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粉体物理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煜皓 王雅雯 +4 位作者 宿军慧 戴胜云 乔延江 罗赣 徐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中药(TCM)粉体是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重要中间体或产品,粉体的物理性质不仅影响制剂成型,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中药粉体种类众多、尺度各异,采用物理指纹图谱可从物理状态层面整体评价中药粉体质量,并可将其作为对中药粉体含量... 中药(TCM)粉体是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重要中间体或产品,粉体的物理性质不仅影响制剂成型,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中药粉体种类众多、尺度各异,采用物理指纹图谱可从物理状态层面整体评价中药粉体质量,并可将其作为对中药粉体含量测定或HPLC指纹图谱评价的补充,这为中药粉体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该文系统梳理了中药粉体物理指纹图谱的规范化建立方法,包括指标体系的设计、二级指标的测试或计算,以及二级指标标准化处理和图谱展示。总结了物理指纹图谱在中药破壁粉、中药浸膏粉、中药颗粒、药用辅料、制剂成型工艺全过程质量评价和制剂处方设计中的应用。指出了开展物理指纹图谱和物性分析方法验证,确保物理指纹图谱数据可靠,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方法拓展物理指纹图的应用场景,支持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产品和工艺的设计与持续改进,将是中药粉体物理指纹图谱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粉体 物理指纹图谱 物性表征 一致性评价 质量源于设计
下载PDF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过程分析技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馨 徐冰 +4 位作者 徐翔 苑兆国 吴志生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27-534,共8页
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是实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b D)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线(Online)和原位(In-line)等PAT技术的使用,为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操作、提... 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是实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b D)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线(Online)和原位(In-line)等PAT技术的使用,为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功能和属性角度,将PAT技术分为5个方面进行介绍:1)模拟视觉分析技术;2)模拟听觉分析技术;3)模拟味觉分析技术;4)模拟触觉分析技术和;5)多功能集成在线分析技术。同时综述了PAT在中药提取、浓缩、醇沉、柱层析、干燥、混合、制粒、包衣等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过程分析技术 中药 制药过程 在线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过程分析技术和设计空间的金银花醇沉加醇过程终点检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冰 罗赣 +3 位作者 林兆洲 艾路 史新元 乔延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84-2289,共6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AT)和质量源于设计(QbD)设计空间的中药制药过程终点分析与控制方法.以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为PAT工具,采集正常操作条件下制药过程的多批次NIR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移动块相对标准偏差(PCA-MBRSD)法...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AT)和质量源于设计(QbD)设计空间的中药制药过程终点分析与控制方法.以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为PAT工具,采集正常操作条件下制药过程的多批次NIR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移动块相对标准偏差(PCA-MBRSD)法,确定每一批次过程的理想终点样本(DEPs),由多批DEPs的光谱信息构成过程终点设计空间;在过程终点设计空间确定的范围内,建立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MSPC)模型,利用多变量Hotelling T2和SPE控制图对过程终点进行判断.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了金银花醇沉加醇过程终点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适宜于中药制药过程终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分析技术 设计空间 近红外光谱法 醇沉过程 终点检测
下载PDF
不确定度评估在中药近红外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薛忠 徐冰 +4 位作者 刘倩 史新元 李建宇 吴志生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57-2661,共5页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过程中甘草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在定量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验证试验,采用由Liao等提出的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方法,估计β-容度-γ-置信容许区间,并计算NIR定量分析不确定度,绘制不确定度轮廓。结果表明甘草酸含量高于1.56mg·g-1时,测量不确定度在可接受范围(λ=±20%)内,表明所建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有效评价不同浓度水平下的甘草酸含量NIR定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其他中药NIR定量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六一散 偏最小二乘 不确定度
下载PDF
