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教学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君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9-,共1页
关键词 结直肠肛门外科 肛门疾病 胃肠病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细胞死亡作用机制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在结直肠肛门外科中的应用
2
作者 甘嘉亮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4期262-266,共5页
关键词 直肠肛门 细胞死亡 光动力疗法 外科 Barrett食管炎 非肿瘤性疾病 光动力学疗法 顽固性皮肤病
下载PDF
广西3720例结直肠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赵波 钟华戈 +1 位作者 高枫 唐卫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39-2242,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3 720例,统计分析患病年龄、性别比例及肠癌部位以及不同年份肠癌收治等情况。结果 (1)近年来广西结直肠癌发病呈负偏态(Skewness=-0.208),高发年... 目的研究广西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3 720例,统计分析患病年龄、性别比例及肠癌部位以及不同年份肠癌收治等情况。结果 (1)近年来广西结直肠癌发病呈负偏态(Skewness=-0.208),高发年龄段为(59.23±14.15)岁,中位年龄为59岁;(2)在各个年龄段男性结直肠癌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女性患者中50~5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男性患者中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青年人(<30岁)结直肠癌约占3%(P<0.01);(3)发病部位以直肠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4)结直肠癌发病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然而结肠癌升高更为明显,直肠癌发病则保持相对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高发年龄段为(59.23±14.15)岁;男性高发于女性,然而女性高发年龄比男性年轻;青年人结直肠癌比例较低;肠癌发病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结直肠癌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然而结肠癌增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流行病学 壮族
下载PDF
广西地区1278例老年人结直肠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甘嘉亮 高枫 +2 位作者 曹云飞 龙恒 甘勇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信息科数据库导出结直肠肛门外科2003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例资料,其中有病理诊断的结直肠癌初次住院患者2 81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信息科数据库导出结直肠肛门外科2003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例资料,其中有病理诊断的结直肠癌初次住院患者2 81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中年组(36~59岁)和青年组(≤35岁),比较三组的病例资料。结果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69岁,男女比为1.97∶1;肿瘤以直肠、乙状结肠和右半结肠为主要部位;术前心血管疾病、肺部炎症性疾病、Ⅱ型糖尿病和结直肠腺瘤合并率为13.46%、4.15%、7.36%、7.20%,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术前癌性肠梗阻合并率6.89%,高于中年组(P<0.05);同时性肝转移率为11.58%,不同年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腺癌为主要组织学类型,占86.85%,高度恶性组织学类型包括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占4.46%,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广西地区老年人群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约为女性两倍,女性患者比例未出现明显增加;临床以术前基础并发症多、比较容易发生癌性肠梗阻、伴发结直肠腺瘤的比例较高为特点;病理以管状腺癌为主要组织学类型,高度恶性组织学类型较青壮年少,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直肠癌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结直肠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马辉 杨连招 +2 位作者 韦瑞丽 周军 董雪云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结直肠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寻求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以2011年在我科实习接受传统带教方法的护生为对照组,2012年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护生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结直肠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寻求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以2011年在我科实习接受传统带教方法的护生为对照组,2012年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护生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技能等各项考核成绩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促进临床教学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传统教学的随意性,帮助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护理 教学
下载PDF
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DCC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龙陈艳 徐艳松 +2 位作者 李卫 唐卫中 高枫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DCC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采用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DCC基因第4、28、29号外显子突变的情... 目的观察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DCC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采用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DCC基因第4、28、29号外显子突变的情况。结果 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18例201密码子表现为纯合突变型,7例201密码子表现为野生型,48例表现为杂合突变型。另有1例突变发生在第4内含子上。第28、29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 DCC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的部位、浸润深度、组织病理、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 结直肠癌 突变
下载PDF
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缺失基因突变及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7
作者 龙陈艳 徐艳松 +2 位作者 李卫 高枫 唐卫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DCC基因突变和杂合性缺失,初步探讨DCC基因在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方法分析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组织DCC基因第4、28、29号外显子点突变。用Msp... 目的通过分析DCC基因突变和杂合性缺失,初步探讨DCC基因在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方法分析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组织DCC基因第4、28、29号外显子点突变。用MspⅠ酶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MpⅠ酶切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结果 DCC基因第4外显子201密码子(C>G)突变66例,发生率为90.4%。第4内含子第8碱基1例A>C多态性改变,发生率为1.4%。第28及29号外显子未见异常。MspⅠ-LOH 7例,LOH率为29.2%。结论 201密码子(C>G)为正常的多态现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无关,不能作为结直肠癌的生物指标。内含子NT_010966:g.1459443 A>C为偶见的多态性改变。而MspⅠ位点LOH可能与晚期结直肠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DNA测序 突变 杂合性缺失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剑锋 何圣敏 +3 位作者 农波涛 赵仪宏 张荣贞 郭云 《微创医学》 2023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为分组依据,将发生肠梗阻的26例患者纳入肠梗阻组...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为分组依据,将发生肠梗阻的26例患者纳入肠梗阻组,未发生肠梗阻的304例患者纳入非肠梗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和LASSO两种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330例患者中,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88%(26/3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肿瘤切除手术史、术中造瘘、术前肠梗阻、术前贫血、术后腹腔感染是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后,校正曲线趋势落在对角线附近区域,平均绝对误差为0.03。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肠梗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95%CI:0.6635~0.8592),特异度为0.701,灵敏度为0.692。Hosmer-Lemeshow检验的χ^(2)=7.621,P=0.471,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提示模型具有较好校准能力。结论根据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和预测效果,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风险,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老年 肠梗阻 列线图模型 构建 验证
