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Al/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素梅 孙康宁 +2 位作者 卢志华 李春胜 赵天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用DTA方法分析了Ti AI/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分析了不同的烧结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至 5 0 0℃以上时 ,Ti与Al发生反应Ti+3Al→Al3Ti,Al3Ti+2Ti→ 3TiAl,TiAl+2Ti→Ti3Al,依次... 用DTA方法分析了Ti AI/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分析了不同的烧结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至 5 0 0℃以上时 ,Ti与Al发生反应Ti+3Al→Al3Ti,Al3Ti+2Ti→ 3TiAl,TiAl+2Ti→Ti3Al,依次生成Al3Ti,TiAl和Ti3Al,这一过程为放热过程。继续升温至 90 0℃以上时 ,体系出现吸热现象。分析认为 ,在最高温度 16 0 0℃ ,压力 30MPa烧结时得到的材料室温力学性能优于在最高温度15 2 0℃ ,压力 17 3MPa烧结时得到的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TiC陶瓷基复合材料 烧结 DTA法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液相烧结对微-纳复合ZTA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于薛刚 王昕 +2 位作者 单妍 徐静 尹衍升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在微 纳复合ZTA材料中加入少量复合助剂 ,材料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液相烧结 ,促进了材料的致密化过程 ,提高了材料的相对密度。ZTA陶瓷发生液相烧结后 ,ZrO2 在晶界处所形成的熔与未熔共存的独特微观结构使之在基体晶界上分布更加均匀 ,晶... 在微 纳复合ZTA材料中加入少量复合助剂 ,材料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液相烧结 ,促进了材料的致密化过程 ,提高了材料的相对密度。ZTA陶瓷发生液相烧结后 ,ZrO2 在晶界处所形成的熔与未熔共存的独特微观结构使之在基体晶界上分布更加均匀 ,晶界结合较为紧密 ,钉扎作用增强 ,材料得到了强韧化。由于ZrO2 与Al2 O3 的弹性模量不匹配 ,在粒子周围形成的切应力使扩展裂纹遇到未溶粒子易发生偏折 ,造成部分的穿晶断裂 ,使材料的断裂模式发生改变。并且这种结构更加有利于应力诱导相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助剂 液相烧结 纳米ZRO2 微-纳复合ZTA材料 陶瓷 组织性能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9-101,共3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体强度最高(>31MPa)。SEM形貌分析表明,经凝胶注模工艺制备的陶瓷,其结构均匀并有较高的气孔率;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有机物粘连是获得高强度坯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凝胶注模 坯体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1 位作者 李春胜 赵天平 《江苏陶瓷》 CAS 2006年第4期8-11,共4页
鉴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碳纳米管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增韧材料。本文主要从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两方面综述了碳纳米管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陶瓷 复合材料 研究
下载PDF
金属表面制备KH-560硅烷膜涂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雪明 李爱菊 +2 位作者 李国丽 王威强 赵永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31,共5页
制备了有望取代磷化和铬酸盐钝化的KH-560硅烷膜,采用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IR)分析KH-560硅烷膜的成分和结构、电导率法在线监测硅烷偶联剂水解程度,以涂层拉伸法测试膜的结合强度,研究了影响该硅烷膜性能的各种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制备了有望取代磷化和铬酸盐钝化的KH-560硅烷膜,采用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IR)分析KH-560硅烷膜的成分和结构、电导率法在线监测硅烷偶联剂水解程度,以涂层拉伸法测试膜的结合强度,研究了影响该硅烷膜性能的各种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水解试剂、硅烷溶液的浓度、水解时间和老化温度及时间等对膜的性能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水解试剂(水+甲醇)、浓度10 %左右、水解时间48 h;老化成膜温度100~200 ℃、时间1 h,所获硅烷膜性能较好.同时还说明,水解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要大于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模 涂层 表面处理 结合强度
下载PDF
氟树脂/聚苯硫醚共混改性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国丽 王雪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综述了氟树脂及聚苯硫醚涂料的性能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 FEP/PPS 共混改性梯度涂层技术,分析了表面预处理工艺对该复合涂层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共混改性 氟树脂 研究现状 防腐涂层 展望 聚苯硫醚涂料 预处理工艺 复合涂层 涂层技术 发展趋势 PPS FEP
下载PDF
载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56-60,共5页
以羟基磷灰石为载体、硝酸银为反应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剂。考察了羟基磷灰石预煅烧温度、硝酸银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载银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未经预煅烧的羟基磷灰石在硝酸银浓度为2g/L... 以羟基磷灰石为载体、硝酸银为反应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剂。考察了羟基磷灰石预煅烧温度、硝酸银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载银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未经预煅烧的羟基磷灰石在硝酸银浓度为2g/L时,40℃反应2h。利用XRD、FT-IR及TEM对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及形貌分析,结果显示银离子进入羟基磷灰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取代钙离子进入晶格,另一种是物理吸附于羟基磷灰石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离子交换 载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维氏显微硬度自动测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波 赵秀阳 +1 位作者 尹衍升 董吉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18,共3页
