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陆少君 曾伟斌 臧林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究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的高糖高脂饲料(HDF)配方、喂养周期及STZ注射剂量(35 mg/kg和40 mg/kg),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及8个模型组(... 目的探究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的高糖高脂饲料(HDF)配方、喂养周期及STZ注射剂量(35 mg/kg和40 mg/kg),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及8个模型组(A-H组),每组各10只。STZ注射5 d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首次空腹血糖测定后各组大鼠眼眶采血测定血清中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第8周处死大鼠取肝脏、肾脏、脾脏、胰腺,称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的血糖值显著升高(P<0.01),TG、TC及LDL-C水平和肝、肾、胰腺等脏器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注射STZ 35 mg/kg较40 mg/kg存活率大、存活时间长,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周期为8周后注射STZ的大鼠较4周大鼠死亡率高。结论 HDF喂养4周后注射35 mg/kg STZ是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较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糖高脂饲料 STZ剂量 SD大鼠
下载PDF
动物衰老模型建立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强威 江涛 唐春萍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动物衰老模型是衰老相关研究中必须涉及到的课题。目前动物衰老模型有很多种,如自然衰老模型、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O_3损伤致衰老模型、快速老化模型(SAMP)、去胸腺衰老模型等,本文对这些动物衰老模型进行比较与评估,并对其机制进行总... 动物衰老模型是衰老相关研究中必须涉及到的课题。目前动物衰老模型有很多种,如自然衰老模型、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O_3损伤致衰老模型、快速老化模型(SAMP)、去胸腺衰老模型等,本文对这些动物衰老模型进行比较与评估,并对其机制进行总结探讨,为相关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衰老模型 机制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究金花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3
作者 陆少君 蔡肇栩 +5 位作者 郭瑞雪 谢群巧 罗力 唐春萍 陈文健 江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9-360,共12页
探讨金花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为空白组,剩余50只则灌服高糖高脂乳剂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4 d后造模大鼠按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8 mg/kg... 探讨金花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为空白组,剩余50只则灌服高糖高脂乳剂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4 d后造模大鼠按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8 mg/kg)及金花茶高、中、低剂量组(260、130、65 mg/kg)。分组后连续给药6周,于末次给药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清及肝组织,检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游离脂肪酸(FFA),肝脂指标TC及TG,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脂质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活动度积分(NAS)评分;测定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金花茶药物组AUC、HOMA-IR及血清中FINS、TG、TC、LDL-C、FFA、ALT、AST、IL-6、IL-8、TNF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TG、TC、MDA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肪肝病样变减轻,肝细胞形态异常及炎症浸润明显改善,NAS评分显著下降(P<0.05);TLR-4、NF-κB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金花茶高剂量的改善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金花茶提取物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来调节糖脂代谢紊乱,降低炎症反应和减轻炎症浸润,改善NAFLD大鼠肝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金花茶 脂质代谢 TLR-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理冲颗粒对子宫肌瘤小鼠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4
作者 侯秋苑 李大炜 +2 位作者 陈文健 陆少君 祁银德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理冲颗粒对子宫肌瘤小鼠性素水平和子宫平滑肌、子宫、卵巢重量及系数的影响。方法通过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小鼠子宫肌瘤模型。72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理冲颗粒3个剂量(7.5,15,30 g/kg)组、桂枝茯苓胶囊... 目的探讨理冲颗粒对子宫肌瘤小鼠性素水平和子宫平滑肌、子宫、卵巢重量及系数的影响。方法通过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小鼠子宫肌瘤模型。72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理冲颗粒3个剂量(7.5,15,30 g/kg)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剂量为0.47 g/kg),连续15 d灌胃给药。末次给药24 h后,心脏取血观察各组小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取血后处死小鼠,解剖,称重,测量子宫分角下最大的竖径、横径,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理冲颗粒3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小鼠子宫重量、子宫脏器系数、血清中雌二醇、孕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激素受体水平(P<0.05);理冲颗粒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小鼠血清中孕激素受体水平(P<0.05),理冲颗粒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小鼠血清中的促卵泡激素水平(P<0.05);理冲颗粒3个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子宫肌瘤小鼠子宫的病理组织形态。结论理冲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冲颗粒 子宫肌瘤 子宫平滑肌 性激素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s通路探讨龟鹿补肾丸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5
