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36
1
作者
娄善伟
董合忠
+1 位作者
田晓莉
田立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0-732,共13页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矮密早模式
高产机理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76 cm等行距棉花株型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家勇
张俊尧
+6 位作者
唐江华
娄善伟
李文珊
徐文修
孟令贻
何洪涛
桑军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9,共13页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614.09 kg·hm^(-2)和7339.48 kg·hm^(-2),较同年产量最低处理M1D1分别增加19.63%和22.67%。综上,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棉花种植密度20.25万株·hm^(-2)配合喷施缩节胺390 g·hm^(-2)的组合效果最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76
cm等行距栽培
种植密度
缩节胺
株型结构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36
1
作者
娄善伟
董合忠
田晓莉
田立文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
棉花
研究
中心
中国
农业
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0-732,共13页
基金
新疆农业科学院自主培育项目(nkyzztd-002,nkyzzkj-016)。
文摘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矮密早模式
高产机理
栽培技术
Keywords
Xinjiang
cotton
short dense early mod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76 cm等行距棉花株型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家勇
张俊尧
唐江华
娄善伟
李文珊
徐文修
孟令贻
何洪涛
桑军民
机构
新疆
农业
大学农
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沙湾市双泉
农业
合作社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9,共13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3A02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001001)
+1 种基金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AUGRI2022035)
新疆农业大学作物学重点学科项目(XNCDKY2021013)。
文摘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614.09 kg·hm^(-2)和7339.48 kg·hm^(-2),较同年产量最低处理M1D1分别增加19.63%和22.67%。综上,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棉花种植密度20.25万株·hm^(-2)配合喷施缩节胺390 g·hm^(-2)的组合效果最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提高。
关键词
棉花
76
cm等行距栽培
种植密度
缩节胺
株型结构
产量
Keywords
cotton
76 cm equidistant cultivation
planting density
DPC
plant structure
yield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59.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娄善伟
董合忠
田晓莉
田立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76 cm等行距棉花株型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家勇
张俊尧
唐江华
娄善伟
李文珊
徐文修
孟令贻
何洪涛
桑军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