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超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悦 曹海艳 +3 位作者 卓双双 王正 王颖 戚庭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141例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年;肿瘤直径7~30 mm,平均直径20.3 mm。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141例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年;肿瘤直径7~30 mm,平均直径20.3 mm。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指标包括结节形态、边界、纵横比、微钙化、后方声衰减、内部血流和腋窝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根据结节的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计数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统计分析乳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与其组织学分级及分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乳腺癌结节均为浸润性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24例,Ⅱ级72例,Ⅲ级45例。微钙化在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77%(73/141) vs 48.23%(68/141)。P <0.05],而其他超声观察指标(形态、边界、纵横比、周围强回声声晕、后方衰减声影、内部血流、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钙化在结节的腺管形成程度及核分裂计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7±0.46)分vs(2.59±0.57)分、(1.66±0.77)分vs (1.41±0.68)分。P <0.05],而在细胞核多形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结节的超声影像中的微钙化与组织学分级及其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判读乳腺癌结节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GIPC2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2
作者 刘雅新 闫文卿 +6 位作者 马怡君 韩微 周彩婷 吴艳 严雪冰 徐健 王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GIPC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95例结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肠组织中GIPC2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和GEPIA基因库分析结果提示,GI... 目的探讨GIPC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95例结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肠组织中GIPC2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和GEPIA基因库分析结果提示,GIPC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免疫组化标记GIPC2呈胞质阳性,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肠组织(低表达率57.9%vs 13.7%;高表达率42.1%vs 86.3%,P<0.001);GIPC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和组织学分型无关(P均>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GIPC2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低于GIPC2高表达组患者(47.3%vs 72.5%,P<0.05)。结论GIPC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与预后评判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GIPC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吴艳 刘雅新 +1 位作者 闫文卿 王磊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又称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多发生于淋巴结内的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多为自限性。淋巴结外的独立病变而不伴淋巴结系统功能异常或肿大而被称为淋巴结外RDD[2],其...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又称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多发生于淋巴结内的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多为自限性。淋巴结外的独立病变而不伴淋巴结系统功能异常或肿大而被称为淋巴结外RDD[2],其发病率较低,加之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与表现,易造成漏诊或误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眼附属器原发性MALT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家佳 黄彩虹 +2 位作者 蒋淑婉 王正 丁志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066-1068,共3页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指发生于眼睑、结膜、泪腺、眼眶的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占所有眼附属器肿瘤的55%[1],其中眼附属器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MALT 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MALT 淋巴瘤是一种...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指发生于眼睑、结膜、泪腺、眼眶的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占所有眼附属器肿瘤的55%[1],其中眼附属器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MALT 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MALT 淋巴瘤是一种惰性的、亲器官的淋巴瘤,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上皮和黏膜部位,比如胃肠道、甲状腺、眼附属器、腮腺、胸腺、肺等。眼附属器原发性MALT 淋巴瘤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MALT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涎腺原发性MALT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家佳 黄彩虹 +2 位作者 蒋淑婉 王正 丁志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 探讨涎腺原发性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涎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2例,发病年龄32~71岁,肿块位于单侧腮腺/颌下腺。肿瘤细胞... 目的 探讨涎腺原发性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涎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2例,发病年龄32~71岁,肿块位于单侧腮腺/颌下腺。肿瘤细胞主要由多种形态的肿瘤性边缘区B细胞构成,弥漫或结节状浸润生长,见“滤泡植入”、“淋巴上皮病变”伴导管内聚集生长、伴导管上皮周围基底膜样嗜酸性物质增多,见脉管、神经侵犯。肿瘤细胞B细胞相关抗原弥漫阳性,CD5、CD23、Cyclin D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30%。随访8~97个月,5例均未行放化疗,3例无复发,1例继发右上腭MALT淋巴瘤,1例死亡。结论 涎腺MALT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呈B细胞免疫表型且无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的表型特征。本病呈惰性进程,预后一般较好,可累及周围淋巴结及其他涎腺腺体,有复发和远处播散的风险,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淋巴瘤 涎腺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多中心浆细胞型Castleman病临床病理诊断并相关文献复习