中药工业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徐冰 史新元 +6 位作者 罗赣 林兆洲 孙飞 戴胜云 张志强 肖伟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在中药制造由工业2.0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过程中,部分信息化和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积累了轻量级工业大数据,成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为促进中药工业大数据的应用,该研究针对当前中药制造过程中存在的Sigma差距和知识匮乏等问题,提出了以... 在中药制造由工业2.0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过程中,部分信息化和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积累了轻量级工业大数据,成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为促进中药工业大数据的应用,该研究针对当前中药制造过程中存在的Sigma差距和知识匮乏等问题,提出了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中药工业大数据三层架构设计原理,即数据集成层、数据分析层和应用场景层。在数据集成层,总结了以传感器为基础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感知关键技术。在数据分析层,提出了由模型构建、验证、配置和维护组成的模型生命周期,介绍了智慧中药系统(iTCM)算法库和模型库。针对中药制造过程质量传递结构特点,开发了"分块-集成"建模,递进建模和路径建模等系统建模关键技术;针对中药制造过程高度专业性,提出"数据+机制"双重驱动的高阶智能建模关键技术。最后结合中药注射剂、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应用场景和需求,介绍了基于工业大数据的中药生产工艺诊断、质量传递规律解析、实时放行检验和制剂处方智能设计典型案例。对中药工业大数据这一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将有效促进中药制造知识积累和质量效益提升,为实现中药制造智能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智能制造 工业大数据 架构设计 质量传递结构 系统建模 传感器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连续制造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芬 徐冰 +3 位作者 刘雨 李建宇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66-573,共8页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鼓励采用创新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指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提供原料并生产出终产品的过程。与间歇(Batch)生产相比,连续制造具有占...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鼓励采用创新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指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提供原料并生产出终产品的过程。与间歇(Batch)生产相比,连续制造具有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缩短、智能化程度高、工艺易放大、产品质量一致性高等特点,符合未来药品生产发展趋势和需求。本文总结了连续制药过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连续喂料、连续混合、连续制粒等单元型连续制药过程,以及口服固体制剂、化学药合成和生物制品的全程型连续生产过程,介绍了停留时间分布分布(RTD)模型和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控制方法在连续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药品和中药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 连续制造 停留时间分布模型 过程分析技术
下载PDF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全过程质量控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娜 徐冰 +3 位作者 陈衍斌 戴胜云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56-560,共5页
质量控制经历了检验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控制3个阶段。为实现全面质量控制,Juran提出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将质量的概念扩展到产品质量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与质量源于设计等全面质... 质量控制经历了检验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控制3个阶段。为实现全面质量控制,Juran提出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将质量的概念扩展到产品质量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与质量源于设计等全面质量控制理念的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为QbD在中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提出并阐释了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2个维度,即从研发到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维度和从原料到产品的中药产业链维度。总结了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和中药产品流通过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 全过程质量控制 生命周期 产业链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毅 戴胜云 +1 位作者 徐冰 乔延江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以缺血再灌注损伤为病理基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NS主要通过抗氧化应激、阻滞钙离子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以缺血再灌注损伤为病理基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NS主要通过抗氧化应激、阻滞钙离子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黏附、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途径保护心肌,防止再灌注损伤。对三七中主要活性皂苷类化合物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三七类药物并指导其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缺血再灌注损伤 药理学 综述
