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接受急诊救治的车祸创伤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配合急救护理相关措施及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敏 高晓霞 许珊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471-2472,共2页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救治的车祸创伤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配合急救护理相关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车祸创伤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急救护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救治的车祸创伤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配合急救护理相关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车祸创伤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和预后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科抢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51%)明显低于对照组(43.59%)(P<0.05)。结论:对车祸创伤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救护理 车祸创 颅脑外伤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疆某三甲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流向预测分析
2
作者 李雯莉 华实 +2 位作者 贺晓烨 王莹 曹阳 《新疆医学》 2022年第4期372-374,382,共4页
目的 了解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为合理配置急诊医生等医疗资源,节省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10年间急诊科所有留观患者86731例次急诊分诊分级为1、2级的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就诊时... 目的 了解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为合理配置急诊医生等医疗资源,节省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10年间急诊科所有留观患者86731例次急诊分诊分级为1、2级的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就诊时间等进行统计,使用2012年1月-2017年12月数据构建ARIMA模型并评价模型精度,预测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留观患者就诊情况。结果 (1)按挂号年度、挂号月份、挂号星期、就诊时间段进行急危重症患者分析,在年龄、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但留观时长上除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模型拟合精度良好,预测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留观患者就诊情况与实际值相符。结论 ARIMA模型拟合我院急危重症患者留观可用于留观患者预测分析及早期预警,有助于指导医疗资源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患者流向 ARIMA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璇 张莉 +2 位作者 杨宇莹 董辉 杨建中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方面的效果。方法 挑选2020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AMI患者597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急诊收治... 目的 分析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方面的效果。方法 挑选2020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AMI患者597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急诊收治的597例AMI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救治流程时间、心肌酶谱水平、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完成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急诊球囊开通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出院前1 d观察组心肌酶谱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及病死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3.69%、1.68%)均比对照组(11.22%、7.71%)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64%)比对照组(79.06%)高(P<0.05)。结论 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了AMI患者救治过程中能有效缩短各个救治流程时间,减少心肌损伤,提升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满意度 抢救效果
下载PDF
新疆某三甲医院急诊留观患者流行病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曹阳 高冉冉 郭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950-953,共4页
目的了解急诊留观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加强急救系统建设,提高急救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8年6月急诊科所有留观患者87595例次为研究对象。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进行疾病分类,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就... 目的了解急诊留观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加强急救系统建设,提高急救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8年6月急诊科所有留观患者87595例次为研究对象。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进行疾病分类,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就诊时间等进行统计。结果①急诊留观患者的前六大病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疾病及肿瘤。②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大,为60.87岁;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的年龄最小,为0.27岁。③男女性别构成比在各大病种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④日就诊时间主要集中于13:00—24:00,该时间段就诊的患者人数占每日患者总人数的68.61%。⑤前六大病种就诊时期呈季节性特点。结论应根据急诊留观患者的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安排急诊资源,确立学科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新形势下急诊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下急诊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留观患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群体创伤患者急救中实施全程护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古丽斯坦.木扎拜尔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8期119-120,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群体创伤患者急救中实施全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所接诊的120例群体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全程护理组与分工护理组各60例,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全程... 目的总结分析群体创伤患者急救中实施全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所接诊的120例群体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全程护理组与分工护理组各60例,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全程护理组抢救成功率98.33%、护理满意度评分(98.2±1.3)分明显高于分工护理组(P<0.05);全程护理组有效抢救时间(22.5±1.7)min明显短于分工护理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群体创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有效抢救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创伤 急救 全程护理
下载PDF