6
作者 刘冬梅 丁永玲 +3 位作者 生玉俊 黄彩虹 蒋淑婉 王正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82-583,586,共3页
多中心浆细胞型Castleman病(plasma cell type multiple Castleman disease,PC-MCD)临床罕见,病理组织学以滤泡间出现大量浆细胞片状浸润为特点,临床以全身多处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可伴发热、消瘦、浆膜腔积液、肝脾大、贫血、... 多中心浆细胞型Castleman病(plasma cell type multiple Castleman disease,PC-MCD)临床罕见,病理组织学以滤泡间出现大量浆细胞片状浸润为特点,临床以全身多处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可伴发热、消瘦、浆膜腔积液、肝脾大、贫血、肾功能异常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表现,是一种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恶变或转化为淋巴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浆细胞型Castleman病 临床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涎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8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张岩 王正 +2 位作者 陈彤箴 柏乾明 李小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背景与目的:涎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hyalinizing clear cell carcinoma,HCCC)是好发于小涎腺的少见肿瘤,生物学低度恶性。由于罕见,该肿瘤不为病理科医师所熟知,误诊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涎腺HCC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 背景与目的:涎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hyalinizing clear cell carcinoma,HCCC)是好发于小涎腺的少见肿瘤,生物学低度恶性。由于罕见,该肿瘤不为病理科医师所熟知,误诊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涎腺HCC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2019年10月确诊的涎腺HCCC 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WSR1基因相关易位情况,总结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8岁,肿瘤发生于口腔、鼻咽、腮腺及头颈部区域其他部位。显微镜下主要由透明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形成巢团状、片状、梁索状结构。1例肿瘤几乎完全由嗜酸性细胞构成,6例可见明显的细胞核内假包涵体,1例肿瘤组织与表面黏膜鳞状上皮相连,1例肿瘤部分区域可见腺管样结构,3例肿瘤癌巢周围形成淋巴细胞套,7例具有硬化性或玻璃样变性的间质,亦或出现促纤维结缔组织反应性间质,1例间质伴有黏液变性。所有肿瘤均未见明确角化、坏死,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8例肿瘤弥漫表达AE1/AE3,7例表达P63,7例肿瘤细胞灶性表达低分子角蛋白CK7或CAM5.2,但S-100、calponin、PAX-8、CD10均呈阴性,所有肿瘤增殖活性较低,Ki-67增殖指数均小于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8例均有EWSRl基因相关易位。随访4~5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涎腺HCCC是好发于小涎腺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形态学特征明显,但需与其他多种原发或继发性涎腺肿瘤鉴别。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8
作者 仇姝 陆红梅 周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32-37,42,共7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uc.339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uc.33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uc.339下游靶基因;采用qRT-PCR验证uc.339对靶基因微小RNA-339-5P(miR-339-5P)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uc.339对miR-339-5P的调控作用;采用回复实验证实uc.339对miR-339-5P调控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qRT-PCR实验结果表明,CSCC组织中uc.339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33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earson′s R=7.909)和病理分级(Pearson′s R=-4.859)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MTT实验提示过表达uc.339可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而降低uc.339表达则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过表达uc.339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多于Scramble对照,降低uc.339表达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低于si-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339-5P是uc.339的靶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过表达uc.339后,miR-339-5P表达水平下降,而降低uc.339表达后,miR-339-5P表达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uc.339与miR-339-5P特异性结合,并可负性调控miR-339-5P的表达。回复实验提示过表达miR-339-5P能消除uc.339对宫颈癌增殖的促进作用,而降低miR-339-5P的表达则能进一步激发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CSCC中uc.339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一个新的致癌基因。