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与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国奋 江震钦 +4 位作者 何锦照 廖驭国 朱敏真 黄展坤 崔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用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以56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A与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SA发现有112支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用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以56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A与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SA发现有112支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Ⅰ级44支、中度狭窄Ⅱ级33支、重度狭窄Ⅲ级35支、完全狭窄Ⅳ级0支,CTA发现轻度狭窄Ⅰ级为43支、中度狭窄Ⅱ级为35支、重度狭窄Ⅲ级为33支、完全狭窄Ⅳ级为1支。与DSA比较,CTA的灵敏性为97.4%、特异性为91.4%、正确指数为8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appa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DSA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CTA为无创检查,费用低、准确性高,且能在基层医院开展,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重要筛查依据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颈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利尿B超配合反常规体位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雁威 江权明 +3 位作者 张慧玲 温世和 黄东平 何国堂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34-2336,共3页
目的探讨利尿B超配合反常规体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2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4例,采用利尿B超配合反常规体位定位对结石进行ESWL治疗;对照组118例,... 目的探讨利尿B超配合反常规体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2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4例,采用利尿B超配合反常规体位定位对结石进行ESWL治疗;对照组118例,采用常规B超定位对结石进行ESWL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定位所需时间、ESWL后开始排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周内输尿管下段石街的发生率及8周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ESWL治疗成功率、冲击波冲击次数及肉眼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B超配合反常规体位应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ESWL治疗,定位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的常规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药 B超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相反
下载PDF
37例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玉民 黎艳 +1 位作者 刘向华 黄志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主要观察病灶位置、大小、数量、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结果 3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9.4岁,共发现103个病...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主要观察病灶位置、大小、数量、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结果 3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9.4岁,共发现103个病灶,其中单侧单发者17例,多发者20例,所有病灶均发生于腮腺浅叶、下极。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分叶状软组织肿块,96个病灶于平扫呈略高密度,5个病灶呈低密度,2个病灶呈等密度,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其中82个病灶囊变区呈裂隙样。增强扫描101个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25例病灶周围出现贴边强化血管影,其中6例病灶内见小血管穿行。9例患者同时合并上颈部淋巴结增大。结论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常多发,位于腮腺浅叶下极,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影像征象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黎艳 李玉民 +1 位作者 刘向华 黄志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多层螺旋CT平扫与CT血管成像(CTA)征象在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SISMAD病人的影像资料,观察CT平扫中肠系膜上动脉管径、密度、邻近结构及CTA中肠系膜上动脉的管腔影像,...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多层螺旋CT平扫与CT血管成像(CTA)征象在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SISMAD病人的影像资料,观察CT平扫中肠系膜上动脉管径、密度、邻近结构及CTA中肠系膜上动脉的管腔影像,并根据Yoo分型法进行分型。结果SISMAD的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内密度增高(20/21例,95%),可伴有管径增粗(19/21例,90.5%),大部分伴有周围脂肪密度增高(15/21例,71.4%),仅1例(4.8%)出现肠壁增厚及肠腔积液。根据Yoo分型法对CTA表现进行分型,Ⅰ型3例(均为Ⅰ-S亚型)、Ⅱ型6例(包括Ⅱ-S亚型3例)、Ⅲ型5例(包括Ⅲ-S亚型1例)、Ⅳ型7例(包括Ⅳ-S亚型2例)。11例显示真假两腔,10例假腔内为血栓充填,1例假腔呈瘤样扩张,7例可见溃疡,9例真腔狭窄率>80%,6例累及分支血管。1例受累空肠动脉供血肠管管壁增厚并呈高灌注表现。结论CT平扫对SISMAD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根据Yoo分型法对CTA表现进行分型更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与CT诊断对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华云 林云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93-94,共2页
目的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50例,对照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X线片与CT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目的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50例,对照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X线片与CT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典型病症包括胸片表现的细颗粒状、网格状、支气管充气征以及两肺野透亮度减低等.并发症包括肺出血、肺炎和气胸等。分析表明,肺部病变检出率CT扫描与X线片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检出率CT扫描与X线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与CT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是相互补充的,对临床高度可疑但X线片观察不能排除的患儿,应及时实施CT扫描.这对该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发现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X线片 CT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展坤 吴梦楠 刘松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7期28-29,3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怀疑发生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而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我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后处理,判断血管是否狭窄,并对狭窄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怀疑发生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而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我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减影去骨血管成像技术后处理,判断血管是否狭窄,并对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检测644段血管,发现狭窄146段(检出率为22.67%):轻度狭窄48段、中度狭窄47段、重度狭窄42段、闭塞9段,分别占32.88%、32.19%、28.78%、6.16%。颈部各类型血管之间的各狭窄程度的检出率据有统计学差异(X2=23.435,P=0.001);头部各类型血管之间的各狭窄程度的检出率据无统计学差异(X2=11.159,P=0.265)。结论CT血管减影成像可早期发现和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并对血管的狭窄程度等作出客观评估与判断,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狭窄动脉血管
下载PDF