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静 苏红梅 +1 位作者 蒋琳 曹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有无LED...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有无LEDVT,将其分为LEDVT组和非LEDVT组。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病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创伤类型、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卧床时间、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对以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73例患者中,61例(25.95%)发生LEDVT。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后是否使用抗凝药物、术后卧床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吸烟史均为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的影响因素(P_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BMI> 30 kg/m^2、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5 d、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均为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LEDVT较为常见,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及吸烟史等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尽量避免LE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折 创伤 老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新文 张杨 唐莉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575-579,588,共6页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28d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2019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确诊的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5...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28d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2019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确诊的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59例作为脓毒症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27例,女性32例;年龄17~75岁,平均51.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17例,摔伤18例,重物砸伤4例。选择同期来笔者医院就诊的腹部创伤非脓毒症患者50例作为非脓毒症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4~72岁,平均52.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3例,高处坠落伤15例,摔伤11例,重物砸伤1例。比较两组在入科后即刻、12h、48h的可溶性TM水平,并对其动态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入科后即刻、12h、48h的炎症指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以及28d的病死率,采用Pearson分析血浆TM与TREM-1、PCT、CRP、HMGB-1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按照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在28d的病死率分为存活组(n=24)与死亡组(n=35),对比两组患者入科后即刻、12h、48h的TM水平。结果整体分析可见,两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显示:与入科后即刻相比,两组在入科后12h、48h的TM、TREM-1、PCT、CRP、HMGB-1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相比入科后即刻、12h、48h的血浆TM、TREM-1、PCT、CRP、HMGB-1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分析可见,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入科后即刻、12h、48h的血浆TM分别与TREM-1、PCT、CRP、HMGB-1水平呈现出正相关性(P<0.05)。行整体分析以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入科后24h、48h内的血浆TM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在入科后早期则可观察到TM水平的升高,且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不过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脓毒症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有关边疆地区某三甲医院836名医师三基三严现状及对策分析
8
作者 王莹 曹阳 +2 位作者 王晓然 祖丽菲耶·艾则孜 杨圆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8期221-222,共2页
了解边疆地区某三甲医院临床医师对三基三严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836名临床医师三基三严考核成绩,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及Pearson (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三基三严理论考核临床基础合格率为80.02%(669/836),平均分72.35分;应知... 了解边疆地区某三甲医院临床医师对三基三严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836名临床医师三基三严考核成绩,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及Pearson (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三基三严理论考核临床基础合格率为80.02%(669/836),平均分72.35分;应知应会合格率为94.98%(794/836),平均分76.15分;不同年龄组、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年限、系统与考核成绩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边疆地区对基础医疗重视程度不够,对临床医师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的力度不够。需要明确问题症结进行根因分析,一是着力提高医师对“三基三严”考核的重视;二是加强“三基三严”培训维度、广度及力度;三是完善“三基三严”考核内容;四是加大“三基三严”考核结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疗质量 三基三严 边疆地区 培训 考核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柱伟 马英淇 +3 位作者 马宏飞 李霞 张晶晶 肖开提.依不拉音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662-664,66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影响。方法制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失血性休克但无液体复苏组;C组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D组为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比较4组...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影响。方法制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失血性休克但无液体复苏组;C组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D组为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比较4组大鼠液体复苏后2 h的死亡率、生理指标与实验室指标。结果 A组大鼠死亡率均低于B组、C组及D组,C组死亡率低于B组及D组(均P<0.05),液体复苏结束2 h后,4组大鼠体重、Hb、红细胞比容(Hct)及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大鼠MAP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A组>D组>C组>B组(均P<0.05);B组休克指数及Lac水平均高于A组、D组与C组(P<0.05),D组休克指数及Lac水平高于A组与C组(均P<0.05),而C组休克指数及Lac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血p H水平均低于A组、C组及D组(均P<0.05),而A组、C组及D组血p 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相比,限制性液体复苏可降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死亡率及休克指数,同时能维持组织灌注需要的基本MAP,可有助于改善大鼠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大鼠 限制性液体复苏 预后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刘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8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数据为(1.03±0.21)min、(4.21±0.32)min和(2.35±0.27)mi...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8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数据为(1.03±0.21)min、(4.21±0.32)min和(2.35±0.27)min、(8.52±0.62)min,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护理前、护理后60.45±5.65、88.65±6.12、59.75±4.72、87.46±4.26、60.89±5.37、84.76±4.61、66.46±5.55、81.34±4.13和60.37±5.45、61.56±5.34、59.42±4.42、67.11±4.33、60.58±5.68、72.70±4.08、66.54±5.34、67.51±4.02,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护理前、护理后一周、护理后两周58.27±4.24、63.38±5.32、66.85±4.45和58.31±4.47、61.57±5.49、73.52±4.52,护理后的评分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70.45±4.52、45.24±1.57、68.57±4.58、44.68±1.05和70.54±4.36、56.85±1.57、68.45±4.62、57.85±1.13,P=0.532、0.030、0.655、0.001,有差异(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措施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运用能够缩短抢救患者的时间,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对患者护理后患者的 情况明显改善,这种措施在重症患者中运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老年急危重症 急救护理 应用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联合创伤评分对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阿米娜·阿不列孜 阿合买提江·帕哈丁 +1 位作者 黄扬眉 朱功兵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探讨各生物标志物联合创伤评分对创伤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生物标志物联合评分的新型组合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2月—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96例,... 