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
16
1
作者
赵立荣
廖金铃
钟国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利用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的rDNA的ITS1区和5 8S区核甘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分别设计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特异性引物,实现了单条活的或FG(φ为4 ...
利用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的rDNA的ITS1区和5 8S区核甘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分别设计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特异性引物,实现了单条活的或FG(φ为4 %的甲醛)固定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PCR
快速检测
ITS1序列
松材线虫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73-2578,共6页
利用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 ,研究了甜玉米品种抗虫性差异 ,斯氏线虫、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系统的生态控制 ,根据不同卵量水平初步组建了第 5代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结果得出 :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由人工生态控制系...
利用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 ,研究了甜玉米品种抗虫性差异 ,斯氏线虫、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系统的生态控制 ,根据不同卵量水平初步组建了第 5代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结果得出 :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由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和自然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主要通过调控人工生态控制系统中的生态控制措施来达到生态控制目标。当甜玉米品种为穗甜 2号 ,卵密度为 18(块 / 10 0株 )时 ,不采取人为生态控制措施即可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为害 ,即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 ,利用穗甜 2号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即可达到生态控制目标 ;当甜玉米品种为粤甜 1号 ,卵密度为 18或 35 (块 / 10 0株 )时 ,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撒施线虫颗粒剂均可达到生态控制目标 ;当甜玉米品种为粤甜 1号 ,卵密度为 6 2 (块 / 10 0株 )时 ,则要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同时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和撒施线虫颗粒剂 ,才能达到生态控制目标。通过生态控制系统的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
玉米螟赤眼蜂
生态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螟赤眼蜂在甜玉米地寄生率和扩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PangetChen在甜玉米地的年消长动态、日活动规律 ,以及对不同甜玉米品种和不同防治类型地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Guenee)卵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田间扩散规律为 :在苗期 ,按每点 ...
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PangetChen在甜玉米地的年消长动态、日活动规律 ,以及对不同甜玉米品种和不同防治类型地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Guenee)卵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田间扩散规律为 :在苗期 ,按每点 2 0 0 0头的蜂量相距 3 2m左右释放玉米螟赤眼蜂 ,即可达到 5 0 %以上的寄生率 ;在穗期 ,按每点 2 0 0 0头的蜂量相距 2 4m左右释放玉米螟赤眼蜂 ,可达到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寄生率
甜玉米地
扩散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
2
4
作者
胡学难
吴佳教
+3 位作者
梁帆
梁广勤
叶伟峰
沈文涛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9-272,共4页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 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 2 1、4 32 (条 头 ) ,而对蛹的LD50 、LD99分别为 1 2、2 30 (条 ...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 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 2 1、4 32 (条 头 ) ,而对蛹的LD50 、LD99分别为 1 2、2 30 (条 头 )。在寄生强度测定中 ,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 3龄幼虫仅接触 0 5h ,每虫就可被侵入 1 6条线虫 ,1 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 90 % ,2 4h寄生的死亡率为 1 0 0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线虫
进境原木
长林小蠹
防治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斯氏线虫感染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与致死中时间
5
作者
胡学难
梁广勤
+6 位作者
吴佳教
梁帆
钟国强
莫仁浩
赵菊鹏
赵立荣
冯黎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在室内测定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的检疫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间,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斯氏线虫检疫处理双钩异翅长蠹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双钩异翅长蠹幼虫和蛹的TDM模型以及LD50...
在室内测定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的检疫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间,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斯氏线虫检疫处理双钩异翅长蠹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双钩异翅长蠹幼虫和蛹的TDM模型以及LD50与LT50。72h后双钩异翅长蠹老幼虫的TDM模型为:Pij=1-exp[ -3. 051 4+2. 027 2lg(di)],LD50为1. 324 4(条线虫/头),LT50为1. 238 5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LD50都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斯氏线虫与双钩异翅长蠹接触的机会;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减少,即线虫剂量增加,幼虫死亡50%所需的时间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中量
双钩异翅长蠹
时间
线虫感染
斯氏线虫
LT50
LD50
试验结果
检疫性害虫
TDM
进境原木
室内测定
检疫处理
模型
幼虫
延长
剂量
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斯氏线虫颗粒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作用
6
作者
胡学难
梁广勤
梁广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组建了斯氏线虫不同施用方法的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得出撒施线虫颗粒剂的种群趋势指数为0.4303,喷施线虫悬浮液的种群趋势指数为0.9778。撒施线虫颗粒剂优于喷施线虫悬浮液。撒施线虫颗粒剂是组建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颗粒剂
生命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
16
1
作者
赵立荣
廖金铃
钟国强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线虫研究室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基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项目 (2 0 0 2IK0 5 9)
文摘