动态轮廓模型是提取图像中物体轮廓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首先对FeAl/ZrO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压痕图像进行了自适应阀值分割,然后利用改进的动态轮廓模型对其进行了轮廓提取,得到了压痕的对角线长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并对传统方法和... 动态轮廓模型是提取图像中物体轮廓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首先对FeAl/ZrO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压痕图像进行了自适应阀值分割,然后利用改进的动态轮廓模型对其进行了轮廓提取,得到了压痕的对角线长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并对传统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的误差做出了对比分析。该方法可以对显微组织维氏硬度试验压痕准确地提取,并自动计算维氏硬度,从而实现了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的高效率与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动态轮廓模型 维氏显微硬度 图像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昌 孙康宁 刘爱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46-48,50,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在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骨诱导性与治疗功能的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用于人体骨组织的缺失的修复,及相关疾...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在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骨诱导性与治疗功能的羟基磷灰石基人工骨,用于人体骨组织的缺失的修复,及相关疾病的治疗。结果通过制备性能优良的羟基磷灰石粉体,结合纳米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将不同材料通过合适的方法组合成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性能。结论从临床角度,综合了国内外近十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纳米SiC颗粒对Al_2O_3基体中ZrO_2约束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沙鸥 郭小龙 +4 位作者 戚凭 潘秀宏 张玉军 王昕 尹衍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6-19,共4页
采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纳米 Si C颗粒复合的 Al2 O3- Zr O2 陶瓷材料 ,研究了纳米 Si C颗粒对样品烧结性能以及对 Al2 O3基体中 Zr O2 约束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 Si C颗粒的加入影响样品的烧结性能。处于晶界的纳米 Si C颗粒降低... 采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纳米 Si C颗粒复合的 Al2 O3- Zr O2 陶瓷材料 ,研究了纳米 Si C颗粒对样品烧结性能以及对 Al2 O3基体中 Zr O2 约束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 Si C颗粒的加入影响样品的烧结性能。处于晶界的纳米 Si C颗粒降低了基体材料对 Zr O2 颗粒的约束 ,不利于四方相 Zr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纳米SIC颗粒 AL2O3 ZRO2 四方相 约束稳定 氧化铝 氧化锆 复合陶瓷
下载PDF
Ti_3Al/HA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岳雪涛 孙康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84-1888,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模拟体液中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 s)粉体,用金属钛粉和铝粉经过机械合金法,制备了金属间化合物Ti3Al;将制备的HAP粉体作为基体材料加入第二相Ti3Al粉体,经过球磨分散得到Ti3Al/HAP复合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得到羟基...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模拟体液中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 s)粉体,用金属钛粉和铝粉经过机械合金法,制备了金属间化合物Ti3Al;将制备的HAP粉体作为基体材料加入第二相Ti3Al粉体,经过球磨分散得到Ti3Al/HAP复合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得到羟基磷灰石与金属间化合物Ti3Al的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及T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用普通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HAP c)和在模拟体液中生成的羟基磷灰石(HAP s)的区别及Ti3Al对羟基磷灰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在模拟体液中生成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均匀细小,纯度较高,结晶度较低;羟基磷灰石掺入一定量的Ti3Al后,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有所降低,X射线衍射显示复合材料中只有Ti3Al和HAP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体液 羟基磷灰石 TI3AL 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小波变换的复合材料晶粒边缘的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秀阳 尹衍升 杨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9-743,共5页
材料晶粒的边缘检测是材料三维重构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小波变换探测图像边缘的原理和材料SEM图像的特点,根据Mallat小波理论中图像边缘对应于小波变换模的局部极大值点的理论,采用二次B样条小波对复合材料SEM图像进行... 材料晶粒的边缘检测是材料三维重构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小波变换探测图像边缘的原理和材料SEM图像的特点,根据Mallat小波理论中图像边缘对应于小波变换模的局部极大值点的理论,采用二次B样条小波对复合材料SEM图像进行了多分辨率小波变换,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逐步搜索边缘,并根据不同分辨率噪声的小波系数变化较大的特点,抑制了噪声。成功的检测出FeAl-ZrO2复合材料第二相晶粒的边缘。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EM图像 小波变换 边缘检测
下载PDF
原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对锂锌铁氧体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晓非 孙康宁 冷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78-178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后期煅烧处理相结合,制备了几种锂锌铁氧体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随煅烧温度的提高,材料体系的平均粒径增大至几个微米,但最终的晶相与预定结果有所差异。按Li0.35Zn0.3Fe2.35O4组分配料,并在1100℃...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后期煅烧处理相结合,制备了几种锂锌铁氧体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随煅烧温度的提高,材料体系的平均粒径增大至几个微米,但最终的晶相与预定结果有所差异。按Li0.35Zn0.3Fe2.35O4组分配料,并在1100℃下煅烧所得的铁氧体a1,相对于其它样品,在0.5~3GHz上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锌铁氧体 晶相 吸波
下载PDF
氟树脂防腐蚀涂层涂装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国丽 王雪明 +2 位作者 李爱菊 王威强 管从胜 《四川化工》 CAS 2004年第6期28-32,共5页
