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在血液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泽平 杨红 +2 位作者 刘月波 刘琳 张铀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血液科实习的本科生按照来科实习顺序非随机分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临床路径作为教学工具...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血液科实习的本科生按照来科实习顺序非随机分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临床路径作为教学工具,对照组以内科学第七版本科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每组学生实习2周后出科时进行口头考试,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本研究中接受ITP临床路径培训的实验组共纳入32名实习医生,以内科学第七版教材为基础的对照组共纳入38名实习医生.2组间实习同学对ITP"病史询问要点、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的把握、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得分优于对照组;2组间关于"首选治疗方案问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首选激素治疗2周内血小板计数仍低于20×109/L的患者下一步治疗"方面,对照组得分优于实验组(P=0.0003).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临床路径组实习学生对于ITP临床教学方法的接纳程度为93.8%,开放式问题调查显示临床路径教学更为直观简洁,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教学.结论将临床路径作为血液科实习医生的教学工具之一有利于学生更为清楚地理解该病种的诊治,具有可操作性,但需要结合教材进行深入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 教学
下载PDF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景星 尹灵梅 +1 位作者 尹列芬 周泽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血液病实习教学中尝试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该文就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循证医学及PBL教学模式的概念,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血液病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意义,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血液病实习教学中尝试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该文就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循证医学及PBL教学模式的概念,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血液病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意义,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等内容进行探讨,是为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有效的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PBL 血液内科 实习教学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病理分型及诊治进展
3
作者 许逸风 邓闻宣 +1 位作者 李钰 尹列芬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95-896,F0003,共3页
胃肠道是淋巴瘤最常见侵犯的结外部位,但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L)却是相对少见的,根据临床亚型的不同,其组织学形态、免疫反应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存在着显著异质性,其镜下表现、治疗方法、预后也各有不同。据查阅文献得知原发性胃肠道淋... 胃肠道是淋巴瘤最常见侵犯的结外部位,但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L)却是相对少见的,根据临床亚型的不同,其组织学形态、免疫反应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存在着显著异质性,其镜下表现、治疗方法、预后也各有不同。据查阅文献得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目前尚无标准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未来应完善对PGL临床亚型的分类,探索适宜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诊断指南 治疗方案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砷化氢中毒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素琴 冯志坚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9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诊断为急性砷化氢中毒的21例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糖皮质激素静滴、保肝、营养心肌、利尿、碱化尿液、对症支持...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诊断为急性砷化氢中毒的21例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糖皮质激素静滴、保肝、营养心肌、利尿、碱化尿液、对症支持等治疗。给予心理安慰、血液净化期间护理、密切观察尿量尿色及时记录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19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胆红素、血清酶学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早期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及治疗期间配合医生对患者采取专业护理、加强责任心,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氢中毒 血液透析 血浆置换 护理
下载PDF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嗜水气单胞菌感染5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胥艳玲 毕慧 +3 位作者 杨旭 夏晴 吕梅 和平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3-720,共8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报道1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同时回顾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五年发生的4例感染病例,并通过PubMed、迈特思创、中国知网、万方数据... 目的描述和分析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报道1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同时回顾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五年发生的4例感染病例,并通过PubMed、迈特思创、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文献,筛选资料相对完整的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该患者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经治疗无效死亡。检索到资料相对完整的文献病例有14例。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症状多样,高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还伴有胃肠道症状等。若只表现为发热,无明显的感染灶往往预后较好,伴皮肤软组织感染者死亡率较高。经χ^(2)检验分析,持续处于粒细胞缺乏期有更高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率(P=0.02)。