利用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的rDNA的ITS1区和5 8S区核甘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分别设计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特异性引物,实现了单条活的或FG(φ为4 %的甲醛)固定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PCR
快速检测
ITS1序列
松材线虫病
Keywords
single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
PCR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1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73-25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3 993 0 12 0)~~
文摘
利用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 ,研究了甜玉米品种抗虫性差异 ,斯氏线虫、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系统的生态控制 ,根据不同卵量水平初步组建了第 5代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结果得出 :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由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和自然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主要通过调控人工生态控制系统中的生态控制措施来达到生态控制目标。当甜玉米品种为穗甜 2号 ,卵密度为 18(块 / 10 0株 )时 ,不采取人为生态控制措施即可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为害 ,即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 ,利用穗甜 2号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即可达到生态控制目标 ;当甜玉米品种为粤甜 1号 ,卵密度为 18或 35 (块 / 10 0株 )时 ,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撒施线虫颗粒剂均可达到生态控制目标 ;当甜玉米品种为粤甜 1号 ,卵密度为 6 2 (块 / 10 0株 )时 ,则要在人工生态控制系统内同时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和撒施线虫颗粒剂 ,才能达到生态控制目标。通过生态控制系统的建立 。
关键词
甜玉米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
玉米螟赤眼蜂
生态控制
Keywords
Sweet corn
Ostrina furnacalis
Trichogramma ostrininae
Steinernema feltiae A_(24)
ecological control approach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螟赤眼蜂在甜玉米地寄生率和扩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93 0 12 0 )
文摘
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PangetChen在甜玉米地的年消长动态、日活动规律 ,以及对不同甜玉米品种和不同防治类型地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Guenee)卵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田间扩散规律为 :在苗期 ,按每点 2 0 0 0头的蜂量相距 3 2m左右释放玉米螟赤眼蜂 ,即可达到 5 0 %以上的寄生率 ;在穗期 ,按每点 2 0 0 0头的蜂量相距 2 4m左右释放玉米螟赤眼蜂 ,可达到 80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寄生率
甜玉米地
扩散规律
Keywords
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 rate of parasitization, dispersion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
2
4
作者
胡学难
吴佳教
梁帆
梁广勤
叶伟峰
沈文涛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
黄埔
出入境
检验
检疫
局
出处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9-27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进境原木害虫检疫
监测及检疫处理研究"(2 0 0 2C10 4 10 0 1)资助
文摘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 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 2 1、4 32 (条 头 ) ,而对蛹的LD50 、LD99分别为 1 2、2 30 (条 头 )。在寄生强度测定中 ,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 3龄幼虫仅接触 0 5h ,每虫就可被侵入 1 6条线虫 ,1 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 90 % ,2 4h寄生的死亡率为 1 0 0 %。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斯氏线虫
进境原木
长林小蠹
防治试验
Keywords
Steinernema feltiae, Hylurgus ligniperda, bi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斯氏线虫感染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与致死中时间
5
作者
胡学难
梁广勤
吴佳教
梁帆
钟国强
莫仁浩
赵菊鹏
赵立荣
冯黎霞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进境原木害虫检疫
监测及检疫处理研究"资助(2002C1041001)
文摘
在室内测定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的检疫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间,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斯氏线虫检疫处理双钩异翅长蠹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双钩异翅长蠹幼虫和蛹的TDM模型以及LD50与LT50。72h后双钩异翅长蠹老幼虫的TDM模型为:Pij=1-exp[ -3. 051 4+2. 027 2lg(di)],LD50为1. 324 4(条线虫/头),LT50为1. 238 5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LD50都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斯氏线虫与双钩异翅长蠹接触的机会;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减少,即线虫剂量增加,幼虫死亡50%所需的时间就少。
关键词
致死中量
双钩异翅长蠹
时间
线虫感染
斯氏线虫
LT50
LD50
试验结果
检疫性害虫
TDM
进境原木
室内测定
检疫处理
模型
幼虫
延长
剂量
蛹
Keywords
Steinernema feltiae
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median lethal dose
median lethal time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TQ450.21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斯氏线虫颗粒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作用
6
作者
胡学难
梁广勤
梁广文
机构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0-36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930120)
文摘
组建了斯氏线虫不同施用方法的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得出撒施线虫颗粒剂的种群趋势指数为0.4303,喷施线虫悬浮液的种群趋势指数为0.9778。撒施线虫颗粒剂优于喷施线虫悬浮液。撒施线虫颗粒剂是组建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颗粒剂
生命表
Keywords
Asian corn borer
granules of Steinernema feltiae
life table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PCR快速检测
赵立荣
廖金铃
钟国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研究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螟赤眼蜂在甜玉米地寄生率和扩散规律的研究
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胡学难
吴佳教
梁帆
梁广勤
叶伟峰
沈文涛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斯氏线虫感染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与致死中时间
胡学难
梁广勤
吴佳教
梁帆
钟国强
莫仁浩
赵菊鹏
赵立荣
冯黎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斯氏线虫颗粒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作用
胡学难
梁广勤
梁广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