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就还是高攀?——对高校中文系文学课师生间阅读对象不一致现象的透视及对策
1
作者 蒋颖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文系文学课上出现了师生间阅读对象不一致的现象:老师对阅读对象的要求是偏向古典、高雅、文字文本,而学生则对现当代作品、大众文学、文字文本与视听文本相结合的接受方式情有独钟。这种现象主要是师生成长的环境不...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文系文学课上出现了师生间阅读对象不一致的现象:老师对阅读对象的要求是偏向古典、高雅、文字文本,而学生则对现当代作品、大众文学、文字文本与视听文本相结合的接受方式情有独钟。这种现象主要是师生成长的环境不同造成的。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认为解决的办法在于:师生应在平等的氛围中加强沟通、交流,进而加强学生阅读过程的管理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 阅读对象 师生差异 意义 对策
下载PDF
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大就业”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小花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同时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社会实战、就业等方面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大就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高校就业教育现状 高校“大就业”教育体系
下载PDF
偏离与错位——对苏联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关系的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南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苏联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那段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它的变种“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在中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苏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又是对现实主义的偏离。“两结... 苏联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那段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它的变种“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在中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苏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又是对现实主义的偏离。“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特别突出浪漫主义的作用,强调要在文学中表现理想,因此产生了许多虚假的文学作品。这就产生了与现实主义更大的一次偏离和错位。中苏文学由于过分强调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从而忽视了文学的审美和娱乐作用。这给文学事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后人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学 中国十七年文学 现实主义 反思
下载PDF
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的柔性系统
4
作者 段益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38-43,48,共7页
汉语语法的柔性系统是诸多柔性现象的系连和整合。就表述方式来看 ,可以分为两可、融合、类同、循序、添加、失衡等各种类型 ;从复合动因来看 ,有因观察角度的差别而形成的立论和类推差异的主观动因 。
关键词 单音反义形容词 柔性系统 表述方式 复合动因
下载PDF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四)
5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9-24,共6页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三义”说 赋论 《诗》赋体 辨证
下载PDF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五)
6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5-23,共9页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诗品》 “三义”说 赋论 《诗》赋体 辨证
下载PDF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三)
7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诗品》 “三义”说 赋论 《诗》赋体 辨证
下载PDF
钟嵘《诗品》赋论(一)——《诗》赋体系列辨证
8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3-36,共4页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诗品》 “三义”说 赋论 《诗》赋体 辨证
下载PDF
《诗品》疑难问题辨说——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中)
9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关键词 钟嵘诗论 《诗品》诗评 豫籍诗人 疑难问题 辨说
下载PDF
《诗品》疑难问题辨说(上)——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
10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8-45,共8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关键词 钟嵘诗论 《诗品》诗评 豫籍诗人 疑难问题 辨说
下载PDF
《诗品》疑难问题辨说——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下)
11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1-49,共9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关键词 钟嵘诗论 《诗品》诗评 豫籍诗人 疑难问题 辨说
下载PDF
钟嵘《诗品》赋论——《诗》赋体系列辨证(二)
12
作者 陈元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诗品》 “三义”说 赋论 《诗》赋体 辨证
下载PDF
汉语语法的三元系统
13
作者 段益民 《洛阳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0-35,共6页
语形、语义、语值、语境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要素,是研究、解释汉语语法事实和语法理论的基本前提。因而,从“语形、语义、语值、语境”角度切入,结合不同的相关因素,可以构建汉语语法的制约系统、证明系统、柔性系统。
关键词 基本要素 制约系统 证明系统 柔性系统
下载PDF
论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的民间化叙事策略
14
