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接种液的替代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朝正 郭兰珍 +1 位作者 黎明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6期836-838,共3页
目的:采用市售试剂自行配制Biolog菌种鉴定接种液,代替Biolog公司的原装接种液,用以降低菌种鉴定成本。方法:用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和Biolog公司的接种液,对120株细菌和50株丝状真菌进行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对比鉴定结果。结果:用... 目的:采用市售试剂自行配制Biolog菌种鉴定接种液,代替Biolog公司的原装接种液,用以降低菌种鉴定成本。方法:用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和Biolog公司的接种液,对120株细菌和50株丝状真菌进行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对比鉴定结果。结果:用2种接种液进行菌种鉴定时,鉴定板上部分孔的颜色反应不同,但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自行配制的接种液可以满足菌株鉴定的要求,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 接种液 细菌 丝状真菌 颜色反应
下载PDF
永春老醋耐酸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葡萄醋发酵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岩 宋佳 +2 位作者 夏梦雷 马应伦 郑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该研究对永春老醋发酵过程样品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3株具有较高耐酸性菌株YCA-6、YCL-5和YCL-6,经16S r DNA序列分析发现分别属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mianu)、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干酪... 该研究对永春老醋发酵过程样品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3株具有较高耐酸性菌株YCA-6、YCL-5和YCL-6,经16S r DNA序列分析发现分别属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mianu)、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利用乳酸菌和醋酸菌混合微生物菌株进行葡萄醋的静置液态发酵,利用Box-Behnken试验对其添加比例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有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CA-6、YCL-5和YCL-6接种量分别为3.0%、5.0%和5.0%的条件下混合进行葡萄醋静置发酵获得的葡萄醋总酸(以醋酸计)约为6.5 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春老醋 醋酸菌 乳酸菌 葡萄醋
下载PDF
转化左旋乙基甾烯双酮的微生物筛选及转化产物研究
3
作者 李宴清 毛淑红 +2 位作者 于璐 刘晓光 路福平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0,共5页
为了满足甾体药物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南方采集的新鲜树皮中筛选出具有转化新型甾体化合物左旋乙基甾烯双酮活力的微生物米根霉.利用该菌对左旋乙基甾烯双酮进行生物催化,转化产物经纯化、重结晶后,通过单晶衍射鉴定为6,β–羟基–13... 为了满足甾体药物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从南方采集的新鲜树皮中筛选出具有转化新型甾体化合物左旋乙基甾烯双酮活力的微生物米根霉.利用该菌对左旋乙基甾烯双酮进行生物催化,转化产物经纯化、重结晶后,通过单晶衍射鉴定为6,β–羟基–13,β–乙基–4–烯–3,17–二酮和10,β–羟基–13,β–乙基–4–烯–3,17–二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转化过程中的甾体化合物进行分析,发现转化24,h后,底物左旋乙基甾烯双酮、6,β–羟基化产物和10,β–羟基化产物的含量分别为28.4%、32.2%和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乙基甾烯双酮 米根霉 生物催化
下载PDF
窖泥中厌氧产酸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瑾 赵华 《山西化工》 2021年第6期37-39,共3页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所产基酒的质量,而窖泥中的厌氧产酸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产物的代谢能力,是直接影响白酒质量的关键所在。综合论述了窖泥微生物的筛选、分离、鉴定的方法,以及窖泥厌氧产酸微生物产...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所产基酒的质量,而窖泥中的厌氧产酸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产物的代谢能力,是直接影响白酒质量的关键所在。综合论述了窖泥微生物的筛选、分离、鉴定的方法,以及窖泥厌氧产酸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鉴定方法,并对微生物的筛选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希望该技术能够在窖泥培育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窖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窖泥微生物 短链脂肪酸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改造及其对工程菌L-组氨酸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伟 刘倩 +1 位作者 卢利宁 谢希贤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6-9,共4页
改造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用NTG诱变大肠杆菌M-17(SGr),依次赋予其2–噻唑丙氨酸(2-TA)和组氨酸氧肟酸盐(HisHx)遗传标记,再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构建出... 改造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用NTG诱变大肠杆菌M-17(SGr),依次赋予其2–噻唑丙氨酸(2-TA)和组氨酸氧肟酸盐(HisHx)遗传标记,再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UC118-his-operon,将重组质粒导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得到工程菌E.coli M-19(SGr+2-TAr+HisHxr/pUC118-his-operon).根据zwf和prs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与载体pSTV28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TV28-zwf、pSTV28-prs和pSTV28-zwf-prs,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工程菌E.coli M-19,摇瓶发酵测定重组工程菌L–组氨酸的产量.摇瓶发酵结果显示,L–组氨酸产量与对照株相比,工程菌E.coli M-19提高了4.5倍,双质粒系统重组工程菌E.coli MZH-19、E.coli MPH-19和E.coli MZPH-19分别提高了5.14、5.78、8.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组氨酸 组氨酸操纵子 大肠杆菌 双质粒系统 摇瓶发酵
