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152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中医湿证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亚栋 赵文杰 +7 位作者 刘译鸿 邓深苑 何怡瀚 朱燕娟 余娅娅 常雪松 肖真真 张海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湿证与初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以下简称肠癌)患者疾病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共调查152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应用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的《湿证诊断标准》判别患者... 【目的】探讨中医湿证与初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以下简称肠癌)患者疾病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共调查152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应用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的《湿证诊断标准》判别患者湿证与非湿证,并进行相关疾病信息收集,对比初治结直肠癌患者湿证与非湿证之间的差异。【结果】(1)人口学资料:湿证患者占86.84%(132/152),非湿证患者占13.16%(20/152);湿证与非湿证患者在年龄、性别、饮食偏好、吸烟史、居住地潮湿情况、体质量指数(BMI)、体力状况(PS)评分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舌象特点:2组在舌色、腻苔和黄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湿证患者更多表现为淡红舌、黄腻苔,提示舌象结果有助于湿证的诊断。(3)湿证的症征信息特点:湿证患者的症征信息以舌苔腻(91例)、肠鸣(78例)、便溏(68例)多见;量表与临床诊断基本符合,诊断一致率为71.05%(108/152),在诊断有出入的患者中症状以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4)疾病特征:2组患者在T分期比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证组的原发肿瘤更多分布于T3-T4期,而非湿证组的Tis-T2期与T3-T4期均有分布;2组患者在周围神经浸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湿证组无周围神经浸润比例要明显高于湿证组;其余疾病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证诊断标准》可作为临床上肠癌湿证诊断的辅助工具;初治结直肠癌中湿证患者占比超8成,其典型特征为舌苔腻、肠鸣及便溏,且湿证与部分临床预后高危因素有关,因此肠癌湿证的诊断对于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湿证 横断面研究 典型特征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胜奇 李晶 +2 位作者 王能 刘成宽 王志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步影响周围组织及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细胞死亡领域相关研究多聚焦于细胞死亡的内在调控过程,而对细胞死亡后释放信号的多样性,以及所释放信号如何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注较少。一方面,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调控肿瘤炎性微环境形成、代谢、耐药、转移等各种生物学过程。此外,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作为第二信使,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应答反应活性。合理利用多种多样的细胞死亡途径并采用药理学手段调节细胞死亡释放信号,有望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及策略。中医药在调节细胞死亡信号进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领域具有传统优势。拟综述主要探讨细胞死亡途径的释放信号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中医药调控细胞死亡途径进而抗肿瘤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途径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 中医药 肿瘤免疫调控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Treg在银屑病治疗及中医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海明 唐斌 +3 位作者 卢月 韩凌 刘华桢 卢传坚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048-1052,共5页
银屑病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影响2%~3%的人口。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能够诱导Foxp3的表达,上调Treg比例。Treg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型,在银屑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银屑病发病原因、PI3K/AKT/mTOR信号通路... 银屑病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影响2%~3%的人口。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能够诱导Foxp3的表达,上调Treg比例。Treg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型,在银屑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银屑病发病原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上调Treg比率治疗银屑病、中药发挥的作用等角度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TREG 银屑病 中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医案研究的国医大师湿证辨证规律与用药探索
4
作者 黄燕 张逸雯 胡镜清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16-2620,共5页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对湿证的辨证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检索湿证相关论文及医案进行病-证-方的...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对湿证的辨证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检索湿证相关论文及医案进行病-证-方的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358篇,专业书籍12部,古今医案云平台名医医案1296案,共计纳入国医大师治疗湿证医案2195案,涉及国医大师88位。涉及西医疾病84种、中医疾病67种,将证候归类为湿热、湿浊、寒湿、夹痰、夹瘀、夹风、夹毒、兼脾虚、兼阴虚等15种,得出高频中药26味并聚类为4组,网络分析得出了核心药物药对为茯苓-白术,核心药物组合为茯苓、白术、黄芪、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薏苡仁、陈皮。