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近10年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康复领域的相关研究。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有关脑机接口技术用于康复领域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58...目的分析近10年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康复领域的相关研究。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有关脑机接口技术用于康复领域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582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506篇,英文文献1076篇。中英文年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中,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中心性最高。中文高产作者为明东,高产机构为天津大学。英文高产作者为Birbaumer N、Jochumsen M,高产机构为图宾根大学。中英文研究热点包括运动想象、脑卒中、脑电信号等。聚类结果显示,相关研究主要聚集于基础研究、疾病、功能以及联合应用4个方面。脑机接口联合运动想象、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功能性电刺激、虚拟现实等在脑卒中后的应用占较大比例。结论脑机接口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可持续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卒中、脊髓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的应用。神经可塑性和信号解码等基础研究值得国内学者关注。展开更多
背景: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研究蓬勃发展,相关科研成果逐年增加,但此领域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的研究情况及研究热点与趋势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相对匮乏。目的:展现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研究现状,揭示主要的研究主体,探索...背景: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研究蓬勃发展,相关科研成果逐年增加,但此领域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的研究情况及研究热点与趋势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相对匮乏。目的:展现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研究现状,揭示主要的研究主体,探索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此领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2-2023年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以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为节点生成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932篇文献,碳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年发文量多且增长速度较快;美国发文量较多;中国是该领域的新兴力量,发文量虽然最多,但研究水平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中国科学院是最大的合作网络机构,主要以国内机构为合作对象,缺少与国外知名单位的合作。②关键词分析显示,碳点的绿色合成方式及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次碳纳米材料与癌症光疗、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是未来研究中的重点方向。③共被引动态发展趋势提示,组织工程是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热点研究主题,主要包括碳纳米材料对于心脏和神经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研究以及作为3D和4D生物打印的生物墨水添加剂。④未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朝着以治疗为中心的精准方向发展,科研人员应加快创建科学有效的碳纳米材料与科技、新型聚合物或有机分子及新治疗方法等结合形成的碳基体系,发挥碳纳米材料的最大效应。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不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疗效差异,为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选择适合的外骨骼机器人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不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疗效差异,为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选择适合的外骨骼机器人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11月发表的关于探讨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筛选,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22篇文献,Jadad评分显示均为高质量文献,共865例患者,试验组436例、对照组429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外骨骼机器人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分(MD=2.63,95%CI:1.87-3.38,P<0.05)、平衡功能(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MD=3.62,95%CI:1.21-6.03,P<0.05)、站起-走测试量表(Timed Up and Go,TUG)评分(MD=-2.77,95%CI:-4.48至-1.05,P<0.05)和步频(MD=3.15,95%CI:1.57-4.72,P<0.05),但对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MD=0.30,95%CI:-0.01-0.61,P>0.05)和6 min步行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评分(MD=3.77,95%CI:-6.60-14.14,P>0.05)的提高不明显。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FMA-LE评分:平地行走式外骨骼(MD=10.23,95%CI:3.81-27.49,P<0.05)和减重式外骨骼(MD=33.66,95%CI:11.49-98.54,P<0.05)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均能改善FMA-LE评分,排序结果为减重式外骨骼>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BBS评分:减重式外骨骼(MD=79.86,95%CI:2.34-2725.99,P<0.05)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BBS评分,排序结果为减重式外骨骼>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FAC评分:平地行走式外骨骼(MD=1.38,95%CI:1.00-1.90,P<0.05)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FAC评分,排序结果为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减重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TUG评分:减重式外骨骼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MD=0.07,95%CI:0.01-0.51,P<0.05)能显著改善TUG评分,排序结果为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减重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结论: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中减重式外骨骼在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方面疗效更优,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在提高功能性步行和转移能力方面疗效更佳。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等电子数据库中关于rTMS治疗SCI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21日。