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1年某眼科医院日间手术现况分析
1
作者 张晶 韩彦凤 +1 位作者 周金燕 王筱云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 分析某眼科医院日间手术的实施情况,总结实施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某院住院的35 025例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现况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日间手术疾病病种、日间手术量占比、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 目的 分析某眼科医院日间手术的实施情况,总结实施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某院住院的35 025例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现况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日间手术疾病病种、日间手术量占比、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手术取消率等方面对日间手术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日间手术的疾病病种逐年增多,排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晶状体病、视网膜病、青光眼、结膜病、斜视;日间手术量占比逐年增加,至2021年达到81.62%;开展日间手术使平均住院日缩短1.26 d;平均总费用降低1 416.58元;手术取消率逐年降低,临时取消率平均为1.09%。结论 眼科日间手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加快床位周转,具有住院时间短、安全、花费少等优点,符合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日间病历书写简单化,提高了医师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增加开展日间手术病种和手术量,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医院 日间手术 实施 情况分析
下载PDF
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抗炎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葛佳佳 刘晴 +2 位作者 周金燕 单晓娜 黄钰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3,共8页
目的比较2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抗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 目的比较2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抗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每组45例45眼,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并在围手术期分别点用0.1%新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不含防腐剂)4次/日和0.1%溴芬酸钠滴眼液2次/日,连续用药6周。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6周对患者的客观症状进行评估,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检测泪液分泌量,采用干眼分析仪记录泪膜破裂时间,在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照射下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测定前房闪辉并分级,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黄斑中央区厚度并检查有无黄斑囊样水肿;同时对视力、眼压及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所有受试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发生并发症,均按要求完成治疗和随访。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术前分别为(0.47±0.73)和(0.47±0.51)分,术后1 d分别为(0.56±0.62)和(0.75±0.61)分,术后1周分别为(0.33±0.48)和(0.64±0.65)分,术后6周分别为(0.51±0.66)和(0.78±0.77)分。不同时间点2个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5.001,P=0.028;F_(时间)=2.920,P=0.035),双氯芬酸钠组术后主观症状评分较溴芬酸钠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患眼术前泪液分泌量分别为(5.87±2.37)和(7.36±2.74)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0,P=0.012),术后1周分别为(6.07±2.53)和(6.29±3.46)mm,术后6周分别为(6.29±0.25)和(5.80±2.76)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1、0.772,P=0.729、0.384)。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患者术前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NIBUT)分别为(8.00±6.28)和(6.40±5.28)s,术后1周分别为(6.68±5.24)和(4.50±2.46)s,术后6周分别为(6.17±5.00)和(5.39±5.39)s。2个组患者NI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3.415,P=0.068);不同时间点NIB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358,P=0.020)。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术后1 d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1.40±0.81)和(1.38±0.89)分,术后1周分别为(0.13±0.34)和(0.22±0.47)分,术后6周分别为(0.00±0.00)和(0.00±0.00)分。2个组患者手术后角膜上皮染色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110,P=0.741);不同时间点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75.054,P<0.001)。双氯芬酸钠组和溴芬酸钠组术后1 d前房闪辉分级分别为1.13±0.51和1.02±0.34,术后1周分别为0.13±0.34和0.16±0.37,术后6周分别为0.00±0.00和0.00±0.00。2个组患者前房闪辉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045,P=0.507)。不同时间点前房闪辉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22.331,P<0.001)。2个组患者术前、术后6周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1、-0.374,均P>0.05)。2个组患者术后6周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均为0%。受试者对2种试验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双氯芬酸钠组术后轻度眼压升高的发生率为6.67%(3/45),溴芬酸钠组为11.1%(5/45)。患者停药1周后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2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抗炎治疗均安全、有效。新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舒适度较溴芬酸钠滴眼液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前房 炎症 干眼 黄斑水肿
