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视角下安徽省传统村落时空格局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鲜鲜 何发 +4 位作者 张大鹏 杨灿灿 陈智慧 张婷 黄丹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饱和期—平缓期”,传统村落以农耕生活方式平稳发展。长江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转变期—鼎盛期”,传统村落以经商生活方式迅速发展;(2)在空间维度,传统村落重心迁移路径均为由北向南,但空间格局特征差异性显著。淮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耕地密集的淮河北岸但聚集度较低,分布聚集度先减小后增加。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显著聚集在长江南岸,分布聚集度持续增加;(3)两流域内传统村落均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低坡度、邻水系及气候适宜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气温和降水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长江流域传统村落受高程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内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内传统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析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安徽省
下载PDF
表征与非表征:市郊乡镇“家”的营造——以安徽省三合镇为例
2
作者 刘敬杰 张富申 +1 位作者 龚传康 周林波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人文地理学视角下,“家”是一种审视人地关系的微观空间,从微观角度重审人地关系.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以安徽省阜阳市三合镇为典型代表的市郊乡镇“家”的营造与实践过程,探究了消解“家”营造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在... 在人文地理学视角下,“家”是一种审视人地关系的微观空间,从微观角度重审人地关系.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以安徽省阜阳市三合镇为典型代表的市郊乡镇“家”的营造与实践过程,探究了消解“家”营造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在表征营造中,乡镇空间以建筑群呈现出差异性景观;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宣传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经济活动中,居民参与赶集,完成交易、体验生活.在非表征营造中,日常实践以集市居民的社交互动为基础,并长久维持.地方认同既可丰富“家”的意义,也可消解“家”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非表征 市郊乡镇 三合镇
下载PDF
安徽省碳排放遥感估算及其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
3
作者 徐建辉 马文浩 +3 位作者 胡枫 李媛媛 杨梦蝶 朱冰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208,共11页
厘清区域碳排放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多源遥感夜光影像构建了2000-2020年安徽省夜间灯光数据集,估算了2000-2020年安徽省碳排放,考察了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了碳排放... 厘清区域碳排放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多源遥感夜光影像构建了2000-2020年安徽省夜间灯光数据集,估算了2000-2020年安徽省碳排放,考察了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对比4种预测模型,CNN-BiLSTM深度学习估算模型精度最优,在显著性水平P<0.001情况下,R2为0.8823,MAE为23.0067,MSPE为16.39%,RMSE为33.6161;(2)安徽省区域碳排放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最高地区年均碳排放为897万t/km^(2),碳排放极热点区从10个降至9个,极冷点区从0增至3个;(3)2000-2020年安徽省碳排放呈增长趋势,增速最高值为6.15万t/(km^(2)·a),碳排放量与增长速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4)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脱钩状态逐渐改善,平均脱钩系数为0.4814,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5)安徽省的碳排放受到人均GDP和人口规模的正向影响,且正向贡献度逐渐减弱,而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碳排放估算 Tapio脱钩 LMDI方法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的地理数据质量一致性研究
4
作者 庄诗瑶 王春 +1 位作者 李敏 徐燕 《河南科技》 2022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在分析乡镇众源地理数据的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实景三维的数据质量一致性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流程,用Context Capture和DPMapper获取参考数据,并且使用ArcGIS评估数据的质量一致性程度。... 在分析乡镇众源地理数据的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实景三维的数据质量一致性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流程,用Context Capture和DPMapper获取参考数据,并且使用ArcGIS评估数据的质量一致性程度。结果表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不仅能够作为数据质量一致性的参考数据,其特有的直观、准确、快捷、全面特征,还能作为新数据获取良好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数据 实景三维 质量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金寨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
作者 姜祥乐 吴天振 +3 位作者 李代伟 李伟涛 李龙伟 李楠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为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2014、2016、2018和2020年4个时期的Landsat 8卫星影像,引入归一化山地植被指数,集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 为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2014、2016、2018和2020年4个时期的Landsat 8卫星影像,引入归一化山地植被指数,集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标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MRSEI),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制图与动态变化分析,探究金寨县周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MRSEI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较全面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及时空分异特征;(2)研究周期内,金寨县全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生态质量“优”和“良”区域占比持续上升,东北部的经济开发区及其周边生态质量较差;(3)研究区MRSEI从2014年的0.668持续提升到2020年的0.869,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改进遥感生态指数 遥感 动态监测 金寨县
下载PDF
基于RSEI和MSPA模型的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分析——以安徽金寨霍山两县为例
6
