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化学合成与田间活性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金龙 李庆燕 +2 位作者 薛小连 张金桐 马瑞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探索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合成方法,为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防治提供化合物。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是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Z8-12:Ac)、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E8-12:Ac)、顺-8-十二碳烯-1-醇(Z8-12:OH)。以1,8-辛二醇和正... 探索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合成方法,为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防治提供化合物。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是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Z8-12:Ac)、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E8-12:Ac)、顺-8-十二碳烯-1-醇(Z8-12:OH)。以1,8-辛二醇和正丁醛等为起始原料,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通过Wittig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Z/E8-12:OH,顺反比例为94﹕6,产率达42.5%,通过红外、GC、NMR、MS进行鉴定。以合成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制备散发器(迷向芯),在桃园进行田间迷向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合成的产物对梨小食心虫有良好的迷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迷向剂 合成方法 田间迷向试验
下载PDF
栎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世飞 宗世祥 +2 位作者 张金桐 齐忠 张永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采用室内昆虫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ahnou gigantina Yang)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延安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越冬期持续8~9个月,第二年5月中下旬卵孵化,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蛹... 采用室内昆虫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ahnou gigantina Yang)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延安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越冬期持续8~9个月,第二年5月中下旬卵孵化,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蛹期9~20天;成虫始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9月底。成虫羽化主要在16:00~22:00,交尾高峰期为4:00左右。雌虫寿命6.12d,雄虫寿命5.8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黄枯叶蛾 形态特征 生活史 生活习性 生物学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荆小院 刘金龙 张金桐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613-616,690,共5页
沙柳木蠹蛾是荒漠区灌木林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可利用性信息素对其进行生物防治。对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主成分顺-7-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14:OAC)和顺-5-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5-14:OAC)进行了立体选择性合成,其中,Z7-14:OAC采用... 沙柳木蠹蛾是荒漠区灌木林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可利用性信息素对其进行生物防治。对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主成分顺-7-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14:OAC)和顺-5-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5-14:OAC)进行了立体选择性合成,其中,Z7-14:OAC采用炔化物反应引入炔基,经过顺式或反式还原得到相应的不饱和醇类化合物,再酯化为所需的乙酸酯;Z5-14:OAC的合成是将四氢吡喃直接开环制得溴代戊醇乙酸酯,再通过Wittig反应与正壬醛偶联成不饱和酯类化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仪(IR)和气质联用(GC-MS)确认,可用于该虫的诱杀、交配干扰和虫情测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木蠹蛾 性信息素 化学合成
下载PDF
绵山天幕毛虫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咏玲 曹天文 张金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1,共5页
于2008年和2009年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研究了绵山天幕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成虫寿命、羽化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均为一年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开始卵... 于2008年和2009年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研究了绵山天幕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成虫寿命、羽化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均为一年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开始卵孵化进入幼虫期。幼虫共6龄,幼虫期约70d。7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为20d,7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8月中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羽化末期,历期50d左右,羽化高峰在12:00-15:00,占到总羽化量的76%,与其他时段羽化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雌雄虫均为一生交配一次,雌雄性比约为1∶1.2。雌虫8月上旬开始产卵,9月中旬结束产卵,以卵越冬;雄蛾平均寿命为(3.87±1.30)d,雌蛾平均寿命为(5.27±1.43)d,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天敌主要有抱寄蝇、卵寄生蜂、核型多角体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山天幕毛虫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天敌