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罕见但致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胡兰 喻雕 +1 位作者 周泽平 刘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39,共3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eytopenia, ITP),既往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血液系统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骨髓中血小板生成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网状系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eytopenia, ITP),既往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血液系统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骨髓中血小板生成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网状系统血小板清除三种发病机制致病。根据2016年国际ITP工作组制定的难治性ITP明确定义为对脾切除无效,或脾切除后复发,呈现重型或高风险仍需治疗。有高达30%的ITP患者在接受激素及脾切除治疗后出现难治性,即使部分病例初治有反应,也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难治性ITP 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抗体产生 脾切除后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红 刘建兴 +2 位作者 周泽平 刘琳 张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34,共7页
目的:比较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不同。方法:分别给SCID和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HL-60细胞,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D33阳性率,病理学检查鉴定动物模型。结果:应用SCID小鼠构建... 目的:比较应用SCID和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的不同。方法:分别给SCID和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HL-60细胞,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D33阳性率,病理学检查鉴定动物模型。结果:应用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成瘤率为30%,而应用NOD/SCID小鼠构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模型成瘤率为100%。结论:接种HL-60的NOD/SCID小鼠相对于SCID小鼠成瘤率高,小鼠发病率稳定,更适宜应用于白血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SCID小鼠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尹列芬 耿丛丛 +4 位作者 朱萍 申政磊 沈秀芬 佟力 杨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老年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较外周血明显增高(P<0.001),相对计数较外周血无明显差异(P>0.05)。(2)老年AL患者、非老年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AL组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水平较非老年AL组降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老年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白细胞计数(r=0.815,P=0.027)、β2-微球蛋白(r1=0.709,P=0.043)、LDH(r2=0.827,P=0.026)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L患者EPCs水平明显增高,EPCs可能与老年AL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内皮祖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ANGPT1、ANGPT2、VEG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红 田凤瑛 +2 位作者 周泽平 邵亮 张铀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模型,从mRNA水平研究促血管生成素(ANGPT)1、ANGP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NOD/SCID小鼠腹腔接种HL-60细胞,建立AML小鼠模型,称模型组,未经处理的NOD/SCI...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模型,从mRNA水平研究促血管生成素(ANGPT)1、ANGP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NOD/SCID小鼠腹腔接种HL-60细胞,建立AML小鼠模型,称模型组,未经处理的NOD/SCID小鼠作对照组。用病理组织学及流式细胞学方法鉴定小鼠模型是否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ANGPT2、ANGPT1及VEGF mRNA在AML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NGPT2mRNA表达水平与小鼠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成功构建AML小鼠模型。R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组织的ANGPT2、VEGF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PT1mRNA的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PT2mRNA表达水平与AML小鼠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ANGPT2mRNA在AML小鼠中高表达且与AML小鼠生存期呈负相关,ANGPT2表达与AML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小鼠模型 促血管生成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误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致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远 郭芸 +1 位作者 吴永卓 尹列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254,共3页
患者女,22岁。因关节病性银屑病在外院给予甲氨蝶呤1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5d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肿胀、水疱、糜烂伴疼痛,并累及口、眼、鼻等腔口部位,伴血液系统及肝脏损害。诊断:(1)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甲氨蝶呤所致);(2... 患者女,22岁。因关节病性银屑病在外院给予甲氨蝶呤1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5d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肿胀、水疱、糜烂伴疼痛,并累及口、眼、鼻等腔口部位,伴血液系统及肝脏损害。诊断:(1)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甲氨蝶呤所致);(2)继发性粒细胞缺乏(甲氨蝶呤所致);(3)关节病性银屑病。治疗:予以亚叶酸钙,水化,碱化尿液,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缓解出院。随访1年,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性 银屑病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耿丛丛 申政磊 +4 位作者 何文娴 夏梅花 尹列芬 佟力 杨玲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Cs数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骨髓活检样本微血管密度(MVD),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Cs数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骨髓活检样本微血管密度(MVD),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 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108.36±15.43)个/μL较对照组(16.10±5.26)个/μL显著升高(P<0.01).AL患者骨髓MVD为(19.31±2.29)/400倍视野)较对照组(7.70±1.64)/400倍视野,显著升高(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与骨髓MVD呈正线性相关r=0.963,P<0.01.结论内皮祖细胞在AL骨髓血管新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有可能成为AL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内皮祖细胞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ANGPT1/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红 刘建兴 +2 位作者 周泽平 刘琳 张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617-3619,共3页