作者 张亚丽 苏子浩 +1 位作者 王妮 王玉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显著。当前大多数基于遥感的生境研究都是只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RSEI)评估生境质量,缺少对生境内部结构的评估。为此,提出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显著。当前大多数基于遥感的生境研究都是只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RSEI)评估生境质量,缺少对生境内部结构的评估。为此,提出一套完整的生境质量评估框架,将RSEI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结合,从功能和结构2个角度综合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以安徽省的金寨、霍山2县为研究对象,选取3期Landsat遥感影像,首先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然后构建RSEI评估研究区生境质量,最后以生境质量最高的森林作为主体,采用MSPA识别不同景观类型评估森林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金寨、霍山2县面积占比最大的林地面积其RSEI均值先增加后略微减少,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及其RSEI均值一直呈上升趋势;2)研究区的生境质量持续稳定以“优”“良”等级为主,“差”等级区域面积呈减少趋势;3)林地内部的核心区面积呈下降趋势,RSEI均值总体却呈上升趋势。此外,孤岛、支线区面积增加的同时RSEI均值也在提高。据此,研究区的森林内部结构出现破碎化现象,但是生境功能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合理的土地利用及森林内部结构的改变联系十分密切。研究结果可为与类似金寨县和霍山县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EI MSPA 生境质量 LANDSAT
下载PDF
基于研究中心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7
作者 李楠 李龙伟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针对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为例,基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中心,探索基于研究中心的地理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针对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为例,基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中心,探索基于研究中心的地理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以期对国内其它地方高校地理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中心 创新能力 教育实践
下载PDF
像控点布设对无人机小范围非规则区域实景建模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光祖 王春 +3 位作者 徐燕 陶宇 吴亮 盛帅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像控点布设方式和数量对实景建模精度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阜阳市临泉县某0.25 km^2非规则区域为实验区,另选两个非规则型的验证区(0.27 km^2和0.28 km^2),按边缘布设、边缘加少量中心布设、中心布设三种不同的像控点布设方式进行实景模... 像控点布设方式和数量对实景建模精度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阜阳市临泉县某0.25 km^2非规则区域为实验区,另选两个非规则型的验证区(0.27 km^2和0.28 km^2),按边缘布设、边缘加少量中心布设、中心布设三种不同的像控点布设方式进行实景模型构建,对比分析像控点数量和布设位置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当像控点连线围成的凸多边形包含整个非规则测区时,才能有效保证构建的模型精度.2)在1∶500比例尺测图精度的要求下,边缘布设五个像控点为最佳点位布设方式,满足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的建模要求.3)在像控点布设位置理想的情况下,增加布设数量并不能显著提升实景模型精度,像控点应按需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控点 数量 位置 倾斜摄影测量 实景模型 精度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滢 李代伟 +3 位作者 张帆 朱会子 李龙伟 李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3,共7页
本文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Landsat TM/OLI系列遥感数据,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大尺度、长时序动态监测分析与评价。结... 本文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Landsat TM/OLI系列遥感数据,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大尺度、长时序动态监测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RSEI均值由2000年的0.70提升至2020年的0.74,整体上呈现改善趋势,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以优、良为主。②研究区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局自相关上呈现聚类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年间“低-低”聚集区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③研究区生态环境受多因子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2010年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进而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oogle Earth Engine 巢湖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的农村房地一体测绘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顾小玲 谷双喜 +1 位作者 张凯 卢洁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11期70-72,共3页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航测技术,快速构建了实景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裸眼测图软件进行测绘,结合外业调查补测,完成农村房地一体测绘任务。最后以安徽省某地区两个乡镇50000户农村房地一体测绘项目为例,对该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航测技术,快速构建了实景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裸眼测图软件进行测绘,结合外业调查补测,完成农村房地一体测绘任务。最后以安徽省某地区两个乡镇50000户农村房地一体测绘项目为例,对该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房地一体化项目的工作效率,为土地确权登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实景三维模型 农村房地一体
下载PDF
市郊乡镇集市的地方营造与情感建构——以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集镇为例
11
作者 刘敬杰 张富申 +2 位作者 周宇 周林波 赵欣雨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1-113,共13页
在当下城乡二元体制被打破、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地方与空间的探索方兴未艾。以市郊乡镇颍州区三塔集镇集市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探究空间意义的地方营造、情感建构,特别是二者对于... 在当下城乡二元体制被打破、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地方与空间的探索方兴未艾。以市郊乡镇颍州区三塔集镇集市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探究空间意义的地方营造、情感建构,特别是二者对于地方认同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政府是交易空间塑造的主导者,通过“逢会”这一多属性活动扩展社会空间,并在意义空间上扮演主要参与者,在多方互动中实现叠写,共同实现地方营造。政府通过文化过滤满足文化筛选需求,形成新的空间再生产,各主体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媒介景观改造着集市,结合表征与非表征空间的融合,促进地方认同,最终实现地方情感建构,在原本的物质空间延伸出具有社会文化特质的多元空间。印刻在记忆、媒体中的集市不会凋零,饱含情感和行为的互动也会在集市中得到存续,并赋予地方与空间以历史、经验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营造 情感建构 市郊乡镇 集市 三塔集镇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巢湖流域氮排放情景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西 代子帅 +5 位作者 江岭 叶春 王延华 黄骁力 杨灿灿 陈驷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4,共16页