下载PDF
Pentacam TNP在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臧馨怡 毛世兰 +4 位作者 谢晋 刘晓敏 李德卫 元静 代云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46-650,共5页
目的:评估Pentacam系统角膜净屈光力(TNP)模式3 mm环的角膜曲率值联合SRK/T公式[简写为TNP 3 mm(SRK/T)]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1-12 LASIK或PRK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患者3... 目的:评估Pentacam系统角膜净屈光力(TNP)模式3 mm环的角膜曲率值联合SRK/T公式[简写为TNP 3 mm(SRK/T)]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1-12 LASIK或PRK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患者35例50眼。术前使用TNP 3 mm(SRK/T)计算IOL度数50眼,使用Barrett True-K公式计算IOL度数34眼,使用Olsen 2公式计算IOL度数41眼,每例患者术前至少使用2种公式计算IOL度数,记录患者术后3 mo实际屈光度。比较三种测算方法下IOL度数的预测误差(PE),分析PE在±0.5、±1.0 D以内的患眼比例。结果:术后3 mo,TNP 3 mm(SRK/T)、Barrett True-K、Olsen 2 PE分别为-0.02±0.63、-0.54±0.80、0.25±0.80 D(P<0.001),PE在±0.5 D内患眼分别为66%(33/50)、44%(15/34)、37%(15/41)(P<0.05);PE在±1.0 D内患眼分别为88%(44/50)、71%(24/34)、80%(33/41)(P>0.05)。结论:Pentacam TNP 3 mm(SRK/T)法操作简便,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度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TNP SRK/T 预测误差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干眼中的免疫调控作用相关研究
4
作者 王慧凤(综述) 阮庆国 谢立信(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1-774,共4页
干眼是一种涉及眼表、泪腺及睑板腺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并趋向于年轻化。干眼的主要特征是泪膜不稳定和泪液高渗透压导致的眼表炎症,并且炎症与眼表的损害互为因果可形成恶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发挥... 干眼是一种涉及眼表、泪腺及睑板腺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并趋向于年轻化。干眼的主要特征是泪膜不稳定和泪液高渗透压导致的眼表炎症,并且炎症与眼表的损害互为因果可形成恶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发挥着关键作用。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的T细胞亚群,与干眼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用于抗原提呈细胞、辅助性T细胞1(Th1)/Th17从而抑制干眼的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干眼中Treg的数量或功能存在缺陷,并且与年龄、性别等干眼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此外,通过增加Treg的数量或促进其分化减轻干眼炎症反应为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主要就Treg与干眼的相关性及其在干眼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免疫 干眼 炎症/免疫 免疫调控
下载PDF
分级诊疗目标导向下DRG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比较分析
5
作者 李超凡 刘聪慧 +1 位作者 孙铭阳 吴林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改革地区的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为该政策的优化与推广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全国省级医疗保障局网站和190个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城市的医疗保障局网站,收... 目的比较分析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改革地区的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为该政策的优化与推广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全国省级医疗保障局网站和190个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城市的医疗保障局网站,收集2019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其官网发布的DRG政策文件,应用Excel软件整理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基础病组政策的地区覆盖、医疗机构覆盖和病组覆盖现状。结果DRG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覆盖地区数量少且不均衡,共16个省、2个直辖市及3个自治区的76个地市实施了该政策,占实施DRG付费城市总数的40%,且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医疗机构覆盖面存在差异,大部分地区的基础病组政策覆盖所有级别的医疗机构,部分地区的基础病组政策主要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实施。病组遴选标准基本一致,以常见、多发,诊疗技术成熟、难度低和医疗费用稳定且差异小为主要纳入标准。地区间基础病组数量、权重和分布不均衡,纳入的基础病组数量为3~117不等,权重区间为0.16~1.57,以内科治疗为主,哮喘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基础病组。结论建议进一步扩展DRG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覆盖的地区范围,因地制宜确定医疗机构覆盖范围,分阶段扩展病种覆盖范围,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分级诊疗 基础病组 同病同价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对光感受器细胞的作用
