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市水稻精确定量数字化栽培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成明 杨一 +1 位作者 朱薇 高辉 《农业网络信息》 2006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扬州市水稻精确定量数字化栽培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扬州市 水稻 栽培 数字化系统
下载PDF
合并高校二级学院系科教工党支部工作重点 被引量:1
2
作者 生永明 李明泉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1-32,共2页
重组合并后的高校二级学院系科教工党支部工作,是学校党委工作的延伸。把最基层的教工党支部工作做好了,建设一流的师资和学科队伍、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就大有希望。为此,高校二级学院系科党支部必须把握住工作的侧重点:进一步理顺系科... 重组合并后的高校二级学院系科教工党支部工作,是学校党委工作的延伸。把最基层的教工党支部工作做好了,建设一流的师资和学科队伍、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就大有希望。为此,高校二级学院系科党支部必须把握住工作的侧重点:进一步理顺系科党政关系;抓好全系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主动渗透意识,配合行政搞好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合并 二级学院 系科 教工党支部 工作 重点
下载PDF
高产小麦株型的指标体系 被引量:36
3
作者 封超年 郭文善 +2 位作者 何建华 朱新开 马光辉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30,共7页
以栽培措施→群体结构→株型→产量为主线,分析每公顷产量在7500kg以上扬麦158株型与产量的关系,构建出小麦高产株型的茎型、叶型指标体系为:①节间长度配比为1∶2∶(3~35)∶5∶(9~10),穗下节间长度占节... 以栽培措施→群体结构→株型→产量为主线,分析每公顷产量在7500kg以上扬麦158株型与产量的关系,构建出小麦高产株型的茎型、叶型指标体系为:①节间长度配比为1∶2∶(3~35)∶5∶(9~10),穗下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比例>45%;②上层叶片宽度、厚度(比叶重)显著增加,剑叶面积显著增大,叶基角和披垂度显著减小;③孕穗期开花期最大叶面积密度的出现高度为植株相对高度的061~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型 指标体系 产量 栽培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06
4
作者 谢光辉 杨建昌 +1 位作者 王志琴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65,共9页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 (组合 )的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籽粒充实较好的武育粳 3号和 95 16,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 ,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 (R0 )、最大灌浆速率 (Gmax)、平均灌浆速率 (G)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 ... 研究了 6个水稻品种 (组合 )的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籽粒生理活性的关系。籽粒充实较好的武育粳 3号和 95 16,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 ,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势 (R0 )、最大灌浆速率 (Gmax)、平均灌浆速率 (G)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 (Tmax)差异较小。籽粒充实较差的扬稻 4号、汕优 63、PC311/早献党 18和 PC311/ IR36,强、弱势粒灌浆表现为异步 ,强势粒的 R0 、Gmax和 G明显大于弱势粒。灌浆初期弱势粒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强势粒 ,淀粉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强势粒和籽粒充实好的品种 (组合 ) ,灌浆初期籽粒中的生理活性 (玉米素 +玉米素核苷和亚精胺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 )高 ,弱势粒和籽粒充实差的品种 (组合 )则相反。灌浆前期籽粒生理活性与 R0 、Gmax、G、谷粒充实率和粒重等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始穗期喷施 6- (卞基 )腺嘌呤 ,灌浆初期籽粒生理活性和粒重提高 ,喷施亚胺环己酮 ,籽粒生理活性和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特性 籽粒生理活性 灌浆速率
下载PDF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冯惟珠 苏祖芳 +2 位作者 杜永林 周培南 季春梅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30,共7页
以中粳稻武育粳 3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 6 3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水稻高产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 (L AI)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 以中粳稻武育粳 3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 6 3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水稻高产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 (L AI)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 75 %~ 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 2 .1 0× 1 0 6m2·d以上 ,势粒比在 47cm2·d/粒以上。势粒比 (光合势与总颖花量的比值 )能反映抽穗后群体源库发展动态的优劣 ,是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质量的较好表述。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穗肥等措施 ,在抽穗期适宜叶面积基础上 ,降低抽穗后叶面积下降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源库关系 氮素 产量 光合作用
下载PDF
