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相关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庞昆 梁清 +3 位作者 陈波 史振铎 董洋 韩从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相关急性尿潴留(AUR)患者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相关AUR的手术安全性差异,同时对PCa患者的肿瘤学特性进行评估。方法:本试验采用回顾性研究,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比...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相关急性尿潴留(AUR)患者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相关AUR的手术安全性差异,同时对PCa患者的肿瘤学特性进行评估。方法:本试验采用回顾性研究,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比较行TuPkRP治疗的晚期PCa和BPH的AUR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参数如手术时长、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3个月IPSS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等,以比较TuPkRP治疗晚期PCa相关AUR的安全性;其次,比较晚期PCa相关AUR同时应用ADT治疗和TuPkRP治疗的患者和仅使用ADT而不行TuPkRP治疗的肿瘤指标如PSA值、ECT骨转移情况等,以观察晚期PCa相关AUR患者是否因为TuPkRP治疗而导致肿瘤进展。结果: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PCa相关AUR并行TuPkRP治疗组的手术时长和术后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因BPH尿潴留并行TuPkRP治疗的患者组(P<0.05),而在血红蛋白下降量和术后3个月IPSS评分下降值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晚期PCa相关AUR并行TuPkRP治疗+ADT治疗的患者组和晚期PCa相关AUR仅用ADT治疗患者组间,PCa相关肿瘤学参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PCa相关AUR采用TuPkRP治疗,从手术安全性上来讲,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并未显著高于BPH行TuPkRP手术;同时行本手术,相较于晚期PCa相关AUR仅留置导尿+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并未显著促进PCa的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急性尿潴留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肿瘤学指标
下载PDF
基于视听觉和运动反馈的脑机接口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玲 褚凤明 +2 位作者 贾凡 陈杰 张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视听觉和运动反馈的脑机接口(BCI)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 2023年3月至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5例,随机分为BCI组、tDCS组和联合组,每组1... 目的 探讨基于视听觉和运动反馈的脑机接口(BCI)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 2023年3月至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5例,随机分为BCI组、tDCS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BCI组增加BCI,tDCS组增加tDCS治疗,联合组先行tDCS治疗,然后立即进行BCI,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测量脑电图δ-α比(DAR)和功率比指数(PRI)。结果 治疗后,3组FMA-UE、ARAT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 5.350, P <0.001),联合组最优(F>3.366, P <0.05),DAR和PRI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t|> 2.208, P <0.05),联合组最优(F> 5.224, P <0.01)。结论 基于视听觉和运动反馈的BCI结合tDCS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脑机接口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盆底与骶神经磁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女性阴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吴洁 张明 +5 位作者 袁梦 吴野 赵莹 郝林 梁振 朱文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721,共4页
阴部神经痛(pudendal neuralgia,PN)又称为阴部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发生在阴蒂(阴茎)、会阴、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的疾病,易引起阴部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筋膜、韧带产生疼痛与不适[1],其发病率约为6.6%[2]。此病以女性患者居多[3],由于难... 阴部神经痛(pudendal neuralgia,PN)又称为阴部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发生在阴蒂(阴茎)、会阴、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的疾病,易引起阴部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筋膜、韧带产生疼痛与不适[1],其发病率约为6.6%[2]。此病以女性患者居多[3],由于难以启齿,往往不愿就医,因此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 支配区域 磁刺激 骶神经 康复治疗 会阴
下载PDF
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对诊断PSA灰区/亚灰区患者前列腺癌应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王海跞 庞昆 +6 位作者 王靖凯 徐鹏 许浩 潘登 马雨阳 张若然 韩从辉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比较经会阴途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和经直肠途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亚灰区患者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会阴和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的PSA≤20 ng/mL患者的病例样本数据共110例。根据患者行前列腺穿刺的... 目的比较经会阴途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和经直肠途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亚灰区患者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会阴和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的PSA≤20 ng/mL患者的病例样本数据共110例。根据患者行前列腺穿刺的两种不同途径进行分组,比较两种不同穿刺方法下的PSA处于4~10 ng/mL(灰区)/10~20 ng/mL(亚灰区)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穿刺方式下手术情况和疼痛程度,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和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疼痛、发热、血尿等情况,评估两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会阴途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经直肠系统穿刺(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PSA灰区患者两组穿刺方式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A亚灰区患者经会阴检出率更高(P<0.05)。PSA亚灰区CsPCa在穿刺阳性数中的占比要比PSA灰区更高(P<0.05)。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穿刺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SA灰区的患者两种方式下前列腺癌检出率相近,但对于PSA亚灰区患者,经会阴途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有更高的诊断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系统穿刺 前列腺癌 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灰区 亚灰区 并发症
下载PDF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陶慧敏 翟敬芳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胎儿侧脑室增宽(fetal ventriculomegaly,FVM)是产前最常见的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异常,可增加出生后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风险,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其发生与先天性感染、结构畸形、遗传因素等有关,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越... 胎儿侧脑室增宽(fetal ventriculomegaly,FVM)是产前最常见的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异常,可增加出生后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风险,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其发生与先天性感染、结构畸形、遗传因素等有关,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遗传学病因被发现。本文从染色体到基因水平对胎儿FVM的遗传学病因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对FVM的临床管理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胎儿 遗传 病因学