目的检测ANGPT1/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Q)-PCR方法检测两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P3X63Ag653(653)中ANGPT1/2的表达。结果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照,ANGPT1在U266和653中的表达升高,与人脐静脉... 目的检测ANGPT1/2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Q)-PCR方法检测两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P3X63Ag653(653)中ANGPT1/2的表达。结果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照,ANGPT1在U266和653中的表达升高,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GPT2在U266中表达降低,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NGPT2在653中明显高表达,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RQ-PCR检测ANGPT1/2在2株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表达,为下一步在体内外研究ANGPT-TIE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PT基因 P3X63Ag653细胞系 U266细胞系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误诊为血小板增多症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梅花 余景星 +3 位作者 姚锦 何文娴 何晓娟 尹列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2-692,共1页
患者女,35岁,主因双下肢无力、疼痛伴麻木1年余,加重并发现血小板增多8个月于2014年6月9日第3次入我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疼痛伴麻木,全身皮肤变黑、粗糙,于2013年9月4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病"... 患者女,35岁,主因双下肢无力、疼痛伴麻木1年余,加重并发现血小板增多8个月于2014年6月9日第3次入我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疼痛伴麻木,全身皮肤变黑、粗糙,于2013年9月4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病",给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2014年2月感上述症状加重伴头晕、乏力,至当地医院复查血常规示:WBC18.93×109/L,Hb 187 g/L,PLT 618×109/L,门诊以"全血细胞增高查因"收住我科,住院期间患者出现颜面、四肢水肿,双下肢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POEMS综合征 双下肢疼痛 双下肢无力 误诊 多发性神经病 皮肤变黑 神经内科
下载PDF
血清VEGF-C、VEGFR-2、3表达水平在急性白血病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秀芬 薛丽 +5 位作者 番寿蕊 何晓娟 王雪娇 余景星 夏梅花 尹列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 目的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未完全缓解(N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CR组和NR组VEGFR-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4)治疗前NR组VEGFR-2、VEGFR-3水平明显高于C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AL患者治疗前后VEGF-C及VEGFR-2、3表达水平,对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MUC1-2VNTR基因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月波 周泽平 +4 位作者 王浩 杨红 牟红 黄桂云 张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明确粘蛋白1两串联重复区(MUC1-2VNTR)基因疫苗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转染pcDNA3.1-MUC1的P3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皮下接种以建立BALB/c荷瘤小鼠模型。用含MUC1-2VNTR的重组质粒pcDNA3.1-2VNTR/myc-... 目的:明确粘蛋白1两串联重复区(MUC1-2VNTR)基因疫苗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转染pcDNA3.1-MUC1的P3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皮下接种以建立BALB/c荷瘤小鼠模型。用含MUC1-2VNTR的重组质粒pcDNA3.1-2VNTR/myc-hisB肌肉注射免疫小鼠,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活性,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小鼠的抑瘤率,肿瘤质量。结果:用重组质粒免疫BALB/c荷瘤小鼠25 d后,重组质粒组肿瘤质量明显轻于空质粒对照组(0.5605±0.2065 g vs.1.521±0.6985g)(P<0.01)。重组质粒肌肉注射组CTL、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得到增殖,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MUC1-2VNTR基因免疫能诱发小鼠抗肿瘤作用。结论:MUC1-2VNTR基因疫苗可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荷瘤BALB/c小鼠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能诱发小鼠抗肿瘤效应,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两串联重复区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振新 杨凌 +3 位作者 刘琳 杨昭庆 何勤 曾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4例MM患者骨髓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研究SOC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利用...