目的探讨各生物标志物联合创伤评分对创伤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生物标志物联合评分的新型组合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2月—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96例,男性129例,女性67例;年龄20~94岁,平均49.7岁。于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血标本并检测T细胞亚群项目,主要包括CD4、CD8、CD4/CD8;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乳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生物标志物,同时收集损伤重度评分(ISS)等。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61例)和非脓毒症组(135例),再根据预后结果将脓毒症组患者分为死亡组(26例)和存活组(35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诊断创伤后脓毒症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比较各生物标志物及联合评分的新型组合及单独使用时对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以及死亡组与存活组中,CD4、CD8、CD4/CD8、PCT、IL-6、乳酸、I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CD4、CD8、CD4/CD8、PCT、IL-6、乳酸、ISS等均与创伤后脓毒症有关(P<0.05)。其中CD4/CD8及ISS评分是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独立影响因素(P<0.01)。从创伤后脓毒症发病机制不同方面选取PCT、ISS及CD4/CD8形成新的组合,检测其联合诊断的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CI为0.881~0.959;高于PCT,ISS和CD4/CD8单独使用的AUC(分别为0.840、0.866、0.847);95%CI为0.781~0.888、0.881~0.911、0.789~0.894。标志物及联合评分组合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也均较单独使用时得到提高(联合评分组合诊断分别为91.80%、81.48%、94.78%、67.90%;PCT分别为72.13%、81.48%、85.83%、62.32%;CD4/CD8分别为65.57%、87.41%、84.29%、69.64%;ISS分别为77.05%、80.74%、88.52%、63.51%)。ISS为创伤后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95%CI为1.015~1.466。结论CD4/CD8、PCT与ISS联合诊断能早期有效地预测创伤后脓毒症,ISS及CD4/CD8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创伤评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皮质醇的水平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芳 姜薇薇 +1 位作者 胡春玲 张玲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6期312-313,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的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创伤性脑损伤患儿62例纳入研究,于伤后24h检测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同时采用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的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创伤性脑损伤患儿62例纳入研究,于伤后24h检测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同时采用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儿病情,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儿预后。结果:根据GOS评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预后不良组12例;预后良好组伤后24hPCIS和GC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NSE、COR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患儿血清NSE、COR与PCIS评分和GC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伤后24h血清NSE和COR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和0.756(均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NSE和COR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在预测患儿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皮质醇 小儿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蕾 张世瑶 曹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1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患者营养状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患者营养状况、临床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营养支持2w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差异(P> 0. 05);营养支持2w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不显著(P> 0. 05);两组患者的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 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尽早恢复经口饮食,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这种营养方式不会对患者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严重创伤 疗效
下载PDF
中心动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关系及其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阿丽米热·伊布拉音 开丽比努尔·阿不都哈力克 阿迪拉·阿扎提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9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中心动脉压(CA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关系及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6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分别判断是否发生心脏、脑、肾脏靶器官的... 目的分析中心动脉压(CA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关系及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6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分别判断是否发生心脏、脑、肾脏靶器官的损伤,采用脉搏波分析系统检测CAP并计算中心动脉压增强指数(AI);比较存在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CAP、AI、靶器官损伤指标(lLVMI、IMT、24 h UMA),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靶器官损伤患者CAP、AI与LVMI、IMT、24 h UMA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CAP、AI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AI对不同靶器官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靶器官损伤65例,其中心脏损伤28例、脑损伤26例、肾脏损伤24例,单纯高血压151例。与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靶器官损伤患者整体及不同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患者CAP、AI均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患者CAP、AI与LVMI、IMT、24 h UMA均呈正相关(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AP、AI与心脏、脑、肾脏损伤相关(P均<0.05)。CAP联合AI预测心脏损伤、脑损伤、肾脏损伤的AUC分别为0.872(95%CI 0.814~0.917)、0.861(95%CI 0.801~0.908)、0.904(95%CI 0.849~0.943),均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AP、AI与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CAP、AI联合检测对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压 原发性高血压 靶器官损伤 左心室肥厚 颈动脉内膜增厚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8324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救治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阿不都外力.