结论:国医大师湿证医案西医疾病多涉及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证候以湿热为核心证候,兼夹证候以脾虚、血瘀、肾虚为主,病机多为复杂病机。治疗以健脾除湿、调气活血为核心,辅以清热解毒、化痰、滋阴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湿证 医案 辨证 用药规律 复合病机 湿热证 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疾病登记系统的膜性肾病中医主要证型分布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铭睿 洪晓帆 +5 位作者 包崑 梁星 蔡凤丹 郑佳旋 江莎 黄小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581-1589,共9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诊疗数据,探讨IM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对IMN中医证型的认识,为研究IMN的主要病机和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IMN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横断面调查方...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诊疗数据,探讨IM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对IMN中医证型的认识,为研究IMN的主要病机和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IMN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多中心来源的187例IMN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归纳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根据IMN的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3组,并根据地域将患者分为广东组和黑龙江组2组,分析不同IMN的危险分层及地域对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1)中医证候分布情况:187例患者中,分布频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小便混浊或有明显泡沫尿167例(89.30%),舌苔腻、舌胖大或齿痕158例(84.49%),水肿134例(71.65%);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湿阻证频次最高,共169例(90.37%),其次为气虚证165例(88.24%)、血瘀证89例(47.59%)。(2)分组情况:187例患者中,低风险组102例(54.54%)、中风险组54例(28.88%)、高风险组31例(16.58%);广东组147例(78.61%),黑龙江组40例(21.39%)。(3)IMN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中,在IMN的危险分层方面,低风险组患者中湿阻证的占比为83.33%(85/102),中风险组为98.15%(53/54),高风险组为100.00%(31/31),3组患者的湿阻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地域方面,广东组和黑龙江组的瘀血证比例分别为55.10%(81/147)和20.00%(8/40),不同地域的血瘀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兼夹证型方面,高风险组的气虚血瘀湿阻证比例[64.52%(20/31)]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的34.31%(35/102)、38.89%(21/54);广东组的气虚血瘀湿阻证比例[46.94%(69/147)]明显高于黑龙江组的17.50%(7/40),而气虚湿阻证比例[31.97%(47/147)]明显低于黑龙江组的60.00%(2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归纳和分析了IMN患者的中医证候、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湿证在IMN疾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这对于进一步揭示湿证内涵、促进IMN中医证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多中心数据采集系统 中医证型研究 湿阻证 气虚证 血瘀证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6
作者 钟婷靖 刘秦 +4 位作者 黎雄 刘俊峰 莫秀梅 陈达灿 晏烽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9,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研究模型,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探索构建小鼠(Balb/c)脾虚湿蕴证,进一步应用DNCB诱导Balb/c小鼠出现特应性皮炎样病变,建立脾虚湿蕴证特应性皮炎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进行脾虚、湿证症状评分;通过比较各组皮损程度、EASI评分、经皮水分散失(TEWL)值、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评价小鼠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测定小鼠肌酐、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胃泌素、淀粉酶水平。结果(1)在脾虚湿蕴证造模期间,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出现肥胖、精神萎靡、毛发污秽油腻、腹泻、肛周清洁度差等情况。在结合施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P<0.001)、脾虚湿蕴证组(P<0.05)、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P<0.001)的体质量都有所降低。(2)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的皮损程度更严重,EASI评分(P<0.05)、TEWL值(P>0.05)更高。(3)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的脾脏系数升高(P<0.001)、胸腺系数降低(P<0.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脾脏系数(P>0.05)、胸腺系数都降低(P<0.05)。(4)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小鼠肌酐(P<0.01)、葡萄糖(P<0.001)、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肌酐(P>0.05)、葡萄糖(P<0.05)、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结合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模型既可表现出明显的脾虚湿蕴证中医指征,也可表现出特应性皮炎病样特征,可作为可靠的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后续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病理机制探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药理机制探讨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脾虚湿蕴证 病症结合 动物模型 高脂饲料 小鼠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剑媛 周惠芬 +2 位作者 郭建文 何昱 万海同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3期29-33,共5页
