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性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侃 谢章书 +10 位作者 何玉玺 杨丹 许豆豆 覃业玲 李佳芮 周成轩 朱方歌 郭歌 贺云新 刘爱玉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7,共8页
以棉花早熟品种‘湘K27’和‘JX0010’为试验材料,以晚熟品种‘HN127’为对照,分别设置2个种植密度(2000株/(667 m^(2)))、3000株/(667 m^(2))和2个播期(5月25日、6月5日),于2021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其生理... 以棉花早熟品种‘湘K27’和‘JX0010’为试验材料,以晚熟品种‘HN127’为对照,分别设置2个种植密度(2000株/(667 m^(2)))、3000株/(667 m^(2))和2个播期(5月25日、6月5日),于2021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熟直播棉较晚熟品种SPAD值高;晚熟品种SOD活性总体高于早熟品种,晚播较早播在蕾期到花铃期时能显著提高棉花的SOD活性;从POD活性来看,早熟棉较优;从MDA含量来看,在早播和高种植密度条件下,营养生长期(蕾期)以晚熟品种表现较佳,生殖生长期(花铃期)以早熟品种‘JX0010’最优;品种极显著影响单铃质量、单株铃数和产量,且均表现为早熟品种优于晚熟品种。综合分析,早播有利于提高早熟棉产量,增加种植密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产量,但增产潜力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熟性 种植密度 播期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罗龙欣 段照 +4 位作者 祝海竣 梁玲玉 王月丽 文帅 王学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0,共7页
以杂交中熟晚稻隆香优130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探讨不同有机肥替代比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替代比为40%时,水稻的理论产量、实际产量较高;(2)有机肥替代比为40%时,水稻的千粒重、总粒数、结... 以杂交中熟晚稻隆香优130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探讨不同有机肥替代比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替代比为40%时,水稻的理论产量、实际产量较高;(2)有机肥替代比为40%时,水稻的千粒重、总粒数、结实率、有效穗数较高;(3)有机肥替代比为0时,灌浆期与成熟期的茎干物质量、孕穗期与灌浆期的叶干物质量、灌浆期与成熟期的穗干物质量、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整株干物质量较高;有机肥替代比为20%时,分蘖期与齐穗期的茎干物质量、齐穗期的叶干物质量、齐穗期的穗干物质量、分蘖期与齐穗期的整株干物质量较高;有机肥替代比为60%时,孕穗期的茎干物质量、分蘖期与成熟期的叶干物质量较高;(4)有机肥替代比为60%时,孕穗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5)有机肥替代比为40%时,氮肥贡献率较高;(6)有机肥替代比为40%时,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替代 氮肥贡献率 干物质量 水稻产量形成
下载PDF
灌溉模式和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祝海竣 唐舟 +4 位作者 石爱龙 文天 文璨 薛华良 王学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0-707,共8页
针对湘北地区农业水资源日益紧缺和水稻生产上滥施化学氮肥的现状,为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化肥用量、实现水肥协同和资源高效利用,设置2种灌溉方式(W_(1):全生育期淹水灌溉;W_(2):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和4个施氮水平(N_(0):不施氮肥;N_(1):... 针对湘北地区农业水资源日益紧缺和水稻生产上滥施化学氮肥的现状,为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化肥用量、实现水肥协同和资源高效利用,设置2种灌溉方式(W_(1):全生育期淹水灌溉;W_(2):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和4个施氮水平(N_(0):不施氮肥;N_(1):施N量150 kg/hm^(2),肥料为尿素氮100%;N_(2):施N量150 kg/hm^(2),肥料为尿素氮80%+有机氮(菜枯)20%;N_(3):施N量150 kg/hm^(2),肥料为尿素氮60%+有机氮(菜枯)40%),分析水稻产量、光合特性、氮素代谢和氮肥利用率对灌溉模式和有机肥配施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与W_(1)相比,W_(2)显著增加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在不同施氮处理下,增加有机肥比例能显著提高产量,N_(3)、N_(2)、N_(1)分别比N_(0)增产28.32%、25.52%、18.88%,同时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也表现为N_(3)>N_(2)>N_(1),N_(3)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达到了78.52%、9.77 kg/kg、46.91 kg/kg。