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公众对中美科技实力认知的情感控制研究——基于“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陈薇 丁宇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国家间科技实力的较量在大国博弈中作用显著,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变量。基于“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美国公众对中美科技实力的比较性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情感控制论的认知框架下,受访者对中国大国地位... 国家间科技实力的较量在大国博弈中作用显著,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变量。基于“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美国公众对中美科技实力的比较性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情感控制论的认知框架下,受访者对中国大国地位评价越积极,越认可中国的科技实力,但这种认知呈现出内部分裂的特质,积极与消极并存。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政策的损己效能显著影响公众对中美科技实力比较的认知,国际事务关注度则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知具有消极影响。研究勾勒了美国公众对中国科技实力和形象认知的民意轮廓,为我们思考跨文化情境下国际公众的情感政治基础提供了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实力 科技形象 情感控制论 中美关系
下载PDF
作为科技革新助推器与传统文化传播器的数字游戏
2
作者 熊硕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1958年,美国纽约长岛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主任、物理学家威廉•希金伯泰正在苦恼一个传播学问题--因为实验室所研究的核物理和放射性异变,长岛周边的居民一直以来对实验室的建设都存在敌意。恰好实验室每年都会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公众举... 1958年,美国纽约长岛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主任、物理学家威廉•希金伯泰正在苦恼一个传播学问题--因为实验室所研究的核物理和放射性异变,长岛周边的居民一直以来对实验室的建设都存在敌意。恰好实验室每年都会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公众举办科普展览,为了打消民众们的疑虑,同时让年度的展览开放日更具有吸引力,威廉设计了一个小型装置,名叫“双人网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主任 科普展览 科技革新 异变 纽约长岛 小型装置 数字游戏 开放日
下载PDF
“一带一路”、寰球民意与国际传播
3
作者 张昆 《新闻论坛》 2023年第6期1-1,共1页
2023年是中国元首向国际社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公共产品。迄今为止,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 2023年是中国元首向国际社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公共产品。迄今为止,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和“合作丰碑”,为共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 经济与社会发展 强劲动力 合作
下载PDF
重思三维权力观的概念意涵、理论嬗变及政治传播研究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迪 李晓川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5期20-30,共11页
解读权力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三维权力观作为揭示权力本质的学说,在探究权力如何具体投射于经验世界方面有着深刻的学理渊源,是实证研究中被用来概念化权力机制的有效理论工具,该理论在国内的关注度仍待加强。通过... 解读权力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三维权力观作为揭示权力本质的学说,在探究权力如何具体投射于经验世界方面有着深刻的学理渊源,是实证研究中被用来概念化权力机制的有效理论工具,该理论在国内的关注度仍待加强。通过重思三维权力观的阐释效能,明确该理论概念意涵,梳理其横亘半世纪的创立、改进和完善的理论嬗变过程,并进一步从宏观权力博弈、中观权力机制、微观权力结构等方面考察三维权力观在政治传播研究中的实践应用,开展对三维权力观学说的总览式引介。三维权力观提出了明晰的权力阐释路径,有助于解释微观因果关系、评估中观机构体制和剖析宏观社会制度,为政治传播等研究领域贡献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从而能更好地找准国际政治传播与权力博弈中的发力点,以及更清晰描绘国内政治传播与微观权力互动实践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关系 三维权力观 权力阐释 政治传播
下载PDF
从全球问题到议题政治:全球性议题的脉络、谱系与议程设置
5
作者 陈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 全球性议题是一种全球化空间与社会化议题的交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既是多国协同的跨国行动,也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社会建构与话语实践。最早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理概念是全球性“问题”而非“议题”,探讨议题设置的内生逻辑实为研究“作为问题的议题”是如何被识别、被凸显,直至在跨国协作中成为“议题政治”。研究尝试在全球学的溯源中勾勒全球性议题的知识谱系与学理地图,从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取径来探究“成为议题”的脉络和逻辑,在此基础上,将议题设置视作跨国情境下关联建构与共识导向的全球治理实践,并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提出议题设置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议题 社会建构 全球治理 议程设置
下载PDF
印尼公众的“中国崛起”认知:基于“寰球民意指数”(2023)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张昆 张晶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6,共11页
以“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估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公众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认知、潜力认知、态度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崛起”在印尼公众心目中已成客观事实,印尼社会高度认可... 以“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估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公众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认知、潜力认知、态度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崛起”在印尼公众心目中已成客观事实,印尼社会高度认可中国的未来发展潜力,并对“中国崛起”持乐观友好态度。印尼公众的双边关系认知、华人群体认知、南海问题认知及媒体接触频度对“中国崛起”现状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印尼公众的双边关系认知、“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南海问题认知与“中国崛起”潜力认知显著相关,印尼公众的经贸往来认知、“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华人群体认知及南海问题认知显著影响其看待“中国崛起”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公众 中国崛起 中印尼关系 寰球民意
下载PDF
技术幻像与现实传递之间:中外虚拟现实新闻实践比较与伦理审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东 覃亚林 《对外传播》 CSSCI 2023年第7期26-30,共5页
新闻业一直致力于为受众营造真实在场的新闻消费体验,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虚拟现实新闻的缘起及特点入手,考察国内外虚拟现实新闻实践情况,比较其不同表现,进而反思虚拟现实新闻发展存在... 新闻业一直致力于为受众营造真实在场的新闻消费体验,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虚拟现实新闻的缘起及特点入手,考察国内外虚拟现实新闻实践情况,比较其不同表现,进而反思虚拟现实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新闻业建立在新闻与受众的关系之上,任何技术与新闻的融合都必须避免走上形式重于内容,技术超越报道的发展道路。同时,新技术的运用要考虑人类自身的能力,避免技术滥用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新闻 实践现状 发展反思
下载PDF
整合威胁研究:学术脉络、理论意涵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9,共20页