出血性卒中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疾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出血性卒中的病机与毒损脑络、髓虚毒损及瘀血停留、水瘀互结等有关,临床常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通腑、破血化瘀、填... 出血性卒中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疾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出血性卒中的病机与毒损脑络、髓虚毒损及瘀血停留、水瘀互结等有关,临床常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通腑、破血化瘀、填精补髓等方法治疗。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炎症、细胞凋亡等不同途径来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脑屏障及神经功能发挥脑保护作用。笔者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卒中相关研究内容,为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中医药 病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8
作者 覃湛 莫美 +8 位作者 何超拔 耿立果 王彬 王继升 李恪丞 黄念文 洪志明 袁少英 张霄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2-158,共7页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门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具有症状多样、病因复杂、机制不清晰、反复发作等特点,西医常会面临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领域的独特优势,中华中医药学会...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门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具有症状多样、病因复杂、机制不清晰、反复发作等特点,西医常会面临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领域的独特优势,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男科、西医泌尿外科及相关药学领域专家围绕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医学认识进展、中医病因病机治法各家学说、与各个交叉学科的切入点、中医药参与慢性前列腺炎全程管理的作用与优势、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机制研究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讨论后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中医药能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社会心理、器官特异性、感染、神经系统、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等临床症候群,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不能耐受西药的不良反应或不能接受西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以疼痛症状为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下尿路症状为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合并精液液化异常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等均可采用中医药为主导的治疗。目前,慢性前列腺炎最佳诊疗策略尚未形成,需要从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研究。中西医应当整合两者的优势,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医药干预的定位和优势,以提高我国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优势病种 专家指导建议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脾虚湿阻证生物标志物的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晴 周攀宇 +3 位作者 张雅婷 张骏鸿 黎莉 韩凌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导致湿邪中阻,进而引起代谢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癌症等多种疾病,病情多反复缠绵难愈。目前组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中医药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采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导致湿邪中阻,进而引起代谢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癌症等多种疾病,病情多反复缠绵难愈。目前组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中医药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采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肠道微生物组学等技术手段研究脾虚湿阻证标志物研究进展,以期为脾虚湿阻证的证候实质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组学技术 脾虚湿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21) 被引量:28
10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杨丽虹 苏佩玲 包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659,共13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占我国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中,然而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循证实践指南。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法与步骤,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 特发性膜性肾病占我国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中,然而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循证实践指南。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法与步骤,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强度使用GRADE方法,通过访谈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确定指南范围、形成临床问题提纲;基于访谈结果和现有中西医肾病指南、权威教材以及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回顾的结果拟定临床问题、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及中医证型的调查清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家调查;然后针对临床问题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举行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关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聚焦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学 中医药疗法 循证实践 诊疗指南
