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梁天锋 徐世宏 +7 位作者 刘开强 王殿君 梁和 董登峰 韦善清 周佳民 胡钧铭 江立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6,共7页
2006和2007年,在桶栽条件下,以早稻(三系籼型杂交稻金优253)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草还田免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常耕4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植株吸收的氮肥数量及其在体内的分... 2006和2007年,在桶栽条件下,以早稻(三系籼型杂交稻金优253)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草还田免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常耕4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植株吸收的氮肥数量及其在体内的分配与土壤耕作方式密切相关;免耕提高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率及在子粒和根中的分配比率,但降低了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率。2)免耕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总量与常耕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免耕水稻吸收的氮素中来源于肥料的比例比常耕水稻的大;免耕水稻的氮肥回收效率高于常耕水稻,但氮素的稻谷生产效率差异不明显。3)稻草还田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显著的影响。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降低了基肥和分蘖肥氮素的积累量,增加了穗肥氮素积累量,氮肥总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常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提高了各个时期的肥料氮素积累量,氮肥的总积累量增加显著。4)稻草还田提高了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产量,2007年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降低了氮素的回收效率,但常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提高了氮肥的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5N示踪技术 免耕 常耕 氮素利用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世宏 梁天锋 +3 位作者 曾华忠 江立庚 丁成泉 张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5-1069,共5页
2008年早季和晚季,以桂旱1号和金优253为试验材料,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湿润灌溉、交替灌溉、水层灌溉3种水分管理模式下和免耕、常耕2种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氮素与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湿润灌溉栽培降低了2种耕作方... 2008年早季和晚季,以桂旱1号和金优253为试验材料,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湿润灌溉、交替灌溉、水层灌溉3种水分管理模式下和免耕、常耕2种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氮素与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湿润灌溉栽培降低了2种耕作方式水稻的氮肥吸收量,其中对基肥和分蘖肥吸收量的降低达显著水平;(2)湿润灌溉栽培时施入稻田中的氮肥被当季水稻吸收利用的比率下降,在土壤中的残留比率增加;(3)常耕条件下,湿润灌溉水稻氮素吸收总量明显低于水层灌溉和交替灌溉水稻,但免耕条件下湿润灌溉对水稻氮素吸收总量的影响比较小;(4)湿润灌溉时水稻产量和氮素的生产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5N示踪技术 免耕 常耕 氮素利用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稻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昌华 曾可 +2 位作者 韦善清 徐世宏 江立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稻水分利用的影响,以金优253和旱优3号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耕和免耕两种土壤耕作方式,浅水层灌溉、交替灌溉、水气平衡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然后测定分析各项水分利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 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稻水分利用的影响,以金优253和旱优3号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耕和免耕两种土壤耕作方式,浅水层灌溉、交替灌溉、水气平衡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然后测定分析各项水分利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气平衡灌溉栽培水稻的叶面蒸腾量、田间蒸发量低,稻谷产量高,水分利用率高;但免耕水稻的叶面蒸腾量和田间蒸发量增加,水分利用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耕作方式 水分管理 水分利用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氮肥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及与土壤还原物质间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土英 杨彩玲 +3 位作者 徐世宏 江立庚 汪妮娜 张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9-53,共5页
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氮肥调节对稻田CH4排放及与土壤还原物质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在常耕与免耕2种耕作方式、3种施氮量(N0、N1、N2)和2种施氮方式(F1、F2)条件下,稻田CH4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CH4排放通量均呈... 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氮肥调节对稻田CH4排放及与土壤还原物质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在常耕与免耕2种耕作方式、3种施氮量(N0、N1、N2)和2种施氮方式(F1、F2)条件下,稻田CH4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CH4排放通量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规律,峰期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拔节前稻田CH4排放占水稻全生育期排放量的75.12%。免耕能显著降低稻田CH4排放,氮肥极显著地促进稻田CH4排放。重施基蘖肥有利于降低免耕稻田CH4的排放,重施穗肥有利于降低常耕稻田CH4的排放。耕作方式和施氮方式对稻田CH4排放的互作效应显著,其中免耕和重基蘖肥搭配能极显著降低稻田CH4排放。耕作方式和氮肥调节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与稻田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量及Fe2+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甲烷 耕作方式 氮肥 土壤还原物质