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4例MM患者骨髓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研究SOC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利用自动测序技术对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碱基甲基化位点;运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5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存在SOC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也证实甲基化的存在;mRNA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CS1异常甲基化在M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但其表达可能受到标本数量、临床治疗方案和其他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S1 多发性骨髓瘤 甲基化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琳 刘琳 +1 位作者 谢瑜 杨坚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0期2445-2447,共3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M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M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肺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V、LVEF、FEV1、MM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的疗效较好,且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心肺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职业规划管理在国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古启启 杨路颖 +1 位作者 夏美燕 程雪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4期1-2,共2页
分析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培训的开展现状,为构建更能适应新护士职业发展、更为健全完善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总结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影响因... 分析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培训的开展现状,为构建更能适应新护士职业发展、更为健全完善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总结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目前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普遍开展,但针对职业规划部分的培训还未形成规范,培训内容仍然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护士职业规划都是护士入职的必经之路,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使新护士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将能够更好地把医院发展目标与护士个人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并协调一致,提升护士的组织归属感,更好地调动新护士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职业规划
下载PDF
第一代TKI治疗初治CML-CP合并vPh患者的疗效及遗传学特征
19
作者 谭琳 谢瑜 +1 位作者 杨坚 刘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初治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合并Ph染色体变异易位(vPh)的疗效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初治CML-CP合并vPh患者共60例,设为CML-CP-vP... 目的:探讨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初治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合并Ph染色体变异易位(vPh)的疗效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初治CML-CP合并vPh患者共60例,设为CML-CP-vPh组,以同期初治CML-CP合并典型Ph染色体患者107例设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伊马替尼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染色体核型特征及FISH信号类型特征,并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患者远期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组人口学和血液学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耐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ML-CP-vPh组原发耐药和原发血液学耐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累积CCyR率、累积MMR率、OS及EF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提示,vPh与CML-CP患者的OS和EFS并无相关性(P>0.05);CML-vPh患者OS影响因素为Sokal评分高危、外周血BBP比例≥10%、BCR-ABLIS治疗后3个月<10%、治疗后6个月达CCyR及治疗后12个月达MMR;EFS影响因素为BCR-ABLIS治疗后3个月<10%和治疗后12个月达MMR(P>0.05)。变异异位累及频率较高的区域包括12q1、12q2[9例(15.00%)]和1p3区[8例(13.33%)]。FISH信号类型中2G2R1Y型、1G1R2F型、1G2R1Y型、2G1R1Y型及1G1R1Y型占比分别为73.33%、10.00%、1.67%、1.67%、1.67%。结论:CML-CP合并vPh患者具有更高的对第一代TKI原发耐药率及原发血液学耐药率,而改用第二代TKI可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与合并典型Ph染色体者疗效接近。CML-CP合并v Ph患者并无特殊人口学和血液学特征,变异异位多累及12q1、12q2及1p3区域,而FISH信号类型则以2G2R1Y型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 Ph染色体变异易位 疗效 遗传学特征
下载PDF
改良LMB 89±利妥昔单抗方案对伯基特淋巴瘤患者远期获益的影响
20
作者 谭琳 谢瑜 +1 位作者 杨坚 刘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LMB 89±利妥昔单抗方案对伯基特淋巴瘤患者远期获益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3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Hyper-CVAD方案、R-EPOCH方案或VDCLP方案,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LMB 89±利妥昔单抗方案对伯基特淋巴瘤患者远期获益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3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Hyper-CVAD方案、R-EPOCH方案或VDCLP方案,设为对照组;23例采用改良LMB 89±利妥昔单抗方案,设为改良方案组。比较2组随访无事件生存(EFS)率、总生存(OS)率,累积复发率(CIR)、非复发死亡率(NRM)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根据年龄和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对观察组进行分层疗效分析。结果:改良方案组患者E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方案组患者CIR率和NRM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方案组年龄≤40岁患者E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年龄> 40岁患者(P<0.05);改良方案组中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E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未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MB 89±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伯基特淋巴瘤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其中联合利妥昔单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且年龄≤40岁者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化疗 利妥昔单抗 生存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