偏见于人与生俱来亦无处不在,是跨文化研究的经典议题。但传统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范式取径单一,缺乏统合性的理论视角和模型指标。整合威胁理论沿袭了社会认同论、现实群体冲突论与象征种族主义对偏见的系统性探索,将对威胁的关注... 偏见于人与生俱来亦无处不在,是跨文化研究的经典议题。但传统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范式取径单一,缺乏统合性的理论视角和模型指标。整合威胁理论沿袭了社会认同论、现实群体冲突论与象征种族主义对偏见的系统性探索,将对威胁的关注提升至偏见研究的中心地位,搭建起从多元前因到偏见后果的流程链路。研究以此出发,挖掘整合威胁研究的学术脉络、廓清理论体系,尝试在文化差异、群际关系、多元文明与边缘群体等维度将该理论应用于跨文化传播中来,以解构、重构核心议题,从而为穿越地方性文化场景探索文化偏见之源、理解多文明政治与跨文化交往的现实逻辑提供可扩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见 感知威胁 整合威胁论 跨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基本面向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一鸣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6,共6页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根本方向。文章从学科、文化、行业、技术四个维度展开,学科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要从优化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完善出版学学术体系、创新话语体系;文化面向是...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根本方向。文章从学科、文化、行业、技术四个维度展开,学科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要从优化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完善出版学学术体系、创新话语体系;文化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根本导向,要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研究导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出版学研究指向彰显学科价值;行业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要立足出版实践、回应行业诉求、理顺产学关系,推动出版业和出版学科协同发展;技术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创新动力,要在新的技术背景下重新审视出版的社会功能,在大的学科环境下平衡出版学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在变的时代主题下锚定出版学知识体系演进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 出版学科建设
下载PDF
重视民意价值,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昆 张晶晶 《新闻战线》 2023年第10期57-60,共4页
全球民意调查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把握国际舆论规律和趋势,掌握国际舆情知情权、引导国际舆论主动权,增强国际传播的细分化与精准性。因而,要在战略层面重视民意价值,在制度层面... 全球民意调查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把握国际舆论规律和趋势,掌握国际舆情知情权、引导国际舆论主动权,增强国际传播的细分化与精准性。因而,要在战略层面重视民意价值,在制度层面完善调研体系,在策略层面对接民意动态,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民意 国际传播 民意调查
原文传递
关系时空重连:文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与实践
11
作者 徐迪 刘泽宇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研究者及传播者,博物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数智技术的变革发展推动了博物馆的转型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中介的时空互嵌与关系整合已成为数字智能时代的显著...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研究者及传播者,博物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数智技术的变革发展推动了博物馆的转型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中介的时空互嵌与关系整合已成为数字智能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以关系时空为切入点,探讨数智活化文化遗产的义理通路,阐释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互赋能的关键,挖掘数字化重连在文博转型中的价值内核,并对“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数智实践路径展开详细探讨。本研究试图勾勒出数字技术环境下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播的图景,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转型 文化传承 时空重连 数字化创新
原文传递
Twitter平台上中国电竞议题的情感分析与比较
12
作者 熊硕 吴雨晴 《当代动画》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电子竞技作为新生事物,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为基础,以NLTK情感分析和LDA主题建模为实验手段,通过对Twitter(现为X)上有关“中国电竞”议题的推文数量、... 电子竞技作为新生事物,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为基础,以NLTK情感分析和LDA主题建模为实验手段,通过对Twitter(现为X)上有关“中国电竞”议题的推文数量、情感、主题等进行分析,探究当前电子竞技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并且将结论数据同涉华公共议题所呈现的情感进行比较。研究表明,Twitter上有关“中国电竞”议题与普通涉华公共议题推文在情感倾向上大为不同,在杭州亚运会的背景下,电子竞技确实能塑造并呈现出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竞 TWITTER 对外传播 情感分析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基于两次“寰球民意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昆 徐晓涵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90,共16页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边关系不仅关乎中国和平崛起,更关乎亚太稳定、“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大局。因此,了解印度、巴基斯坦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制定和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战略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边关系不仅关乎中国和平崛起,更关乎亚太稳定、“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大局。因此,了解印度、巴基斯坦公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制定和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战略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寰球民意指数”(2020)和“寰球民意指数”(2023)调查结果,客观动态地展示印度、巴基斯坦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状况及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的新闻接触对大众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巴基斯坦公众接触媒体新闻越多,对中国的实力越认可,好感度越高,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评价越积极,证实了巴基斯坦公众的媒体新闻接触对中国形象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三年间由传统媒体渠道的影响力更大转变为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力更大。但对于印度公众而言,三年间,印度公众接触新闻对中国国家实力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消失,通过互联网接触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认知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另外,印度公众对中国好感度的认知始终不受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闻的影响。总之,于印度、巴基斯坦公众而言,互联网渠道接触新闻的影响力逐渐高于传统媒体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公众 巴基斯坦公众 中国形象 “一带一路” 议程设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