综合评分法表明,灌溉模式和有机肥配施的最佳模式为W_(2)N_(3),即湿润灌溉、施N量150 kg/hm^(2)、肥料为尿素氮60%+有机氮(菜枯)40%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湘北地区水稻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方式 有机无机肥配施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施氮量与肥料配比对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刘风 石爱龙 +5 位作者 祝海竣 段玉婷 关常铮 罗龙欣 彭涛 王学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以Y两优911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N1、N2、N3分别为120、180、240 kg/hm^(2)的纯N施用量)为主区,肥料配比(F1、F2分别为1.0∶0.5∶1.0、1.0∶0.6∶1.2的氮磷钾配比)为副区,研究施氮量与肥料配比对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的... 以Y两优911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N1、N2、N3分别为120、180、240 kg/hm^(2)的纯N施用量)为主区,肥料配比(F1、F2分别为1.0∶0.5∶1.0、1.0∶0.6∶1.2的氮磷钾配比)为副区,研究施氮量与肥料配比对水稻群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CK)增产52.81%~81.53%,N3和N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N1,F2与F1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N2F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04 t/hm^(2),与N3F2和N3F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N2F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在齐穗期和乳熟期分别比其他处理高7.52%~106.50%和5.88%~122.77%,各处理的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在齐穗期至成熟期均以N3F2、N3F1、N2F2处理较高;群体生长率在乳熟期至成熟期以N2F2处理最高。综上,N2F2处理更能有效控制群体生长,获得较高的群体质量,达到节肥增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肥料配比 产量 群体生长率
原文传递
抗盐碱剂对盐碱胁迫条件下双季稻渗透调节物质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祝海竣 李丹妮 +3 位作者 张听 文天 文璨 王学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8-1105,共8页
【目的】为筛选合适的抗盐碱剂供盐碱地水稻生产应用。【方法】本研究以早稻品种陵两优942和晚稻品种Y两优911为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几种抗盐碱剂(T_(1)微纳米硅、T_(2)矿源黄腐酸钾、T_(3)盐碱、T_(4)松土精+矿源黄腐酸钾)对盐... 【目的】为筛选合适的抗盐碱剂供盐碱地水稻生产应用。【方法】本研究以早稻品种陵两优942和晚稻品种Y两优911为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几种抗盐碱剂(T_(1)微纳米硅、T_(2)矿源黄腐酸钾、T_(3)盐碱、T_(4)松土精+矿源黄腐酸钾)对盐碱胁迫条件下(CK_(1)盐碱胁迫、CK_(2)无盐碱胁迫)水稻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水稻的SPAD值、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和产量会受到盐碱胁迫的显著影响,中度胁迫造成的影响高于轻度胁迫造成影响;施用抗盐碱剂有利于缓解盐碱胁迫的不利影响,且在盐碱胁迫较重时效果更明显。在中度盐碱胁迫下,与CK_(1)相比,施用抗盐碱剂T_(1)、T_(2)、T_(3)、T_(4),叶片SPAD、根系活力、产量显著增加,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与CK_(2)相比,CK_(1)减产40.8%,施用抗盐碱剂则使Y两优911在盐碱胁迫条件下减产幅度显著减小,T_(1)、T_(4)、T_(3)、T_(2)分别比CK_(1)产量高出53.9%、31.1%、21.1%、16.3%。【结论】不同处理间综合表现以T_(1)(微纳米硅)和T_(4)处理(松土精+矿源黄腐酸钾)表现最佳,是盐碱地水稻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胁迫 抗盐碱剂 渗透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