经基因工程改良的抗白叶枯病水稻粳型恢复系“C418-Xa21”及其杂交稻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晓兵 裔传灯 +2 位作者 翟文学 杨振玉 朱立煌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4,共5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 ,将业已克隆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 1导入重要的粳型杂交稻恢复系“C418”。PCR和抗性分析表明单拷贝整合的Xa2 1在T1 代的分离比为 3∶1。在T2 代通过PCR和抗性分析选择了Xa2 1纯合的转基因株系“C418 Xa2 ...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 ,将业已克隆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 1导入重要的粳型杂交稻恢复系“C418”。PCR和抗性分析表明单拷贝整合的Xa2 1在T1 代的分离比为 3∶1。在T2 代通过PCR和抗性分析选择了Xa2 1纯合的转基因株系“C418 Xa2 1”。将选择的转基因纯合系“C418 Xa2 1”与常用的雄性不育系“屉锦A”杂交 ,产生了带有转基因Xa2 1的杂交稻“屉优 418 Xa2 1”(简称转基因杂交稻 )。分子分析表明转基因Xa2 1在杂交稻“屉优418 Xa2 1”中能稳定遗传 ;抗性分析表明转基因恢复系“C418 Xa2 1”和转基因杂交稻“屉优 418 Xa2 1”对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广谱抗性 ,并保持了受体对照的优良农艺性状。另外我们还发现转基因杂交稻“屉优 418 Xa2 1”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高于转基因恢复系“C418 Xa2 1” ,这可能是遗传背景的差异所致。抗白叶枯病转基因粳型恢复系和杂交稻的育成将有益于杂交稻在我国北方稻区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生 粳型杂交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粳型恢复系 转基因
下载PDF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宋家祥 庄恒扬 +3 位作者 陈后庆 刘世平 沈新平 陆建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9-726,共8页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率与一次侧根增长率高,主根长,一次侧根量大,根系活力强,吸收氮、磷、钾多,长势“前强后稳”,为最优处理;还发现,棉根干重随土壤容重从1.1g/cm^3到1.5g/cm^3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在土壤容重为1.2~1。3g/cm^3时,根量适中,冠/根比较大,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最高,根系生产力最强。因此,容重1.2~1.3g/cm^3是最适宜棉花根系生长和能充分发挥根系生产力的理想土壤紧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系 土壤紧实度
下载PDF
玉米群体根系活力与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0
8
作者 陆卫平 张其龙 +2 位作者 宗寿余 卢家栋 王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18-722,共5页
以玉米中熟种苏玉9号为材料,通过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动态和节根组成与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群体气生根数与节根量、灌浆结实期根系伤流强度、总粒数、抽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呈正相关.生育... 以玉米中熟种苏玉9号为材料,通过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动态和节根组成与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群体气生根数与节根量、灌浆结实期根系伤流强度、总粒数、抽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呈正相关.生育过程中抽丝期的群体根系伤流量强度与抽丝后于物质积累量、总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相关最密切.气生根的多少和抽丝期根系伤流强度的高低可作为玉米高产栽培群体质量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水稻广亲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不育系恢复力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汤述翥 李国生 +4 位作者 程祝宽 陈宗祥 潘学彪 顾铭洪 刘荣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选用BT型、HL型和WA型3种细胞质的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对16个广亲和品种的恢复力进行测交鉴定,结果表明:(1)在同一细胞核背景下,BT型细胞质的可恢复性好于HL型细胞质,HL型细胞质又好于WA型细胞质.在同一不育细胞质背景下,籼稻不育系较粳... 选用BT型、HL型和WA型3种细胞质的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对16个广亲和品种的恢复力进行测交鉴定,结果表明:(1)在同一细胞核背景下,BT型细胞质的可恢复性好于HL型细胞质,HL型细胞质又好于WA型细胞质.在同一不育细胞质背景下,籼稻不育系较粳稻不育系易恢复.(2)不同广亲和品种的恢复能力有较大差异:培矮64、培C311、轮回422、CPSLO-17等4个品种对以上3种不育细胞质能正常恢复,Paddy、E164能恢复BT型、HL型不育细胞质;Aus373对WA型、HL型细胞质能够恢复或部分恢复;Ketan Nangka对以上3种不育细胞质具有保持能力,鉴12、Pecos、Pelde、Calotoc、02428、lemont、Dular、真系秋光等8个品种对不同不育细胞质或保持或部分保持.(3)不同年份间广亲和品种恢复力的表达存在差异.比较而言,轮回422、Lemont、Dular和 Ketan Nangka对BT型、WA型南梗11A的恢复力或保持力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 品种 恢复力 细胞质不育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的优化及转反义Wx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6
10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4 位作者 陈秀花 陆美芳 王兴稳 王宗阳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10,共7页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稻亲本协青早 B,转化前幼胚较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 8d左右。在此基础上 ,将反义蜡质 (Wx)基因分别导入上述受体亲本中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反义 Wx基因已经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分离符合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系统 水稻 根癌农杆菌 反义蜡质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下载PDF
水稻不同库源类型品种灌浆特点及库源协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柯建国 江海东 +2 位作者 陆建飞 吴春 陈绍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20,共6页
对不同库源类型的水稻品种汕优63(源限制型)和泗稻8号(库限制型)不同蘖位、不同花位的籽粒灌浆特点和器官库源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蘖位间灌浆时间顺序与分蘖发生次序一致,不同花位灌浆时间顺序与开花次序... 对不同库源类型的水稻品种汕优63(源限制型)和泗稻8号(库限制型)不同蘖位、不同花位的籽粒灌浆特点和器官库源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蘖位间灌浆时间顺序与分蘖发生次序一致,不同花位灌浆时间顺序与开花次序一致;(2)开花越早,灌浆强度越大;(3)汕优63和泗稻8号弱势花均有明显的阶段灌浆现象,第2阶段灌浆干物质积累量大于第1阶段灌浆干物质积累量;(4)泗稻8号和汕优63籽粒干物重中,来自营养器官贮藏的干物质分别占13.16%和22.87%,其中茎秆贡献最大;(5)泗稻8号单茎干物重在灌浆后期回升0.2021g,但其叶片、叶鞘以及汕优63各营养器官干物重回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 蘖位 花位 库源关系