6
作者 宋蔚林(综述) 杨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773,共6页
小胶质细胞作为视网膜的固有免疫细胞,能够主动监测周围微环境的变化。光感受器细胞作为视网膜的一级神经元,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视网膜的多种生理、病理环境中,小胶质细胞对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或存活具有重要影响。在视网膜... 小胶质细胞作为视网膜的固有免疫细胞,能够主动监测周围微环境的变化。光感受器细胞作为视网膜的一级神经元,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视网膜的多种生理、病理环境中,小胶质细胞对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或存活具有重要影响。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吞噬细胞碎片、促进神经发生及突触塑形。在健康视网膜环境中,小胶质细胞能够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神经元突触结构和功能、分泌营养因子。关于视网膜疾病的研究,既往多关注小胶质细胞的损害作用。随着研究进展发现,在视网膜急性损伤和应激(视网膜脱离、朊病毒损伤、光损伤)中,小胶质细胞对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大于损害作用。在视网膜慢性炎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免疫微环境失衡,小胶质细胞被过度激活,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吞噬非凋亡光感受器细胞,其损害作用大于保护作用。如何发挥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而抑制其损害作用,对视网膜疾病,尤其是慢性炎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不同视网膜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对光感受器细胞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 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四种方法消毒视力检查遮眼板效果比较
7
作者 夏甜 苏文洁 景军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四种消毒方法清洁消毒视力检查遮眼板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使用过的遮眼板120件,设置为A、B、C、D四组(各30件),分别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复合醇消毒湿巾、湿热消毒法进行消毒。在消毒前、消毒后5 min,消毒后4 h及... 目的比较四种消毒方法清洁消毒视力检查遮眼板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使用过的遮眼板120件,设置为A、B、C、D四组(各30件),分别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复合醇消毒湿巾、湿热消毒法进行消毒。在消毒前、消毒后5 min,消毒后4 h及8 h分别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较消毒合格率,并比较四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成本。结果消毒后5 min,四组微生物培养和ATP生物荧光检测的消毒不合格率均为0;消毒后4 h,B组消毒不合格率显著高于D组(P<0.008),消毒后8 h,A组、B组和C组消毒不合格率显著高于D组(均P<0.008)。结论湿热消毒法消毒效果明显优于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及复合醇消毒湿巾,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眼板 湿热消毒法 含氯消毒剂 乙醇 复合醇消毒湿巾 微生物培养 ATP荧光检测 消毒效果
下载PDF
某眼科专科医院10487份出院记录书写缺陷帕累托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晶 成彩英 《中国病案》 2023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 对某眼科专科医院出院记录的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总结出院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方法 对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的出院记录的质控结果按照出院记录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利用帕累托图找出出院记录... 目的 对某眼科专科医院出院记录的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总结出院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方法 对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的出院记录的质控结果按照出院记录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利用帕累托图找出出院记录书写存在的主要缺陷项目,分析缺陷表现。结果纳入出院记录共计10 487份。出院记录书写缺陷病案共270份,缺陷频数280次,缺陷率为2.57%(270/10 487),涉及出院记录内容9个,共有16个缺陷项目。帕累托图显示,出院日期、术者未签名、手术眼别、视力或眼压、手术操作、生命体征6个缺陷为主要缺陷内容,累计构成比为78.93%(221/280)。结论 对出院记录缺陷的帕累托图分析有助于发现主要缺陷内容,分析原因并采取完善制度、加强病案质控和医师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措施提高出院记录书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 出院记录 质量控制 缺陷 帕累托图分析
原文传递
