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3例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明稳 张凌 徐晓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特征,提高术前对此类患者认识水平。方法分析33例经外科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确诊的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并与同期247例非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比较分析。结果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特征,提高术前对此类患者认识水平。方法分析33例经外科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确诊的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并与同期247例非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比较分析。结果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声像图以边缘光滑、后方回声稍增强、内部少见微钙化为主要特征,腋窝常见淋巴结转移。结论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大多不具有乳腺癌典型声像图特征,同侧腋窝转移淋巴结较多见,了解这些特征可为临床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声像图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IFN-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倩婷 徐平 +6 位作者 曾剑锋 朱秀云 黄华 邓群益 刘国辉 周伯平 陈心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初步评价其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以早期分泌抗原靶6 kDa蛋白(ESAT-6)抗原为主的重组蛋白库、多肽库为抗原,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初步评价其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以早期分泌抗原靶6 kDa蛋白(ESAT-6)抗原为主的重组蛋白库、多肽库为抗原,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简称Elis-pot);应用该技术对32例肺结核病患者、205例健康对照者和18例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核病人和部分健康对照同时采用全血干扰素试剂(Quantiferon-TB-Gold,QFT-G)进行平行检测。结果采用Elispot检测,结核患者的阳性率最高(7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7.3%)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1.1%),结核患者反应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采用QFT-G在结核病人中的IFN-γ应答阳性率为78.1%,与Elis-pot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1.6,P>0.05)。结论建立了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该技术在诊断结核菌感染的初步应用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分枝杆菌 结核 干扰素Ⅱ型 免疫酶技术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疗程中外周血辅助性和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影 陆坚 +4 位作者 侯志平 张明霞 陈心春 张兴树 邱振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27-432,共6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发病及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对象包括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5例Mtb潜伏感染者、45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和CD...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发病及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对象包括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5例Mtb潜伏感染者、45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和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强度。结果以x±s表示,所有数据均使用Prism 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IL-17表达为(3.25±1.6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62±1.46)%](F=6.633,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IL-17表达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4.17±2.27)%]、治疗6个月[(5.58±1.66)%]时的检测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时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44,P=0.057);而治疗6个月时明显高于治疗前(F=12.244,P<0.0001)和治疗3个月时(F=12.244,P=0.004)。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为(4.97±1.60)%,与Mtb潜伏感染组[(5.00±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6,P=0.93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表达为(6.59±1.7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Mtb潜伏感染组(F=11.986,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8.28±2.04)%]、治疗6个月[(7.46±1.87)%]时的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现治疗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F=6.458,P=0.001);治疗6个月时的表达低于治疗3个月时(F=6.458,P=0.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58,P=0.068);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6.255,P<0.0001)。结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减少,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Th17细胞逐渐增加,表明Th17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经抗结核治疗后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逐渐减少,进一步说明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免疫学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血浆和胸水中白介素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廖明凤 张明霞 +5 位作者 邓群益 邓永聪 高伟良 余卫业 陈心春 周伯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1717-171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浆及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20例...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浆及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和胸水中的IL-6的浓度。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1,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P=0.0029);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IL-6显著高于相应血浆中IL-6水平(P<0.0001)。结论 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结核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B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影 陆坚 +3 位作者 邱振纲 张兴树 张明霞 陈心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B细胞分群技术,并了解健康对照者、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B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B细胞表面CD19/CD5/CD1d标识将B细胞分为四群。