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文治《性理学大义》析论
1
作者 张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4-30,共7页
《性理学大义》是唐文治为无锡国专教学撰写的最为重要的性理学教材。该书的撰写不仅与其在求学、治学中深受理学家志业与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也展现出其期以通过讲授性理学,发蒙民众、倡明道德、宣传仁政、挽救世运的治国救国之道。... 《性理学大义》是唐文治为无锡国专教学撰写的最为重要的性理学教材。该书的撰写不仅与其在求学、治学中深受理学家志业与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也展现出其期以通过讲授性理学,发蒙民众、倡明道德、宣传仁政、挽救世运的治国救国之道。就其内容看,突出了"取法前贤,革新体例"、"注重道统,推重朱子"、"博观约取,发掘大义"及"含英咀华,辨别发微"的撰述特征,并因此而成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性理学著作,对后世性理学的研究及教材的编撰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治 性理学大义 撰述特征
下载PDF
王宏撰理学思想初探
2
作者 刘党库 《唐都学刊》 2012年第5期12-15,共4页
以王宏撰两次理学答论为主要线索,以理学范畴的逻辑先后为次序,分别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方面加以探讨,可以发现王宏撰理学思想之真趣。王宏撰理学之本体论属理本论。就理气关系而言,他认为"理气本一",反对"理能生气"... 以王宏撰两次理学答论为主要线索,以理学范畴的逻辑先后为次序,分别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方面加以探讨,可以发现王宏撰理学思想之真趣。王宏撰理学之本体论属理本论。就理气关系而言,他认为"理气本一",反对"理能生气"说。工夫论方面,着重探讨了王宏撰的"格物"论。其"格物"坚持朱子"即物穷理"说,反对"格去物欲"说。王宏撰是明代关学学人中既坚持朱子而又修正朱子的学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本一 物欲 即物穷理 唯求其是
下载PDF
孔子仁论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历代学者在解读仁时,往往立足于人与人关系的视域进行阐释。然而,从"仁"字的本源看,孔子论仁不仅就身心关系阐发,也从人我关系论述。就前者而言,指向的是主观的实践,即成己之道;就后者而言,指向的是...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历代学者在解读仁时,往往立足于人与人关系的视域进行阐释。然而,从"仁"字的本源看,孔子论仁不仅就身心关系阐发,也从人我关系论述。就前者而言,指向的是主观的实践,即成己之道;就后者而言,指向的是客观的实践,即成人之道。前者侧重仁的自觉性与普遍性,而后者侧重人的具体性以及衍生的德性实践。上述阐发维度构成了孔子仁论的整体性特点,有助于重新审视孔子仁论及其相关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身心关系 人我关系
下载PDF
李二曲著作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李二曲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著述丰富。通过考察现存李二曲著述,揭示其现存《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等传世著述,以及《帝学宏纲》、《经筵僭拟》、《十三经注疏纠缪》、《二十一史纠缪》等亡佚著述,有助于系统研究二曲著述与思想。
关键词 李二曲 传世著述 亡佚著述
下载PDF
张载、张戬佚文二则及其文献价值
5
作者 张波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514-522,共9页
北宋理学家张载所撰《宋故朝奉郎尚书虞部员外郎骑都尉赐绯鱼袋宋府君墓志铭》及其弟张戬所撰《宋故师氏夫人墓志铭(并序)》两篇佚文,具有补史书中宋寿昌、张载、张戬事迹、家世及张氏与宋氏姻亲关系等方面之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张载 张戬 佚文 文献价值
下载PDF
皇侃孝道伦理研究
6
作者 张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5-10,共6页
立足于儒家自然人性论,皇侃认为孝具有自然亲爱、利人惠他的特性为仁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由行孝推广至行仁,故孝行具有"仁之本"的本质及"百行之本"的地位;其内容不仅包括事亲的行为,也涉及以"孝友为政&qu... 立足于儒家自然人性论,皇侃认为孝具有自然亲爱、利人惠他的特性为仁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由行孝推广至行仁,故孝行具有"仁之本"的本质及"百行之本"的地位;其内容不仅包括事亲的行为,也涉及以"孝友为政"的风政教化,将家庭伦理层面的个体行孝与国家伦理层面的忠君思想相结合。因此,皇侃孝道伦理典型反映了南朝玄学流宕、三教盛行氛围中儒学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亲 孝友
下载PDF
刘鸣珂《大学》诠释研究
7
作者 张波 平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9-24,31,共7页
刘鸣珂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关学学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大学》的诠释上.他以“明德”为主线贯穿格致诚正工夫的终始,以“道心”“心性本然一体”阐释“明德”内涵及其与“心”“性”的关系.其观点有助于解决宋明理学长久以来“心”... 刘鸣珂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关学学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大学》的诠释上.他以“明德”为主线贯穿格致诚正工夫的终始,以“道心”“心性本然一体”阐释“明德”内涵及其与“心”“性”的关系.其观点有助于解决宋明理学长久以来“心”“性”二分的理论困境,且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王学末流专以“明德”为心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又强调以“格致诚正”为“明明德”不可或缺的工夫,次第分明、不可躐等;以“明德”为“格致诚正”工夫的先在前提、“明明德”为其终极效验.其思想不仅展现了《大学》诠释的重要面向,也展现了清代关学对朱子学的继承与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鸣珂 《大学》 明德 格致诚正