作者 陈聪 陈志钊 +3 位作者 李志强 陈曌 江涛 耿春贤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目的探究龟鹿补肾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龟鹿补肾丸低、中、高剂量(1.8 g/kg、3.6 g/kg、7.2 g/kg)组和氨茶碱(30.0 mg/kg)组,每组10只。采... 目的探究龟鹿补肾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龟鹿补肾丸低、中、高剂量(1.8 g/kg、3.6 g/kg、7.2 g/kg)组和氨茶碱(30.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联合烟熏法复制COPD模型,自第29天起给予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28 d。实验第57天检测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MP-9、MMP-12、TIMP-1含量;IHC法检测肺组织TGF-β1、COL-I、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amd2、p-Samd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呼气峰流速(PEF)、吸气峰流速(PIF)、每分钟通气量(MV)、呼出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EF50)下降,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平均肺泡数(MAN)减少、肺平均内衬间隔值(MLI)增加,气道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肺泡灌洗液(BALF)中MMP-12、TIMP-1含量升高,肺组织TGF-β1、p-Samd2、p-Samd3、COL-I、α-SMA表达上调。经龟鹿补肾丸干预后,可升高PIF、PEF、MV、EF50,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MAN值增加,MLI值减少,抑制胶原沉积,降低MMP-12、TIMP-1含量,下调肺组织TGF-β1、p-Samd2、p-Samd3、COL-I、α-SMA的表达。结论龟鹿补肾丸可以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减轻气道重塑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鹿补肾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气道重塑 TGF-β1/Smads通路
下载PDF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莉莉 王洁 +3 位作者 江涛 沈志滨 陈艳芬 唐春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76-2480,共5页
目的研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4-氨基吡啶(4-AP)诱导小鼠舔体的瘙痒动物模型、豚鼠皮肤组胺致痒模型、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组胺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模型及SchultzDale反应试验,探讨香鳞毛蕨有效... 目的研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4-氨基吡啶(4-AP)诱导小鼠舔体的瘙痒动物模型、豚鼠皮肤组胺致痒模型、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组胺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模型及SchultzDale反应试验,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止痒抗过敏作用。结果香鳞毛蕨有效部位能明显降低4-AP所致的小鼠瘙痒的瘙痒时间和瘙痒次数,提高组胺所致的豚鼠致痒阈,并能抑制组胺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降低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对OVA所致过敏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也有抑制作用。结论香鳞毛蕨有效部位有一定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可能与拮抗组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 止痒 抗过敏 组胺 4-氨基吡啶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在中药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邓红 吴纯启 +1 位作者 江涛 王全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5-982,共8页
微生物组是一新兴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人类健康、农业、生物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其中,肠道微生物组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征)等有关。中药常作... 微生物组是一新兴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人类健康、农业、生物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其中,肠道微生物组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征)等有关。中药常作为补益药而长期大量服用,其口服进入胃肠道后,肠道菌群可影响中药药理和毒理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微生物组的基本概况、常用的检测技术及其与何首乌所致肝毒性、黄芩直接作用于肠道、泽泻所致肾毒性及小柴胡汤所致肺炎等为代表的几种毒性作用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肠道 中药 药理 毒理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抗体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昭智 张锦红 陆少君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抗体(anti-PLGF)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观察anti-PLGF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子宫内膜形态结构、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的影...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抗体(anti-PLGF)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观察anti-PLGF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子宫内膜形态结构、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结果 anti-PLGF 1 mg/kg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能显著减小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anti-PLGF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的血管形成,从而有效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生长因子抗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纤维化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志平 罗力 +5 位作者 李粉英 陈远彬 秦少萍 贺明 曾昭智 郑名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通过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油酸性诱导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治疗组,制备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酮... 