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曾文勇 黄进帮 +1 位作者 邵思辉 孟绍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期146-146,149,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13例,均行盆腔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进行栓塞治疗,做好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前后护理效果。结果:13例患者均抢救成...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13例,均行盆腔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进行栓塞治疗,做好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前后护理效果。结果:1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可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产科 重度出血性疾病 护理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文勇 黄进帮 +1 位作者 邵思辉 孟绍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7期140-140,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疑似动脉瘤患者192例,均行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检查,观察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192例疑似患者,...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疑似动脉瘤患者192例,均行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检查,观察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192例疑似患者,未发现动脉瘤34例,其余158例发现动脉瘤175个,3D-CTA检查结果,除1例外,其余均一次性检查成功,动脉瘤敏感性92%,特异性94.1%。结论:在诊断动脉瘤中,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实施护理,可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护理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影响探析
3
作者 杨兴鹏 万云青 +1 位作者 杨绍辉 段洪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3-15,共3页
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本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共收集46例接受调强放疗的肺癌患者。对患者放疗前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与程度等进行动态观测,分析、总结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 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物理学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本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共收集46例接受调强放疗的肺癌患者。对患者放疗前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与程度等进行动态观测,分析、总结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放射物理学参数并展开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共13例出现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28.25%;1级、2级、3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分别为7例、4例、2例。放射性肺损伤组患者患侧肺Dmeam以及V5、V10、V15、V20、V25水平显著高于无放射性肺损伤组患者(P<0.05);V20为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患侧肺受照射量占整个肺体积百分比、患侧肺 DMam等是诱发放射性肺损伤的重要放射物理学因素,V20是一个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密切的独立风险因子,值得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物理学因素 V20 分析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林娟 资欣月 +5 位作者 李庆文 黄元韬 胡锦波 许俊锋 钏林姣 张承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9-141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术前2周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PTC 113例,NG 1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术前2周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PTC 113例,NG 1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样划分成训练集(n=162)和测试集(n=70)。从CT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中提取甲状腺结节相关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通过临床影像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训练集与测试集均构建4个独立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基于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模型构建联合模型,并基于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连续净重分类改善度(NRI)及综合判别改善度(IDI)等多个指标评估各模型对PTC与NG的鉴别诊断效能,利用校准曲线直观的评估列线图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分别保留了6、4、3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单期相影像组学模型。单期相中,平扫模型鉴别诊断效能最优,6个独立预测因子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基于联合模型的列线图对PTC与NG具有最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训练集:AUC为0.980;测试集:AUC为0.928)。除测试集临床模型外,列线图与其余各独立模型间AU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和测试集列线图较平扫模型和临床模型均具有正向改善力(NRI>0,IDI>0)。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结果与病理结果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更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基于甲状腺临床影像征象联合影像组学模型构建的列线图对于鉴别诊断PTC与NG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