下载PDF
李二曲工夫修养论新解
8
作者 张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5-21,共7页
在清初学术界中,李二曲以思想上兼收并蓄著称,在继承陆王"先立其大"、"致良知"的本体论思想的同时,更注重从工夫论上融合程朱、陆王,不仅体现在学界多关注的"悔过自新说"上,还在于"慎独"、&qu... 在清初学术界中,李二曲以思想上兼收并蓄著称,在继承陆王"先立其大"、"致良知"的本体论思想的同时,更注重从工夫论上融合程朱、陆王,不仅体现在学界多关注的"悔过自新说"上,还在于"慎独"、"静坐"、"主敬"等工夫修养方法,有助于调和或平息宋明以来的学派论辩,在清初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悔过自新 慎独 静坐 主敬
下载PDF
梁份《怀葛堂文集》中的朱书佚文二十八则及其文献价值
9
作者 张波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3-55,60,共4页
朱书是清代桐城派的重要学者,其虽著述丰富,但散佚较多。通过检阅朱书友人梁份的《怀葛堂文集》,辑出其佚文二十八则,揭示朱书与梁份的交往、朱书文论特点等方面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梁份 《怀葛堂文集》 朱书 佚文 文献价值
下载PDF
简论王之士的学术思想
10
作者 张波 《华夏文化》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王之士,字欲立(一说“欲圣”),蓝田人,学者称之为“秦关先生”。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卒于万历十八年(1590)。王之士为明代著名的关学学者,其生前敦悦诗书,行不蝓乎规范,名动乡间,被视为“蓝田吕氏复出”,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王之 简论 学者
下载PDF
论《逍遥游》小大之辨对自由的意指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红艳 杨普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在自由这一重要的生命观议题上,当今中国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强烈冲击,与之相对的传统文化里的自由观念,却在普通民众心目中难以解明而颇为黯淡无光。我们应该发扬道家继承人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认识到通达自由取决于彻悟自然大道所... 在自由这一重要的生命观议题上,当今中国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强烈冲击,与之相对的传统文化里的自由观念,却在普通民众心目中难以解明而颇为黯淡无光。我们应该发扬道家继承人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认识到通达自由取决于彻悟自然大道所实现的至明无碍的心性通达状态。自由议题,在庄子这里最终成为一种完全有别于世间功利性知见的自在真谛,欲达自在无碍的自由之境,就需立足于大道而去修行了悟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庄子 逍遥游 意指 心性
下载PDF
短视频传播正能量策略分析——以“新华网”短视频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红艳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1,共3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的途径愈发便捷。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传播形式,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也受到各大传统主流媒体的青睐。近两年,新华网陆续推出多个正能量短视频,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的途径愈发便捷。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传播形式,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也受到各大传统主流媒体的青睐。近两年,新华网陆续推出多个正能量短视频,在“年轻态”传播中逐渐崭露头角。本文通过分析新华网运用短视频传播正能量方面所做的系列尝试,为业界提供可借鉴性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正能量传播 媒体创新 新华网
下载PDF
浅论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第4期4-5,共2页
高校是当前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立足于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发展模式的多元性等方面的问题,阐发高校在研究国学的同时,积极推广国学教育,有助于在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促进... 高校是当前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立足于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发展模式的多元性等方面的问题,阐发高校在研究国学的同时,积极推广国学教育,有助于在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课程设置 发展模式
下载PDF
牛兆濂对儒学生存问题反思的探析
14
作者 刘宗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9-32,36,共5页