目的通过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油酸性诱导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治疗组,制备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0mg/kg连续14 d,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第7天和14天(停药7d和14d)各组随机处死12只大鼠取材,观察模型大鼠体重变化,测定动脉血液PaO_2、PaO_2/FiO_2值,肺指数及湿干重比,血清IL-1、TNF-α、PCⅢ、TGF-β1水平,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体重差异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治疗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升高(P<0.05),肺指数和湿干重比值明显降低(P<0.05),IL-1、TNF-α、PCⅢ、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肺损伤组织学半定量评分(IQA)分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对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调节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纤维化 干预效应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丁苯酞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林 白俐 +3 位作者 邓海娟 黄桑 邓群 曾昭智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苯酞治疗组(14 d治疗组和28 d治疗组),制备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按体质量10 mL/kg灌胃玉米油,丁...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苯酞治疗组(14 d治疗组和28 d治疗组),制备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按体质量10 mL/kg灌胃玉米油,丁苯酞治疗组每天灌胃丁苯酞180 mg/kg,连续14 d和28 d,观察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分别于末次给药24 h后小鼠取材,测定肺指数及湿干质量比、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肺组织中MDA和SOD含量,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体质量、肺指数及湿干质量比差异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丁苯酞治疗组给药14 d和28 d后其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肺纤维化程度评分分值显著降低(P<0.01);与丁苯酞治疗组给药14 d相比,给药28 d的血清中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丁苯酞能降低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给药28d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丁苯酞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治疗
下载PDF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体外抗犬小孢子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浩琪 张莉莉 +6 位作者 沈志滨 刘雪萍 陈艳芬 庄素琪 温玉莹 唐春萍 江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DF)体外抗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FC),从生物量的生成、山梨糖醇保护试验、麦角甾醇结合试验、细胞泄漏以及...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DF)体外抗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FC),从生物量的生成、山梨糖醇保护试验、麦角甾醇结合试验、细胞泄漏以及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等角度,探究DF的抗菌机制。结果 DF对M.canis的MIC及MFC几何均值的范围分别为0.298~0.596 mg/mL和0.334~0.668mg/mL。与生长对照组相比,DF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性降低M.canis的生物量和麦角甾醇的含量(P<0.01),和明显增加胞内物质的释放(P<0.01);无论是否加入外源性山梨糖醇和麦角甾醇,DF对M.canis的MIC值均无变化。结论 DF对M.cani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麦角甾醇的合成,或破坏细胞的完整性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香鳞毛蕨 有效部位 抑菌作用 机制
下载PDF
蒿甲虚热清颗粒对利血平和甲状腺素致阴虚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温玉莹 江涛 +5 位作者 陈艳芬 余楚钦 庄素琪 王丽苹 刘雪萍 唐春萍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研究蒿甲虚热清颗粒对阴虚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状腺素和利血平建立小鼠阴虚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蒿甲虚热清颗粒灌胃6 d,观察其对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疼痛、血糖、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阴虚模型小鼠... 目的研究蒿甲虚热清颗粒对阴虚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状腺素和利血平建立小鼠阴虚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蒿甲虚热清颗粒灌胃6 d,观察其对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疼痛、血糖、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和存活率下降,痛觉增敏(增加扭体次数),血糖、脾系数和胸腺系数显著下降,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蒿甲虚热清颗粒能明显增加阴虚动物的体质量、增加阴虚动物存活率,降低痛反应(减少扭体次数)、升高血糖、增加脾指数、胸腺指数,增强DT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蒿甲虚热清颗粒能改善阴虚模型小鼠体征,具有一定的镇痛、升高血糖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虚热清颗粒 阴虚模型 滋阴作用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紫君 杨超燕 +6 位作者 张锦红 古炽明 唐春萍 江炜 邹国发 黄娟 陈艳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5-1331,共7页
