏曲、彻头彻尾的表演艺术、无可争议的大众消费和地地道道的民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腔 大众形态 通俗化 前台中心 改调歌之
下载PDF
说“大”——大散文新解
11
作者 沈敏特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大散文是大时代熔铸下的产物,非有对整体文化的把握,把史说与哲理高度结合起来,在题材与体裁上兼包并蓄,不拘一格,以大人格的风貌方可展现。
关键词 大散文 文化 史说 哲理 人格 题材 体裁 时代
下载PDF
思考:文艺评论的命运
12
作者 沈敏特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艺评论的生存与否取决于文化市场的需求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文化市场必然也有相应的发展。文艺评论的发展有赖于自身的发展和面孔的改变。新世纪需要自己的文艺评论家,新世纪会有自己的文艺评论家。
关键词 文艺评论 市场经济 文化市场 生存 发展 更新
下载PDF
张松:用画作向世界展示中国
13
作者 张松 《国际人才交流》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张松,号庐州师山堂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张松,号庐州师山堂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创作 世界 画作 安徽师范大学 常务理事 硕士生导师 协会会员
下载PDF
一本不该寂寞的杰作——评白盾《历史的磨道——论中华帝制》
14
作者 沈敏特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磨道》的一大功劳是揭示了一个"一切‘世界之最’之最"——中华帝制。它给予我们根本性的启迪大略有三:一是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二是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三是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
关键词 中华帝制 阅读 情感 语言 白盾《历史的磨道--论中华帝制》
下载PDF
论戏曲的审美和它的特征
15
作者 李亚盟 《神州》 2016年第15期117-117,共1页
戏曲音乐是与中国戏曲同时产生的,从民间音乐的角度认识中国戏曲,是戏曲民间化、地方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就是戏曲音乐的特点和美学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戏曲音乐特点、程式 流派唱腔的特点 古典悲剧、喜剧音乐的特点与审美
下载PDF
杜仲作品欣赏
16
作者 杜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关于公开征集安徽省小型优秀原创戏剧剧本、曲艺作品的启事
17
作者 《诗歌月刊》 2019年第12期104-104,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推动安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决定面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推动安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决定面向全国征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小型优秀原创戏剧剧本、曲艺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作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安徽文艺 精品创作 精神文化生活 原创 五大发展 征集
原文传递
安徽当代书法作品展
18
作者 张学群 李士杰 +27 位作者 吴雪 王涛 王金泉 韦斯琴 方斌 石海松 杜鹏飞 吴礼奇 陈智 陈辉 季永 谢道佑 李明 马端兵 史文涛 江俊 汪敏文 汪国金 杨文浏 何后得 范振海 姚时进 郭峰 徐士彬 盛文运 葛良胜 管洪生 潘克军 《中华书画家》 2022年第11期126-141,共16页
安徽地处江淮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遍布八皖大地。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出现了数量不等的用于记事和交流的刻画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带有刻画符号性质的原始文字既是安徽... 安徽地处江淮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遍布八皖大地。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出现了数量不等的用于记事和交流的刻画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带有刻画符号性质的原始文字既是安徽书法历史的源头,也是中国书法历史的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展 文化遗迹 新石器时代 原始文字 刻画符号 江淮流域 发祥地 安徽
原文传递
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平民性属性的影响(下)
19
作者 王长安 《新世纪剧坛》 2021年第2期11-15,共5页
二、放大民间性以上,我们是从审美层面论述了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平民性属性的夯实与强化。但这还主要是来自它的形式层面;若从内容层面看,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平民性属性的追求则更为显著。这主要表现在其对作品民间性意味的生发上。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民间性 审美层面 青阳腔 平民 形式层面 内容层面 属性
原文传递
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平民性属性的影响(上)
20
作者 王长安 《新世纪剧坛》 2021年第1期4-9,共6页
发源于明中期九华山下今安徽省青阳县一带的青阳腔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影响是多元的、深刻的。如果我们可以说发生在宋、元甚至明代中期以前的杂剧、传奇或昆曲是古典戏曲,发生在近代并一直存活至今的京剧以及绝大多数地方戏曲是近、现代... 发源于明中期九华山下今安徽省青阳县一带的青阳腔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影响是多元的、深刻的。如果我们可以说发生在宋、元甚至明代中期以前的杂剧、传奇或昆曲是古典戏曲,发生在近代并一直存活至今的京剧以及绝大多数地方戏曲是近、现代戏曲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就已经窥见了青阳腔这一介乎二者之间的戏曲表演现象对中国戏曲这种现代属性的引导和呼唤。历史久远的中国戏曲以此为标志开始逐步变得更具大众性、更趋人性化、更见人的解放和精神自由,并由此彰显出独具风姿的平民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腔 中国戏曲艺术 戏曲表演 现代戏曲 古典戏曲 明代中期 明中期 九华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