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社会语境下公共传播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志安 冉桢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20,共2页
随着网络化社会的来临,以互联网平台为传播枢纽的新新闻生态系统催生了新的传播行动者、媒介运行逻辑和传媒格局,传统以主流媒体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必然走向为政府、企业、媒体等多元需求主体培养人才的公共传播教育模式。
关键词 公共传播 网络化社会 互联网平台 多元需求 传媒格局 主流媒体 社会语境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道德义务、募捐信任与网络慈善捐赠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潮 邓子园 李广涵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1年第2期79-99,共21页
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网络慈善捐赠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命题,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采用网络作为募捐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个体参与网络慈善捐赠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尤其是如何将“一次性捐赠”转化为“持续性捐赠”还缺少足够... 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网络慈善捐赠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命题,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采用网络作为募捐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个体参与网络慈善捐赠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尤其是如何将“一次性捐赠”转化为“持续性捐赠”还缺少足够的实证支撑。本文基于突发情境中的一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虽然突发情境激发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个体的首次网络慈善捐赠,但是首次参与网络慈善捐赠的个体未来再次进行网络慈善捐赠的意愿明显低于具有多次网络慈善捐赠经历的个体。进一步区分两类人群,可以发现影响这两类捐赠者进行持续性网络慈善捐赠的关键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首次参与网络慈善捐赠的个体而言,道德义务和募捐信任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具有多次网络慈善捐赠经验的个体而言,道德义务的影响并不显著,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募捐信任。因此,在慈善募捐实践中,提高募捐主体的信任度和社会声誉,营造良好的慈善募捐环境,能有效促进个体持续性网络慈善捐赠,这是非营利组织培育现代意义持续、稳定资金来源的重要基础战略。进一步地,向有多次慈善捐赠参与经验的公众募捐时,应更加强调行为的社会实际效益,迅速公开传播募捐过程和进展信息,凸显平台媒体的及时社交性;而向慈善捐赠参与较少或潜在的慈善捐赠者募捐时,更应突出道德规范和社会基本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义务 募捐信任 非营利组织 网络捐赠可持续性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吉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逻辑理路是在内容上循序渐进、在课程目标上螺旋上升。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文...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逻辑理路是在内容上循序渐进、在课程目标上螺旋上升。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从强化衔接,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理念,增强教学理念;加强设计,配足教师队伍;完善机制,成立指导委员会等四个层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自在与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历史脉络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红 龚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与实践形态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要件和演化规律。梳理和探讨中华民族互动交融"自在"演化的历史分期、价值表达"自觉"发展的历史轨迹、"自在"与"自觉"相互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与实践形态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要件和演化规律。梳理和探讨中华民族互动交融"自在"演化的历史分期、价值表达"自觉"发展的历史轨迹、"自在"与"自觉"相互建构的历史转向,审视和聚焦民族共同体影响于共同体意识的经济羁绊、政治互动和文化濡染,关切和把握承载共同体意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逻辑,不仅凸显了中华民族反观自我的历史自觉和文化省思,而且彰显了共同体意识铸牢的历史底蕴和时代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自在 自觉 历史脉络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涵濡 被引量:30
5
作者 詹小美 揭锡捷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5期9-16,共8页
文化涵濡指谓情感、规范、目标的习得、传承和教化,其"包容—浸润—涵养"的结构,以文化互化的共化阐发了文化功能"习得—传承—教化"的涵化状态、濡染过程和涵濡效果。文化涵濡"结构—功能"模式在对象性... 文化涵濡指谓情感、规范、目标的习得、传承和教化,其"包容—浸润—涵养"的结构,以文化互化的共化阐发了文化功能"习得—传承—教化"的涵化状态、濡染过程和涵濡效果。文化涵濡"结构—功能"模式在对象性活动中具体样式的运用,借助价值观赋予特定事物以意义的符号,构成了人类群体特殊的成就。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建"意识、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共担"意识、共同享有中华文化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意识,以"共建—共担—共享"的层次链接,阐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性内涵。具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涵濡路径,延展彼此承认的情感共通、相互容纳的心理共情和体谅宽容的行为共意,贯通代际示范与现实展示的交互、本质意志与选择意志的律动。链接在文化涵濡路径作用范式中的民族成员身份表达与价值诠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和实践论的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涵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构-功能”模式
下载PDF
记忆仪式沉浸化: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情感动员 被引量:20
6
作者 詹小美 赵晓营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8,88,共8页
2019年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情感动员的化境,指向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心理化过程,"活动"与"时间"的结合赋予记忆空间以表达意义的角色,凸显了从"体验到沉浸"的叙事性转变。其中,诉诸情感、仪式设计和情感变压... 2019年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情感动员的化境,指向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心理化过程,"活动"与"时间"的结合赋予记忆空间以表达意义的角色,凸显了从"体验到沉浸"的叙事性转变。其中,诉诸情感、仪式设计和情感变压,折射情感动员"符号凝炼-内涵解释-交互联动"的"修辞结构",以互动仪式链的运作机制衔接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的修辞指向;时空情境创设与视听符号的综合运用,映射观念象征符和行为移置链交互作用的"沉浸结构",以符号所指的解码释义连接"凝缩"与"唤醒"的修辞实践;情感动员的价值感知、情感同化和接纳重构,投射共同体意识传播"情感-利益-价值"演绎的"认同结构",以沉浸空间的层级性演进链接自我建构与匹配性建构的修辞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沉浸化 共同体意识传播 情感动员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生产——以“七一庆典”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詹小美 赵晓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5,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生产,指涉以过程性仪式这一空间文本为视觉对象的共同体意识话语生产和认同建构。“七一庆典”表征之维的符号修辞结构,以空间选择的符号意指、空间符码的观看之道、空间符码的音声体系,组构共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生产,指涉以过程性仪式这一空间文本为视觉对象的共同体意识话语生产和认同建构。“七一庆典”表征之维的符号修辞结构,以空间选择的符号意指、空间符码的观看之道、空间符码的音声体系,组构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结构;非表征之维的具身实践,以代表性和全民性相统一的主体参与、程序性和叙事性互构的过程情节、具身性和沉浸性集聚的身体姿态,进行共同体意识仪式传播的空间展演;统合表征与非表征双维共振的修辞功能,以叙述性、调节性、表意性话语的运用,在情感、精神、价值空间的仪式展演中强化“五个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仪式传播 空间生产 “七一庆典”
