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乳腺腺病的高频超声改变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雅赐 蒋光愉 王莉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乳腺 超声影像 病理 乳腺腺病
下载PDF
贲门癌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海健 钟雪云 +2 位作者 杜彬 李红 郑佩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5-636,共2页
目的探讨MTA1的表达与贲门癌浸润转移及临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贲门癌组织和18例癌旁黏膜组织中MTA1的表达。结果贲门癌中MTA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P=0.001),淋巴结转移组MTA1的表达显著高于无... 目的探讨MTA1的表达与贲门癌浸润转移及临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贲门癌组织和18例癌旁黏膜组织中MTA1的表达。结果贲门癌中MTA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P=0.001),淋巴结转移组MTA1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5),低分化腺癌组MTA1的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P=0.039)。结论MTA1的表达促进贲门癌的转移且与贲门癌的分级有关;检测MTA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贲门癌的恶性程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研究 转移相关基因 贲门癌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癌旁黏膜组织 癌浸润转移 低分化腺癌 中分化腺癌 生物学行为 贵门癌 病理分级 恶性程度 参考指标 转移组 淋巴结 癌组织 检测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蒋光愉 李斌 +2 位作者 谢文林 罗柏宁 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00-607,共8页
研究背景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07年新定义和描述的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可能起源于下连合器的特殊室管膜细胞。组织学以胞质宽大、胞界清楚的柱状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或实体片状结构为特点... 研究背景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07年新定义和描述的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可能起源于下连合器的特殊室管膜细胞。组织学以胞质宽大、胞界清楚的柱状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或实体片状结构为特点。因缺乏特征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明确诊断困难且极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典型的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7岁,头痛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MRI显示幕上中线松果体区和第三脑室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术中可见病灶位于松果体区,突入第三脑室,无囊性变,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手术全切除。肿瘤组织由乳头状结构和实体片状区域构成,乳头状结构含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周围包绕数层柱状上皮样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均富嗜酸性胞质,界限清楚;实体片状区域细胞排列较密集,可见围血管"假菊形团"和室管膜"菊形团"结构,肿瘤细胞浸润周围脑实质。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和S-100蛋白呈弥漫强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上皮膜抗原呈阴性。术后未予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随访1年,肿瘤未复发。结论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鲜见病变,由于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以及组织学形态与其他乳头状肿瘤相似,术前难以明确诊断且在鉴别诊断时有一定困难。临床应提高对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警惕性,并注意与其他具有相似组织学构象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瘤 乳头状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下载PDF
易误诊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b型的结节性硬化症之皮质结节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南 吴静 +3 位作者 曾瑶红 周结明 蒋光愉 韩慧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8-427,共10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之皮质结节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2例女性患儿,2岁9个月和15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双眼斜视和间断性惊恐发作伴四肢抽搐,头部MRI仅表现为局灶性皮质信号异常或多灶性皮质信号可疑异常,临床考虑局灶性...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之皮质结节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2例女性患儿,2岁9个月和15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双眼斜视和间断性惊恐发作伴四肢抽搐,头部MRI仅表现为局灶性皮质信号异常或多灶性皮质信号可疑异常,临床考虑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遂采用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定位致灶,手术切除多脑叶致灶。大体标本观察可见灰质结节和白质内带状灰质异位。组织学形态,皮质薄厚不均且灰质异位,部分皮质全层可见胞核大、核仁明显、体积巨大的异形细胞,累及白质深部伴钙化,其内可见畸形核神经元和巨大细胞,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畸形核神经元胞质神经微丝蛋白呈阳性;巨大细胞胞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呈阳性,大畸形核神经元和巨大细胞增生的皮质区域GFAP呈弥漫性阳性,提示胶质细胞增生明显。结合临床资料,例1为多脑叶皮质发育不良和肾脏错构瘤、例2为多脑叶皮质结节病变和灰质异位,诊断为疑似的结节性硬化症。进一步行基因检测,例1存在TSC1基因c.647_648del杂合突变(无义突变)、例2存在TSC2基因c.4672G>A杂合突变(错义突变),最终诊断为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结论结节性硬化症临床表现多样,皮质结节组织学形态与FCDⅡb型有众多重叠之处,仅关注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易误诊为FCDⅡb型,明确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病理特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婷 周仁钰 陆元志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972-976,共5页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breast angiosarcoma,PBA)是乳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形态多样,常表现为异常增生的血管样结构。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特征临床表现,组织学变化大,术前活检及术中冰冻诊断困难。本文结合1例PBA病理...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breast angiosarcoma,PBA)是乳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形态多样,常表现为异常增生的血管样结构。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特征临床表现,组织学变化大,术前活检及术中冰冻诊断困难。本文结合1例PBA病理诊断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可能发病机制、治疗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肉瘤 病理特征 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PD-L1表达分析
6