面对清末民初儒学严峻的生存困境,为了能够给儒学赢得较大的生存空间,牛兆濂指出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学的衰落,从而主张若欲救亡图存,必先拯救儒学。为了使儒学能够得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提出儒学两个层面的存在的设想,即... 面对清末民初儒学严峻的生存困境,为了能够给儒学赢得较大的生存空间,牛兆濂指出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学的衰落,从而主张若欲救亡图存,必先拯救儒学。为了使儒学能够得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提出儒学两个层面的存在的设想,即形式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前者是指设计儒者制服,建立儒者组织,后者是指以心体验儒家天理,以身表现儒家伦理。牛兆濂希望通过将这样的设想付诸实践,来解决当时儒学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兆濂 儒学生存问题 形式的存在 精神的存在
下载PDF
皇侃性情论内涵辨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波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2,共7页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等命题。展现在"性""情"关系上,皇侃虽然借鉴了王弼"性其情"论,但已不再是玄学式的以本体之"性"去支配经验之"情";而是注重阐发人性中天然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在现实中基于这种合理性而去恢复人的自然真情。因此,皇侃性情论可视为南北朝时期玄学流宕氛围中的儒学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侃 禀气定性 性其情 儒学
原文传递
《论语义疏》研究考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论语义疏》为南朝梁著名的学者皇侃惟一以完书存世的著作,广泛援引各种经籍,被认为"存汉晋经学之一线",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素被学者所重视。本文对清代以来,在文献学、哲学等方面出现的诸多研究《论语义疏》的... 《论语义疏》为南朝梁著名的学者皇侃惟一以完书存世的著作,广泛援引各种经籍,被认为"存汉晋经学之一线",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素被学者所重视。本文对清代以来,在文献学、哲学等方面出现的诸多研究《论语义疏》的成果进行详细考述,并作出相关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义疏》 皇侃 文献学 哲学 语言学
原文传递
李二曲良知论研究——以《四书反身录》为主要文献基础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波 《孔子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二曲之学本于阳明,其良知论不仅立足于儒学道体、性体、心体名异实同的思维理路提出"良知即良心也,一点良心便是性"的命题,也侧重从阳明学注重道德本心的角度揭示"良知即明德","良知之外再无知","真... 二曲之学本于阳明,其良知论不仅立足于儒学道体、性体、心体名异实同的思维理路提出"良知即良心也,一点良心便是性"的命题,也侧重从阳明学注重道德本心的角度揭示"良知即明德","良知之外再无知","真知"与"闻见择识"、"外来填塞之知"的联系与区别。二曲强调"学贵敦本"和对良知本体的描绘,凸显了与宋明儒重视以"体认"为主要特征的理论路径的不同,并以学道原为"了心"、"放心"、"养心"作为其良知论的理论归宿,典型地展示了清初之际儒者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二曲 良知
原文传递
皇侃仁论研究——以《论语义疏》为文献基础的考察
18
作者 张波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6,共11页
皇侃立足于传统儒学"用气为性"的思想,有效地将仁的本质、工夫、效用相贯通,即从人性的共性出发,认为仁为人性中生而即有的品性,但由于每个人所禀之气存在厚薄之分,不同的人其仁性也存在差别,并在彰显时自然表现为"恻隐... 皇侃立足于传统儒学"用气为性"的思想,有效地将仁的本质、工夫、效用相贯通,即从人性的共性出发,认为仁为人性中生而即有的品性,但由于每个人所禀之气存在厚薄之分,不同的人其仁性也存在差别,并在彰显时自然表现为"恻隐济物"、"恩爱"等利他行为,此即"行仁"。基于仁性的个体差异,展现于现实生活中的仁功也存在圣王、圣师、君子之别。皇侃仁论彰显了南北朝时期儒学逐渐摆脱玄学束缚,向传统气性论回归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侃 仁性 行仁 仁功
原文传递
皇侃礼学的意义结构
19
作者 张波 《思想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1期137-159,共1页
皇侃为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礼学家之一,其礼论涵括礼的起源、本质及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意义结构,即:认为"礼理起于大一,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黄帝",不仅揭示礼的天地理则,也试图通过"圣人制礼"沟通自然秩序与社... 皇侃为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礼学家之一,其礼论涵括礼的起源、本质及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意义结构,即:认为"礼理起于大一,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黄帝",不仅揭示礼的天地理则,也试图通过"圣人制礼"沟通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礼的本质不仅具有以区别和差异为特征的"体别"义,也存在彰显人内在情感的"体其情"义,展现在具体实践中,则表现出"礼贵得中"、"礼以敬为主"、"礼乐相须"、"学礼立身"等行礼规范。皇侃礼论典型反映了南朝时期玄学流宕、三教合流背景下儒家礼学发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侃 礼有三起 体别 体其情 行礼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