目的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同的造模方法,优选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模型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综合... 目的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同的造模方法,优选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模型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以此体系综合评价多种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优选理想的动物模型。结果实验结果确认该评价体系良好;接受免疫抑制剂处理并重复接种红色毛癣菌的动物模型质量较佳,成功率更高。结论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清晰、简便,优选的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适合推广用于抗真菌药的药效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型评价 红色毛癣菌 皮肤感染 免疫抑制 豚鼠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纤维化的干预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志平 李粉英 +4 位作者 黄桑 罗力 陈远彬 何光范 曾昭智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通过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油酸性诱导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治疗组,制备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酮... 目的:通过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油酸性诱导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治疗组,制备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0 mg/kg连续14 d,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停药7 d和14 d)各组随机处死12只大鼠,观察模型大鼠体重变化,测定动脉血液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值,肺指数及湿干重比,血清IL-1、TNF-α、PCⅢ水平,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治疗组动物PaO2和PaO2/Fi 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指数和湿干重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PCⅢ以及IL-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对急性肺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调节炎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急性肺损伤 纤维化 干预效应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黄草乌及其炮制品对心脏毒性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温玉莹 王丽苹 +3 位作者 沈志滨 庄素琪 江涛 唐春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研究黄草乌炮制前后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十二指肠注射给予黄草乌混悬液,观察小鼠心电图和心率变化;不同浓度滇乌碱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试剂盒检测心... 目的:研究黄草乌炮制前后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十二指肠注射给予黄草乌混悬液,观察小鼠心电图和心率变化;不同浓度滇乌碱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中LDH、MDA和SOD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黄草乌心电图的QRS波异常,心率明显减慢;而制黄草乌组心电图的QRS波较正常。滇乌碱作用H9c2心肌细胞24 h后,IC50值为97.63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0、50μmol/L滇乌碱和50μmol/L乌头碱能显著提高细胞上清液中的LDH和MDA含量,100、50、10μmol/L滇乌碱和50μmol/L乌头碱能显著降低SOD的活性以及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与50μmol/L乌头碱组比较,50、10μmol/L滇乌碱组的LDH和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10μmol/L滇乌碱仅SOD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草乌对心脏有明显毒性,炮制后毒性减小。在相同浓度下,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毒性大于滇乌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草乌 炮制 滇乌碱 心脏毒性
下载PDF
黄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性和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丽苹 陈强威 +3 位作者 沈志滨 江涛 黎虽宇 唐春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64-1868,共5页
目的:比较黄草乌和其炮制品的毒性效应/镇痛效应。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草乌和其炮制品滇乌碱、8-去乙酰滇乌碱的含量;采用Bliss法分别测定黄草乌及其炮制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或测定其最大给药剂量;小鼠连续7 d灌胃黄草乌及其... 目的:比较黄草乌和其炮制品的毒性效应/镇痛效应。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草乌和其炮制品滇乌碱、8-去乙酰滇乌碱的含量;采用Bliss法分别测定黄草乌及其炮制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或测定其最大给药剂量;小鼠连续7 d灌胃黄草乌及其炮制品,末次给药1 h后观察小鼠Ⅱ导联心电图变化(心率失常发生率、心率变化);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黄草乌及其炮制品镇痛作用。结果:黄草乌中滇乌碱的含量为264.19μg/g,制黄草乌中8-去乙酰滇乌碱的含量为574.25μg/g;黄草乌的LD_(50)为生药2.09 g/kg,黄草乌炮制品的最大给药量为生药18.0 g/kg。在生药1.0 g/kg相同剂量下灌胃给药,黄草乌组小鼠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制黄草乌组小鼠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6.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草乌组及制黄草乌组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黄草乌组及制黄草乌组小鼠的平均心率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黄草乌及其炮制品均具有镇痛作用(P<0.05或P<0.01),且两者镇痛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黄草乌毒性较大,炮制后的黄草乌毒性明显降低,炮制后的黄草乌镇痛效果并未降低,炮制对黄草乌具有减毒存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草乌 炮制 镇痛 毒性
下载PDF
基于钙超载研究滇乌碱诱导大鼠心律失常的毒性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祉思 程婉秋 +5 位作者 江涛 沈志滨 陈艳芬 陈聪 司徒莹 唐春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54-2858,共5页
