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医学院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苏 潘国聘 刘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52-653,共2页
外科学总论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学生从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本文结合新乡医学院实际情况,就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进行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目的 。
关键词 外科学总论 实验教学 改革
下载PDF
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建中科技体系建设问题及相关对策--以新乡医学院为例
2
作者 刘巍 赵杰 卢光洲 《科教导刊》 2014年第1期35-36,共2页
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在科研水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针对现阶段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技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如科研目标的功利化、缺乏科技领军人物、忽视学生创新、教学与科研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提出创新评价体系、发挥特色支持创新... 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在科研水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针对现阶段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技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如科研目标的功利化、缺乏科技领军人物、忽视学生创新、教学与科研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提出创新评价体系、发挥特色支持创新、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等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科技体系 对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高一乔 上官璟芳 +2 位作者 原媛 刘宇飞 孙祥德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医药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笔者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对2012年1月至2023年5月关于高校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脉络等多个角度对十余年我国药学... 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医药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笔者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对2012年1月至2023年5月关于高校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脉络等多个角度对十余年我国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可视化解读,为未来药学相关专业核心素养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专业核心素养 医药高校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浅谈独立学院的人本管理与教学相长
4
作者 李娜 闫瑞芳 孙祥德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72-773,共2页
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员。高校的发展与管理需要实时创新,合理采取"人本管理"模式,能够使学生和教师达到双赢,教学相长,保障教学质量,使学院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本管理 独立学院 药学专业 教学与管理理念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5
作者 尹延彦 关圆圆 +4 位作者 房立真 付云 崔泰震 杨利敏 段迎超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3期8-10,共3页
药学专业课程《药事管理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药学专业人才“德艺双馨”的关键时期。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内容,不仅是增强专业课程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以新乡医学院药学专业为例,阐述“互联网+”背... 药学专业课程《药事管理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药学专业人才“德艺双馨”的关键时期。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内容,不仅是增强专业课程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以新乡医学院药学专业为例,阐述“互联网+”背景下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路径,深度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以期促进药学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改善我国药学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药学专业 药事管理学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学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6
作者 尹延彦 崔泰震 +3 位作者 房立真 张保军 高渐联 尹志奎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期16-19,共4页
培养药学专业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医学院校与药学专业的职责与使命,加强药学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培养药学专业创新人才意义重大。以新乡医学院药学专业为例,针对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产教一体化的基地建设目标,围绕校外实... 培养药学专业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医学院校与药学专业的职责与使命,加强药学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培养药学专业创新人才意义重大。以新乡医学院药学专业为例,针对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产教一体化的基地建设目标,围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基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基地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药学专业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下载PDF
药学课题组“七合一”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探究
7
作者 杨雪 侯雪艳 阎玺庆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培养肩负着为国家输出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的使命,是目前各大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受传统方式影响,药学专业导师大多仍沿用单一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出现能力弱、...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培养肩负着为国家输出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的使命,是目前各大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受传统方式影响,药学专业导师大多仍沿用单一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出现能力弱、基础差等问题。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本课题组软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七合一”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轮组培训、帮带传、科研学术会议等七种制度的巧妙融合,细化研究生培养方式,使研究生在学术思维、科研能力、社交技巧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药学课题组 七合一 研究生 培育模式
下载PDF
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娇 仝芳超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黄芪自古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皂苷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药理作用和治疗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免疫力、保护脑和心脏、降血脂、抗肿瘤、降血糖、神经保护、抗... 黄芪自古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皂苷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药理作用和治疗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免疫力、保护脑和心脏、降血脂、抗肿瘤、降血糖、神经保护、抗衰老、抗溃疡以及保护肝脏和肾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治疗应用
下载PDF
维生素B_(6)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9