下载PDF
生物防腐剂ε-聚赖氨酸的稳定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娟 贾士儒 +1 位作者 谭之磊 李琳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研究了ε-聚赖氨酸(ε-PL)在不同温度、pH、盐离子浓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及ε-PL适宜的贮存条件.结果表明:ε-PL在121℃处理60 min仍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在pH 4.0~7.5时ε-PL相对抑菌活性高于95%,但在pH 8.0~9.0时其相对抑菌活性下降约15... 研究了ε-聚赖氨酸(ε-PL)在不同温度、pH、盐离子浓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及ε-PL适宜的贮存条件.结果表明:ε-PL在121℃处理60 min仍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在pH 4.0~7.5时ε-PL相对抑菌活性高于95%,但在pH 8.0~9.0时其相对抑菌活性下降约15%;Na+、NH4+、Mg2+对ε-PL的相对抑菌活性无影响;而Ag+、Fe2+、Cu2+浓度大于0.8 mol/L时,这些盐离子对供试菌的毒害作用显著于ε-PL的抑菌作用.ε-PL适宜的贮存条件是避光、低温,其稳定率大于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稳定性 抑菌剂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网络的构建及代谢通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飞 谢中华 +1 位作者 汤卫华 贾士儒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6-9,21,共5页
构建了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的代谢网络.基于流量平衡模型,通过物料衡算和Lingo线性规划,得到发酵前期和后期BC合成的代谢通量分布.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三羧酸(TCA)循环... 构建了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的代谢网络.基于流量平衡模型,通过物料衡算和Lingo线性规划,得到发酵前期和后期BC合成的代谢通量分布.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三羧酸(TCA)循环,前期菌体大量合成,BC产量较高;后期形成大量无效循环,BC产量降低.由于部分代谢流流向副产物和无效循环,减少了合成BC的代谢流,造成了碳源的浪费,所以需通过遗传改造、诱变或改变发酵条件等方法,减少副产物生成,提高BC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代谢通量分析 线性规划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原媛 汤卫华 +1 位作者 李飞 贾士儒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6-19,共4页
针对细菌纤维素(BC)生物医学材料的需要,研究改进其柔软度、柔韧性、吸水性、拉伸强度和抑菌性能的措施.BC湿膜在ε-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后干燥,可获得满意的抑菌效果.BC湿膜被ε-聚赖氨酸溶液处理后在一定浓度的丙三醇溶液中浸泡并干燥... 针对细菌纤维素(BC)生物医学材料的需要,研究改进其柔软度、柔韧性、吸水性、拉伸强度和抑菌性能的措施.BC湿膜在ε-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后干燥,可获得满意的抑菌效果.BC湿膜被ε-聚赖氨酸溶液处理后在一定浓度的丙三醇溶液中浸泡并干燥,可获得满意的吸水性、柔软度、柔韧性和拉伸强度.经100%丙三醇处理的BC干膜,在相对湿度为(92.31±0.60)%的空气中,吸水质量达到自身质量的14倍;处理后BC干膜的柔软度为A级卫生纸的柔软度的5.5倍;拉伸强度增加了56%,断裂伸长率大幅增加,从原始的1.01%增加到19.29%,BC干膜的柔韧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生物医学材料 抑菌性 吸水性 柔韧性
下载PDF
木薯酒糟污泥制生物有机肥途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华 陈磊 《酿酒》 CAS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论述了木薯酒糟污泥的传统处理处置方法,分析了土地填埋,土地农用,污泥焚烧和污泥堆肥处理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以接入好氧微生物发酵菌剂,生产生物有机肥作为最终处理途径的可能,并对发酵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期使污泥变废为宝,产生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 木薯酒糟 污泥 有机肥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爽 黄志勇 +1 位作者 路福平 王永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768-9769,9788,共3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培养基成分,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来优化土芽孢杆菌XS...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培养基成分,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来优化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为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因素,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8 g/L,硝酸钠2 g/L,磷酸二氢钾5.03 g/L,磷酸氢二钾1.36 g/L,硫酸镁结晶0.2 g/L,硫酸亚铁0.02 g/L,氯化钙0.01 g/L,微量元素液2 ml。在此条件下,生物乳化剂乳化活性的实测值(67.0%)与预测值(66.7%)较为接近,比优化前提高了27%。[结论]响应面法适用于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芽孢杆菌XS2 生物乳化剂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木薯酒糟沼气发酵污泥生物干燥条件优化
11
作者 赵华 陈磊 +1 位作者 王虹 任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利用生物干燥方法,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将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进行干燥实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污泥干燥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生物干燥过程中接种量、通风量、温度对物料含水率的影响。最后得到在接种量1.5%、通风量6.5 L/h、温... 利用生物干燥方法,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将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进行干燥实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污泥干燥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生物干燥过程中接种量、通风量、温度对物料含水率的影响。最后得到在接种量1.5%、通风量6.5 L/h、温度36℃时,固态发酵96 h物料含水率可降到3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菌剂 生物干燥 条件优化
