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额彩礼:男权社会的历史建构与理论解释
1
作者 黄威梓 陈怀川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在我国,高额彩礼现象日益突出,尤以农村为甚。持续攀升的彩礼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仅扰乱了农村社会秩序而且败坏了乡村社会风气。至今,学界多从经济收支、社会交换、代际关系等角度阐释高额彩礼现象,鲜有研究成果从文化意义的视角加以解... 在我国,高额彩礼现象日益突出,尤以农村为甚。持续攀升的彩礼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仅扰乱了农村社会秩序而且败坏了乡村社会风气。至今,学界多从经济收支、社会交换、代际关系等角度阐释高额彩礼现象,鲜有研究成果从文化意义的视角加以解读。文章以彩礼的阶层脱域过程为基础,梳理彩礼抽象系统与彩礼高涨之间的关系,探寻古代传统社会如何用男权文化对彩礼的意涵进行重构并扩大其适用范围,最终导致高额彩礼的发生。文章认为,现今高额彩礼实质上仍是男权社会文化构建的产物,是结婚双方家庭在男权文化他律规则下的自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额彩礼 男权文化 社会构建 抽象系统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2
作者 闫存庭 《文教资料》 2022年第8期138-141,共4页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分析在专业认证标准下,历史学专业在教学实践内容设置、持续改进理念、协同育人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从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分析在专业认证标准下,历史学专业在教学实践内容设置、持续改进理念、协同育人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从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历史学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历史学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新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探析——以新疆S大学为例
3
作者 闫存庭 《双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60-66,F0002,共8页
充分挖掘和运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更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新疆S大学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红色历史研... 充分挖掘和运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更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新疆S大学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红色历史研究,用学术力量、学术话语讲好新疆故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进一步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利用融媒体手段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有待提升。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建设体系,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教育实践基地内涵建设,利用融媒体为红色文化赋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新疆高校 文化育人
下载PDF
牧村景观及其再造——新疆伊犁河流域琼库什台村的个案
4
作者 罗意 郭志静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新疆伊犁河流域的琼库什台村是一个传统牧村,也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牧村的传统景观由聚落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构成并以牧道空间连接为一体,彰显了“人·畜·草”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近年来,旅游发展深刻改变了牧... 新疆伊犁河流域的琼库什台村是一个传统牧村,也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牧村的传统景观由聚落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构成并以牧道空间连接为一体,彰显了“人·畜·草”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近年来,旅游发展深刻改变了牧村的聚落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传统生态智慧被创造性转化后融入旅游新业态之中,进而从整体上再造了牧村景观。生态人类学要积极介入景观研究,利用传统景观分析识别和把握地方人群的“生态智慧”,通过景观再造考察理解并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人类学 牧村景观 生态智慧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述略
5
作者 闫存庭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不仅为新时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而且为现实维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感知的示范价值和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青壮年 支边 新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新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研究
6
作者 李婷 李志翠 赵宇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5期91-101,共11页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新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对新疆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以及计量回归等方法,对...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新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对新疆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以及计量回归等方法,对新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新疆初步形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局面,区域公用品牌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在逐步提升,但与山东等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研究指出,新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面临发展定位不清,制度和政策指导力度不够,公用品牌引领作用不强,平台及标准建设滞后等困境。实证分析表明: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质量与信誉、农产品品牌传播方式以及农产品政策支持,对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有积极作用,但主要影响因素在北疆、南疆和东疆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提升困境 LOGIT模型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环境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究
7
作者 张欣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思政元素在大学课程中的有机融入,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社会事实的基础上增强使命担当。在“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帮助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一步,也是学校完... 思政元素在大学课程中的有机融入,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社会事实的基础上增强使命担当。在“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帮助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一步,也是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所在。