作者 朱茉莉 李怡霏 +5 位作者 李珍珍 赵海燕 刘艳华 邱月 万光瑞 李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VB_(6))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组、VB_(6)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_(6)+LiCl组,每组6只。AS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VB_(6))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组、VB_(6)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_(6)+LiCl组,每组6只。AS组、AS+LiCl组、AS+VB_(6)组和AS+VB_(6)+LiCl组小鼠高脂饮食12周建立AS模型;对照组和VB_(6)组小鼠常规饮食、正常饮水12周。12周后,对照组小鼠常规饮食,每日给予和VB_(6)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VB_(6)组小鼠常规饮食,每日灌胃给予VB_(6)(50 mg·kg^(-1));AS+LiCl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每日灌胃给予LiCl(1 mg·kg^(-1));AS+VB_(6)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每日灌胃给予VB_(6)(50 mg·kg^(-1));AS+VB_(6)+LiCl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每日灌胃给予VB_(6)(50 mg·kg^(-1))和LiCl(1 mg·kg^(-1));6组小鼠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并计算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离体血管环实验检测胸主动脉舒张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中钠氢交换蛋白1(NHE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血清中NO、MDA水平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组相比,AS+VB_(6)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上升,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血清中NO、MDA水平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VB_(6)组相比,AS+VB_(6)+LiCl组小鼠血清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AS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组小鼠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低于AS组(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LiCl组小鼠AS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S+VB_(6)组(P<0.05)。对照组小鼠血管内皮光滑平整,细胞排列整齐有序;AS组、AS+LiCl组和AS+VB_(6)+LiCl组小鼠的血管组织结构紊乱、血管内皮粗糙;VB_(6)组和AS+VB_(6)组小鼠的血管壁结构正常、血管内皮光滑、细胞排列有序。AS组小鼠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显著低于AS组(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LiCl组小鼠Ach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显著高于AS+VB_(6)组(P<0.05)。6组小鼠硝普钠诱导的胸主动脉舒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B_(6)组与对照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显著低于AS组(P<0.05);AS+LiCl组、AS+VB_(6)+LiCl组与AS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B_(6)+LiCl组小鼠胸主动脉中NHE1蛋白表达量百分比显著高于AS+VB_(6)组(P<0.05)。结论VB_(6)可通过抑制NHE1蛋白的表达来改善AS小鼠的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6) 钠氢交换蛋白1 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生物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10
作者 付云 尹延彦 +2 位作者 宋娜 李长正 李翠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8期0048-0051,共4页
生物化学课程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科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研究探讨了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元素,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思政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 生物化学课程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科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研究探讨了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元素,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思政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生物化学的课程设计中,不仅包含了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结合社会热点和行业动态,以及在课程中融入多媒体和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生物化学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促进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科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课程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川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旗 张来宾 吕洁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川芎中主要含有苯酞、生物碱、酚酸、多糖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抗脑缺血、抗血栓... 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川芎中主要含有苯酞、生物碱、酚酸、多糖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抗脑缺血、抗血栓、镇痛、抗炎、抗氧化、抗哮喘等药理作用。本文对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以期为临床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白启荣 郭姣洁 吴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8-94,100,共8页
中药红花临床上主要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经络阻塞。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和应用开发备受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红花含有醌氏查尔酮类、黄酮类、生物碱、聚炔类、木脂素、脂肪酸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的多种药理... 中药红花临床上主要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经络阻塞。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和应用开发备受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红花含有醌氏查尔酮类、黄酮类、生物碱、聚炔类、木脂素、脂肪酸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的多种药理学作用被应用于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及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同时,红花籽油具有抗衰老、预防饮食肥胖等作用。本文主要就红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食品保健作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概述红花的开发应用前景,以期为红花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食品保健
下载PDF
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先 李春燕 薛金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86-490,496,共6页
大黄是我国大宗中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且临床应用广泛。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和利湿退黄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类、苯丁酮类、多糖类、鞣质类和挥发油等,药理作用主要包括... 大黄是我国大宗中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且临床应用广泛。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和利湿退黄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类、苯丁酮类、多糖类、鞣质类和挥发油等,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泻下、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肾保护、肝保护及抗血管生成等。本文对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大黄的临床使用及药理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神经节苷脂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间接比较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梦 张卫芳 +2 位作者 张赟 吴方红 祝田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42-245,251,共5页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神经节苷脂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建库至2021年12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神经节苷脂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建库至2021年12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干预措施为基础治疗加依达拉奉右莰醇或神经节苷脂,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加依达拉奉),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研究结局指标进行直接Meta分析,并利用间接比较法比较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神经节苷脂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疗效的差异。结果:纳入7篇研究,共1 741例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右莰醇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效果均优于依达拉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右莰醇vs.依达拉奉:MD=-0.36,95%CI=-0.66~-0.07,P=0.02;神经节苷脂vs.依达拉奉:MD=-0.85,95%CI=-1.51~-0.20,P=0.001);在改善Barther指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右莰醇vs.依达拉奉:RR=1.44,95%CI=0.70~3.00,P=0.32;神经节苷脂vs.依达拉奉:MD=3.73,95%CI=-3.80~11.27,P=0.33)。通过间接比较得知,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神经节苷脂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24 5,95%CI=-1.203 2~0.618 2,P>0.05)。安全性方面,2项依达拉奉右莰醇相关研究报告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依达拉奉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8,95%CI=0.53~4.17,P=0.45);其余研究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神经节苷脂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因纳入的研究数量少以及质量不高,故全面评估二者差异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直接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节苷脂 间接比较 META分析