下载PDF
营养和炎症相关指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陈峭明 林忠秋 +3 位作者 李嘉乐 黄玉梅 甘嘉亮 唐双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5例IE患者的...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E患者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CONUT评分、NLR、LMR的预测能力。结果根据患者的出院状态,78例(38%)的患者被评估为预后不良。LMR在预后不良组中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心房颤动、脑出血、葡萄球菌属感染以及较高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B型利钠肽原、NLR、CONUT评分与IE不良临床结局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NUT评分、心房颤动、B型利钠肽原是IE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ROC曲线分析中,入院时的CONUT评分联合NLR、CONUT评分、NLR、LMR预测IE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318、4.5、5.715、1.982,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0.684、0.661、0.591,敏感度分别为0.718、0.654、0.679、0.622,特异度分别为0.614、0.638、0.685、0.590。结论相较于NLR和LMR,CONUT评分是预测IE患者临床结局的一个较敏感指标,CONUT评分联合NLR可提高预测效能,为IE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结局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下载PDF
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振华 张森 +3 位作者 宋现青 吴振杰 欧阳君 张薛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 17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 17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1 1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腹膜种植转移92例(7.8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肿瘤最大径、组织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有关。结论: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是结直肠癌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膜种植转移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韦瑞丽 马辉 +3 位作者 董雪云 韦健贤 甘嘉亮 余江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26-202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免疫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同意进行实验74例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ONT组)、普通肠内免疫营养组(NEN组)、添加益生菌肠内免疫营养组(EEN组)。观察患者术...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免疫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同意进行实验74例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ONT组)、普通肠内免疫营养组(NEN组)、添加益生菌肠内免疫营养组(EEN组)。观察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并监测手术前后血浆蛋白、肝功能、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改变。结果术后排气时间EEN组及NEN组均早于CONT组(P<0.05),而EEN组早于NEN组(P<0.05);第1次排便后细菌计数结果示EEN组及NEN组均明显低于CONT组(P<0.05),而EEN组低于NEN组(P<0.05)。三组营养后EEN组和NEN组较CONT组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营养后EEN组较NEN组和CONT组T细胞水平、IgA水平显著升高,谷草转氨酶、感染率显著性降低,NEN组和CONT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应用含益生菌的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方法可以有效防治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益生菌 免疫营养
下载PDF
12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吉辉 高枫 +2 位作者 张森 陈利生 杨剑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22例,用Kaplan-Meier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SPSS13.0)对...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22例,用Kaplan-Meier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SPSS13.0)对影响生存的18项临床病理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患者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6%,24.59%,12.30%,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癌性梗阻、肝转移灶部位、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大小,肝外侵犯或转移、确诊时CEA水平,手术性质,原发瘤切除,化疗方式及化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癌性梗阻,CEA水平及手术性质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原发瘤的分化程度低,伴癌性梗阻及术前CEA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方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重要影响,对于仅存在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尽积极手术根治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介入化疗优于外周静脉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最好选用含草酸铂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原发性 同时性肝转移预后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小龙 高枫 +2 位作者 陈利生 刘小健 唐卫中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近5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64例的病理资料,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所有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6.11%,其中黏液、印戒细胞和未分化腺癌在≤40岁年龄组、农村组和右半...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近5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64例的病理资料,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所有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6.11%,其中黏液、印戒细胞和未分化腺癌在≤40岁年龄组、农村组和右半结肠癌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8.26%、50.43%和29.57%,出现腹腔种植转移的比例为28.70%,管状、乳头状和绒毛状腺癌的相应比例为14.22%、27.83%、17.43%和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年龄组、城市组和直肠癌组中的分布则相反。结论肿瘤病理类型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年龄段患者预后不同的重要原因。生活环境和方式可能是影响肿瘤病理组织类型的原因之一。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更易出现腹腔种植转移,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病理组织学 分布 远处转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云飞 江志远 +5 位作者 钟武 唐卫中 张森 高枫 郭云 刘小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98-3502,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对效应T细胞的免疫抑制途径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35例结直肠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CCK-8法检测其分选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对效应T细胞的免疫抑制途径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35例结直肠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CCK-8法检测其分选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LAP^+CD4^+T细胞对LAP-CD4^+T细胞抑制途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及TGF-β含量。结果: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的LAP^+CD4^+T细胞纯度为(95.10±2.87)%;CCK-8法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分选前后细胞均保持较高存活率(P=0.547);两种细胞单独体外培养72 h后,与LAP-CD4^+T细胞组相比,LAP^+CD4^+T细胞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种细胞混合培养组OD值为0.51±0.35,LAP-CD4^+T细胞单独培养组OD值为0.74±0.1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可通过非接触抑制作用于LAP-CD4^+T细胞。ELISA检测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较LAP-CD4^+T细胞分泌更高浓度IL-10、TGF-β(P=0.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癌组织中的LAP^+CD4^+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及免疫抑制性,可能通过接触抑制和分泌IL-10及TGF-β两种作用机制参与抑制效应T细胞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AP+CD4+T细胞 IL-10 TGF—β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根治术104例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云 唐宗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一期根治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结直肠外科 瘘管形成 引流术后 多次手术