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玉民 黎艳 +1 位作者 刘向华 黄志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95-697,共3页
目的 :探讨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5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良性病变(Madelung病26例,向心性肥胖6例,颈部良性脂肪瘤19例)的CT和MRI资料。结果:26例Madelung病表现为颈部浅层皮下脂肪及颈深层间隙脂肪增多,弥漫分... 目的 :探讨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5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良性病变(Madelung病26例,向心性肥胖6例,颈部良性脂肪瘤19例)的CT和MRI资料。结果:26例Madelung病表现为颈部浅层皮下脂肪及颈深层间隙脂肪增多,弥漫分布于颈部,增强扫描无强化,颈部肌肉和血管受压移位,肌肉变细、拉长。6例向心性肥胖表现为颈部皮下脂肪增多、增厚,呈均匀低密度,无包膜,内无纤维分隔,以颈前部和项部为著。19例颈部良性脂肪瘤表现为颈部单发的脂肪密度包块,包膜完整,增强扫描时包膜可强化,相邻颈部组织结构呈受压推挤改变。结论:颈部良性脂肪病变各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良性脂肪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性骨病变的CT、MRI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向华 李玉民 +1 位作者 黎艳 黄志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性骨病变的CT、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地中海贫血性骨病变的CT、MRI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17例胸腰椎椎体及附件均受累,其中4例合并颅骨病变,2例合并...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性骨病变的CT、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地中海贫血性骨病变的CT、MRI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17例胸腰椎椎体及附件均受累,其中4例合并颅骨病变,2例合并股骨及胫腓骨病变,5例合并肋骨、胸骨及肩胛骨病变。MRI见骨髓弥漫性信号异常,T_1WI骨髓高信号弥漫性降低,T_2WI呈等信号,STIR T_2WI呈高信号。CT示胸腰椎椎体呈栅栏状改变,骨小梁减少、增粗;其中5例肋骨、胸骨及肩胛骨膨胀改变,4例颅骨板障增厚、板障间呈放射状排列骨小梁;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1例,合并肋骨旁软组织肿块4例,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均匀强化,穿刺活检示髓外造血组织。结论:地中海贫血性骨病变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病史,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骨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闭孔疝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向华 黎艳 李玉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闭孔疝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闭孔疝8例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的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4例全腹部扫描,4例盆腔扫描,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72岁。右侧闭孔疝6例,左侧闭孔疝2例。疝... 目的探讨闭孔疝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闭孔疝8例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的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4例全腹部扫描,4例盆腔扫描,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72岁。右侧闭孔疝6例,左侧闭孔疝2例。疝内容物均为小肠。8例中7例有不同程度小肠梗阻的征象。8例均为单侧性病变,疝囊表现为耻骨肌与闭孔外肌之间边界清楚的囊性病灶,病灶的短径1.4~3.1cm,平均约2.2cm,其中5例囊内可见少量气体影。疝囊内的肠管壁可不均匀增厚,但内、外壁均较光整,无局部结节样增厚改变,增强肠壁强化程度减弱。结论闭孔疝的CT表现主要为耻骨肌与闭孔外肌之间边界清楚的囊性病灶,并腹内肠梗阻征象。对于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包括盆腔)的CT检查是发现、诊断闭孔疝有效、准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贾尚庭 沈路科 +1 位作者 刘向华 宋时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并给予三维重建技术,之后进行阅片,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所...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并给予三维重建技术,之后进行阅片,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所有患者中,43例为肋骨骨折,4例为肩胛骨骨折,3例为胸骨骨折,2例为胸椎骨折,2例为锁骨骨折,16例为胸腔积液骨折,5例为液气胸,7例为创伤性湿肺,3例为皮下气肿,1例纵膈气肿。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提供较为细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利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志明 黄展坤 +1 位作者 吴梦楠 杨志健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分析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食管异物穿孔诊断及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搜集行CT检查的食管异物患者资料45例,并结合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X线表现:①食管穿孔14例,大块骨异物35例,小块骨异物8例,未发... 目的分析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食管异物穿孔诊断及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搜集行CT检查的食管异物患者资料45例,并结合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X线表现:①食管穿孔14例,大块骨异物35例,小块骨异物8例,未发现异物2例。②CT表现:食管穿孔45例,食管周围炎31例,食管脓肿4例,食管-气管瘘2例,食管-纵隔瘘3例,吸入性肺炎5例,气胸1例。结论多层螺旋CT采用VR、MIP等后处理技术是诊断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的首选方法,对发现食管小骨块异物穿孔等并发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食道造影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穿孔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权明 赖永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脊柱骨折患者以损伤部位为中心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果:4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重建技术在脊柱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脊柱骨折患者以损伤部位为中心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果:45例脊柱骨折患者经三维重建均能立体显示脊柱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脱位、稳定性情况及三维空间关系等信息。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全面、立体、多方位地观察脊柱骨折,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径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16排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分级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云亮 吴仕强 刘向华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在病理分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完整胸部CT资料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4例周围型肺腺癌,对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周围型肺腺癌的瘤体大小(以直径为3cm为界)、深分叶征、棘突征及...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在病理分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完整胸部CT资料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4例周围型肺腺癌,对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周围型肺腺癌的瘤体大小(以直径为3cm为界)、深分叶征、棘突征及血管集中征等CT征象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而胸膜凹陷征和毛刺征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的差别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瘤体直径>3cm且具有深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中征等CT征象的周围型肺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而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对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周围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成人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价值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海宁 黄志明 缪淑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128层CT血管造影对成人主动脉弓离断(IA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1例成人主动脉弓离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考文献复习。