综述了氟树脂涂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氟树脂改性的方法 ;氟树脂防腐蚀涂层涂装工艺中的金属表面预处理、涂层配方设计及涂装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阐述了梯度涂层共混改性技术。
关键词 氟树脂涂料 涂装工艺 防腐蚀涂层 涂装方法 共混改性 配方设计 梯度涂层 金属表面 预处理
下载PDF
生物材料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引言 在生物材料与人体体液、组织和器官的接触应用中,对材料进行生物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学评价通常包括体外和体内两种测试途径。体外实验是将材料或其浸提液在体外环境下与细胞或组织接触,观察材料对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化的... 引言 在生物材料与人体体液、组织和器官的接触应用中,对材料进行生物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学评价通常包括体外和体内两种测试途径。体外实验是将材料或其浸提液在体外环境下与细胞或组织接触,观察材料对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化的影响。体内实验则是将材料直接与动物体接触,观察植入体周围组织反映的状况,这类实验模拟了人体生理环境,与材料的最终应用状况接近。目前,动物体内植入仍是生物材料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主要手段。体内实验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在体内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体外评价 生物学评价 体内实验 周围组织 细胞数量 有效性评价 人体体液
下载PDF
纳米催化剂及其在CO催化氧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敬超 谭砂砾 +2 位作者 郑华德 王磊 张玉军 《江苏化工》 2003年第5期1-3,7,共4页
综述了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用于CO催化氧化的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概况,指出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优于常规催化剂,纳米复合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控制方面前景诱人。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CO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研究进展 催化活性 选择性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秀阳 尹衍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5,共4页
讨论了材料科学进行三维重构的意义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基于三维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研究的4个步骤:二维图像的获取、二维图像的处理、三维重构和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提出由于基于三维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材料能够分析出材料的宏观力... 讨论了材料科学进行三维重构的意义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基于三维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研究的4个步骤:二维图像的获取、二维图像的处理、三维重构和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提出由于基于三维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材料能够分析出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对微观结构的依赖关系,所以进行基于三维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方法能够对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维重构 微观结构 有限元
下载PDF
纳米磁性流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简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美婷 尹衍升 +1 位作者 许凤秀 张金升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7-61,共5页
磁性流体是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一种液体磁性材料,具有与普通磁性材料及液体材料所不同的特性,在许多领域中有其特殊的用途。本文简要介绍了磁性流体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其较典型的应用。
关键词 制备方法 磁性流体 纳米 液体材料 组成 用途 特性 应用简介 普通 年代
下载PDF
十六胺对羟基磷灰石生长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雪涛 孙康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4-1929,共6页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法,分别在十六胺溶液中及十六胺有机膜上生成HAP,研究了十六胺在不同矿化时间及矿化液浓度下对HAP晶体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十六胺有机膜上可以长出片状HAP晶体,延长矿化时间促进晶体生长,提高矿化液浓度将使HAP晶体...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法,分别在十六胺溶液中及十六胺有机膜上生成HAP,研究了十六胺在不同矿化时间及矿化液浓度下对HAP晶体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十六胺有机膜上可以长出片状HAP晶体,延长矿化时间促进晶体生长,提高矿化液浓度将使HAP晶体生长致密,晶体片层尺寸变小。在十六胺溶液中生长的HAP为羽翼状薄片,结晶度较低,为多晶体聚集物。TEM选区电子衍射表明有机膜上生长的HAP生长有一定的取向性,晶体结构不完整。XRD测试结果显示,在十六胺溶液中的生成物为主要为HAP,结晶度较低,而在在十六胺有机模上生长的HAP较为纯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胺 HAP 矿化
下载PDF
微孔HAp-ZrO_2 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成孔机制研究(英文)
20
作者 孙康宁 李爱民 +2 位作者 董维芳 尹衍升 刘军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7-570,共4页
本文主要对微孔型HAp基生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成孔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经冷压成型、等静压成型后的坯体再用无压烧结可制得孔径不等的微孔型HAp ZrO2 复合材料。在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都相同的条件下 ,添加剂与纳米... 本文主要对微孔型HAp基生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成孔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经冷压成型、等静压成型后的坯体再用无压烧结可制得孔径不等的微孔型HAp ZrO2 复合材料。在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都相同的条件下 ,添加剂与纳米氧化锆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强度越低 ,但其最低弯曲强度也达到 2 3MPa,大大高于已报道的多孔型材料。添加剂及纳米ZrO2 的加入量是材料中孔径大小及孔隙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而成型方式、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其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HAp-Zr02生物复合材料 制备 成孔机制 冷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 坯体 无压烧结 纳米氧化锆 添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