下载PDF
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高效生物脱氢菌种的选育
12
作者 陈莹 李静文 别松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利用简单节杆菌生物催化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脱氢制备去氢甲基睾丸素,采用N+离子注入与Cs137-γ射线辐照两种方法进行菌种诱变,选育适宜于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脱氢的高转化菌株.结果表明,从16株简单节杆菌筛选出的TCCC11042,依次... 为利用简单节杆菌生物催化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脱氢制备去氢甲基睾丸素,采用N+离子注入与Cs137-γ射线辐照两种方法进行菌种诱变,选育适宜于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脱氢的高转化菌株.结果表明,从16株简单节杆菌筛选出的TCCC11042,依次经N+离子注入与Cs137-γ射线辐照处理,通过甲基睾丸素为底物的摇瓶筛选,选育得到正变株F2-20,该菌株对17α-甲基睾丸素脱氢转化率达到60.8%,比出发菌株TCCC11042的转化率提高了12.8%.经群体传代方式考察,诱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节杆菌 17α-甲基睾丸素 C12 位脱氢 离子注入 Γ射线辐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污泥生物干燥工艺条件的研究
13
作者 赵华 陈磊 +1 位作者 任晶 王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66-2168,2173,共4页
运用响应面法对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的生物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对污泥含水率降低有显著影响的通风量、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污泥含... 运用响应面法对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的生物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对污泥含水率降低有显著影响的通风量、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污泥含水率最低区域;最后,由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污泥含水率的最佳干燥条件,即通风量6.5 L/h、温度36℃、接种量1.5%,干燥96 h后污泥含水率降低到2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干燥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基于抑菌活性的纳他霉素微孔板生物检测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峰 骆健美 +2 位作者 刘丹 李建姝 王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为快速测定大量纳他霉素样品含量,基于其抑菌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裂殖酵母AS2.637为最适敏感指示菌,优化的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5~106cfu/mL,纳他霉素样品加入时间为0 h,培养时间为8 h。微孔板中纳他霉... 为快速测定大量纳他霉素样品含量,基于其抑菌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裂殖酵母AS2.637为最适敏感指示菌,优化的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5~106cfu/mL,纳他霉素样品加入时间为0 h,培养时间为8 h。微孔板中纳他霉素浓度在0.95~2.14 mg/L与抑菌率呈较显著的线性关系,微孔板生物检测法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具有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平行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发酵过程中纳他霉素产量的定量和突变菌的高通量快速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微孔板 生物检测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黄酒酒曲中产生物胺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翠翠 李秋妍 +4 位作者 朱晓娟 李长庚 齐星 张颖 张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0-174,共5页
为探明黄酒酒曲中产生物胺细菌的菌相,深入研究黄酒中的生物胺形成机制,分别以4种黄酒酒曲(麦曲M、麦曲L、小曲Q、红曲H)为研究对象,采用脱羧酶培养基对产生物胺细菌进行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并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得... 为探明黄酒酒曲中产生物胺细菌的菌相,深入研究黄酒中的生物胺形成机制,分别以4种黄酒酒曲(麦曲M、麦曲L、小曲Q、红曲H)为研究对象,采用脱羧酶培养基对产生物胺细菌进行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并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产生物胺细菌进行鉴定。共筛选出42株产生物胺细菌,包括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17株,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6株,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5株,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sp.)4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3株,克罗诺菌属(Cronobacter sp.)3株,埃希菌属(Escherichia sp.)菌株2株,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1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1株。分离的产生物胺细菌中多数可同时产生多种生物胺,其中产腐胺、尸胺、组胺的菌最多,但未分离到色胺和亚精胺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生物胺 酒曲 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双酶梭菌TK6的筛选及益生物质对其代谢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敬杰 刘金辉 王海宽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5,64,共6页