下载PDF
广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覃丽玲 黄严 +5 位作者 曾永跃 梁天锋 唐国荣 黄敏 韦善清 江立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287,共5页
水稻是广西最重要的的粮食作物,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广西现代化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目前广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广西水稻机械化生产中育秧、耕种、植保、收获等重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广西 水稻机械化生产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水平下稻田CH_4排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土英 杨彩玲 +4 位作者 徐世宏 唐新莲 张玉 汪妮娜 江立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探讨耕作方式和施氮肥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方法】设常耕、免耕两种耕作方式和施氮、不施氮两种施氮模式共4个处理,研究其CH4排放随水稻生长的动态变化和日变化的规律。【结果】各处理稻田CH4排放表现为双峰型模式,峰期分... 【目的】探讨耕作方式和施氮肥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方法】设常耕、免耕两种耕作方式和施氮、不施氮两种施氮模式共4个处理,研究其CH4排放随水稻生长的动态变化和日变化的规律。【结果】各处理稻田CH4排放表现为双峰型模式,峰期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水稻拔节前,免耕明显降低稻田CH4的排放通量。水稻拔节后,免耕稻田CH4排放通量高于常耕稻田。免耕水稻全生育期稻田CH4排放量比常耕减少32.35%。两种耕作方式下,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用氮肥提高稻田CH4排放通量2.73~3.26倍。常耕、免耕稻田CH4排放的日变化存在差异。免耕稻田CH4排放通量峰值出现较晚,低谷期出现较早,日变化幅度较小。【结论】免耕水稻全生育期稻田cH排放通量比常耕低,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稻田CH4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耕作方式 施氮 CH4排放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土壤耕作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曾可 徐世宏 +1 位作者 韦善清 江立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34-237,共4页
为了探讨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2007年晚季和2008年早季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耕、免耕二种土壤耕作方式,浅水层灌溉、交替灌溉、水气平衡灌溉三种水分管理方式,然后在水稻成熟期测定分析土壤... 为了探讨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2007年晚季和2008年早季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耕、免耕二种土壤耕作方式,浅水层灌溉、交替灌溉、水气平衡灌溉三种水分管理方式,然后在水稻成熟期测定分析土壤肥力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以浅水层灌溉最高,水气平衡灌溉次之,交替灌溉的最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水气平衡灌溉、交替灌溉、浅水层灌溉;土壤速效钾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交替灌溉、水气平衡灌溉、浅水层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水气平衡灌溉、浅水层灌溉、交替灌溉;土壤pH从高到低分别为水气平衡灌溉、交替灌溉、浅水层灌溉。3种灌溉方式下常耕稻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含量高于免耕稻田,免耕稻田pH、土壤速效钾含量却高于常耕稻田。水分管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比耕作方式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耕作 水分管理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不同抛秧水稻品种立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秦华东 张玉 +5 位作者 肖巧珍 江立庚 徐世宏 丁成泉 杨彩铃 汪妮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对不同耕作方式2种基因型水稻的立苗期根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优253立苗期免耕抛秧单株根干重、单条根长、根毛区长略低于常耕抛秧,但差异不显著。免耕提高了水稻立苗后期总根数、白根数、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 对不同耕作方式2种基因型水稻的立苗期根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优253立苗期免耕抛秧单株根干重、单条根长、根毛区长略低于常耕抛秧,但差异不显著。免耕提高了水稻立苗后期总根数、白根数、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立苗期超级稻两优培九的单株根生物量、总根数、一次分枝、二次分枝根数量、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金优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水稻品种 根系生长
下载PDF
免耕水稻氮素利用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天锋 莫润秀 +1 位作者 曾可 江立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8-480,共3页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革新。阐述了免耕水稻的发展现状、氮素利用和栽培调控方面的有关问题,探讨了免耕水稻栽培调控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氮素利用 栽培调控
下载PDF
免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的影响Ⅳ免耕栽培对水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佳民 彭福元 +4 位作者 刘开强 莫润秀 梁天峰 朱校奇 江立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4-127,共4页
为阐明水稻免耕栽培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在免耕、常耕、分根栽培3种栽培条件下水稻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蛋白酶、脲酶、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 为阐明水稻免耕栽培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在免耕、常耕、分根栽培3种栽培条件下水稻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蛋白酶、脲酶、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常耕栽培稻田土壤蛋白酶、脲酶、淀粉酶活性高于免耕栽培。常耕栽培稻田土壤物质降解与养分转化的能力好于免耕栽培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土壤酶
下载PDF