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转移对区域氮素迁移和水体氮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但量化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多情景下土地利用方式氮排放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流域水体氮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仍面临挑战。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通... 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转移对区域氮素迁移和水体氮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但量化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多情景下土地利用方式氮排放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流域水体氮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仍面临挑战。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多时相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借助PLUS和InVEST模型探索不同情景下氮排放对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巢湖流域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626.14 km^(2))主要占据的是耕地(减少了775.64 km^(2)),城市化建设成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PLUS模型多情景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2000-2020年基本保持一致,但各用地间的转换频率降低;(3)经InVEST模拟,耕地面积缩减而导致氮排放的减少量(340.17 t)大于建设用地等面积增加带来的氮排放增加量(170.11 t),使2000-2020年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所排放的总氮量呈降低趋势,由2000年的4768.04 t降至2020年的4597.98 t;(4)不同情景下,2030年各土地利用方式的氮排放量较2020年均呈降低趋势。其中,生态保护情景既有效地保障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又展现出较好的氮减排效果(113.36 t);鉴于此,建议流域管理部门应通过合理规划各用地类型的发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对林草地、水域等生态用地的侵占,以期削减流域水体氮负荷、缓解氮素治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氮排放 土地利用方式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下载PDF
特大城市扩张梯度效应评估及驱动力分析——以南京、杭州为例
13
作者 张帆 王滢 +4 位作者 吴志承 董淼菲 李宇豪 李龙伟 李楠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63-471,479,共10页
不透水地表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探究城市扩张格局的重要依据.以特大城市南京、杭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扩张指标法、梯度效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90—2020年特大城市不透水地表的时空扩张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从扩... 不透水地表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探究城市扩张格局的重要依据.以特大城市南京、杭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扩张指标法、梯度效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90—2020年特大城市不透水地表的时空扩张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从扩张面积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南京和杭州的不透水地表扩张显著;2)从动态变化来看,南京和杭州的城市扩张在时间、空间上有明显差异;3)从梯度效应来看,城市市区向周边城市辐射扩张,在距离、高程、坡度等维度上梯度效应明显;4)从驱动力来看,城市扩张发展是内力与外力共同驱动的结果,经济因素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地表 城市扩张 梯度效应 驱动力 特大城市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天长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敬杰 张富申 +2 位作者 周林波 周宇 赵欣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厘清“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明驱动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以天长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模型,测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 厘清“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明驱动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以天长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模型,测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土地利用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三生”空间总体呈现“一增一稳一减”的特点,生产空间面积增长11.68 km 2,生活空间面积相对稳定,生态空间面积缩减了12.44 km 2,其中,农业生产用地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主要源于农村生活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入;2)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的空间集聚最为明显,其重心逐步向东南方向迁移;3)以2014年为界,天长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前期为0.22%,后期为0.13%,其中,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增速最为明显,前期分别为2.95%与5.96%,后期分别为2.73%与1.73%,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长1.13;4)人口、已建成水库总库容、建成区面积等因素对天长市“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探索——以《数据库原理》为例
15
作者 曾微波 王勇 赵明伟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GIS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数据库原理》为研究对象,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教学理念,定制了课程思政的四大目标,深入挖掘并凝练了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蕴含的思...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GIS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数据库原理》为研究对象,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教学理念,定制了课程思政的四大目标,深入挖掘并凝练了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了翻转课堂、新媒体等符合新时代教学理念且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政教学手段;最后,构建了集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学习成果达成度评价目标和科学、客观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动态调整思政内容与授课方法,实现对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GIS专业其他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OBE 《数据库原理》
下载PDF
《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6