下载PDF
从“湿损血络”病机探讨防治糖尿病泛血管病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思恩 邵静 +4 位作者 唐雨青 董倩影 李智博 李禹慧 王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糖尿病泛血管病变(DPD)因“隐”而“泛”的致病特点给人民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目前尚无防治DPD的明确方案。王磊教授基于现代医学对DPD的认识,从中医角度出发,在传承先贤学术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临证诊疗经验,提出“湿损血络”是DPD发... 糖尿病泛血管病变(DPD)因“隐”而“泛”的致病特点给人民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目前尚无防治DPD的明确方案。王磊教授基于现代医学对DPD的认识,从中医角度出发,在传承先贤学术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临证诊疗经验,提出“湿损血络”是DPD发生的关键病机,“湿”邪不仅是DPD早期的主要病理要素,也是推动病程后期“痰”“瘀”形成的源头,故临证防治DPD以“湿”为要,重在治湿,并附相关临床典型验案1例,为中医药防治DPD的临床诊疗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泛血管病变 糖尿病 湿邪 治湿 代谢紊乱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肖真真 朱燕娟 +5 位作者 刘译鸿 常雪松 陈亚栋 余娅娅 何怡瀚 张海波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4期14-20,共7页
目的基于Opal多重染色技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与中医寒热证、气虚证、痰湿证、阴虚证、热毒证、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收集ⅢB期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初治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 目的基于Opal多重染色技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与中医寒热证、气虚证、痰湿证、阴虚证、热毒证、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收集ⅢB期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初治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肿瘤免疫微环境中10个指标(CD3、CD4、CD8、CD68、CD163、FOXP3、LAG3、TIM3、PD-1、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61例患者记录了中医寒热证型,56例患者记录了中医气虚证、痰湿证、阴虚证、热毒证、血瘀证证型,其中伴有气虚证、痰湿证的患者居多。分析临床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发现,Ⅳ期患者中,CD8+T细胞表达的比例最高;男性患者中痰湿证的比例比女性高,PD-L1的表达比例最高;非L858R敏感突变患者中痰湿证居多,EGFR突变中TIM3表达比例最高(P<0.05)。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分析结果提示,热证患者中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水平更高,阴虚证与肿瘤区域中CD8+T细胞的表达负相关,痰湿证与整个区域中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医热证患者的肿瘤微环境更偏向于免疫“热肿瘤”,中医寒证向热证转化可能提高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应答率,中医痰湿证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辨证分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的研制
13
作者 黎创 徐鹏 +7 位作者 田瑞敏 曹肇睿 刘铭家 张蕾 卢钊宇 蓝涛华 王晓婉 毛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49-1457,共9页
目的 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为中医湿证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明确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涉及的概念及其内涵,构建理论框架,建立中医湿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维度。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 目的 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为中医湿证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明确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涉及的概念及其内涵,构建理论框架,建立中医湿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维度。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纳入的动物实验类文献,构建湿证动物模型评价宏观条目池,筛选并提取核心条目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基于文献研究结果形成专家重要性评分问卷,分析各条目得分的重要程度分布、重要性均值、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综合文献分析、专家重要性评分及专家具体意见,删除不能满足“重要性评分均值≥2.04”“变异系数≤30%”“文献评价中出现频率≥2%”三个条件中至少一个的条目,初步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结果 以神态形态、自主活动状态、体表特征、饮食、二便、舌象、运动行为学评估作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的7个维度。经过筛选共纳入文献348篇,形成包含72个条目的饱和条目池,筛选优化后获得38个核心条目,因子分析抽取16个公因子,进一步聚类分析成2类,分别命名为“湿从热化证”和“湿从寒化证”。专家重要性评分结果表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9 (P<0.05),提示专家整体意见趋于一致,协调程度高,结果可靠。其中,至少50%专家认为“非常重要”的条目为舌苔厚腻、肛周污秽、大便溏薄、懒动、大便不成形、神态萎靡6条,所有条目重要性评分均值的中位数为2.04 (1.73,2.37)分。变异系数范围为19.73%~53.38%。经过专家评价,最终形成了包含33个条目的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及相应的评判湿证成模标准。结论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信度及可操作性,经实测数据考评其特性后可供湿证动物实验过程中评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工具 专家重要性评分
原文传递
从湿邪论治糖尿病前期
14