下载PDF
Miller金字塔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巍巍 张侠 +3 位作者 黄文娟 孙慧勤 董书宇 谢志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63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为30和3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分层教... 目的探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63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为30和3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分层教学法。按照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对实习生培训,对比两组培训前后理论基础、操作考试、病历书写和病历分析成绩及CTDI‐CV量表测评结果。结果对比培训前后两组学生临床实践成绩,结果提示培训前两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CTDI‐CV量表测评比较,培训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Miller金字塔分层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金字塔 临床实践技能 体格检查 评判性思维 分层教学模式 教学
下载PDF
分级运动表象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贾凡 赵莹 +3 位作者 王钊 陈杰 鲁思涵 张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分级运动表象(GMI)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GMI组和联合组,每... 目的探讨分级运动表象(GMI)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GMI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GMI组增加GMI,联合组增加GMI和rTMS,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中国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FMA-UE、ARAT、MBI评分及FTHUE-HK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9.681,P<0.001),联合组最优(F>13.241,P<0.001)。结论GMI联合rTMS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经颅磁刺激 分级运动表象
下载PDF
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黎黎 陈伟 +6 位作者 张明 周敬杰 于丹 袁梦 姚瑶 杨洋 乔书韵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产后6~8周复查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12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6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阴道分娩对... 目的:探讨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产后6~8周复查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12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6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阴道分娩对照A组、剖宫产对照B组)、实验组(经阴道分娩实验A组、剖宫产实验B组)。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实验组给予盆底肌训练+体外磁波盆底治疗,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比较临床疗效、盆底肌电Glazer评估、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变化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A组和实验B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χ^(2)=14.471,P<0.05);治疗前,各组之间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均显著升高,且实验A组和实验B组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t=3.629,4.983,4.991,3.774,5.199,4.669,P<0.05),且实验A组在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增加高于实验B组;治疗前对照B组和实验B组前、后静息肌张力较对照A组和实验A组高,经治疗后,实验B组前后静息盆底肌张力明显降低,其余各组变化不大;治疗前,各组之间PFIQ-7、PFDI-20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各组之间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χ^(2)=9.629,11.193,P<0.05)。结论: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均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且均优于单独盆底肌训练,且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优于剖宫产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磁波盆底治疗 盆底肌训练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在医学教师培训中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翟敬芳 张蓓 +1 位作者 吴杰斌 张晶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2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讨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在临床医学教师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中心的主治医师以上临床骨干教师共40名接受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进行临床教学培训3 d,结束后反馈此次教学活... 目的 探讨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在临床医学教师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中心的主治医师以上临床骨干教师共40名接受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进行临床教学培训3 d,结束后反馈此次教学活动的效果.结果 所有学员认为其能够促进学员主动地进行积极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但要求让每名学员作为主体都更好地参与其中.结论 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有利于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对临床医学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团队 情景模拟 经验学习循环 临床教学模式 教师培训 效果
下载PDF
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磊 张明 +3 位作者 刘鹏 张亚男 贾梦怡 苏春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训练(兔子跳跃、蜥蜴行走、猴子攀爬)... 目的:探讨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训练(兔子跳跃、蜥蜴行走、猴子攀爬)。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患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进行评估,并利用关节量角器对其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观察训练前后2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GMFM、PDMS-GM原始分差异及患儿内收肌角、足背屈角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2组GMFM及PDMS-G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内收肌角及足背屈角均大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仿生训练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仿生训练 粗大运动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线上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鹏 张玉明 +2 位作者 张明 陈伟 钟卫权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索线上教学方式在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康复治疗学324名本科学生应用在线教学的方式开展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喜好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面授教育方式,其... 