下载PDF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智能制造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佳琦 徐冰 +3 位作者 姚璐 戴幸星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74-579,共6页
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为基础的制药质量体系,逐渐将智能装备、工业信息化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化工具纳入生产质量管控和知识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引领着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和新模式... 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为基础的制药质量体系,逐渐将智能装备、工业信息化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化工具纳入生产质量管控和知识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引领着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和新模式,本文引入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级模型,评价分析了当前中药智能制造主要处于规范级(即数字化和标准化)和集成级阶段,未来朝向优化级和引领级发展。提出由连续制造、信息集成、智能模拟和智慧应用组成的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一代中药智能制造模式,实现工艺知识和模型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感知和控制决策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 智能制造 智能模拟 智能优化
下载PDF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产品和工艺设计 被引量:14
10
作者 戴胜云 徐冰 +4 位作者 史新元 张志强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50-555,共6页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设计科学和制造科学的总和,设计思维和方法贯穿于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设计对药品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中药设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有效使用多学科的科学原理使中药质量满足...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设计科学和制造科学的总和,设计思维和方法贯穿于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设计对药品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中药设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有效使用多学科的科学原理使中药质量满足临床防病治病需求的过程。本文总结了中药方剂设计、中药药物设计和中药剂型设计等中药产品设计内容,以及药辅合一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制剂处方设计、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和制药工程设计等中药工艺设计内容。随着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知识和规则的中药智能设计方法,如专家系统(ES)、工艺分类系统(MCS)和智慧中药系统(iTCM)等,提高了中药设计效率,丰富了中药质量源于设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设计科学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智能设计
下载PDF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工艺建模 被引量:12
11
作者 石国琳 徐冰 +3 位作者 林兆洲 史新元 戴幸星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43-549,共7页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强调对制药过程的透彻理解,即理解原料、工艺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多维组合和相互作用关系。数学模型以函数关系的形式表征所研究工艺系统或过程"输入-输出"量对的集合,是解释制药质量传...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强调对制药过程的透彻理解,即理解原料、工艺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多维组合和相互作用关系。数学模型以函数关系的形式表征所研究工艺系统或过程"输入-输出"量对的集合,是解释制药质量传递规律,实现产品关键质量属性(CQAs)预测的重要工具。本文提出依据数学模型对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将工艺模型分为高、中、低3类。为规范建模过程、提高建模效率,提出工艺建模质量管理规范(GMoP)。总结了机理建模、统计建模和混合建模方法,并介绍了数学模型在中药提取、干燥、制粒、粉体压缩、制药过程质量监控和工艺系统表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 系统建模 质量传递规律 质量预测
下载PDF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应用:工艺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2
作者 连传运 徐冰 +3 位作者 王秋平 于佳琦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561-565,573,共6页
在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框架下,工艺控制策略是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性能符合预期目标的一套计划性控制方法和步骤的组合。工艺控制策略的先进程度取决于对药品和制药工艺的理解和相关知识水平的积累。目前,国内... 在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框架下,工艺控制策略是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性能符合预期目标的一套计划性控制方法和步骤的组合。工艺控制策略的先进程度取决于对药品和制药工艺的理解和相关知识水平的积累。目前,国内制药工艺控制正经历从质量源于检验(QbT)模式向QbD模式的转变。本文总结并比较了分别由美国FDA的Lawrance Yu和国际制药工程协会PQLI工作组提出的工艺控制策略等级模型。介绍了药物产品质量实时放行测试、工艺设计空间、工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工艺闭环控制、工艺智能控制等先进工艺控制方法和策略,及其在中药和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 实时放行检验 前馈/反馈控制 闭环控制