下载PDF
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彬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智能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技术、媒介、资本三重逻辑的整体性构建中得以生成。其“嵌入-初构-适配”的技术逻辑标示了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的起点,信息智联、精准描摹、具身传播的媒介逻辑形构了智能媒体链接主体的日常生活、心理... 智能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技术、媒介、资本三重逻辑的整体性构建中得以生成。其“嵌入-初构-适配”的技术逻辑标示了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的起点,信息智联、精准描摹、具身传播的媒介逻辑形构了智能媒体链接主体的日常生活、心理需求及身体官能系统的微观意识形态功能图式,市场经济框架下资本逻辑的过度介入则赋予智能媒体为拜物教意识形态辩护的现实效能。对智能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生成逻辑进行批判分析,是智能媒体的理性发展诉求,更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媒介融合的创新发展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意识形态功能 技术逻辑 媒介逻辑 资本逻辑
下载PDF
被遗忘的公共生活:儿童公共参与议程三十年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潮 王竟熠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1年第1期50-66,共17页
儿童发展是全球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政策议题,随着跨学科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的持续推进,儿童的公共参与开始逐渐成为非营利组织、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前沿议题。推进儿童的公共参与,不仅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实施三十多... 儿童发展是全球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政策议题,随着跨学科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的持续推进,儿童的公共参与开始逐渐成为非营利组织、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前沿议题。推进儿童的公共参与,不仅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实施三十多年的政策倡导方向,也是我国推动儿童积极发展、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实践目标之一。儿童能力、社会认知、社会服务是影响儿童公共参与的核心因素,我国还要处理好儿童人口基数庞大、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儿童校外生活中课业压力繁重等独特情境因素。未来应将国际前沿理念、模式同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以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儿童公共参与服务为突破口,重点从政策设计和服务创新纬度进行学术研究,助力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推动儿童实现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公共参与 社区非营利组织 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百年实践的理解维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红 范映渊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6,共7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凸显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并将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突出强调。由此出发,回眸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阐发文化自信深层意蕴的关系之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凸显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并将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突出强调。由此出发,回眸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阐发文化自信深层意蕴的关系之维,展演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对内引导、物化转换的力量之维,具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擢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之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百年实践的理解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信 百年实践 理解维度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百年实践与价值图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詹小美 骆红旭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精神文明表征了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先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以及达致这一状态的过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 精神文明表征了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先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以及达致这一状态的过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百年实践的发生场域、价值传承和时代主题。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链接,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现实性品格。赋意人类实践、协调社会进步、引领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作用范式关系链接的价值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 百年实践 践行特质 价值图示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探赜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小美 刘棁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共同体”指称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归属的观念,其文化内涵映射“对意义、团结和集体行动的寻求”。从文化规约的主客体关系、情感皈依的身份定位、理论建构的文化指向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成性聚焦文化渊源、文化意蕴、文化逻辑投... “共同体”指称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归属的观念,其文化内涵映射“对意义、团结和集体行动的寻求”。从文化规约的主客体关系、情感皈依的身份定位、理论建构的文化指向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成性聚焦文化渊源、文化意蕴、文化逻辑投射的价值演绎;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理想、价值、创造力的高度确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实现助力于文化的情感交往、规范交流和目标交融。在现实性上,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民族共同体文化自觉的强化、团结进步教育的社会化导引,以贯穿文化认同理解活动的行动路线、组织形式和运用坐标,涵盖打牢共同体思想基础文化策略的理论内核与实践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础 文化认同 打牢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省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小美 魏箭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9,共11页