uc.339通过抑制miR-339-5P表达促进CSCC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超保守核糖核酸339 临床特征 微小RNA-339-5P 细胞增殖 克隆形成实验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阴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磊 杨家佳 +3 位作者 蒋淑婉 戚庭月 李念芬 封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而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TRUS引导下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73例,根据TRUS图像特征分为TRUS阴性组31例与TRUS阳性组42例,比... 目的探讨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而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TRUS引导下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73例,根据TRUS图像特征分为TRUS阴性组31例与TRUS阳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TRUS阳性组血清PSA水平为(71.27±9.71)ng/ml,高于TRUS阴性组的(41.62±6.4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主要区域与次要区域的Gleason评分、微血管计数、癌组织长度占穿刺组织长度比例(最典型一针)、临床分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例数、血管淋巴管侵犯例数、神经侵犯例数及浸润周围组织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阴性前列腺癌患者较TRUS阳性患者,除血清PSA水平明显较低外,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侵袭性并无明显区别。对伴血清PSA水平或(和)临床症状异常而TRUS阴性者,仍需积极行前列腺系统穿刺病理检查,以免贻误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 穿刺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血管母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正 王艳芬 +2 位作者 蒋淑婉 刘爽 丁永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枢神经系统HB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HB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下肢乏力、行走不...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枢神经系统HB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HB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下肢乏力、行走不稳等。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脑实性或囊实性占位。镜下肿瘤主要由间质细胞及丰富的毛细血管构成。免疫表型:间质细胞表达NSE、S-100、CD56、vimentin、Inhibin-α,不表达GFAP、CD10、EMA、Cg A和Syn,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CD31、CD34,Ki-67增殖指数均<2%。结论HB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镜下主要由肿瘤性间质细胞和不同成熟阶段的毛细血管构成,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对比MRI-经直肠超声软件融合导航穿刺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检出前列腺癌效果
11
作者 杨景 封淏 +9 位作者 夏晗 马彦辉 肖潇 王智远 徐文娟 王正 范其兵 申余勇 丁静 戚庭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3-407,共5页
目的对比MRI-经直肠超声(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检出前列腺癌(PC)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PC患者、共127个病灶,均接受2~3针靶向穿刺(TB)+10针系统穿刺方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根据TB引导方法将其中73例(7... 目的对比MRI-经直肠超声(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检出前列腺癌(PC)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PC患者、共127个病灶,均接受2~3针靶向穿刺(TB)+10针系统穿刺方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根据TB引导方法将其中73例(78个结节)接受MRI-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归为A组,47例(49个结节)接受认知融合穿刺归为B组;比较2组经TB检出PC及临床显著性PC(csPC)阳性率、不同大小病灶PC阳性率,以及穿刺2针与3针PC阳性率。结果A组经TB检出PC阳性率及csPC阳性率分别为55.13%(43/78)及39.74%(31/78),B组分别为53.06%(26/49)及34.69%(17/49);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最大径≤10 mm病灶,A组TB检出PC阳性率高于B组(P<0.05);而对于最大径>10 mm且<15 mm、≥15 mm病灶,组间TB检出PC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2针与3针TB检出P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3针TB检出PC阳性率高于2针(P<0.05)。结论MRI-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检出PC及csPC阳性率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相当,但有助于减少TB次数、提高最大径≤10 mm小病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磊 丁永玲 +5 位作者 周洁 刘爽 万晓洁 戚庭月 李念芬 封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2期1904-1908,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术前倾向于甲状腺癌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穿刺患者12例,其中8例采用US-FNA检查,4例采用US-CNB检查,在甲状腺穿刺操作过... 目的 探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术前倾向于甲状腺癌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穿刺患者12例,其中8例采用US-FNA检查,4例采用US-CNB检查,在甲状腺穿刺操作过程中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进行实时细胞学初诊,并依据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实时调整穿刺操作方案,分析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2~3min,不影响正常穿刺操作。8例US-FNA中的2例(25.0%)与4例US-CNB中的1例(25.0%)在本技术协助下达到穿刺操作对肿瘤成分质与量的要求。结论 确诊甲状腺癌的US-FNA检查或US-CNB检查,均会因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到诊断的质量。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可甲状腺穿刺过程中提供实时病理诊断,以此确保穿刺组织中肿瘤成分的质与量,保证甲状腺穿刺的首次成功率,且本技术开展成本低,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 甲状腺癌 US-FNA US-CNB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正 刘爽 蒋淑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女性,年龄58~80岁。大体上均为境界相对较清楚的...