下载PDF
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咏玲 曹天文 张金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对绵山天幕毛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8~9间节间膜上,是一个可外翻的环状结构,腺体细胞为柱状,表皮分为2层:外表皮和内表皮。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 对绵山天幕毛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8~9间节间膜上,是一个可外翻的环状结构,腺体细胞为柱状,表皮分为2层:外表皮和内表皮。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细胞质中含有液泡、线粒体、脂质粒、光面内质网。了解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置、形态结构,对了解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几率、改进性信息素的提取分离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山天幕毛虫 性信息素分泌腺 组织学
下载PDF
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辛海萍 张金桐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71-172,共2页
从微红梢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预报技术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微红桃斑螟的研究。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生物生态学特性 监测和测报技术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黄刺蛾成虫羽化行为研究
7
作者 杨淑珍 郑海霞 +2 位作者 刘金龙 杨美红 张金桐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12-614,共3页
黄刺蛾是果园和林场中重要的杂食性害虫,为害树木多达120种,给树木的生长及果实产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通过对黄刺蛾成虫发生期、羽化的时辰节律及成虫的雌、雄比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黄刺蛾生殖行为、性趋向及利用性信息素的田... 黄刺蛾是果园和林场中重要的杂食性害虫,为害树木多达120种,给树木的生长及果实产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通过对黄刺蛾成虫发生期、羽化的时辰节律及成虫的雌、雄比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黄刺蛾生殖行为、性趋向及利用性信息素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越冬代黄刺蛾室内的羽化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左右,羽化期约持续50 d;羽化期间黄刺蛾的羽化行为不是全天可见,而是在临近暗期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为17:00—21:00;成虫的雌雄性比例约为1∶1.11。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黄刺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蛾 成虫 羽化 节律
下载PDF
榆木蠹蛾生殖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美红 张金桐 +5 位作者 刘金龙 荆小院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李月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3-1280,共8页
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观察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成虫的羽化、交尾、产卵行为,触角电位反应测定处女雌蛾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旨在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鉴定和合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榆木蠹蛾羽化行为全天可见,主要集中... 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观察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成虫的羽化、交尾、产卵行为,触角电位反应测定处女雌蛾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旨在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鉴定和合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榆木蠹蛾羽化行为全天可见,主要集中在15:00-19:00。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21:30-0:30进行婚飞和交尾,交尾高峰出现在晚23:00左右,光期未见交尾。随着日龄的增加,召唤时间前移并且延长,2~3日龄处女雌蛾召唤时间早于1日龄雌蛾,交尾时间较短;雌蛾在羽化1d后达到性成熟,2日龄雌蛾交尾百分率最高,达41.8%。雌蛾将产卵器伸出寻找缝隙处产卵,分多处产卵,雌虫最高产卵量达720粒,最低产卵量为105粒,卵期为12~22d不等,孵化率为72%~88%。羽化当晚的雌蛾体内性信息素含量较低,第2天最高,以后逐日下降;2日龄榆木蠹蛾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量从晚17:00起逐渐增加,21:30-22:00时最高,22:00后逐渐减小。雄蛾触角电位反应在22:30最强。21:30-23:00是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榆木蠹蛾的羽化、交尾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通过处女雌蛾的野外诱集试验证实了性信息素释放与交配行为在时辰节律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木蠹蛾 生殖行为 羽化 交尾 性信息素 时辰节律