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素鹏 焦真真 +2 位作者 孙晓芳 于宝军 谭海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60例、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组间年龄、...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60例、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组间年龄、体重指数、慢性疾病史、实验室指标及吸烟史、饮酒史等基线资料,结合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1)3组组间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及斑块合并卒中组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及T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EGFR及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5);(2)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EGFR、TC及HDL-C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及TC是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4)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089,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0.645~0.747)、0.711(0.656~0.775)、0.774(0.657~0.806)、0.809(0.787~0.996)。结论 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及TC是临床老年女性颈动脉斑块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妇女 老年人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4抑制剂对贝伐单抗诱导人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超慧 郝相慧 +1 位作者 杨玲玲 徐海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7-513,共7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NOX4)抑制剂对贝伐单抗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 目的观察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NOX4)抑制剂对贝伐单抗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5 g/L贝伐单抗、0.25 g/L贝伐单抗+3μmol/L VAS2870、0.25 g/L贝伐单抗+20μmol/L GKT137831培养72 h,VAS2870和GKT137831均为NOX4抑制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NOX4和EMT标志物纤维连接蛋白(F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验证NOX4和EMT标志物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细胞中FN、Vimentin、α-SMA、ZO-1和NO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NA:F=97.07、195.40、722.40、38.56、70.81,均P<0.001;蛋白:F=23.09、64.58、58.19、26.97、63.19,均P<0.001),其中贝伐单抗组FN、Vimentin、α-SMA和NO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ZO-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FN、Vimentin、α-SMA和NO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贝伐单抗组,ZO-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贝伐单抗组FN、Vimentin、α-SMA荧光强度强于空白对照组,ZO-1荧光强度弱于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FN、Vimentin、α-SMA荧光强度弱于贝伐单抗组,ZO-1荧光强度强于贝伐单抗组。结论NOX4参与了贝伐单抗诱导RPE细胞EMT的发生,NOX4抑制剂可减轻贝伐单抗诱导人RPE细胞的EMT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 抑制剂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吴培培 徐海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R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21年4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首诊为ARN且未伴有RD患者57例64眼,其中男36例40眼,女21例24眼;平...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R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21年4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首诊为ARN且未伴有RD患者57例64眼,其中男36例40眼,女21例24眼;平均年龄(51.72±9.73)岁。所有患者均行抗病毒药物及抗炎药物的局部点眼及全身静脉滴注和口服,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行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注射剂。根据1年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RD分为RD组和无RD组,其中RD组23例23眼,占35.94%,发生时间为发病后27~160 d,平均45(30,83)d。评估前房炎症反应程度并分级,通过九方位彩色眼底照相拼图或免扩瞳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并结合荧光素眼底造影评估视网膜坏死灶累及范围,将视网膜出血形态分为无或仅有少许散在小片状出血、范围>1个视盘直径(PD)的视网膜片状出血和霜枝样视网膜出血3种类型。纳入基线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纳入眼部因素包括视力、眼压、眼前节炎症反应、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坏死灶侵袭程度与范围等,治疗因素包括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与否和频次作为自变量,RD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排除严重玻璃体混浊4眼,在其余60眼眼底图像分析中,坏死灶累及视网膜范围达到1~4个象限的眼数分别为14、9、17和20眼,坏死灶侵袭仅累及3区、2区和1区眼数分别为13、23和24眼;治疗前,26眼有霜枝样视网膜出血,占43.33%;25眼存在范围>1 PD视网膜片状出血,占41.67%。与无RD组相比,RD组病程更长,基线视力更差,坏死灶范围更大,侵袭区域接近黄斑区患眼更多,出现霜枝样视网膜出血患眼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初诊时年龄、眼压、眼前节炎症反应、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与否及频次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霜枝样视网膜出血是R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9.14,95%置信区间:1.10~82.44,P=0.049)。结论霜枝样视网膜出血是ARN患眼继发R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视网膜脱离 霜枝样视网膜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2