下载PDF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近红外光谱数据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坤峰 王政 +3 位作者 曹君杰 张志强 乔延江 徐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建立了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近红外(NIR)光谱数据库,采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NIR光谱数据在物料分类和物性预测中的应用。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量149批原辅料粉末的NIR漫反射光谱数据,并录入iTCM数据库。利用主成分分析(PCA)... 建立了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近红外(NIR)光谱数据库,采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NIR光谱数据在物料分类和物性预测中的应用。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量149批原辅料粉末的NIR漫反射光谱数据,并录入iTCM数据库。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探究NIR光谱数据对已知结构物料的分类能力,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研究了NIR光谱对原辅料物性参数和直接压片片剂性能的预测能力。经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Savitzky-Golay(SG)平滑+一阶导数处理后的NIR光谱数据对微晶纤维素、乳糖、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这5类辅料的区分能力较好。NIR光谱数据与原辅料粉末粒径、密度和吸湿性的相关性较强。NIR光谱信息作为物料物理性质的补充,可提高粉末直接压片片剂性能预测模型的性能。NIR光谱数据是iTCM数据库物性参数数据的补充,物性参数与NIR光谱数据的结合能更全面地表征原辅料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数据库 物性表征 模式识别 药用辅料 中药浸膏粉
下载PDF
日本汉方药企业近十年申请专利的分析及思考——以津村制药和Kracie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岳琪 宿军慧 +4 位作者 曹君杰 王雅雯 谷洪顺 乔延江 徐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0-1980,共11页
目的 对日本医疗用汉方医药品和一般用汉方医药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日本津村制药公司和Kracie制药公司2008-2020年间申请的专利内容进行综述,为国内中药经典名方和保健食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日本专利局的官方检... 目的 对日本医疗用汉方医药品和一般用汉方医药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日本津村制药公司和Kracie制药公司2008-2020年间申请的专利内容进行综述,为国内中药经典名方和保健食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日本专利局的官方检索渠道J-PlatPat平台,检索日本津村制药公司和Kracie制药公司在2008年至2020年间申请的专利,并进行专利布局和技术内容分析。结果 共收集43项日本津村制药公司特许和实用新案专利,其围绕汉方制剂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构建了坚实的专利技术体系;共收集52项Kracie制药公司特许和实用新案专利,其致力于功能性制剂和组合物的开发,重点在生活改善、老龄化和癌症等领域进行专利布局,还创建了多种产品功效和功能的客观评价方法。结论 津村制药近十年专利布局提示在中药现代化制造和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应把提高品质作为主攻方向,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完善产品有效性证据链。Kracie制药公司践行的以人为中心的汉方药设计理念,以及精准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研发模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方药 全过程质量控制 处方药 非处方药 专利布局
下载PDF
中药现代化需国家层面研发战略联盟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嘉泰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童年时代我的班主任老师讲过一个花生的故事.说日本人买走了农民伯伯辛苦耕耘收获的花生,把不值钱的花生壳磨碎后制成纸返销中国,挣了中国人的钱,白白拿走了花生仁儿.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战略联盟 研发 班主任 日本人 花生壳 中国人 花生仁 农民
下载PDF
基于粉体压缩行为的中药半浸膏粉“药辅合一”科学内涵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芬 徐冰 +4 位作者 张坤峰 杨茂蕊 唐正馨 陆洋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该文选择黄芩、白芍、醋延胡索、制何首乌和金银花5种代表性中药饮片,分别制备相应的饮片细粉、浸膏粉、半浸膏粉和物理混合粉。对20种粉体的粒径、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绘制粉体孔隙率和抗张强度随压片压力变化的曲线,并... 该文选择黄芩、白芍、醋延胡索、制何首乌和金银花5种代表性中药饮片,分别制备相应的饮片细粉、浸膏粉、半浸膏粉和物理混合粉。对20种粉体的粒径、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绘制粉体孔隙率和抗张强度随压片压力变化的曲线,并采用Heckel方程和Kawakita方程描述粉体压缩行为。结果与饮片细粉相比,中药半浸膏粉和浸膏粉可压性有明显提升。与浸膏粉相比,半浸膏粉的粒径和相对均齐度指数增大,提高了粉末的均一性,制成半浸膏粉可降低吸湿性。黄芩、醋延胡索和白芍半浸膏粉在较高压片力下仍可维持片剂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片剂崩解。对于部分中药(如金银花),半浸膏粉还可起到减低黏性的作用,避免了粉末在压缩过程中黏壁和黏冲现象。同一中药饮片的半浸膏粉和物理混合粉的物理性质和压缩行为相似。对粉体的物理评价指标和压缩方程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第一主成分主要体现物料来源和自身性质的差异,而第二主成分主要体现中药浸膏粉、半浸膏粉、物理混合粉和饮片细粉的差别。该文从粉体物性和压缩行为角度阐释了中药半浸膏粉"药辅合一"科学内涵,为中药片剂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浸膏粉 药辅合一 可压缩性 成片性 物性表征
原文传递
