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2817例微生物检验标本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捷 蔡霞 蒋海燕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9期103-105,110,共4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1年1—8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28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进行微生物鉴定、细菌耐药性分析。比较各科室病原菌阳性标本占比,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最...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1年1—8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28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进行微生物鉴定、细菌耐药性分析。比较各科室病原菌阳性标本占比,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最终检出阳性标本ICU 34.16%、外科18.01%、内科15.59%、妇科11.28%、儿科7.89%,各科室的病原菌阳性标本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检出耐药菌总数为91例,且均为多重耐药菌,各科耐药菌占比ICU最高,为42.03%(29/69),内科为15.63%(20/128),外科为15.35%(35/228),各科室的耐药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68,P<0.05)。药敏检验结果显示耐药菌482例,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左氧氟沙星耐药菌占比高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而亚胺培南耐药菌占比低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的细菌耐药性最高,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别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表现出较高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临床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不同实习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张欢妍 祁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期218-221,共4页
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中采取不同的实习教学模式,并分析临床互动实践在医学检验实习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针对将本科室在2021年阶段接收的7名实习生展开分析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按分为2组予以划分,对照组采取运用3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 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中采取不同的实习教学模式,并分析临床互动实践在医学检验实习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针对将本科室在2021年阶段接收的7名实习生展开分析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按分为2组予以划分,对照组采取运用3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4名采取运用临床互动操作实践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所呈现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情况状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发现,观察组实习生各项考核分数均呈更高数据显示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中,采取临床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实习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实习生更好地掌握检验专业的各项知识,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该教学模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教学 互动实践教学 考核成绩 综合能力
下载PDF
纤维化对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硬冷肿瘤”的形成
3
作者 梅杰 徐瑞 +1 位作者 蔡芸 朱一超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257-263,共7页
实体瘤具有独特的细胞外基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包括免疫逃逸在内的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大部分实体瘤会形成肿瘤纤维化,而这种特征主要由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所赋予。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之一,而肿瘤组织中胶原蛋... 实体瘤具有独特的细胞外基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包括免疫逃逸在内的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大部分实体瘤会形成肿瘤纤维化,而这种特征主要由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所赋予。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之一,而肿瘤组织中胶原蛋白主要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合成,通过抑制多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显著作用。胶原蛋白既可作为肿瘤患者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有效的肿瘤治疗靶点。本文综述肿瘤纤维化在肿瘤中的作用,特别是对浸润免疫细胞的影响,同时关注肿瘤纤维化的研究方法和治疗相关研究进展。此外,本文介绍由本课题组提出的基于胶原蛋白沉积与免疫细胞浸润的“胶原-免疫分型”及“硬冷肿瘤”的概念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胶原蛋白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硬冷肿瘤
原文传递
尿培养、尿沉渣分析检测对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4
作者 韩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尿培养、尿沉渣分析诊断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9年1月~2021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尿培养、尿沉渣检查,并按“检查方法”分2组,对照组采用尿培养诊断,观察组采用尿沉渣分析诊断...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尿培养、尿沉渣分析诊断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9年1月~2021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尿培养、尿沉渣检查,并按“检查方法”分2组,对照组采用尿培养诊断,观察组采用尿沉渣分析诊断,对比2组检查结果、生化指标、病原菌分布、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64.00%)与对照组(62.00%)相比无差异(X2为0.086,P>0.05);观察组细菌计数阳性率(9.00%)、白细胞计数阳性率(25.00%)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X2为0.478、0.026,P>0.05);尿培养结果显示100例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为42.19%,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57.81%。观察组灵敏度(93.55%)、特异度(89.47%)、准确率(92.00%)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X2为0.768、0.613、1.418,P均>0.05)。结论 选择尿沉渣分析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及特异度较高,医师可根据细菌计数评估患者病情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既可缩短诊断所需时间,亦可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培养 尿沉渣 尿路感染 准确率 特异度
下载PDF
265例乙肝表面抗原弱反应性检测结果的分析
5
作者 杨阳 张欢妍 葛锁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82-185,共4页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中真、假反应结果产生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初筛弱反应[(0.5-2.0)IU/ml]结果的265例样本,并结合患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和临床基线资料,分析检测结果出...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中真、假反应结果产生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初筛弱反应[(0.5-2.0)IU/ml]结果的265例样本,并结合患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和临床基线资料,分析检测结果出现假反应的原因。结果 265例HBsAg弱反应中,真反应为188例(70.94%),假反应为77例(29.06%)。在癌症及放化疗者、肾功能异常者、合并丙肝/梅毒/艾滋感染者、代谢性疾病、黄疸或溶血、自身免疫性病患者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假反应结果。HBsAg真反应组的ALT、AST、DBIL明显高于假反应组(P<0.05),而ALB明显低于假反应组(P<0.05);真反应组乙肝五项模式中HBsAg(+)/HBcAb(+)、HBsAg(+)/HBsAb(+)/HBeAb(+)/HBcAb(+)、HBsAg(+)/HBeAb(+)/HBcAb(+)分别占比4.15%、11.32%和54.72%;假反应组HBsAg水平主要集中在(0.1-0.5) IU/ml范围内。结论 检测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乙肝五项、肝功能、患者的临床信息对HBsAg真、假弱反应结果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弱反应性 乙肝两对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