作者 于雪 吴海 +1 位作者 李秀铭 魏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211-215,共5页
糖尿病前期处于糖调节受损的初期阶段,其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符合中医湿邪的致病特征。中医湿邪致病理论认为糖尿病前期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湿邪内羁为标,湿邪日久,瘀血内生。临床以益气健脾治其本,运化水湿治其标,通过多种方式除湿,... 糖尿病前期处于糖调节受损的初期阶段,其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符合中医湿邪的致病特征。中医湿邪致病理论认为糖尿病前期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湿邪内羁为标,湿邪日久,瘀血内生。临床以益气健脾治其本,运化水湿治其标,通过多种方式除湿,治疗过程中注意兼顾五脏,辅以活血之品祛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湿邪 脾失健运 湿邪内羁 益气健脾 运化水湿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不同T细胞亚群平衡紊乱与中医证型关联及YAP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金靖 叶思祺 +5 位作者 张瑜 晏烽根 刘俊峰 莫秀梅 李红毅 陈达灿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82-587,共6页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特应性皮炎(AD)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量与其平衡紊乱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AD患者35例(其中心火脾虚证21例、脾虚蕴湿证9...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特应性皮炎(AD)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量与其平衡紊乱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AD患者35例(其中心火脾虚证21例、脾虚蕴湿证9例、血虚风燥证5例)及健康对照者24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诱导分化为不同T细胞亚群后检测YAP mRNA的表达量。结果AD组及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患者中心火脾虚组AD严重程度评分(SCORAD)高于脾虚湿蕴组和血虚风燥组(P<0.001),性别、年龄、病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2及Th17比例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5),Treg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5)、在血虚风燥组升高(P<0.05),Th1/Th2及Th17/Treg比例在心火脾虚组均升高(P<0.05);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1),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01),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及IL-21在心火脾虚组升高(P<0.01),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在心火脾虚组降低(P<0.001),其余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IL-2均无明显变化;健康对照组中YAP mRNA在Treg中明显升高,(P<0.05),而在AD组中YAP mRNA在Th17中表达升高,在Treg中相对降低,YAP mRNA在Th17中的表达在心火脾虚组明显升高(P<0.01),在Treg中的表达在心火脾虚组明显降低(P<0.05),在Th1及Th2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D中存在Th2/Th1、Th17/Treg平衡紊乱,且在心火脾虚证中Treg下降、Th2及Th17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更明显,YAP在Treg中的表达下调、Th17中的表达上调很可能是介导AD Th17/Treg平衡向Th17偏移的关键因素,且这一特征在心火脾虚证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Yes相关蛋白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祛湿化痰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时昭 许文静 +1 位作者 蓝涛华 吕渭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543-1552,共10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祛湿化痰方治疗冠心病潜在的分子及生物通路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冠心病相关基因;使用Venny软件绘制...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祛湿化痰方治疗冠心病潜在的分子及生物通路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冠心病相关基因;使用Venny软件绘制韦恩图;利用Cytoscape软件及STRING数据库构建平台网络;使用R语言,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以及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运用PubChem网站、PDB数据库寻找配体及受体结构,应用AutodockTools及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运算。结果:在祛湿化痰方核心药物中共筛选获得36个主要活性化合物、416个潜在作用靶点;7264个基因靶点与冠心病有关;祛湿化痰方与冠心病的交集蛋白靶点140个;核心基因蛋白靶点有7个,包括雌激素受体α(ES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显示(MAPK14),祛湿化痰方治疗冠心病与氧化应激反应、对营养水平的响应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70条相关的信号通路,与雌激素信号通路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联紧密;分子对接运算发现AKT1、ESR1与柚皮苷,MAPK14、MAPK3与汉黄芩素之间的结合能(≤-8.0 kJ/mol)较小,且具有稳定的分子构象。结论:祛湿化痰方中存在柚皮苷、汉黄芩素等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可以稳定结合ESR1、AKT1、MAPK1等多个基因受体,其作用的生物通路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祛湿化痰方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的构建及尿蛋白与湿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晓帆 黎创 +4 位作者 蔡凤丹 王晓婉 梁星 徐鹏 包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260-2267,共8页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的建立及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与湿证的相关性。【方法】在《证素辨证学》中湿证证候表的基础上,检索相关文献,拓展湿证相关症状后形成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运用该问卷对52例膜性肾病患者行预试问卷分析...