下载PDF
缓释技术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庆燕 刘金龙 +1 位作者 赵龙龙 马瑞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9-593,共5页
缓释技术在昆虫性信息素稳定均匀释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缓释技术在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性信息素 缓释技术 迷向丝 橡胶诱芯 微胶囊
下载PDF
榆木蠹蛾幼虫龄数的确定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美红 张金桐 +3 位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牛辉林 张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0-718,共9页
为弄清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幼虫的发育情况及预测其发生时间,通过测量榆木蠹蛾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和上颚宽,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来找出判定幼虫龄数的最佳形态指标,推断其... 为弄清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幼虫的发育情况及预测其发生时间,通过测量榆木蠹蛾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和上颚宽,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来找出判定幼虫龄数的最佳形态指标,推断其幼虫的龄数。结果表明: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其他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较大,头壳宽为最佳分龄指标。根据头壳宽将榆木蠹蛾幼虫分为20龄,不同龄幼虫头壳宽值符合Dyar定律提出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头壳宽和龄数的回归方程为y=0.233+1.686x+0.127x2-0.005x3(R2=0.996)。榆木蠹蛾幼虫龄数的确定为研究其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及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木蠹蛾 幼虫龄数 Grosby指数 Brooks指数 分龄指标
下载PDF
脐腹小蠹成虫触角结构与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丽华 李永红 +3 位作者 张金桐 骆有庆 宗世祥 杨美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89,I0003,I0004,共5页
对脐腹小蠹雌、雄成虫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脐腹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及感器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头部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98.4%。触角上的感受器类型可以分为4种:锯齿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锥形感受... 对脐腹小蠹雌、雄成虫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脐腹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及感器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头部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98.4%。触角上的感受器类型可以分为4种:锯齿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分别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57.7%,28.6%,12.6%和1.1%。锯齿形感受器在触角各部均有分布,其中,锤头部的约占全部锯齿状感受器总数量的99.2%,柄节和鞭节数量只占0.8%;芽形感受器被埋于触角锤头部锯齿形感受器下面或者分散于锤头部端部;锥形感受器散生在锤头部端部边缘,与芽形感受器混生;刺形感受器分布于柄节和鞭节的连接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腹小蠹 触角 扫描 感受器
下载PDF
六星黑点豹蠹蛾求偶行为与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的时辰节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金龙 荆小院 +5 位作者 杨美红 宗世祥 骆有庆 范丽华 刘红霞 张金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6-1133,共8页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为研究利用其性信息素防控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雌蛾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腺体提...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为研究利用其性信息素防控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雌蛾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腺体提取法和瓶内收集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日龄在同一时辰、同日龄在不同时辰的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然后测定雄蛾触角对各种性信息素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以雄蛾对腺体提取物的EAG值表示性信息素的产生量,对瓶内收集物的EAG值表示释放量,检测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结果表明:雌蛾求偶均发生在暗期;雌蛾求偶率与日龄有关,其中2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平均为86.7%;不同日龄雌蛾求偶高峰期均在进入暗期4—6h期间;随着虫龄的增加,求偶高峰期前移。雌蛾羽化当晚体内即可产生性信息素,并且向体外释放,但量较少;2日龄雌蛾产生和释放的性信息素量最大;雌蛾腺体中性信息素含量从进入暗期后逐渐增加,在暗期5h含量最高,随后逐渐减少;雌蛾释放性信息素从暗期4h开始,至暗期6h释放量最大。通过林间处女雌蛾诱捕试验证明了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求偶行为与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在时辰节律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星黑点豹蠹蛾 求偶行为 性信息素 产生与释放 时辰节律