结果128层CT血管成像显示主动脉弓发出头臂干后管腔缩小,发出左锁骨下动脉后管腔... 目的分析128层CT血管造影对成人主动脉弓离断(IA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1例成人主动脉弓离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考文献复习。结果128层CT血管成像显示主动脉弓发出头臂干后管腔缩小,发出左锁骨下动脉后管腔缩小并突然中断,与降主动脉形成纤维隔膜;升主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略扩张,双侧胸外侧动脉及内乳动脉扩张;双侧部分肋间动脉迂曲扩张;肺动脉稍增宽;双侧颈根部、脊柱旁多发扩张迂曲动脉与降主动脉交通。经右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示降主动脉未见显影,脊柱旁多发扩张迂曲动脉。确诊为A型主动脉弓离断并侧支循环形成。结论128层CT血管成像可明确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及分型,观察侧支循环及分流情况,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及评估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离断 计算机体层摄影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展坤 吴梦楠 黄志明 《右江医学》 2014年第3期317-319,32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42例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患儿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42例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患儿的脱位准确率和旋转性脱位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肯定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层螺CT旋转性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X线,合理运用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儿童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诊断产后子宫破裂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路科 李玉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70-670,共1页
女,32岁。顺产第5胎,产后阴道大量出血10h余。体温37.3℃,心率10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2mmHg(1mmHg=0.133kPa),神智清醒,精神差,贫血貌,未见活动性出血,宫颈产后状,宫缩可,宫底肚脐下一横指。入院当天RBC 2.44×1012/L,H... 女,32岁。顺产第5胎,产后阴道大量出血10h余。体温37.3℃,心率10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2mmHg(1mmHg=0.133kPa),神智清醒,精神差,贫血貌,未见活动性出血,宫颈产后状,宫缩可,宫底肚脐下一横指。入院当天RBC 2.44×1012/L,Hgb 77g/L;24h复查,RBC 1.44×1012/L,Hgb 44g/L;超声示腹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破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断与MRI诊断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尚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5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所接待的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通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还是阴性预测值相五项数据的比较,分析临床诊断与MRI诊断之...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所接待的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通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还是阴性预测值相五项数据的比较,分析临床诊断与MRI诊断之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采用MRI共诊断出48例,其中完全损伤29例,合并损伤5例,部分损伤6例,正常7例,准确度为92.8%。结论:MRI扫描是一种多平面的准确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无创伤检查方法,能够体现出损伤的具体情况以及软组织实际损伤状况,由此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相应手术的成功率以及由此提升手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升患者术后的康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 准确度 敏感度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运用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中明 黄振坤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3613-3614,共2页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运用。方法:选择4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16层螺旋CT(CTA),并在检查2周后,采用临床作为金标准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段进行诊断。检查后,分别比较两种诊断手段...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运用。方法:选择4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16层螺旋CT(CTA),并在检查2周后,采用临床作为金标准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段进行诊断。检查后,分别比较两种诊断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对两种诊断方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疾病诊断对狭窄分级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检查后,发现CTA组与DSA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的狭窄程度的1~5级的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进行诊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CT对肺部隐匿部位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华云 林云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肺部隐匿部位肺癌的临床特征,为隐匿性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0例入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验证,确诊为隐匿型肺癌,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的病例档案,并对透视、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特征进行整理和总结,对比分析。结果 ... 目的探讨肺部隐匿部位肺癌的临床特征,为隐匿性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0例入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验证,确诊为隐匿型肺癌,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的病例档案,并对透视、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特征进行整理和总结,对比分析。结果 7例患者使用CT扫描即检出病变,检出率17.5%;33例患者联合DR胸片和CT检测,其中11例行正位检测检出(27.5%),22例侧位检测检出(55%)。根据不同病变位置的发生率排序,隐匿型肺癌主要发生于后肋膈角和肺门区,数据与其它部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肋膈角和肺门区是隐匿型肺癌多发区域,正位胸片检查具有局限性,在不能确认为病灶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行侧位胸片检查,最好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测手段,以便更加准确的诊断隐匿型肺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型肺癌 诊断标准 CT扫描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路科 林云亮 +2 位作者 刘向华 黄志明 黎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临床最后确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常规MRI成像与DWI成像影像的诊断阳性率,分析超急性期和急性期DWI图像病灶的信号强度...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临床最后确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常规MRI成像与DWI成像影像的诊断阳性率,分析超急性期和急性期DWI图像病灶的信号强度。结果:超急性期常规MRI诊断的阳性率为22.2%,DWI的阳性率为88.9%,急性期常规MRI诊断的阳性率为75.7%,DWI的阳性率为94.6%。DWI共诊断新梗塞病灶47个,7个呈稍高信号,40个呈高信号,低场强磁共振DWI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实现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为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