下载PDF
水稻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汤述翥 张亚东 +3 位作者 孙红芹 叶全宝 陈秀花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利用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真系秋光 A,研究 3种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稻 16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1)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 4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负效应 ,在抽穗期、千粒重 2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正效应 ,单株... 利用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真系秋光 A,研究 3种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稻 16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1)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 4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负效应 ,在抽穗期、千粒重 2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正效应 ,单株穗数、每穗总粒及 8个品质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 ,不育细胞质效应与相对效应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2 )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大小与细胞质的可恢复性有关 ,BT型细胞质的可恢复性较好 ,细胞质效应较小 ,WA型细胞质最难恢复 ,细胞质效应最大 ;(3)品种间组合和亚种间组合的不育细胞质效应无显著差异 ,但杂种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大小与恢复系恢复力的强弱有关 ;(4 )某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大小和有无决定于该性状与育性性状的密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不育系 同核异质 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效应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印志同 邓德祥 +1 位作者 卞云龙 孙卫永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通过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 1 1 0个玉米自交系的 1 4个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穗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占优势的自交系一般单株籽粒产量也高 ;穗行数、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生育期等... 通过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 1 1 0个玉米自交系的 1 4个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穗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占优势的自交系一般单株籽粒产量也高 ;穗行数、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生育期等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不大 ,这些性状要根据生产或育种实践的需要进行选择 .并以主成分值作为选择指数 ,在 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多元方差分析 遗传相关 主成分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新开 郭文善 +2 位作者 王永吉 封超年 彭永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71,共5页
通过分析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特征及粒数与粒重之间的关系 ,表明 :(1)大穗条件下穗粒数和粒重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年度之间极值相近 ;(2 )随着每小穗结实粒数增加 ,每小穗平均粒重增加 ,二者呈极显... 通过分析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特征及粒数与粒重之间的关系 ,表明 :(1)大穗条件下穗粒数和粒重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年度之间极值相近 ;(2 )随着每小穗结实粒数增加 ,每小穗平均粒重增加 ,二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但不同花位粒重变异幅度增大 ,籽粒整齐度变小 ;(3 )不同结实粒数的小穗每花位籽粒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2时 ,以第 1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3、4、5时 ,以第 2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6、7时 ,以第 3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8时 ,以第 4粒粒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型小麦 穗粒重 分布规律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水稻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分析及其与籽粒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祖建 王志琴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以一中熟粳稻品种和两个中熟籼型三系杂交稻为材料,观察了不同粒位籽粒胚乳的细胞增殖动态和细胞充实过程,在以Richards方程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的细胞增殖速率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但相对增殖速率在增殖始期最高;强势... 以一中熟粳稻品种和两个中熟籼型三系杂交稻为材料,观察了不同粒位籽粒胚乳的细胞增殖动态和细胞充实过程,在以Richards方程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的细胞增殖速率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但相对增殖速率在增殖始期最高;强势粒起始分裂势高,花后2.8~3.5天即达最高增殖速率,分裂强度大,活跃分裂期短,为2.89~3.63天,分裂终止期在花后6~8天;弱势粒胚乳细胞增殖起始期迟,分裂速率的变化较缓慢,活跃分裂期达11.6~13.6天,分裂终止期在23天以上,最终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强势粒。品种间胚乳细胞数目具一定差异。子房长度的增加与胚乳的细胞增殖近于同步。强势粒胚乳的细胞增殖与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阶段性,弱势粒胚乳的细胞增殖和单细胞物质重量的增加在时间上近乎重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细胞 增殖 籽粒生长