中药浸膏粉离散元模拟参数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石辰风 杨茂蕊 +3 位作者 唐正馨 王欣 徐冰 乔延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205-6212,共8页
目的采用离散元法(DEM)模拟中药浸膏粉休止角,确定颗粒之间、颗粒与几何体之间的接触参数。方法以生甘草浸膏粉、独活浸膏粉、微晶纤维素(MCC)和乙基纤维素(EC)4种粉末为研究对象,在Hertz-Mindlin with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和颗粒缩放... 目的采用离散元法(DEM)模拟中药浸膏粉休止角,确定颗粒之间、颗粒与几何体之间的接触参数。方法以生甘草浸膏粉、独活浸膏粉、微晶纤维素(MCC)和乙基纤维素(EC)4种粉末为研究对象,在Hertz-Mindlin with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和颗粒缩放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对休止角模拟测定影响显著的接触参数,进而通过最陡爬坡设计确定关键接触参数的最佳区域。根据Box-Behnken试验结果,建立接触参数和模拟休止角之间的回归模型,优选最佳接触参数值并验证。结果筛选得到的关键接触参数为颗粒-颗粒滚动摩擦系数、颗粒-颗粒恢复系数和颗粒-不锈钢恢复系数,所建回归模型对休止角的标定范围为33.30°~43.64°,4种粉末休止角模拟测定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2.0%,表明所建标定方法准确可靠。结论证明了通过宏观物性参数间接标定中药颗粒体系DEM微观力学参数的可行性,为混合、输送等中药制药过程的精确模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模拟 参数标定 休止角 实验设计 接触模型
原文传递
喷雾干燥在中药粉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戴胜云 杨茂蕊 +3 位作者 李文静 郑健 徐冰 乔延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00-208,共9页
喷雾干燥技术历经100多年发展,技术愈加成熟、使用日益广泛,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更为突出。喷雾干燥制备的中药粉体是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药,其粉体学性质对后续成型过程及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饮片形式,已纳入中药饮... 喷雾干燥技术历经100多年发展,技术愈加成熟、使用日益广泛,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更为突出。喷雾干燥制备的中药粉体是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药,其粉体学性质对后续成型过程及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饮片形式,已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预示着更广阔的应用市场,关于中药粉体研究的重要性也已达成共识。基于此,笔者总结了喷雾干燥在中药粉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影响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如料液性质、工艺参数和装备因素,以及计算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在喷雾干燥过程模拟仿真中的应用。介绍了部分用于中药粉体改性的常用药用辅料,如采用麦芽糊精或微粉硅胶改善黏壁、提高收率,采用微晶纤维素提高可压性,采用聚维酮或羟丙甲纤维素提高粉体的稳定性等。此外,喷雾干燥技术也可作为微囊、固体分散体等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制备技术。梳理后笔者发现中药喷雾干燥技术的后续研究可从基于“药辅合一”共处理辅料的应用规律、喷雾干燥粉体“结构-性质”的关系、计算机模拟和设计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以进一步丰富该技术在中药粉体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质量源于设计(QbD) 物性表征 粉体改性 药用辅料 计算流体力学(CFD) 药辅合一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我国口服中成药抽检结果的大数据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田田 宋婉婷 +3 位作者 蔡绮薇 倪蒙蒙 路斯娴 徐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502-3508,共7页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固体和口服液体中成药制剂的质量问题。结果:中成药片剂、胶囊剂的不合格批次数较多,分别占口服剂型不合格批次总数的47.60%和26.47%,其次是丸剂与颗粒剂。检查项是口服中成药最常见的不合格项,不合格内容以装(重)量差异、水分和微生物限度为主。结论:近5年间我国中成药质量状况总体乐观,周期性药品抽检结果回顾有利于发现药品质量问题趋势,为药品质量监督水平和药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抽检 大数据 中成药 口服固体制剂 口服液体制剂
下载PDF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空间的建立 被引量:40
20
作者 徐冰 史新元 +2 位作者 乔延江 吴志生 林兆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4-929,共6页
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的理念正推动着药品生产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检验为主的制药过程到以科学和风险为基础并经过详细研究和理解的生产过程。随着对工艺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设计空间"将被确定,质量控... 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的理念正推动着药品生产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检验为主的制药过程到以科学和风险为基础并经过详细研究和理解的生产过程。随着对工艺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设计空间"将被确定,质量控制从质量标准转移到设计空间。因此,设计空间的建立是实施QbD的核心步骤,研究设计空间的构建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在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建立设计空间的设想,系统介绍了设计空间的概念,分析了在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构建设计空间的可行性和意义,结合实例提出符合中药制剂特点的设计空间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空间 中药制剂 生产工艺 质量源于设计 关键性 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