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女性,年龄58~80岁。大体上均为境界相对较清楚的肿块。镜下肿瘤形成管状-梁索状、筛状、实体型结构。肿瘤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基底样细胞构成,其中腺上皮表达CK7、CK5/6、CD117,肌上皮表达SMA、p63,基底样细胞表达p63、CK5/6、CD117,但均不表达ER、PR、Her-2。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浸润性癌亚型,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鼻内镜下鼻咽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磊 丁永玲 +4 位作者 杨家佳 蒋淑婉 万晓洁 唐嘉阅 李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鼻内镜下鼻咽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常规病理诊断证实为鼻咽癌的鼻咽活检患者21例,以上患者在鼻内镜下活检过程中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进行实时细胞学初诊,并依据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实时... 目的 探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鼻内镜下鼻咽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常规病理诊断证实为鼻咽癌的鼻咽活检患者21例,以上患者在鼻内镜下活检过程中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进行实时细胞学初诊,并依据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实时调整活检操作方案,分析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鼻内镜下鼻咽活检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约2~3 min,不影响正常穿刺操作。21例鼻内镜下鼻咽活检患者中3例(14.3%)因肿瘤细胞较少、2例(9.5%)因未查见肿瘤细胞,均于当时再次活检满足要求后操作结束,避免了数日后因病理不能明确诊断而影响后续临床诊疗。结论 鼻内镜下鼻咽活检是目前明确鼻咽癌的重要检查手段,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可在鼻内镜下鼻咽活检操作中进行实时病理细胞学诊断,在不影响正常临床操作的情况下提高首次活检阳性检出率并确保检出组织中有效肿瘤成份的含量,且本技术开展成本低,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 鼻咽癌 鼻内镜活检 阳性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海燕 王正 吴诗瑶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8期119-119,121,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术中冰冻病理细胞学及组织学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8例患者均行术中冰冻检查并确诊。其中男2例,女2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术中冰冻病理细胞学及组织学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8例患者均行术中冰冻检查并确诊。其中男2例,女26例,年龄26~69岁,平均44岁。巨检多数肿瘤为灰白结节,少数灰红色,质地中等到偏硬,肿瘤境界多不清晰。镜下肿瘤细胞核浆比例增高,核明显增大,不规则,排列拥挤、重叠,失去极性。形成乳头状、滤泡样结构,多为浸润性生长。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较为常见肿瘤,但术中冰冻有很多陷阱,也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主要依靠术中冰冻决定手术方式的基层医院来说,正确把握术中冰冻的诊断标准及诊断策略是正确诊断及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病理 病理特点
下载PDF
阴囊Paget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王磊 周彩婷 +3 位作者 马怡君 韩微 杨家佳 王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918-922,共5页
目的 总结分析阴囊Paget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21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阴囊Paget病患者,总结与分析阴囊Paget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 阴囊P... 目的 总结分析阴囊Paget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21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阴囊Paget病患者,总结与分析阴囊Paget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 阴囊Paget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疾病初期与湿疹相似,易发生误诊;镜下可在皮肤棘层、基底层内见散在或成簇分布的Paget细胞。免疫组化Paget细胞表达CK7、CEA、GCDFP-15及EMA。病灶范围较大时,皮肤切缘易残留而复发,若侵犯至真皮甚至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差。结论 阴囊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皮肤肿瘤,因进展缓慢易被漏诊。免疫组化检查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病灶范围较大时术后易复发,若侵犯至真皮甚至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时预后较差,尽早活检后经病理确诊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PAGET病 临床病理 Paget细胞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piR-1366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虹 韩微 +4 位作者 马怡君 周彩婷 冯康 王磊 史宏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39-2742,2747,共5页
目的探讨piRNA-1366(piR-1366)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用piRNA基因芯片对NSCLC piRNAs表达谱进行分析,采用qRT-PCR证实piR-1366在NSCLC的表达;采用RNA原位杂... 目的探讨piRNA-1366(piR-1366)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用piRNA基因芯片对NSCLC piRNAs表达谱进行分析,采用qRT-PCR证实piR-1366在NSCLC的表达;采用RNA原位杂交技术(RISH)检测87例NSCLC组织中piR-1366的表达,分析piR-1366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piR-1366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裸鼠肺转移模型检测piR-1366对肺癌细胞远处转移的影响.结果 piRNAs表达谱和qRT-PCR均检测出piR-1366在NSCLC中表达水平升高,RISH显示piR-1366主要为阳性表达.piR-1366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NSCLC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分级及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iR-1366促进了A549和H1650的迁移,而沉默表达则阻碍了肺癌细胞的迁移(P <0.05).在裸鼠肺转移模型中沉默piR-1366表达组(si-piR-1366)肺转移癌结节要比对照组少(P <0.05).结论 piR-1366肺癌细胞的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为研究piR-1366治疗转移性NSCLC提供靶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1366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意义 迁移 转移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与CDX-2、p5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对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庞圆圆 张晓媛 +3 位作者 王磊 袁昕 路国涛 肖炜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318-326,共9页