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健康对照、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及B细胞分群... 目的初步建立B细胞分群技术,并了解健康对照者、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B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B细胞表面CD19/CD5/CD1d标识将B细胞分为四群。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健康对照、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及B细胞分群表达的差异。结果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较健康对照者减少,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核患者外周血CD19+CD5+CD1d+B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CD19+CD5-CD1d+B细胞高于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CD19+CD5-CD1d-B细胞低于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B细胞亚群的紊乱,尤其是CD19+CD5+CD1d+B细胞增多最为明显,而CD19+CD5-CD1d+B/CD19+CD5-CD1d-B细胞只比结核潜伏感染者显著增多或降低,提示B细胞亚群在结核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B细胞 亚群
下载PDF
比较结脑病人血液和脑脊液IFN-γ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剑锋 杨倩婷 +3 位作者 林玲 李宁宁 邓群益 陈心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外周血和脑脊液细胞中IFN-γ的表达,评价该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简称Elispot)...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外周血和脑脊液细胞中IFN-γ的表达,评价该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简称Elispot)检测1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PBMC和脑脊液中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结果 ELISPOT检测两种细胞分别在ESAT6蛋白和Pool A多肽的作用下,释放的IFN-γ水平均没差别(P>0.05);两种标本ELISPOT检测阳性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结核特异性的Elispot检测诊断方法适用于脑脊液标本的检测,并且其检测效果与外周血细胞的检测是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释放反应 早期分泌抗原靶6k Da蛋白(ESAT6)抗原 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下载PDF
小儿风热清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30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艳荣 王险峰 +1 位作者 陈军 张青堂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风热清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儿风热清口服液,每次10 mL,qid;对照组... 目的观察小儿风热清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儿风热清口服液,每次10 mL,qid;对照组加用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0 mLt,id,疗程均为3~7 d。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风热清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风热清口服液 手足口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外周血T/B细胞表面Tim1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殷玲丽 张影 +4 位作者 赵桅 张洁云 张明霞 张兴树 赵丹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9期1662-1663,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 4+T细胞和CD 3+CD 1+9CD 5+B细胞上Tim1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健康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 4+T细胞和CD 3+CD 1+9CD 5+B细胞上Tim1的变化情况,并动态观...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 4+T细胞和CD 3+CD 1+9CD 5+B细胞上Tim1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健康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 4+T细胞和CD 3+CD 1+9CD 5+B细胞上Tim1的变化情况,并动态观察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治疗6月、治疗9月、治疗12月外周血CD 4+T细胞和CD 3+CD 1+9CD 5+B细胞上Tim1表达的差异。结果结核患者外周血CD 4+Tim1+细胞和CD 3+CD 1+9 CD 5+Tim1+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者(P值分别为P=0.006和P=0.0014)。动态观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治疗6月、治疗9月、治疗12月外周血CD 4+Tim1+细胞和CD 3+CD 1+9 CD 5+Tim1+细胞总体呈下降趋势,治疗12月后与治疗前相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044和P=0.028)。结论 CD 4+Tim1+细胞和CD 3+CD 1+9 CD 5+Tim1+细胞在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经有效的抗痨治疗后明显下降,提示可以作为疗效考核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T细胞 B细胞 Tim1
下载PDF
深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艳荣 王险峰 +2 位作者 陈丽云 张青堂 陈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总结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46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除2月份有零星发病外,全年均散在流行,EV71感染与高热、高白细胞计数、血... 目的总结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46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除2月份有零星发病外,全年均散在流行,EV71感染与高热、高白细胞计数、血糖及胸片异常有关。普通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有重症倾向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6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独特,早期诊断、分层治疗,可降低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属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早期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献雄 杨倩婷 陈心春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742-744,共3页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结核菌素皮试(TB-PPD皮试)在MTB潜伏感染早期诊断的优异。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Elispot试剂盒(简称Elispot)对1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并和T...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结核菌素皮试(TB-PPD皮试)在MTB潜伏感染早期诊断的优异。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Elispot试剂盒(简称Elispot)对1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并和TB-PPD皮试进行平行比较。结果100例健康志愿者中有50例TB-PPD皮试阳性(占50%),Elispot检测阳性20例(占2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5,P<0.005)。结论MTB特异性IFN-γElispot试剂盒在健康人群中检测阳性率比传统的TB-PPD皮试要低,Elispot检测体外IFN-γ应答反应在诊断MTB潜伏感染的价值优于TB-PPD皮试,在MTB潜伏感染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干扰素释放反应 结核菌素皮试 酶联免疫斑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