下载PDF
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美红 张金桐 +4 位作者 范丽华 刘红霞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2-530,共9页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和雄蛾的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尖末端第8~9节节间膜上的背面中央区域,腺体表面分布着许多饱满的锥状突起,2日龄处女雌蛾腺体细胞间有明显的胞连接,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内表皮上含有多层几丁质,胞质中含有脂质粒、大量空泡、光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雄蛾触角鞭节上有5种感受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曲毛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曲毛形感器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未观察到感器。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研究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成虫生殖交配生物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木蠹蛾 性信息素 通讯系统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六星黑点豹蠹蛾成虫生殖行为特征与性趋向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金龙 宗世祥 +3 位作者 张金桐 荆小院 刘红霞 吕玉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919-4927,共9页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羽化、性比、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观察,利用风洞技术和林间诱...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羽化、性比、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观察,利用风洞技术和林间诱蛾试验验证了其性趋向。结果表明:六星黑点豹蠹蛾羽化期60 d左右,6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日羽化高峰出现在傍晚17:00—18:00,占全天羽化量的55.4%;雌雄性比为1∶1.03;交配高峰期发生在进入暗期5—7 h,成虫1日龄后性成熟,一生交配1次;随雌蛾日龄增加,其交配率逐渐下降,交配时间提前,交配持续时间逐渐加长;雌蛾一生平均产卵378个,孵化率80%,未交配雌蛾平均产卵426个,孵化率0%;未交配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分别为5.56 d和3.83 d,交配过的雌蛾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5.66 d和2.41 d,交配缩短雄蛾寿命;六星黑点豹蠹蛾种内个体间引诱作用主要为雌蛾引诱雄蛾,同性间不存在聚集行为;2—3日龄未交配雌蛾林间诱蛾量最高,显著高于1日龄和4—6日龄(P<0.01)。依据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应用性信息素防治六星黑点豹蠹蛾的可行性,说明六星黑点豹蠹蛾是可利用性信息素进行防控的理想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星黑点豹蠹蛾 生殖行为 性信息素 性趋向
下载PDF
柳毒蛾的触角结构与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志雄 刘红霞 +1 位作者 张金桐 陈旭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柳毒蛾成虫触角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毒蛾成虫触角存在6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最多,栓锥形感器最少。经观察,柳毒蛾雌雄成虫的触角一...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柳毒蛾成虫触角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毒蛾成虫触角存在6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最多,栓锥形感器最少。经观察,柳毒蛾雌雄成虫的触角一般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其感器类型及分布具有性二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毒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荆小院 刘红霞 +1 位作者 刘金龙 张金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根据性信息素主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确定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的分布部位。同时对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和雄蛾触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分泌腺体主要分布于雌蛾腹末第8~9节的节间膜上,表面密集分布着大量的刺状锥形突出体;雄蛾触角中分布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最多。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受器的分布明显比雌蛾触角上的数量多且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木蠹蛾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性信息素分泌腺体 触角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褛裳夜蛾成虫生物学与性趋向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海霞 阎毅 +5 位作者 张金桐 郭淑英 宗世祥 刘红霞 刘金龙 杨美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7-93,共7页