背景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由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阴性所导致,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及p53在结直肠癌中均可发挥抑癌作... 背景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由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阴性所导致,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及p53在结直肠癌中均可发挥抑癌作用并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PMS2、MSH6)与CDX-2、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1/2021-03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腺癌患者17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PMS2、MSH6及CDX-2、p5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各组中的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17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中四种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阴性者39例(22.3%),其中MSH2、MSH6、MLH1、PMS2的表达阴性者分别为12例(6.9%)、1例(0.6%)、17例(9.7%)、28例(16.0%);其中91例结直肠腺癌中CDX-2表达阴性共34例(35.1%),28例结直肠腺癌中p53表达阴性共7例(25%).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阴性与结直肠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错配修复蛋白与CDX-2、p53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病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有关.检测错配修复蛋白对于结直肠腺癌的早期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5′tiRNA-Val-CAC对增殖的影响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洁 王磊 王成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5′tiRNA-Val-CAC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CR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转运RNA衍生的小RNA(TDSR)表达谱,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5′tiRNA-Val-CAC表达水平。采用RNA原位杂交技... 目的探讨5′tiRNA-Val-CAC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CR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转运RNA衍生的小RNA(TDSR)表达谱,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5′tiRNA-Val-CAC表达水平。采用RNA原位杂交技术(RISH)检测82例CRC患者CR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5′tiRNA-Val-CAC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5′tiRNA-Val-CAC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平板实验检测5′tiRNA-Val-CAC对CRC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CRC组织中5′tiRNA-Val-CAC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1,P=0.012);CRC细胞系SW620、HCT116中5′tiRNA-Val-CAC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IE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5、7.158,P=0.008、0.019)。RISH实验结果显示,CRC组织中5′tiRNA-Val-CAC阳性表达率为82.93%(68/82),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2%(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44,P<0.001)。5′tiRNA-Val-CAC高阳性表达与CRC患者肿瘤直径(χ^(2)=6.924,P<0.05)和分化程度(χ^(2)=25.030,P<0.05)具有相关性,但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平板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比较,过表达5′tiRNA-Val-CAC的CRC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克隆数目增多,而敲低5′tiRNA-Val-CAC表达的CRC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细胞克隆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tiRNA-Val-CAC在CRC组织中高表达,能促进CRC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影响CRC的进展和预后。5′tiRNA-Val-CAC或可成为CRC增殖的分子标志物,用于CRC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5′tiRNA-Val-CAC RNA原位杂交技术 增殖 生长 预后
下载PDF
颈部异位AB型胸腺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冬梅 丁永玲 +1 位作者 生玉俊 王正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5-67,70,共4页
异位胸腺瘤(ectopic thymoma,ET)是指发生于前纵隔以外部位的胸腺瘤,临床罕见,由于其发生部位的改变,常常造成临床和病理医师诊断上的困惑,术中冰冻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颈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经... 异位胸腺瘤(ectopic thymoma,ET)是指发生于前纵隔以外部位的胸腺瘤,临床罕见,由于其发生部位的改变,常常造成临床和病理医师诊断上的困惑,术中冰冻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颈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经验,并对相关文献加以复习,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于该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异位胸腺瘤 异位胸腺瘤 冰冻诊断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