目的:研究滇乌碱诱导大鼠心律失常的毒性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滇乌碱低、高剂量组(0.09、0.14 mg/kg)和乌头碱组(阳性对照,0.88 mg/kg),每组8只。各给药组大鼠每天灌胃相应药物1次,正常对照组大鼠灌... 目的:研究滇乌碱诱导大鼠心律失常的毒性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滇乌碱低、高剂量组(0.09、0.14 mg/kg)和乌头碱组(阳性对照,0.88 mg/kg),每组8只。各给药组大鼠每天灌胃相应药物1次,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 d。末次灌胃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心电图变化,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腺苷三磷酸(ATP)含量、心肌细胞中Ca^(2+)含量、心肌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以及雷诺定受体2(RyR2)、Ca^(2+)-ATP酶(SERCA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滇乌碱低剂量组大鼠QRS波时限、校正后QT期间(QTc间期)均显著延长(P<0.01),心肌细胞中Ca^(2+)含量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Ca^(2+)-Mg^(2+)-ATP酶活性、Na^(+)-K^(+)-ATP酶活性和SERCA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滇乌碱高剂量组和乌头碱组大鼠心率均显著增快(P<0.05或P<0.01),QRS波时限、QTc间期均显著延长(P<0.01),心肌细胞中Ca^(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ATP含量、Ca^(2+)-Mg^(2+)-ATP酶活性、Na^(+)-K^(+)-ATP酶活性和RyR2、SERCA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滇乌碱可导致大鼠心律失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中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下调心肌组织中钙转运相关蛋白RyR2、SERCA2的表达,从而导致Ca^(2+)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乌碱 心律失常 钙超载 腺苷三磷酸 雷诺定受体2 Ca^(2+)-ATP酶 毒性机制
下载PDF
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芷筠 陈强威 +3 位作者 江涛 程婉秋 侯捷 唐春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研究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选取60只12月龄昆明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及金线莲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 w,每周测... 目的:研究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选取60只12月龄昆明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及金线莲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 w,每周测1次小鼠体质量。连续灌胃给药3 w后,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第4周后处死,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小鼠脑组织中MDA、SOD、GSH-Px、ACh-E、MAO水平,皮肤中CAT、HYP水平及肝组织中AGEs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期间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可显著缩短自然衰老小鼠逃避潜伏期及到达平台路程,同时改善海马神经细胞的固缩深染;显著降低脑组织MDA、ACh-E、MAO水平,并显著增强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显著提高皮肤中CAT、HYP水平;并显著降低肝脏中AGEs水平。结论: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能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细胞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氧化物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乙醇提取物 自然衰老小鼠 抗衰老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胎间隔和交配间隔时间对昆明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少君 曾昭智 +2 位作者 张锦红 黄伟焰 幸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77,共4页
在昆明(KM)小鼠的繁殖生产中,胎间隔和交配间隔时间需随着实验动物需求的阶段性变化进行调整,其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繁殖性能下降。探究雌鼠胎间隔与雄鼠交配间隔时间对KM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为KM小鼠繁殖生产和选种、育种提供参考... 在昆明(KM)小鼠的繁殖生产中,胎间隔和交配间隔时间需随着实验动物需求的阶段性变化进行调整,其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繁殖性能下降。探究雌鼠胎间隔与雄鼠交配间隔时间对KM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为KM小鼠繁殖生产和选种、育种提供参考。选择不同胎间隔的雌性及不同交配间隔的雄性KM小鼠,以雄鼠∶雌鼠=1∶2的比例同笼7d,在生产繁殖过程中统计雌性KM小鼠的繁殖性能相关指标,包括妊娠率、产仔数、初生仔鼠平均体重、离乳数及初生仔鼠窝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胎间隔时间超过102d的雌性与交配间隔大于60d的雄性小鼠合笼后的妊娠率、离乳数和初生仔鼠窝重相比于没有时间间隔雌雄鼠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1);胎间隔时间超过102d的雌鼠或交配间隔大于60d的雄鼠,在与对应的无间隔的雄鼠、雌鼠合笼后,妊娠率、离乳数和初产生仔鼠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亦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1)。研究表明,雌鼠胎间隔时间超过102d和雄鼠交配间隔时间超过60d,均显著降低KM小鼠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胎间隔 交配间隔 繁殖性能
下载PDF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犬小孢子菌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庄素琪 张莉莉 +5 位作者 唐春萍 沈志滨 陈艳芬 温玉莹 侯捷 江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 探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药物对抑菌圈直径的影响,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 目的 探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药物对抑菌圈直径的影响,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动态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M.canis的杀菌作用.建立M.canis致豚鼠体癣模型,皮肤病变评分、真菌学转阴率、组织病理学三方面综合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M.canis的体内抗菌作用.结果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对M.canis产生不同大小的抑菌圈.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 MIC范围为0.185~1.477 mg/mL和0.157 4~1.26 mg/mL,MFC范围为0.369~2.594 mg/mL和0.472 5~1.89 mg/mL;香鳞毛蕨有效部位高剂量组72 h时呈现明显杀菌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第14、21天均可降低豚鼠体癣模型皮损评分(P<0.05,P<0.01),给药21 d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低、中、高剂量转阴率分别为40%、60%、80%,PAS染色结果表明给药14、21 d,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可减少感染组织皮肤角质层孢子数.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M.canis有一定体内外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 犬小孢子菌 最低抑菌浓度 时间-杀菌曲线 体癣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