本实验采用倾注法从健康成年人的粪便中筛选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TK6,该菌有益于反刍动物,其发酵产物有消化酶、短链脂肪酸以及α–酮异己酸(KIC)等益生物质.分别利用7种低聚糖(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 本实验采用倾注法从健康成年人的粪便中筛选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TK6,该菌有益于反刍动物,其发酵产物有消化酶、短链脂肪酸以及α–酮异己酸(KIC)等益生物质.分别利用7种低聚糖(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棉籽糖以及水苏糖)为唯一碳源进行TK6的对比发酵,测定其不同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异丁酸、α–酮异己酸、消化酶等益生物质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低聚糖作为唯一碳源对TK6的生长促进程度不同,并对其产生的水解酶、短链脂肪酸等物质有不同的影响.菌株TK6利用低聚异麦芽糖为唯一碳源时,其活菌数最大,为(7.97±0.16)×10~8,m L^(–1);并且其产乙酸、丁酸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别为(65.70±0.37)mmol/L和(53.51±0.52)mmol/L;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到(1,994.84±254.52)U/m L.菌株利用低聚木聚糖为唯一碳源时,其发酵液产木聚糖酶的酶活力最高,为(135.86±1.82)U/m L;利用低聚果糖为唯一碳源时,其发酵液蛋白酶活力最高,为(10.12±4.34)U/m L.当添加150,mmol/L的L–亮氨酸,37,℃孵化4,h时,KIC产量最高为(8.18±0.0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梭菌 功能性低聚糖 短链脂肪酸(SCFA) 水解酶
下载PDF
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及其7-芳酰基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17
作者 魏玮 KHANAli Yousaf +1 位作者 郭永恩 石乐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以2-吡咯基三氯乙酮为主要原料,经过乙二醇单酯化、羟基氯取代、环合三步反应制得了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又经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和环合反应制得了未见文献报道的7-芳酰基-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它们及... 以2-吡咯基三氯乙酮为主要原料,经过乙二醇单酯化、羟基氯取代、环合三步反应制得了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又经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和环合反应制得了未见文献报道的7-芳酰基-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它们及其某些重要中间体的结构分别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以及高分辨率质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氢吡咯[2 1-c][1 4]噁嗪-1-酮 合成 Friedel-Crafts酰基化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我国柠檬酸发酵工业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年发 杨枫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该文回顾了我国柠檬酸工业的创立过程与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柠檬酸的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对我国已挤身于世界柠檬酸强国行列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较深入地介绍了我国柠檬酸生产中菌种、发酵、提取和"三废&qu... 该文回顾了我国柠檬酸工业的创立过程与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柠檬酸的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对我国已挤身于世界柠檬酸强国行列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较深入地介绍了我国柠檬酸生产中菌种、发酵、提取和"三废"处理等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吸交 变温色谱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高效表达AIM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明 张俊环 +1 位作者 周政 牛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9-1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菌的载脂蛋白AI米兰突变体(AIM)的表达量,降低发酵成本,通过碳氮源优化实验并结合正交实验筛选出该工程菌产AIM的最适培养基为(g/L):蔗糖10,酵母粉10,硫酸铵6和NaCl 10;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30 mL,接种量8%,诱导时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菌的载脂蛋白AI米兰突变体(AIM)的表达量,降低发酵成本,通过碳氮源优化实验并结合正交实验筛选出该工程菌产AIM的最适培养基为(g/L):蔗糖10,酵母粉10,硫酸铵6和NaCl 10;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30 mL,接种量8%,诱导时机A600 1.0,诱导剂浓度0.8 mmol/L,诱导时间6 h.在此优化的条件下,AIM的表达量为2.26 g/L,是未优化条件下的1.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米兰突变体 发酵培养基 发酵条件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微生物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唯一前体物合成血红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佳萌 李雪莹 +4 位作者 刘业学 王稳航 李庆刚 路福平 李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9,共11页
随着人造肉热潮的兴起,血红素作为其呈色物质也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血红素是一种含Fe^(2+)的卟啉类化合物,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唯一前体物,在生物体中分别通过粪卟啉依赖性、原卟啉依赖性和西罗血红素依赖性三个途径合成,被认为是一... 随着人造肉热潮的兴起,血红素作为其呈色物质也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血红素是一种含Fe^(2+)的卟啉类化合物,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唯一前体物,在生物体中分别通过粪卟啉依赖性、原卟啉依赖性和西罗血红素依赖性三个途径合成,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补铁剂和着色剂。与化学合成法和生物提取法相比,微生物合成法具有操作方便、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血红素生产方法。介绍血红素的合成途径,总结微生物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唯一前体物合成血红素的最新进展,并简要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血红素 合成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