作者 祁丽岩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在当前的底层叙事中独树一帜,他以民间化的立场来审视和评判现实社会,他对底层经验的表述,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同情,而是充分介入到对象内部经验世界与情感世界之中,用切近底层的话语表述还原了底层生命个体的无...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在当前的底层叙事中独树一帜,他以民间化的立场来审视和评判现实社会,他对底层经验的表述,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同情,而是充分介入到对象内部经验世界与情感世界之中,用切近底层的话语表述还原了底层生命个体的无望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神农架 系列小说 民间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中“化形为蛇”情节的佛教源流探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项裕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128-134,共7页
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一种死后以“化形为蛇”的方式来报复仇人的情节,这种情节在话本小说、文言小说甚至笔记中均有记载。探其渊源流变,在早期汉译佛经中可以找到“变蛇”与“嗔怒”之间转换原则的佛典依据。在僧人们看来,人若临死时... 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一种死后以“化形为蛇”的方式来报复仇人的情节,这种情节在话本小说、文言小说甚至笔记中均有记载。探其渊源流变,在早期汉译佛经中可以找到“变蛇”与“嗔怒”之间转换原则的佛典依据。在僧人们看来,人若临死时饱含嗔怒,亡后就会化形为蛇,备受诸苦,这是一种烦恼习气的报应。此后,这种信仰与情节通过一系列的僧人故事转而流播民间,有些故事逐渐向复仇主题靠拢。而后,中国小说遂将“化形为蛇”的情节原型吸收下来,使之成为“报复”主题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但嗔怒作为死前的心理状态,依然是“化形”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应 嗔怒 佛典原型 话本小说 《高僧传》 《宋高僧传》
下载PDF
话本小说与禅宗预言偈——从《水浒传》中的预言偈说起 被引量:5
16
作者 项裕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中存有数量不少的禅宗预言偈,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产物,也是贯穿小说叙事的神秘纽带。这种预言偈在《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及《宋高僧传》等僧人传记中均有纪录。禅宗在宋元时代的盛行,使得预言偈以种种途径影响并进... 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中存有数量不少的禅宗预言偈,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产物,也是贯穿小说叙事的神秘纽带。这种预言偈在《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及《宋高僧传》等僧人传记中均有纪录。禅宗在宋元时代的盛行,使得预言偈以种种途径影响并进入到宋元时期的说话艺术之中,"说参请"是二者之间的媒介之一,而禅宗预言偈与古代小说的结缘,肇端于唐宋文言小说,唐代的敦煌变文以及南宋文言小说集《夷坚志》等书中皆有轨迹可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 禅宗 预言偈 水浒传 说参请
下载PDF
戏曲意境论概说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汉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古典戏曲创作和赏评存在着一个以意境为核心的理论系统。意境作为戏曲赏评的综合标准和最高要求,居戏曲赏评的核心地位.意境的要求贯穿于编剧的各个环节中,也是戏曲创作围绕的核心。戏曲意境理论笼括了戏曲的赏评论和创作论,统率着戏曲... 古典戏曲创作和赏评存在着一个以意境为核心的理论系统。意境作为戏曲赏评的综合标准和最高要求,居戏曲赏评的核心地位.意境的要求贯穿于编剧的各个环节中,也是戏曲创作围绕的核心。戏曲意境理论笼括了戏曲的赏评论和创作论,统率着戏曲的题材论、人物论、语言论、结构论,乃至戏曲二重创作的演剧论,是戏曲本质特征的理论体现,是民族特色的编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戏曲赏评 戏曲创作 核心
下载PDF
略论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和发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小花 钟健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及高校学费的上涨,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显。实现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是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发展的... 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及高校学费的上涨,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显。实现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优化,是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发展的基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勤工助学 优化 发展
下载PDF
在“追求快乐”与“正经女人”之间的灵魂挣扎——莎菲女士人格分裂心理解读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47-51,共5页
"现代女性"莎菲的吊诡在于她是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过渡人"。她内心"威严指令"(做"正经女人")对她"本我"冲动(要"追求快乐")的压抑,驱使她的"人格面具"... "现代女性"莎菲的吊诡在于她是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过渡人"。她内心"威严指令"(做"正经女人")对她"本我"冲动(要"追求快乐")的压抑,驱使她的"人格面具"通货膨胀,导致了她的人格分裂。莎菲形象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她昭示出:社会转型期觉醒青年遭遇的最大"仇敌"或痛苦"就是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女士的日记》 人格面具 威严指令 超我 本我
下载PDF
加强对大学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关注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林 杨建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文把第四学期CET - 4成绩在 4 9.5分以下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称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统计了这部分学生的数量 ;分析了这个群体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英语学习困境的建议以及改变现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关注 大学英语学习 弱势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