下载PDF
水稻源库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霍中洋 叶全宝 +3 位作者 李华 张洪程 戴其根 许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6期72-77,146,共7页
从水稻源库的概论、特征指标、源库流在产量形成中的地位、源库类型的划分、主要研究手段以及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等 6个方面 ,对中国水稻源库关系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水稻 源库关系 特征指标 产量形成机制 类型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5
17
作者 陆卫平 陈国平 +2 位作者 郭景伦 王忠孝 饶春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7-733,共7页
1993~1994年在新疆石河子、北京大兴、山东济南、江苏扬州对多花品种掖单13和中花品种鲁玉10进行春播试验,采用高产群体剪叶剪穗,不同密肥培植大小不同群体研究了玉米群体主要源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玉米产量因试点经纬... 1993~1994年在新疆石河子、北京大兴、山东济南、江苏扬州对多花品种掖单13和中花品种鲁玉10进行春播试验,采用高产群体剪叶剪穗,不同密肥培植大小不同群体研究了玉米群体主要源库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玉米产量因试点经纬度及生态条件的差异很大,但不同试点的玉米产量水平均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源)、总粒数(库)的增加而增加,源库相互促进增产。但增源增产与增库增产比,增库增产更为重要。这方面花数少库容潜力小的品种比花数多库容潜力大的品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生态条件
下载PDF
水稻抽穗后源质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祖芳 杜永林 +4 位作者 周培南 孙成明 张亚洁 季春梅 许乃霞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8-41,共4页
以中粳稻武育粳 3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后源质量与产量关系 .水稻高产群体 ,抽穗期 LAI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 75%~ 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 2 .1&#... 以中粳稻武育粳 3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后源质量与产量关系 .水稻高产群体 ,抽穗期 LAI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 75%~ 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 2 .1× 1 0 6m2 .d-1以上 ,势粒比 (光合势与总颖花量的比值 )在 4 7cm2 .d-1.粒 -1以上 .势粒比能反映抽穗后群体源库发展动态优劣 ,是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质量的较好表述 .在抽穗期适宜叶面积基础上 ,降低抽穗后叶面积下降速率 ,提高势粒比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结实期 源质量 势粒比 产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三系法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述翥 朱满山 +2 位作者 张亚东 严长杰 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利用水稻不同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以现有主要不育系,包括籼型野败(WA)型不育系、红莲(HL)型不育系和粳型BT型不育系,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籼型或粳型保特系或恢复系杂交,根据F1的育性分析籼、粳不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保特性。... 为利用水稻不同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以现有主要不育系,包括籼型野败(WA)型不育系、红莲(HL)型不育系和粳型BT型不育系,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籼型或粳型保特系或恢复系杂交,根据F1的育性分析籼、粳不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保特性。结果表明:①在同一核背景下,不同胞质不育系的可恢复性为BT型不育系>HL型不育系>WA型不育系;②WA型粳型不育系的育性可恢复性明显低于相应的籼型不育系,即使这类不育系携有广亲和基因,多数野败型籼稻恢复系仍很难恢复其育性;③鉴于大多数籼稻品种对BT型不育系均具一定的恢复力,因而选育广亲和BT型籼型不育系很难有效进行,且常见的广亲和品种对BT型粳型不育系一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因此选育广亲和的BT型雄性不育系在实际上存在较大困难;④基于上述原因,为有效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以广亲和品种与现有恢复系杂交,在选育高配合力广亲和恢复系的基础上再与不育系杂交,较易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 水稻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广亲和性 三系法杂交
下载PDF
转基因株系及不同水稻品种的几丁质酶活力及纹枯病抗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爱宏 许新萍 +3 位作者 陈宗祥 李宝健 张洪熙 潘学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对几个转几丁质酶基因的高世代纯合株系及不同抗感品种的几丁质酶活力进行了测定 ,并接菌调查纹枯病抗性 ,结果表明 :转基因可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 ,不同转基因系的抗性水平与外源几丁质酶的表达活力一致 ;在内源几丁质酶活力相对较... 对几个转几丁质酶基因的高世代纯合株系及不同抗感品种的几丁质酶活力进行了测定 ,并接菌调查纹枯病抗性 ,结果表明 :转基因可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 ,不同转基因系的抗性水平与外源几丁质酶的表达活力一致 ;在内源几丁质酶活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转导外源基因可掩盖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 ;抗 /感品种在接菌诱导后 ,其几丁质酶活力均有所上升 ,并均在接菌 72h左右达到诱导高峰 ,但抗病品种诱导效应和强度要显著得多 ;无论是转基因株系 ,还是不同抗感品种 ,不同空间叶位叶片的几丁质酶活力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株系 水稻品种 几丁质酶活力 纹枯病 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