在林间自然条件下观察褛裳夜蛾的羽化、求偶、交配与产卵等行为,通过林间诱蛾试验验证其性趋向。结果表明:褛裳夜蛾的成虫于6月初开始羽化,至6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整个羽化期持续将近1个月,日羽化高峰在21:00—23:00。雌雄性比1∶1.... 在林间自然条件下观察褛裳夜蛾的羽化、求偶、交配与产卵等行为,通过林间诱蛾试验验证其性趋向。结果表明:褛裳夜蛾的成虫于6月初开始羽化,至6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整个羽化期持续将近1个月,日羽化高峰在21:00—23:00。雌雄性比1∶1.02,雄蛾先羽化。雌蛾最早在羽化3天以后才开始求偶,一周左右表现最为强烈,3-5日龄的雌蛾求偶高峰期在2:00—4:00,而6-7日龄的求偶高峰期在24:00—2:00,求偶高峰期随虫龄的增加逐渐提前。褛裳夜蛾雌雄成虫一生只交尾1次,交尾高峰期在4:30前后,光期未见交尾。雌蛾的交尾活动受日龄影响显著,6和7日龄蛾交尾能力最强,其交配时间最短,其他日龄雌蛾交尾时间较长。褛裳夜蛾卵单粒散产,未交配雌蛾产卵期为6.2天,交配后的雌蛾产卵期为4.9天;产卵行为主要发生在夜间,产卵高峰期在0:00—2:00,该时段的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69.6%。雌、雄蛾交配过后平均寿命分别为15.44和12.22天,雌、雄蛾未交配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9.78和16.11天。种内个体间表现为雌蛾引诱雄蛾,6-7日龄处女雌蛾林间诱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褛裳夜蛾 生殖行为 性信息素
下载PDF
榆木蠹蛾性诱剂的合成及林间诱蛾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美红 张金桐 +5 位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曹川健 范丽华 刘红霞 辛海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6,共6页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榆木蠹蛾处女雌蛾性腺体提取物、化学合成相应的标准化合物并通过触角电位分析及林间诱蛾试验,旨在找到一种对榆木蠹蛾成虫具有强引诱活性的性诱剂。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存在反-3-十四碳烯醇(E3-14:OH)、顺-3-十四...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榆木蠹蛾处女雌蛾性腺体提取物、化学合成相应的标准化合物并通过触角电位分析及林间诱蛾试验,旨在找到一种对榆木蠹蛾成虫具有强引诱活性的性诱剂。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存在反-3-十四碳烯醇(E3-14:OH)、顺-3-十四碳烯醇(Z3-14:OH)、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E3-14:Ac)、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7-14:Ac)和顺-3-反-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3E5-14:Ac)。榆木蠹蛾雄蛾对Z7-14:Ac产生最强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为4.95mV,极显著高于其他化合物,其他依次是E3-14:Ac、Z3E5-14:Ac、E3E5-14:Ac、Z3-14:Ac、腺体提取物、E7-14:Ac,其中乙酸酯化合物EAG值极显著高于其相应的醇(P<0.01)。林间诱蛾活性试验表明:Z7-14:Ac有诱蛾活性,E3-14:Ac和Z3E5-14:Ac有显著的增效作用,Z7-14:Ac、E3-14:Ac和Z3E5-14:Ac按10:4:4的比例配成每个含900μg性诱剂的诱芯具有很好的诱蛾活性,单诱芯日平均诱蛾数达11.02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木蠹蛾 气相色谱 触角电位 性诱剂 化学合成
下载PDF
褛裳夜蛾的交配行为及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反应节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海霞 张金桐 +4 位作者 宗世祥 郭淑英 刘红霞 刘金龙 杨美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60-3066,共7页
详细观察了褛裳夜蛾成虫的交配行为,利用风洞、触角电位技术研究了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反应节律,通过林间诱蛾试验进行了验证,旨在为褛裳夜蛾性信息素的精确提取及性信息素组份分离、鉴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均... 详细观察了褛裳夜蛾成虫的交配行为,利用风洞、触角电位技术研究了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反应节律,通过林间诱蛾试验进行了验证,旨在为褛裳夜蛾性信息素的精确提取及性信息素组份分离、鉴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均发生在暗期,有一定的节律性:雌蛾在羽化3d以后开始求偶,1周左右表现最为强烈,3—4日龄雌蛾在暗期4—6h开始求偶,最大求偶率在暗期6—8h;5—9日龄在进入暗期就开始求偶,最大求偶率出现在暗期4—6h。风洞试验表明,3—7日龄的雄蛾对性腺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性行为反应,5日龄雄蛾在暗期4—6h对性腺提取物的反应最为强烈。3—6日龄的成虫在暗期4—6h开始交配,而7—8日龄的成虫于暗期2—4h开始交配,6日龄的成虫交配率最高,交配高峰在暗期4—8h。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也有一定的节律性:雄蛾对4日龄雌蛾性腺提取物开始有电生理反应,对6—7日龄暗期5h性腺提取物反应最为强烈。林间诱蛾试验测定了性腺提取物的引诱活性,7日龄雌蛾性腺提取物林间诱蛾量最高,引诱高峰在暗期4—6h,该结果也验证了褛裳夜蛾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反应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褛裳夜蛾 交配行为 性腺提取物 节律
下载PDF
油松球果螟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行为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辛海萍 张金桐 +2 位作者 宗世祥 张瑶琦 霍尚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油松球果螟性信息素及其防治,通过野外采集油松球果螟蛹,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对油松球果螟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每株油松树平均有蛹2.51个,室内蛹的羽化率为47.52%。成虫羽化在7月8日达高峰期,6∶00... 为进一步研究油松球果螟性信息素及其防治,通过野外采集油松球果螟蛹,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对油松球果螟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每株油松树平均有蛹2.51个,室内蛹的羽化率为47.52%。成虫羽化在7月8日达高峰期,6∶00~12∶00羽化头数占整日羽化量的48.01%;12∶00~18∶00羽化头数占整日羽化量的25.28%。室内雌雄蛾比率为1∶1.084,其中羽化早期,雄成虫羽化量比雌成虫的多12.95%。室内成虫白天静伏不动,夜间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分别为20∶00~24∶00和4∶00~7∶00。在此期间,观察到雌成虫召唤状态。油松球果螟分多处产卵,雌蛾产卵平均46.5粒。卵期6~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球果螟 室内饲养 羽化节律 求偶行为 产卵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