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的建立及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与湿证的相关性。【方法】在《证素辨证学》中湿证证候表的基础上,检索相关文献,拓展湿证相关症状后形成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运用该问卷对52例膜性肾病患者行预试问卷分析,以形成针对膜性肾病人群效度、信度良好的湿证调查表。运用此膜性肾病湿证调查表对该膜性肾病患者人群进行湿证评分,探究该人群中尿蛋白与湿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基于文献检索结果并与《证素辨证学》湿证证候比较,确定调查问卷题项,共包括26项;经预试问卷分析后,共得到包含水肿、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肢体乏力或倦怠、精神疲倦或嗜睡、面色秽浊如有污垢、口黏腻、呕恶或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小便浑浊或有明显泡沫尿、胃口变差、带下量多/阴囊潮湿共11个题项的膜性肾病湿证调查表。湿证调查表评分结果显示膜性肾病患者低、中、高尿蛋白组之间湿证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问卷统计分析建立了膜性肾病湿证调查表;运用该调查表对膜性肾病患者进行评分,提示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与湿证相关,湿证越重,尿蛋白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湿证 调查问卷 尿蛋白 相关性探讨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肺纤维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晓东 徐胜梅 +5 位作者 杨智华 梅丽艳 王茂杰 陈秀敏 韩凌 黄闰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2,I0033-I0035,共7页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rhizoma dioscoreae nipponicae,TSRDN)在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治疗可能性和潜在机制。方法在DBA/...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rhizoma dioscoreae nipponicae,TSRDN)在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治疗可能性和潜在机制。方法在DBA/1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中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建立新的体内RA-ILD模型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体外模型中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RA-ILD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和可能机制。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小鼠踝关节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用于检查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MTT法用于检测穿山龙总皂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B)、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荧光(IF)等方法分析TGF-β/Smad途径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穿山龙总皂苷可以改善BLM诱导的RA-ILD小鼠肺功能,减轻肺组织和关节的病理变化。在体外,穿山龙总皂苷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和mRNA表达。此外,穿山龙总皂苷在体外和体内降低了由TGF-β1激活的p-Smad2/3的表达。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以减轻RA-ILD的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穿山龙总皂苷 TGF-Β1 SMAD2/3
下载PDF
浅析升阳祛湿法治疗岭南地区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林蔓 彭桂原 +1 位作者 陈本澍 梁绮惠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鼽、鼽嚏范畴,本病的发生是以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内因与外因合而为患。团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其标为湿浊,其本为阳虚,阳气不足,湿停上焦,寒湿相搏,宣肃失常故见鼻痒喷嚏、清涕如水等症状,因此从阳论治对变...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鼽、鼽嚏范畴,本病的发生是以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内因与外因合而为患。团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其标为湿浊,其本为阳虚,阳气不足,湿停上焦,寒湿相搏,宣肃失常故见鼻痒喷嚏、清涕如水等症状,因此从阳论治对变应性鼻炎的辨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对鼻鼽的病因病机进行总结分析,得出“脾虚气陷,湿浊内蕴”乃岭南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核心病机,将升阳祛湿通窍法作为治疗准则贯穿始终,并配合切脉针灸疗法,旨在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同时融入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以正气为治病之本,强调作息规律与饮食合理,对岭南地区变应性鼻炎的辨证施治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岭南地区 升阳祛湿法 切脉针灸 经验总结
下载PDF
从学术传承角度探讨孟河费氏流派对湿证的认识和发展
20
作者 杨嘉 彭润芯 +1 位作者 黄鹏 徐福平 《基层中医药》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孟河费氏流派盛于明末清初,是中医近代继承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其治疗虚劳、杂病的理法方药为后世各家所推崇,尤其对于杂病兼有湿证的诊治富有特色。该文通过文献整理,归纳研究与费氏流派具有传承关系的7位医家:费伯雄、费绳甫、徐迪华、... 孟河费氏流派盛于明末清初,是中医近代继承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其治疗虚劳、杂病的理法方药为后世各家所推崇,尤其对于杂病兼有湿证的诊治富有特色。该文通过文献整理,归纳研究与费氏流派具有传承关系的7位医家:费伯雄、费绳甫、徐迪华、屠揆先、徐相任、邹云翔、邹燕勤。各位医家在外感、内伤杂病的诊治中,均认为“湿”乃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在治法上则别具特色,分别表现在固护中气、健脾化湿,肝脾同治、治湿护阴,回阳固脱、祛寒燥湿,从肾论治、利水除湿等方法上。笔者进而从其治湿的背景、学术思想和治法方药等方面,剖析得到孟河费氏流派治疗湿证的临床经验特色,梳理流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 中医流派 湿证 费伯雄 名医经验 中医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