作者 万鲁芹 周庆军(综述) 谢立信(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0-684,共5页
糖尿病角膜病变是由异常代谢产物蓄积、氧化应激、异常炎症和角膜神经病变等引起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眼外伤或手术刺激下出现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等表现,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 糖尿病角膜病变是由异常代谢产物蓄积、氧化应激、异常炎症和角膜神经病变等引起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眼外伤或手术刺激下出现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等表现,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因素之一,也是糖尿病伤口延迟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NLRP3炎症小体相关通路与角膜氧化应激、上皮延迟愈合及角膜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糖尿病角膜病变的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角膜病变 炎症小体/代谢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兔结膜淋巴管的分布
13
作者 武静怡 胡迭 +4 位作者 周龙芳 苏滢 部倩雯 潘晓晶 Alex Huang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新西兰白兔结膜淋巴管的分布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将台盼蓝注射到兔眼四象限(鼻、上、颞、下象限)的结膜下形成含示踪剂囊泡,手术显微镜观察并录像;对含示踪剂囊泡引流的淋巴管数量进行计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检验各... 目的:探讨新西兰白兔结膜淋巴管的分布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将台盼蓝注射到兔眼四象限(鼻、上、颞、下象限)的结膜下形成含示踪剂囊泡,手术显微镜观察并录像;对含示踪剂囊泡引流的淋巴管数量进行计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检验各组各象限淋巴管数量的差异,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同一象限内兔结膜淋巴管数目的差异。结果:新西兰白兔结膜中间部分分布有粗大环形淋巴管,单个收集淋巴管则主要分布在结膜周边部分。各年龄组内不同象限结膜淋巴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与成年兔相比幼年兔结膜淋巴管分支较少,但两个年龄组之间淋巴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兔结膜内分布有丰富的淋巴管,不同象限和不同年龄的淋巴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淋巴管 新西兰白兔 台盼蓝 年龄
下载PDF
近视眼防控相关框架眼镜研究进展
14
作者 岳鹏程 孔玲 +1 位作者 张彤 乔镇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1,共8页
为了减缓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眼的发展, 降低近视眼相关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涉及光学、行为学和药物等多个方面的防控措施。框架眼镜在安全、方便以及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相较于其他矫正方法更具优势, 目前依然是最常见... 为了减缓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眼的发展, 降低近视眼相关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涉及光学、行为学和药物等多个方面的防控措施。框架眼镜在安全、方便以及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相较于其他矫正方法更具优势, 目前依然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矫正方式。临床上有多种形式的框架眼镜, 包括双焦点眼镜、渐进多焦点眼镜、视网膜周边离焦设计眼镜、多区正向离焦眼镜、高非微透镜眼镜、点扩散设计眼镜和紫光透射眼镜等, 然而目前系统全面地对框架眼镜控制近视眼进展的综述少有, 因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防控近视眼框架眼镜的研究进展, 为不同框架眼镜技术的近视眼控制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推动相关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为近视眼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镜 儿童 青少年 有效性研究
原文传递
角膜应力-应变指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及CXL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国英 荆丽丽 +1 位作者 李杰 杜显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讨角膜应力-应变指数(SSI)对于不同分期或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以及其与第1次压平硬度(SPA1)在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后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及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青岛眼科医院确诊的临床期圆锥角... 目的探讨角膜应力-应变指数(SSI)对于不同分期或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以及其与第1次压平硬度(SPA1)在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后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及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青岛眼科医院确诊的临床期圆锥角膜(CKC)患者94例(113只眼)作为CKC组,其中男性69例,女性25例,年龄(20.82±4.53)岁;并进一步按疾病程度分为轻(35例,36只眼)、中(36例,40只眼)、重度(33例,37只眼)3个亚组;纳入CKC组56例单眼发病患者的未发病眼作为亚临床期圆锥角膜(SKC)组;纳入健康者91例(91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眼均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和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检查获取角膜平均曲率(Km)、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Kmax)、角膜顶点和距顶点2 mm处的形变幅度比值(DAR)、综合半径(IR)、水平方向Ambrósio相关厚度(ARTH)、角膜中央厚度(CCT)、SPA1及SSI等参数进行比较。