以知识传授提高认知能力,以价值引领转变思想观念,以社会实践规范环境行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环境社会学”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环境社会学”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建设美丽新疆探研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丹航 刘明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论诸多论述中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中的产物,其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 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论诸多论述中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中的产物,其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新疆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也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亟待整合资源优势,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润疆工程的推动下,新时代新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建设美丽新疆应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内涵出发,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与建设美丽新疆的内在动力和逻辑,讨论经济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现代化发展中的转型与适应问题,以传播文化之美、传承历史之美、体验文艺之美和探寻乡村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建设美丽新疆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润疆
下载PDF
环塔里木盆地佛塔形制演变的历史逻辑及机理考
9
作者 娇哈尔·巴克提别克 《炎黄地理》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文章根据环塔里木盆地佛塔的外观,将该地区佛塔分为覆钵塔与楼阁式塔两类,再根据平面形状将覆钵塔分为平面为圆形、方形的覆钵塔。与印度、犍陀罗、高昌地区佛塔进行比较后发现,环塔里木盆地覆钵塔来源于印度与犍陀罗地区,高昌地区佛塔... 文章根据环塔里木盆地佛塔的外观,将该地区佛塔分为覆钵塔与楼阁式塔两类,再根据平面形状将覆钵塔分为平面为圆形、方形的覆钵塔。与印度、犍陀罗、高昌地区佛塔进行比较后发现,环塔里木盆地覆钵塔来源于印度与犍陀罗地区,高昌地区佛塔表现出浓厚的中原式风格。佛塔的形制演变趋势表现出“圆形元素”逐渐削弱,“方形元素”逐渐增强的变化特征,这一演变趋势是为适应2世纪后兴起的大乘佛教于塔身之上开龛、造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制演变 犍陀罗 覆钵塔 大乘佛教 楼阁式塔 佛塔 平面形状 演变趋势
下载PDF
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理念的百年演变探析
10
作者 郑智超 《女报》 2024年第11期0139-0141,共3页
本文基于家国情怀教育分析框架,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23年至202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文本编码分析,发现百年来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表现维度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其历史发展大体归结为“萌芽期”“发展期”“完善期”以及“新态势”... 本文基于家国情怀教育分析框架,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23年至202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文本编码分析,发现百年来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表现维度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其历史发展大体归结为“萌芽期”“发展期”“完善期”以及“新态势”四个历史阶段,由此得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百年历史演变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学堂 侯明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8,共9页
20世纪末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史前中原的文化因素自东向西传播,经黄河上游、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地区。史前中原文化因素的西向拓展,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其突出表现为彩陶艺术的东西向流布,学术界将中原史前彩陶文... 20世纪末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史前中原的文化因素自东向西传播,经黄河上游、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地区。史前中原文化因素的西向拓展,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其突出表现为彩陶艺术的东西向流布,学术界将中原史前彩陶文化西进的这一线路概括为"史前彩陶之路"。伴随着"史前彩陶之路"的开辟,是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类农作物以及黄河上游的衣饰文化的西向传播。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显示,文化因素传播的背后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群的东西向运动过程,是中国西北史前彩陶文化人群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结果,是史前黄河流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黄河上游区域不同时期原始文化一波又一波东向西发展,继而对天山史前文化进行整合的历史缩影。史前黄河上游、河西走廊与西域文化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给新疆天山地区的史前文化打上了深深的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因素 西迁天山地区 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丝绸之路的史前基础
下载PDF
当代新疆地震灾害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阿利亚·艾尼瓦尔 吉丽特孜·加米西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我国是地震发生频繁的国家,自古以来地震灾害严重。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区,也是大陆强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当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研究,在防震减灾救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是地震发生频繁的国家,自古以来地震灾害严重。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区,也是大陆强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当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研究,在防震减灾救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008年、2008年至2019年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1949至2019年七十年间有关新疆地震灾害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新疆地震灾害研究工作的历程及其特征。地震学人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蓬勃发展的新疆防灾减灾抗震工作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灾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震灾害 研究 回顾
下载PDF
清代甘肃驻防与新疆军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锋晖 朱辰曦 《西部蒙古论坛》 2021年第4期19-27,M0003,M0004,共11页
清代甘肃八旗、绿营驻防围绕准噶尔威胁而设,康雍乾三朝逐步形成宁夏、庄浪、凉州为核心的军事驻防体系,布控新疆、蒙古、青藏三线战事。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围绕周边游牧部众的非法越境问题,首度移驻甘肃驻军,设置伊犁军府。土尔扈... 清代甘肃八旗、绿营驻防围绕准噶尔威胁而设,康雍乾三朝逐步形成宁夏、庄浪、凉州为核心的军事驻防体系,布控新疆、蒙古、青藏三线战事。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围绕周边游牧部众的非法越境问题,首度移驻甘肃驻军,设置伊犁军府。土尔扈特东归时,清朝围绕东归部众的控辖问题,再度移驻甘肃驻军,构建新疆东路军府。清末西北"内忧外患"下,清朝政府以甘肃为后盾收复新疆,并废军府,建新疆。甘肃驻防对新疆社会稳定、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等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驻防 新疆治理 军府制度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的重塑:以新疆北部牧区为例
14
作者 罗意 古力扎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0,共9页