作者 曾微波 王靖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高校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适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文本在分析当前《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方案为基础,合理... 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高校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适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文本在分析当前《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方案为基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以教学主线为引导,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以全面评估教学效果为目的,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从近3年课程教学实践的成效看,学生兴趣提升明显,实践技能提高显著,学科竞赛成绩优异,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数据库》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大江北”战略下市郊乡村发展路径研究——以滁州市水西村为例
17
作者 刘敬杰 俞雄雯 张富申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滁宁(滁州、南京)两地经济交往不断密切的背景下,滁州积极提出“大江北”战略对接南京,既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的一次创新,也是促进市郊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滁州市郊水西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深入... 在滁宁(滁州、南京)两地经济交往不断密切的背景下,滁州积极提出“大江北”战略对接南京,既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的一次创新,也是促进市郊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滁州市郊水西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水西村当前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梳理未来发展定位与建议。研究认为以下四点对策利于缓解水西村发展瓶颈:一是建设本土智库,激发主体活力;二是改善生态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三是推动三产联动,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四是挖掘乡村文化,建设特色品牌。以期实现水西村良性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乡村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有效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北”战略 市郊乡村 乡村振兴 SWOT分析法
下载PDF
市郊乡村农户情感嬗变及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以来安县水西村为例
18
作者 刘敬杰 张富申 龚传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人文地理学“情感转向”的思潮下,情感在地理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愈发不可或缺。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下毗邻江北新区的水西村作为案例地,以市郊乡村农户为对象,使用质性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情感嬗变及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研究表明,农户情... 人文地理学“情感转向”的思潮下,情感在地理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愈发不可或缺。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下毗邻江北新区的水西村作为案例地,以市郊乡村农户为对象,使用质性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情感嬗变及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研究表明,农户情感主要划分为5个维度:认同感、幸福感、效能感、相对剥夺感、怀旧感。农户认同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但村域发展的不平衡及个人价值取向迫使效能感收缩、相对剥夺感产生。当不能满足现实情感需要时,农户会在当前对往昔进行追忆,引发怀旧感,并为两极化的情感提供缓冲地带。良好环境利于农户积极情感的表达,不良语境令正向情感负面化,面临消解。水西村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是多方权力主体交互、协商的共同结果,同时展现出差异化的情感表达与空间生产意义。地方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也能改变农户情感,并表征出最优的行为方式,调节权责主体与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社会、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嬗变 叠写 市郊乡村 农户 水西村
下载PDF
江苏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变与多情景模拟
19
作者 郭冯利 郎紫琦 +2 位作者 朱梦瑶 董梦颖 朱杰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1期1-5,31,共6页
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江苏省“三生空间”的演变特征;利用FLUS模型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模拟预测了2025年江苏省“三生空间”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0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空间面积呈减少趋势,80%的农业生产空间... 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江苏省“三生空间”的演变特征;利用FLUS模型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模拟预测了2025年江苏省“三生空间”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0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空间面积呈减少趋势,80%的农业生产空间转移为生活空间,城镇生活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呈明显扩张趋势;(2)与2015年相比,在自然发展情景下农业生产空间持续减少,其他空间面积持续增加,城镇生活空间面积主要增长区域与江苏省建设用地发展较一致,在耕地保护情景下农业生产空间面积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空间,呈连片扩张态势,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水域生态空间环湖沿河发展,主要转入源于农业生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时空演变 多情景模拟 江苏省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灿灿 万城 +4 位作者 何发 赵明伟 邓凯 张鲜鲜 叶文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4-180,共7页
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皖西大别山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整体呈聚集型分布,各区县分布不均衡;从宋前... 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皖西大别山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整体呈聚集型分布,各区县分布不均衡;从宋前时期到抗战后期逐渐形成了以岳西县与潜山市交界处为中心的主核心区和以金寨县为中心的次级核心区。(2)主核心区传统村落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聚集方向;次级核心区聚集方向则为“西北—东南”。(3)传统村落的选址前期以坡度平缓的平原和丘陵为主,抗战时期偏向丘陵和山区,坡向则保持着阳坡为主,同时具有近水特征。(4)交通的便利性在开始阶段促进了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在后期又加速了村落的消亡;而较低的人口密度、经济和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落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历史演变 空间分布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皖西大别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