另收集CKC组中行CXL术的48例(65只眼)患者资料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检查上述参数。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配对t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KC组的SPA1约为对照组的85.53%(87.92±12.38和102.79±11.74;t=-6.614,P<0.001),而SS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P=0.916)。CKC组的SPA1约为对照组的52.87%(54.35±14.70和102.79±11.74;t=25.985,P<0.001),SSI约为对照组的67.96%(0.70±0.14和1.03±0.14;t=-15.305,P<0.001)。轻、中、重度亚组的SPA1分别为64.27±12.12、55.22±12.23、43.75±12.33,SSI分别为0.78±0.14、0.71±0.11、0.61±0.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A1对SKC具有良好的鉴别力(曲线下面积为0.802),而SSI则无诊断价值(P=0.869);相比SSI,SPA1对不同程度圆锥角膜的鉴别力更高,其中鉴别轻度CKC与SK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对照组、SKC组及CKC组SSI均与SPA1呈正相关(r=0.278,0.368,0.550)、与DAR(r=-0.346,-0.462,-0.547)、IR(r=-0.612,-0.591,-0.718)呈负相关(均P<0.001)。圆锥角膜患者CXL术后6、12个月,Kmax相比术前明显降低(t=4.029,3.633;均P<0.001);SPA1则在术后6、12个月明显上升(t=-3.960,-4.500;均P<0.001);但SSI仅于术后3个月有所增加(t=-2.577,P=0.012),术后6、12个月回降至术前。结论SKC眼SSI无明显变化,CKC眼的SSI降低,且程度越重降低越明显;SSI与DAR、IR及SPA1具有相关性;SSI对不同分期及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不如SPA1。圆锥角膜眼行CXL术后中期SPA1与临床效果的一致性较SSI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交联试剂 胶原 生物力学现象 角膜 弹性
原文传递
人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志超 李宗义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1-830,共10页
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对于维持角膜透明性极为重要,但在胚胎发育后便不能增殖和再生,其密度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减少。全身性因素和眼部疾病均可引起HCEC大量缺失,造成角膜水肿和混浊,最终导致失明。目前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对于维持角膜透明性极为重要,但在胚胎发育后便不能增殖和再生,其密度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减少。全身性因素和眼部疾病均可引起HCEC大量缺失,造成角膜水肿和混浊,最终导致失明。目前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患眼唯一有效的复明方法,但供体角膜极度匮乏且其保存技术有限,这使HCEC再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HCEC再生的策略、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相关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开展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丧失 内皮 角膜 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细胞增殖 再生
原文传递
糖尿病相关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万磊 周庆军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9-1105,共7页
近年随着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认识的不断深入,糖尿病的眼表异常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近50%糖尿病患者合并干眼。糖尿病相关干眼的主要表现为泪液分泌量异常、泪膜稳定性差、角膜知觉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甚至角膜溃疡,这... 近年随着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认识的不断深入,糖尿病的眼表异常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近50%糖尿病患者合并干眼。糖尿病相关干眼的主要表现为泪液分泌量异常、泪膜稳定性差、角膜知觉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甚至角膜溃疡,这主要与糖尿病引起的泪腺结构和功能改变、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睑板腺功能异常及角膜神经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本文主要就糖尿病对泪膜、角膜神经和泪腺神经的影响以及氧化应激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与糖尿病相关干眼的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糖尿病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开展诊疗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干眼综合征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术后IOL混浊病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世兰 谢晋 +3 位作者 刘廷 万磊 陈楠 代云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PPV)后人工晶状体(IOL)混浊的病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发现的全部PPV术后出现IOL混浊的病例资料11例,选取其中2枚取出且保存...