超级水稻品种在广西的生育与产量表现及库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成泉 陈壬生 +3 位作者 何礼健 周小河 江立庚 蒋鑫鑫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3期14-17,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广西早晚两用品种金优253为对照,观察了47个超级稻品种的生育及产量表现,分析超级稻的产量构成及库容特点。结果表明,准两优527早晚稻产量均最高,并筛选出一批适合广西南宁早稻和晚稻种植的品种。超级稻产量显著或极显... 在大田条件下,以广西早晚两用品种金优253为对照,观察了47个超级稻品种的生育及产量表现,分析超级稻的产量构成及库容特点。结果表明,准两优527早晚稻产量均最高,并筛选出一批适合广西南宁早稻和晚稻种植的品种。超级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千粒重,培育大穗是增加群体颖花量的原因;超级稻增产潜力巨大,最大库容量达到865.4kg/667m2,比对照的521.4kg/667m2增加344.0kg/667m2,增幅66.0%,但库有效充实度比较低,稳定提高库有效充实度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产量 库容特性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特优679的穗粒结构与物质生产特点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杨彩玲 杨培忠 +2 位作者 刘丕庆 张玉 江立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63-1765,共3页
以桂两优二号、特优63为对照,研究了水稻新品种特优679的穗粒结构特点和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与桂两优二号、特优63相比,特优679的有效穗较多、每穗总粒数较少,穗粒结构协调;其总干物质积累能力较弱,但其干物质运转能力较强、经济系... 以桂两优二号、特优63为对照,研究了水稻新品种特优679的穗粒结构特点和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与桂两优二号、特优63相比,特优679的有效穗较多、每穗总粒数较少,穗粒结构协调;其总干物质积累能力较弱,但其干物质运转能力较强、经济系数高;其产量与桂两优二号持平,比特优63增产12.7%,品种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根据特优679的穗粒结构特点和物质生产特性,提出了特优679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特优679 产量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广西水稻旱直播技术及应用研究(摘要)
13
作者 张婧 姬秋梅 +4 位作者 董心普 汪妮娜 农文寿 伍龙梅 江立庚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62-162,共1页
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久远。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加入到精确农业的行列。广西的气候条... 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久远。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加入到精确农业的行列。广西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旱直播,但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技术 水稻 广西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应用 氮肥利用率 农业用水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水稻种植布局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30
14
作者 何燕 王斌 +3 位作者 江立庚 孟翠丽 欧钊荣 徐世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8-664,共7页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广西种植水稻合理布局的关键气候因子以及气候区划等级指标,即水稻安全生育期天数、安全期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等4个关键气候因子,作为划分广西水稻种植布局...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广西种植水稻合理布局的关键气候因子以及气候区划等级指标,即水稻安全生育期天数、安全期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等4个关键气候因子,作为划分广西水稻种植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采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对应站点的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应用GIS技术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气候区划指标因子的空间模拟推算模型,即水稻安全生育期天数的模拟推算模型(Y=1193.028-9.831φ-0.086 h-6.680λ),安全期活动积温的模拟推算模型(Y=30166.74-262.656φ-2.848 h-165.549λ),日平均气温≥10℃的日照时数模拟推算模型(Y=6665.195-110.344φ-0.416 h-23.416λ),以及年平均气温的模拟推算模型(Y=73.237-0.735φ-0.005 h-0.314λ),并对气候区划指标要素进行细网格推算和残差订正计算,然后依据已确定的水稻各项气候区划等级指标,把广西划分为迟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中迟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早中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单季稻再生稻适宜气候区等四个气候区域,制作广西种植水稻布局的精细化气候区划专题图,并对其区划结果进行分析评述,提出适宜品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稻布局 气候区划
下载PDF
三熟制模式下冬季作物对早稻返青缓苗期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天元 梁和 +5 位作者 韦善清 陈念平 江立庚 杜芳芳 孔飞扬 赵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41-2046,共6页
设置3种稻田三熟制模式与“冬闲+早稻+晚稻”模式对比,研究了冬季作物对早稻返青缓苗期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熟制模式下水稻返青期推迟2~3 d、缓苗期推迟1~3 d,期间水稻株高、叶龄、叶绿素含量(SPAD)、根茎叶干物质下降;在移栽... 设置3种稻田三熟制模式与“冬闲+早稻+晚稻”模式对比,研究了冬季作物对早稻返青缓苗期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熟制模式下水稻返青期推迟2~3 d、缓苗期推迟1~3 d,期间水稻株高、叶龄、叶绿素含量(SPAD)、根茎叶干物质下降;在移栽至缓苗期内,三熟制模式下水稻植株根冠比比对照的小;移栽至返青期,三熟制模式下水稻生长速率均比对照处理低,在返青至缓苗期表现则相反。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熟制模式下冬季作物明显抑制了早稻返青缓苗期植株生长,其抑制作用在水稻返青后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三熟制 水稻 返青 缓苗
下载PDF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 被引量:144
16
作者 江立庚 戴廷波 +3 位作者 韦善清 甘秀芹 徐建云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1,共6页