目的探索线上教学方式在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康复治疗学324名本科学生应用在线教学的方式开展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喜好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面授教育方式,其次是线上和传统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方式;41.04%的学生认为刚接触线上教学时出现的难题现在已经解决了;44.75%的学生认为这学期的线上教学提高了自学能力;47.23%的学生对本学期的教学效果满意;52.16%的学生支持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结论在线教学加速了师生掌握在线教学和学习技能的进程,但要根据年级、性别对在线教学的态度采取调整教学方案,为今后实施混合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本科专业 线上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研究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器适配压膜合垫+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反合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静 李晨晨 +1 位作者 陈彬 孟箭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评估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压膜合垫+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伴牙弓宽度不调的安氏Ⅲ类替牙早期患者,采用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压膜合垫+前方牵引进... 目的评估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压膜合垫+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伴牙弓宽度不调的安氏Ⅲ类替牙早期患者,采用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压膜合垫+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比较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前、后牙反合均解除,上颌凹面型明显改善;头影测量分析显示治疗后SNA、ANB、上下前牙覆盖及上唇突度平均增加分别为(2.98±0.59)°、(3.22±0.82)°、(3.78±0.53)mm、(3.03±0.45)mm,A点明显前移,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压膜合垫+前方牵引可有效治疗替牙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伴横向宽度不调安氏Ⅲ类骨性错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基托式 快速扩弓 骨性反合 前方牵引 替牙早期
原文传递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中 田志龙 袁福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夹层(AD)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及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23年6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AD治疗和开窗技术的相关文献142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夹层(AD)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及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23年6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AD治疗和开窗技术的相关文献142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的文章,最终纳入48篇近期发表在较为权威期刊的文章,总结和分析累及LSA的AD腔内开窗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近年来开窗技术发展迅速且比较成熟,在累及LSA的AD治疗中表现出诸多优势,并成功应用于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的解剖学变异患者的治疗。但该技术存在对位困难的缺点,术前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预开窗技术的对位成功率。结论开窗技术是众多分支血管重建技术中的一种,在目前AD治疗以腔内介入为主的大环境下,凭借其创伤小、符合生理解剖结构、并发症少等优势,加上3D打印技术的辅助,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治疗 开窗术 左锁骨下动脉 三维打印
原文传递
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的个体化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王海南 刘鹏 +4 位作者 张明 苏春 董建安 袁泉 陈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个体化训练联合镜像疗法(MT)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SHCP)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HCP患儿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1组(15例)... 目的探究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个体化训练联合镜像疗法(MT)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SHCP)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HCP患儿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1组(15例)和观察2组(15例)。3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40 min的常规上肢功能训练;观察1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25 min的常规上肢功能训练和15 min的MT训练;观察2组则增加10 min的常规上肢功能训练、15 min的MT训练和15 min的Ch-QUEST个体化训练。以上训练均为每天1次,每周5 d,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88(GMFM-88)、Carroll上肢功能评估(UEFT)、儿童功能独立性评估(WeeFIM)和握力、捏力测试系统分别评估3组患儿的粗大运动能力、手功能、ADL能力以及患手的握力和捏力。观察2组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另进行Ch-QUEST评估。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的GMFM-88、UEFT、WeeFIM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治疗后的GMFM-88评分[(229.13±10.91)分]、UEFT评分[(86.93±8.10)分]和WeeFIM评分[(102.07±16.42)分]均显著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手部的握力峰值和后60%平均握力值,以及拇指与示指的捏力峰值和后60%平均捏力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治疗后的手部的握力峰值和后60%平均握力值,以及拇指与示指的捏力峰值和后60%平均捏力值均显著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QUEST指导下的个体化训练联合MT训练可更好地改善SHCP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 镜像疗法 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原文传递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皖肖 倪忠鹏 崔怀信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的250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术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的250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N0期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再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以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250例cN0期PTC患者中147例发生CLNM,发生率为58.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多灶性、双侧性、肿瘤直径和年龄均与CLNM相关(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灶肿瘤、双侧肿瘤、年龄≥45岁和肿瘤直径>1 cm为cN0期PT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8,且校准图中的校准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结论cN0期PTC发生CLNM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临床中可作为辅助手段预测C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N0期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