文化省思指涉民族成员对共同体存在和发展进行文化聚焦和系统反思的过程与结果。“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表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意涵,为文化省思的现实延展提供了“何以可能”的内在性凭借;文化情感省思、规范省思和目标省思以... 文化省思指涉民族成员对共同体存在和发展进行文化聚焦和系统反思的过程与结果。“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表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意涵,为文化省思的现实延展提供了“何以可能”的内在性凭借;文化情感省思、规范省思和目标省思以表达要素、规范要素和精神要素的集成,构成了文化省思的结构性活动;促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指向了文化省思的时代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现实整合、把握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建构省思框架、从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出发推动民族成员的对象性活动、联动文化思考的内化外化、挖掘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原型形塑情感基调,则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省思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文化省思 文化建构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动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小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04-106,共3页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内蕴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政治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功能和价值指向。作为涵盖诸多方面的系统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的提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现实表达,也是...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内蕴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政治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功能和价值指向。作为涵盖诸多方面的系统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的提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现实表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话语建构的结果。在现实性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文化动员及实践向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小美 揭锡捷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64-70,共7页
应对重大疫情既是卫生防控问题,又是社会治理问题,社会动员"激发自愿的首创性和广泛的资源开发",构成了重大疫情应对的社会治理方式。社会动员系统中的文化动员以"知识-意向-决策"的连结范式,激发动员主体的能动和... 应对重大疫情既是卫生防控问题,又是社会治理问题,社会动员"激发自愿的首创性和广泛的资源开发",构成了重大疫情应对的社会治理方式。社会动员系统中的文化动员以"知识-意向-决策"的连结范式,激发动员主体的能动和牵引客体参与的互动。文化动员的实践向度指谓了应对疫情逻辑共生的方向和程度,情感动员以情感符号、情感触动、情感连带的实践坐标,运用于疫情应对的情感实践;目标动员以垂直传导和横向连结、观念目标传播和行动目标具象、方向牵引和行为推崇的解释方案,助益于疫情应对的目标驱动;价值动员以文化创作、文化作品、文化载体的意义生产,助力于疫情应对社会参与的价值涵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应对 社会动员 文化动员
下载PDF
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6
作者 詹小美 王峥丽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0,共9页
“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主题。文化价值的民族共同体表征、文化自信的价值意涵和文化自强的价值向度,演绎着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之意;“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文化源泉、文化特质与文明结构,映照了中国式现代... “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主题。文化价值的民族共同体表征、文化自信的价值意涵和文化自强的价值向度,演绎着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之意;“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文化源泉、文化特质与文明结构,映照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涵;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航、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擢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则以根本性、导向性、基础性、关键性、现实性作用的统一,构成了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群众路线的三维话语空间
17
作者 詹小美 赵晓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作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话语凝练,源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历史淬炼以及回应时代诉求的精确研判,构成了群众路线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历史话语空间。“以人... 作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话语凝练,源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历史淬炼以及回应时代诉求的精确研判,构成了群众路线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历史话语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认知框架、中华文化“民本”特色的情感框架、治国理政功能指向的目标框架,彰显了以人民情怀和治国之道链接的情理话语空间。新闻舆论工作群众路线的平台融合创新、话语修辞创新、主体协同模式创新,指向了协同和融合构建的实践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工作 群众路线 话语空间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话语探赜
18
作者 张晓红 曾天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8,共9页
现代意义的民族概念阐释和内涵演化往往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在现实性上,中国现代化的开启、以“国家”“身份”“凝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话语基调、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话语律动,构成了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基本... 现代意义的民族概念阐释和内涵演化往往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在现实性上,中国现代化的开启、以“国家”“身份”“凝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话语基调、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话语律动,构成了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基本内核的“中华民族”话语出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以“功能性”“政治性”“价值性”为特征的“中华民族”话语建构、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话语融合,构成了以中华民族“富起来”为现实基础的“中华民族”话语生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擢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发展、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话语塑造,构成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的“中华民族”话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 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