下载PDF
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黎明 张来宾 吕洁丽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为我国药食同源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其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四环三萜、多糖和植物甾醇等,具有利尿、健脾、止泻、安神、抗炎、降脂、保肝、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水肿、炎症...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为我国药食同源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其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四环三萜、多糖和植物甾醇等,具有利尿、健脾、止泻、安神、抗炎、降脂、保肝、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水肿、炎症、糖脂代谢异常等疾病。本文通过对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泽泻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先 荆云 +2 位作者 李春燕 张楠 郭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泽泻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利水渗湿、化浊降脂等作用。泽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倍半萜类、苯丙素类、二萜类、糖类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泽泻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利尿、抗肿瘤、抗炎和调脂,对... 泽泻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利水渗湿、化浊降脂等作用。泽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倍半萜类、苯丙素类、二萜类、糖类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泽泻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利尿、抗肿瘤、抗炎和调脂,对糖尿病、肝病及骨质疏松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对泽泻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泽泻的深入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红倩 迟宇昊 申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与白芍来源相近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炮制工艺等不...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与白芍来源相近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炮制工艺等不同,导致二者功效及临床应用各有偏重,区别明显。现代研究表明,白芍中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含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多酚类等,具有镇痛、抗炎、抗抑郁、保肝、抗肿瘤及抗高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从白芍的化学成分出发,对近年有关白芍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当归苯酞riligustilide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及机制研究
18
作者 刘员 王欢欢 +1 位作者 吕洁丽 张来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6,I0026,共8页
目的研究当归苯酞二聚体riligustilide(DG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建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 目的研究当归苯酞二聚体riligustilide(DG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建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考察DG2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STAT3核转位的影响。结果DG2浓度在64μmol/L下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无影响,DG2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NO的水平(P<0.001)[IC_(50)=(26.13±5.75)μmol/L],与阳性对照槲皮素的作用相当[IC_(50)=(26.06±2.28)μmol/L];还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生成(P<0.01,P<0.001)。DG2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P<0.01,P<0.001),显著抑制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p38的蛋白表达(P<0.05,P<0.01),同时抑制STAT3的核转位。结论DG2可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苯酞二聚体 抗炎 RAW 264.7细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PTCSC3对谷氨酸诱导SH-SY5Y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苗峥 胡雨 +6 位作者 米山 焦明丽 韩明明 王轶博 胡勇 黄锋 詹合琴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22-1235,共14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易感性候选基因3(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usceptibility candidate 3,PTCSC3)对谷氨酸(glutamicacid,Glu)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谷氨酸损伤SH-SY5...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易感性候选基因3(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usceptibility candidate 3,PTCSC3)对谷氨酸(glutamicacid,Glu)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谷氨酸损伤SH-SY5Y细胞24 h,转染技术对PTCSC3进行抑制及过表达,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流式细胞技术、AO/EB染色及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抑制或过表达PTCSC3后对各组细胞凋亡、生存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PTCSC3、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C/EBP-β)及Cbp/p300结合转化激活因子4(Cbp/p300 interacting transactivator with Glu/Asp rich carboxy-terminal domain 4,CITED4)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EBP-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CITED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原癌基因n-My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000μmol·L^(-1)Glu处理24 h对PTCSC3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TCSC3抑制剂可有效改善Glu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和细胞存活率的下降;明显降低C/EBP-β基因及蛋白、Bax蛋白的表达,促进BDNF、p-Akt、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CITED4、Cyclin D1和n-Myc的表达水平。反之,过表达PTCSC3则出现与上述结果相反的结果。结论PTCSC3可能通过调控C/EBP-β,进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BDNF/Akt和CITED4/Cyclin D1信号通路,改善Glu诱导SH-SY5Y神经细胞的凋亡和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易感性候选基因3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细胞凋亡 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紫怡 张来宾 吕洁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979-986,共8页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是我国药食同源常用中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应用广泛,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以河南怀庆府产最为道地,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地黄全面深入地研究,其结构...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是我国药食同源常用中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应用广泛,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以河南怀庆府产最为道地,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地黄全面深入地研究,其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备受关注。本文对地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化学成分 环烯醚萜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