以脊髓功能独立性量表(SCIM)、功能独立性评分(FIM)、Barthel指数(BI)、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下肢运动评分(LEM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为结局指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4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TMS治疗组的SCIM评分[MD=6.93,95%CI(5.48,8.37),P<0.00001]、FIM[MD=16.17,95%CI(11.66,20.69),P<0.00001]、BI评分[MD=10.43,95%CI(5.17,15.69),P<0.00001]、RMT[MD=-3.99,95%CI(-4.88,-3.09),P<0.00001]、MEP波幅[MD=0.33,95%CI(0.23,0.43),P<0.00001]、LEMS[MD=5.47,95%CI(3.80,7.14),P<0.00001]、WISCI-Ⅱ[MD=1.79,95%CI(1.41,2.18),P<0.00001]、MAS评分[MD=-0.15,95%CI(-0.20,-0.10),P<0.00001]、VAS疼痛评分[MD=-1.37,95%CI(-1.66,-1.08),P<0.00001]显著改善。结论:rTMS治疗有助于SCI患者提高功能独立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缓解神经性疼痛、痉挛等。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研究蓬勃发展,相关科研成果逐年增加,但此领域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的研究情况及研究热点与趋势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相对匮乏。目的:展现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研究现状,揭示主要的研究主体,探索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此领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2-2023年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以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为节点生成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932篇文献,碳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年发文量多且增长速度较快;美国发文量较多;中国是该领域的新兴力量,发文量虽然最多,但研究水平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中国科学院是最大的合作网络机构,主要以国内机构为合作对象,缺少与国外知名单位的合作。②关键词分析显示,碳点的绿色合成方式及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次碳纳米材料与癌症光疗、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是未来研究中的重点方向。③共被引动态发展趋势提示,组织工程是生物医学领域碳纳米材料的热点研究主题,主要包括碳纳米材料对于心脏和神经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研究以及作为3D和4D生物打印的生物墨水添加剂。④未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朝着以治疗为中心的精准方向发展,科研人员应加快创建科学有效的碳纳米材料与科技、新型聚合物或有机分子及新治疗方法等结合形成的碳基体系,发挥碳纳米材料的最大效应。
文摘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不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疗效差异,为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选择适合的外骨骼机器人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11月发表的关于探讨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筛选,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22篇文献,Jadad评分显示均为高质量文献,共865例患者,试验组436例、对照组429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外骨骼机器人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分(MD=2.63,95%CI:1.87-3.38,P<0.05)、平衡功能(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MD=3.62,95%CI:1.21-6.03,P<0.05)、站起-走测试量表(Timed Up and Go,TUG)评分(MD=-2.77,95%CI:-4.48至-1.05,P<0.05)和步频(MD=3.15,95%CI:1.57-4.72,P<0.05),但对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MD=0.30,95%CI:-0.01-0.61,P>0.05)和6 min步行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评分(MD=3.77,95%CI:-6.60-14.14,P>0.05)的提高不明显。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FMA-LE评分:平地行走式外骨骼(MD=10.23,95%CI:3.81-27.49,P<0.05)和减重式外骨骼(MD=33.66,95%CI:11.49-98.54,P<0.05)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均能改善FMA-LE评分,排序结果为减重式外骨骼>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BBS评分:减重式外骨骼(MD=79.86,95%CI:2.34-2725.99,P<0.05)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BBS评分,排序结果为减重式外骨骼>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FAC评分:平地行走式外骨骼(MD=1.38,95%CI:1.00-1.90,P<0.05)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FAC评分,排序结果为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减重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TUG评分:减重式外骨骼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MD=0.07,95%CI:0.01-0.51,P<0.05)能显著改善TUG评分,排序结果为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减重式外骨骼>常规康复治疗。结论: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中减重式外骨骼在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方面疗效更优,平地行走式外骨骼在提高功能性步行和转移能力方面疗效更佳。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等电子数据库中关于rTMS治疗SCI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21日。以脊髓功能独立性量表(SCIM)、功能独立性评分(FIM)、Barthel指数(BI)、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下肢运动评分(LEM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为结局指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4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TMS治疗组的SCIM评分[MD=6.93,95%CI(5.48,8.37),P<0.00001]、FIM[MD=16.17,95%CI(11.66,20.69),P<0.00001]、BI评分[MD=10.43,95%CI(5.17,15.69),P<0.00001]、RMT[MD=-3.99,95%CI(-4.88,-3.09),P<0.00001]、MEP波幅[MD=0.33,95%CI(0.23,0.43),P<0.00001]、LEMS[MD=5.47,95%CI(3.80,7.14),P<0.00001]、WISCI-Ⅱ[MD=1.79,95%CI(1.41,2.18),P<0.00001]、MAS评分[MD=-0.15,95%CI(-0.20,-0.10),P<0.00001]、VAS疼痛评分[MD=-1.37,95%CI(-1.66,-1.08),P<0.00001]显著改善。结论:rTMS治疗有助于SCI患者提高功能独立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缓解神经性疼痛、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