下载PDF
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武 江志远 +5 位作者 钟世彪 张磊昌 黄家豪 张森 陈利生 曹云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目的:检测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CD4+CD25+Treg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初步探讨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检测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CD4+CD25+Treg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初步探讨LAP+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集所有患者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组织和距离癌组织边缘10 cm以上的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同时采集本科室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标本中LAP+CD4+T细胞和CD4+CD25+Treg的分布比例,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LAP+CD4+T细胞分布比例差异、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LAP+CD4+T细胞分布比例差异;分析LAP+CD4+T细胞和CD4+CD25+Tre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5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LAP+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9.44±3.18)%]高于正常人外周血[(1.49±1.00)%,P=0.000]、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11.76±3.74)%]高于相应癌旁组织[(3.87±1.64)%,P=0.000];其中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的分布比例最高。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与CD4+CD25+Treg细胞成正相关(r=0.327,P=0.02);LAP+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肿瘤的TNM分期、远处转移及CEA水平相关(P<0.05)。结论:LAP+CD4+T细胞易聚集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CD4+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结直肠癌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7
作者 赵波 钟华戈 +1 位作者 吴卫 唐卫中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结直肠肿瘤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大规模的人群普查中发现35岁以上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约为24~32例/10万人口。近20年来结直肠肿瘤在亚洲各国的发病率也呈明... 结直肠肿瘤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大规模的人群普查中发现35岁以上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约为24~32例/10万人口。近20年来结直肠肿瘤在亚洲各国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学者在2007年报道全球结直肠肿瘤的新发病例约120万,死亡例数接近63万,与2000年结直肠肿瘤统计数据相比较,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升高了3.99,6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人群普查 统计数据 发病率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的细胞因子谱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云飞 钟武 +5 位作者 江志远 钟世彪 张磊昌 黄家豪 张森 陈利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分离、纯化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LAP^+CD4^+T细胞并检测其细胞因子谱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促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初次手术治疗的30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肿瘤... 目的分离、纯化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LAP^+CD4^+T细胞并检测其细胞因子谱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促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初次手术治疗的30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肿瘤组织中分选出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纯度,台盼蓝法检测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的活性,RT-qP 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结果经免疫磁珠分选后LAP^+CD4^+T细胞的纯度为(96.14±3.67)%,LAP-CD4^+T细胞的纯度为(95.61±4.66)%,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存活率为(91.35±4.11)%,LAP-CD4^+T细胞存活率为(92.48±2.56)%;RTqP CR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1mRNA,低表达IL-2、IL-4、IL-17、IFN-γ,与LAP-CD4^+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LAP^+CD4^+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AP+CD4+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IL-10 TGF-Β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磊昌 何纯钢 +5 位作者 曹云飞 钟武 钟世彪 龙军先 黄永红 陈利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p33ING1b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转录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住院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63例,收集其癌组织及相...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p33ING1b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转录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住院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63例,收集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切除标本;同时选择在我院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患者13例,收集其术后痔上黏膜组织。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RT-PCR检测癌组织p33ING1b mRNA表达水平;采用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DLD-1、Caco-2进行去甲基化干预实验。结果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82.5%(52/63),癌旁组织为34.2%(27/63),痔上黏膜组织未检测出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和痔上黏膜组织(χ2=21.21,P<0.001;χ2=33.98,P<0.001)。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ukes分期患者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癌组织p33ING1b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2±0.15),低于p33ING1b启动子非甲基化癌组织的(0.75±0.17)(t=2.553,P<0.05)。5-aza-dC干预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DLD-1、Caco-2的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均被逆转,且p33ING1b mRNA相对表达量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 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存在关联,并可能通过抑制p33ING1b mRNA的表达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P33ING1B 甲基化 脱氧胞苷
下载PDF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国林 周红见 +2 位作者 梁君林 高枫 陈利生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是影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