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PPV)后人工晶状体(IOL)混浊的病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发现的全部PPV术后出现IOL混浊的病例资料11例,选取其中2枚取出且保存良好的IOL进行体外光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以及能谱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年龄为23~76(63.3±15.0)岁,发现IOL混浊与PPV间隔时间为24~180(82.2±45.7)个月。11例患者中8例有视网膜光凝史,5例有眼内硅油/气体注入手术史,1例有青光眼手术史。11例患者中糖尿病6例,高血压5例。患者所用IOL类型及临床处置情况分别为:9例(9/11)为亲水性丙烯酸酯,型号分别为860UV(1例,已取出)、Akreos Adapt AO(2例,已取出1例)和具有疏水涂层的亲水性L-312(6例,已取出4例);另外2例(2/11)为疏水性丙烯酸酯MA60MA(未取出)。2枚混浊的IOL检测情况如下:第1枚是860UV型IOL,混浊部位主要集中于光学部前表面,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呈弥漫、凹凸不平蚯蚓状、地嵴状,襻部及周边未见明显沉积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混浊主要集中在前浅层,深度大约为IOL整体厚度的前6.9%;能谱分析显示,按元素组成比例高低排列为碳、氧、钙、磷、硅和镁元素。第2枚是Akreos Adapt AO型IOL,混浊主要处于光学区中央,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呈粗糙、小圆形的砂粒,襻部也散在累及,呈较为致密的砂粒状;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混浊区域更深,大约为IOL整体厚度的前12.5%;能谱分析显示,按元素组成比例高低排列为碳、氧和硅元素。结论:PPV后不同类型丙烯酸酯IOL均有可能发生混浊,且IOL混浊的形态和表面沉积物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混浊 玻璃体切割术 材料 钙化 闪辉
原文传递
视盘周围卵圆状团块样强反射结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佳欣 刘霞 赵颖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6期488-493,共6页
视盘周围卵圆状团块样强反射结构(peripapillary hyper-reflective ovoid mass-like structures,PHOMS)是基于相干光断层扫描深部增强成像(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的一个新发现。PHOMS在EDI-OCT... 视盘周围卵圆状团块样强反射结构(peripapillary hyper-reflective ovoid mass-like structures,PHOMS)是基于相干光断层扫描深部增强成像(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的一个新发现。PHOMS在EDI-OCT下表现为视盘周围含有血管结构的环形或部分环形复合体,常与视盘倾斜、视盘玻璃膜疣、脱髓鞘性视神经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特发性颅高压、假性视乳头水肿和其他与轴浆流淤滞相关的疾病共存,但其病理生理和意义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旁卵圆状团块样强反射结构 视盘玻璃膜疣 相干光断层扫描深部增强成像 视盘倾斜 脱髓鞘性视神经炎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吴培培 陈秀丽 +1 位作者 冯程程 徐海峰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的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5...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的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51例(5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7例(27只眼),女性24例(24只眼),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4.7±13.4)岁。所有患者接受了玻璃体腔穿刺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术后根据黄斑水肿情况按需治疗。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重复治疗的次数及间隔时间,同时记录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的情况。BCVA及CMT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BCVA及CMT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其中,重点对首次治疗后1周、1个月和末次随访三个时间点的BCVA提高、CMT恢复、随访半年治疗次数、整体随访期间的重复治疗次数及治疗时间间隔进行分析,并与单独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单独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治疗前及前三次治疗后BCVA与终末BCVA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基线的BCVA为(29.43±17.99)个ETDRS字母,首次玻璃体穿刺注药术后1周和1个月时分别为(43.36±21.85)个ETDRS字母和(46.88±20.79)个ETDRS字母,均较基线视力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4,10.32;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的BCVA为(45.00±19.10)个ETDRS字母,较基线BCVA提高(15.53±15.34)个ETDRS字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0,P<0.05);末次随访与基线比较,有32只眼的BCVA提高,有14只眼的BCVA稳定,有2只眼的BCVA下降。基线CMT为(695.33±204.90)μm,首次治疗术后1周和1个月时分别为(317.00±71.05)μm和(315.34±66.80)μm,均较基线CMT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2,13.43;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MT为(236.51±63.95)μm,较基线CMT降低(458.82±216.83)μm,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76,P<0.05)。平均治疗次数(7.19±3.95)次,重复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2.24±22.30)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白内障明显进展、眼内感染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CRVO继发的黄斑水肿能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重复治疗次数,延长治疗的间隔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