赛买提 凯撒尔.热合木 肖开提.依不拉音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情况,为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及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索并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2010-01-31-2015-12-31接诊的院前创伤患者的...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情况,为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及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索并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2010-01-31-2015-12-31接诊的院前创伤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机制、救治情况和预后。数据资料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收录8 324例患者中,男6 094例(73.21%)、女2 230例(26.79%)。汉族6 027例(72.41%),其次为维吾尔族1467例(17.62%)。31~40岁(27.14%),41~50岁(21.78%)和21~30岁(17.67%)为创伤事件高发年龄组。创伤高发职业分别是工人(25.32%)、农民(14.96%)和学生(14.65%)。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占58.01%。每日创伤事件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2~15时及18~21时这两段时间。最常见的受伤机制分别是道路交通伤(45.43%)和高处坠落伤(18.93%)。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头颈部(56.48%)。急诊手术主要以清创缝合术(36.19%)及腹部手术(20.60%)为主。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87%,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休克,发生率分别为14.18%和10.23%。创伤患者死亡208例,总病死率为2.50%,一半以上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本院急诊创伤患者存在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其对医院创伤急救的资源配置和流程安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特征 乌鲁木齐市
原文传递
创伤患者的外周血相关因子及相关细胞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卡米江·亚森 朱功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265-9272,共8页
当今在创伤患者的研究有了诸多突破性发展。创伤患者伤后外周血相关指标变化极其复杂,且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内容涉及创伤患者中的相关性诸多危险信号分子的研究,雌激素水平在创伤患者中的研究,血清CD5L以及相关内因子黏附分子... 当今在创伤患者的研究有了诸多突破性发展。创伤患者伤后外周血相关指标变化极其复杂,且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内容涉及创伤患者中的相关性诸多危险信号分子的研究,雌激素水平在创伤患者中的研究,血清CD5L以及相关内因子黏附分子在创伤患者中的研究。创伤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等相关研究等,现我们综合叙述其各项相关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外周血 相关因子
下载PDF
急诊留观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曹阳 王莹 +2 位作者 贺晓烨 尚婷 李雯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208-208,210,共2页
探究急诊留观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急诊留观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对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和管理对策。结果:急诊留观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别... 探究急诊留观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急诊留观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对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和管理对策。结果:急诊留观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别为气管切开、胃管置入、机械通气、糖尿病、深静脉置管及卧床时间。结论:分析急诊留观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干预和管理对策,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和患者疾病后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留观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下载PDF
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文其汗 铁乃提 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54-156,共3页
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到10月收诊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对临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PaCO2、SaO2、PaO2数据为48.57±4... 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到10月收诊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对临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PaCO2、SaO2、PaO2数据为48.57±4.31、36.57±4.32、82.54±4.32、94.57±5.32、77.64±5.12、88.45±4.31和48.57±4.26、40.12±4.32、82.57±4.67、68.45±5.03、7758±5.26、84.12±4.61,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FVC、FEVI、FVC/FEVI护理前、护理后0.92±0.18、1.95±0.12、41.23±8.57、61.24±11.02、55.24±6.32、64.21±7.48和0.93±0.16、1.05±0.22、41.32±8.45、48.57±11.36、55.64±6.32、64.59±7.65,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热退热时间、气促恢复时间、心力衰竭恢复时间3.45±1.32、3.26±1.24、2.35±0.35和6.24±1.67、5.67±1.62、4.65±0.94,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患者的肺部功能、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有明显的不同,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急救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团体干预模式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自我效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热依拉·艾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58-58,共1页
探讨团体干预模式对创伤性脑出血(ICH)患者自我效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20例创伤性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4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团体干预模式的20例创伤性IC... 探讨团体干预模式对创伤性脑出血(ICH)患者自我效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20例创伤性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4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团体干预模式的20例创伤性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GSE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干预5周,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干预模式可提高创伤性ICH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出血 团体干预 自我效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20
作者 高冉冉 曹阳 +4 位作者 郑嵘炅 张紫怡 杨丽 唐努尔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60)和存活组(n=71)。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因素,并将筛选的因素使用R 4.3.0软件进行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根据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重要因素,建立的预后模型区分度和校准能力较好。自发性腹膜炎在存活组和死亡组HBV-ACLF患者并发症中占比均最高。结论通过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建立的预测模型对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白蛋白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预后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