21世纪以来,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在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进入城镇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半农(牧)半工”的生计模式,进而促成牧区社会进入后定居时代。调查发现,定居后牧民面临着农牧业生产边际效益下降与草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双重暴露... 21世纪以来,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在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进入城镇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半农(牧)半工”的生计模式,进而促成牧区社会进入后定居时代。调查发现,定居后牧民面临着农牧业生产边际效益下降与草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双重暴露的困境,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平衡走向了失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新疆北部牧区牧民生计方式持续调整和优化,为重塑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应持续优化牧民生计方式,推动新疆北部牧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牧民与草原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牧区 生计方式 后定居时代 草原生态环境
下载PDF
通道与走廊: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绿洲社会研究
15
作者 罗意 艾丽菲热·莫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1,共7页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社会既有很强的同质性,也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生计方式的人群通过物与人的流动建立起相互离不开的关系,绿洲之间广泛存在的通道和以通道为依托的商旅活动为绿洲社会的整合提供了途径。通道连接着长城—天山走廊与河西...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社会既有很强的同质性,也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生计方式的人群通过物与人的流动建立起相互离不开的关系,绿洲之间广泛存在的通道和以通道为依托的商旅活动为绿洲社会的整合提供了途径。通道连接着长城—天山走廊与河西走廊,既强化了塔里木盆地绿洲与祖国其他地区的关联,也孕育了绿洲社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心性。因此,要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引领绿洲社会的研究,而将“通道与走廊”作为观察和认识绿洲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绿洲社会 通道与走廊
下载PDF
水域、空间生产与边疆社会转型——以奇台为例
16
作者 李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清代屯垦戍边以来,天山北路景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实际是王权治疆策略下的空间生产,“军控戍边”的“民治稳边”转向,促成了天山北路地方社会的形成。以奇台为例,从新疆统一后“依水建堡”到新疆建省后“以渠定庄”的空间生产,反映的... 清代屯垦戍边以来,天山北路景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实际是王权治疆策略下的空间生产,“军控戍边”的“民治稳边”转向,促成了天山北路地方社会的形成。以奇台为例,从新疆统一后“依水建堡”到新疆建省后“以渠定庄”的空间生产,反映的是王朝权力以水域为界建构地方行政空间的过程。与此同时的空间结构化过程亦表达了政权控制框架下地方水利秩序的运作方式。以上的启示在于,中央政权对地方社会控制的强弱在于中央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和对该地区的态度。当主权意识上升时,疆域边界与权力边界往往重合。这时,中央政权对待边疆地区,更会以强手段实施之,其社会转型亦在于理念的变化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结构 边疆社会转型
下载PDF
清朝新疆八旗十营对比研究
17
作者 锋晖 陈彦文 《西部蒙古论坛》 2022年第3期28-37,126,共11页
乾隆朝以军府制管理新疆,以八旗作为军府武装的核心,布设东西两路六个满营,及伊犁四营,即厄鲁特营、察哈尔营、索伦营、锡伯营,共计十营。满营与伊犁四营虽同为八旗,职能相仿,但二者管理制度、生产生计的差异,形成八旗内部阶层分化,最... 乾隆朝以军府制管理新疆,以八旗作为军府武装的核心,布设东西两路六个满营,及伊犁四营,即厄鲁特营、察哈尔营、索伦营、锡伯营,共计十营。满营与伊犁四营虽同为八旗,职能相仿,但二者管理制度、生产生计的差异,形成八旗内部阶层分化,最终导致二者命运轨迹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新疆八旗十营异同,解析新疆八旗内部差异及其影响,梳理八旗军民历史发展轨迹,进一步探讨新疆军府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新疆 军府制度 满文档案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18
作者 陈怀川 甘文秀 《克拉玛依学刊》 2023年第4期107-11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至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当中。社会学是讨论国家、社会与社会个体内在关系的学科,关乎如何认识国家、社会、政党、民族、个人思想、道德、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至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当中。社会学是讨论国家、社会与社会个体内在关系的学科,关乎如何认识国家、社会、政党、民族、个人思想、道德、行为,与社会思想教育、道德培养、人格塑造有密切联系。社会学学科属性决定了它在应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核心目标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学概论教学,有效实现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目标,让社会学概论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社会学概论教学首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社会学课程思政 路径探索
下载PDF
浅析藏区藏族妇女社会家庭地位变化——以肃南县祁丰乡藏族妇女为例
19
作者 甘文秀 陈怀川 《甘肃农业》 2010年第3期37-38,40,共3页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得以解放的社会基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妇女实现各项社会权利和家庭权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在甘肃省肃南县祁丰浅藏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地藏族妇女的就业领域得到了扩展,经济收入...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得以解放的社会基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妇女实现各项社会权利和家庭权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在甘肃省肃南县祁丰浅藏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地藏族妇女的就业领域得到了扩展,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藏族妇女的各项社会权利和家庭权利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社会大家庭一员的藏族妇女,逐步实现了她们的各项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藏区 藏族妇女 权利 探析
下载PDF
文化润疆与美好新疆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明 郭世杰 《实事求是》 2022年第5期106-112,共7页
美好新疆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美好愿景,是党和国家根据新疆发展实际并与全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统一的战略布局。新时代的十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新疆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创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文... 美好新疆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美好愿景,是党和国家根据新疆发展实际并与全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统一的战略布局。新时代的十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新疆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创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新疆各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的润滑剂。由此,加强文化润疆与美好新疆的互动共生关系,不仅是建设美好新疆的重要精神基石,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润疆 美好新疆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