以南方籼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探讨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除早季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以及晚季氮素运转效率外,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以南方籼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探讨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除早季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以及晚季氮素运转效率外,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很大。基因型生育期对其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生育期较长的基因型其氮素吸收效率、稻谷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农艺效率较高。杂交稻氮素的生产效率、农艺效率、回收效率和收获指数较常规稻高,但二系杂交稻并没有比三系杂交稻明显提高。通过排序方式对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指标的排序以及同一指标早晚季的排序均存在较大差异。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经标准化后的综合排序可对各基因型的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吻合系数则可较好地反映各基因型早晚季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 氮素吸收 利用效率 基因型
下载PDF
水分管理对免耕抛秧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秦华东 江立庚 +1 位作者 肖巧珍 徐世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水稻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水稻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增产主要因子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灌浆盛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湿润淹灌,水稻产量差异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水稻 水分管理 根系生长 产量 干湿交替灌溉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玉 秦华东 +2 位作者 黄敏 江立庚 徐世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1-685,621,共6页
为探索氮肥运筹对免耕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以及对根际土壤特性、产量的影响,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显著提高单株根系干重、根长、单株生物量、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及根系活力,实收单产高于重穗肥和重... 为探索氮肥运筹对免耕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以及对根际土壤特性、产量的影响,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显著提高单株根系干重、根长、单株生物量、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及根系活力,实收单产高于重穗肥和重基肥处理,且与重基肥差异达95%的显著水平,主要是有效穗数、结实率的增加。平衡施肥显著提高0~10cm土层的0~2mm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活性。因此平衡施肥能明显促进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有效穗数的增加,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免耕水稻 根系生长 根际土壤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免耕抛秧水稻立苗期根系生长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华东 肖巧珍 +3 位作者 梁天锋 江立庚 张玉 徐世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40,共5页
在免耕条件下,对3种水分管理模式(水层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和湿润灌溉)的立苗期根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抛栽后第2天,无论晚季或早季,整个立苗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总根数、白根数、一次分枝数量、根系活... 在免耕条件下,对3种水分管理模式(水层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和湿润灌溉)的立苗期根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抛栽后第2天,无论晚季或早季,整个立苗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总根数、白根数、一次分枝数量、根系活力、发根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水层淹灌和湿润灌溉处理。水层淹灌处理利于二次分枝根的发生与根系的伸长。湿润灌溉处理更能促进早季稻根毛区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免耕抛秧稻 根系特性 根系活力
下载PDF
基于时积温的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天锋 王强 +4 位作者 陈雷 张晓丽 吕荣华 陶伟 唐茂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研究水稻受高温危害时时积温与其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关系,探讨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为指导水稻耐热新品种鉴定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超级稻桂两优2号、优质杂交稻良丰优339和耐热品种N22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控温盆栽,设... 【目的】研究水稻受高温危害时时积温与其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关系,探讨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为指导水稻耐热新品种鉴定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超级稻桂两优2号、优质杂交稻良丰优339和耐热品种N22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控温盆栽,设置不同温度胁迫水平(35和38℃)及胁迫持续时间(2、4、6、8和10 d),产生不同的危害时积温,采用实时抽出穗标记法测定高温胁迫处理下的颖花结实率,以自然条件生长植株的结实率为对照,测定颖花相对结实率。【结果】随高温胁迫的加重,各水稻品种的颖花结实率均逐渐降低;采用32℃为危害温度阈值,时积温与相对结实率间呈负指数关系(Y=116.7e^-0.01x),r^2=0.84*,P<0.05),以相对结实率为50%测算的时积温约85℃·h,其对应的温度胁迫处理为35℃连续处理5 d或38℃连续处理3 d,此时的实际时积温为90℃·h。【结论】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稻开花期高温处理,在自然光照、相对湿度80%条件下,38℃高温连续处理3 d,每天9:30~15:30温度恒定连续处理6 h,达到危害时积温90℃·h,以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结实率为对照,计算其相对结实率。该指标可科学有效地鉴定区分水稻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热性 时积温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