作者 周仁钰 钟丽娟 +2 位作者 彭丽琳 杨波 陆元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12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临床病理特征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科确诊的15例LE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L1及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 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临床病理特征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科确诊的15例LE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L1及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P4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突触素(Syn)和Ki-67。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pstein-Barr(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结果15例LELC患者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8~81岁,中位年龄59岁。病变部位见于肺部10例,涎腺3例,肾盂1例,鼻腔1例。光学显微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弥漫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胞质红染,界不清,未分化或低分化状;细胞核深染或呈空泡状,可见明显的核仁及核分裂像;间质伴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an-CK、P40均为阳性,间质淋巴细胞LCA阳性;14例样本Ki-67增殖指数≥40%。10例样本显示PD-L1膜阳性表达。14例样本EBER均为阳性。结论LELC是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肺部,大部分病变与EB病毒感染相关。大多数病例中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提示免疫治疗可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上皮瘤样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EB病毒 病理特征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乳腺病灶切除及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何伟丽 庞钊 +4 位作者 吕荣钊 蒋光愉 黄信 洪嘉凡 王宁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我科临床对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适应症进行总结。方法: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活检术前B超探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292例,共计1 055个肿物。结果:B超探视下肿物完整切除,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686个,乳腺腺病253个,乳腺囊肿病6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9个,乳腺癌12个,低级不典型增生1个。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均无感染、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麦默通微创技术可作为B超探及的乳腺良性占位切除手术的首选方式,并可作为亚临床乳腺癌的活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旋微创技术 B超 乳腺占位性病变 适应症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1
8
作者 朱耀魁 屈洋 +2 位作者 夏明翰 王晓玉 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14-2417,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OPN在3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颈癌及30例正常对照组织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OPN在3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颈癌及30例正常对照组织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0%)及分泌期子宫内膜 (50%),P<0.01;OPN在子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5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10%),P<0.01;而宫颈磷癌及宫颈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及60.0%,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OPN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及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显著升高。结论: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均有显著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GF-β1与乳腺癌中microRNA-2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闫雍容 周序珑 +3 位作者 夏明汗 蒋光愉 钟雪云 杜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1 0、1.25、2.5、5、10 ng/mL干预MCF-7细胞24 h,以及不同时间(0、6、12、24、48、72 h)TGF-β1干预MCF-7细胞,用茎环...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1 0、1.25、2.5、5、10 ng/mL干预MCF-7细胞24 h,以及不同时间(0、6、12、24、48、72 h)TGF-β1干预MCF-7细胞,用茎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测定miR-21的表达。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乳腺癌中miR-21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茎环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21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MCF-7细胞中miR-21的表达随TGF-β1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乳腺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GF-β1的表达程度有关(P<0.05)。结论:高表达的TGF-β1可引起miR-21表达升高,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 MIR-21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结构与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 被引量:12
10
作者 冯苗 李素春 +2 位作者 潘萍 康举龄 刘标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结构与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判断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条件及黄体功能。方法:活检不明原因不孕55例及正常生育16例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行组织学天数及组织学分型;内膜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检测黄体功能缺... 目的:研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结构与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判断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条件及黄体功能。方法:活检不明原因不孕55例及正常生育16例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行组织学天数及组织学分型;内膜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检测黄体功能缺陷8例及子宫内膜反应不良6例着床窗期内膜性激素及其受体。结果:不孕组内膜的发育同步率(63.6%)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子宫内膜胞饮突数量少,且发育明显滞后于正常生育组。黄体功能缺陷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表达与正常生育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反应不良患者孕激素受体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性差,内膜容受性欠佳可能是部分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鉴别由黄体功能缺陷抑或子宫内膜反应不良引起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活组织检查 黄体功能缺陷 子宫内膜反应不良
下载PDF
链脲霉素实验性大鼠妊娠糖尿病对子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柳国胜 罗瑶 +5 位作者 赵立华 刘海英 康举龄 唐福星 唐海兰 郭祖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链脲霉素(streptozotoc in,STZ)实验性大鼠妊娠糖尿病对子鼠在不同孕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妊娠糖尿病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将54只SD孕鼠分为STZ注射组(30只)和柠檬酸缓冲液注射组(24只)作对照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链脲霉素(streptozotoc in,STZ)实验性大鼠妊娠糖尿病对子鼠在不同孕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妊娠糖尿病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将54只SD孕鼠分为STZ注射组(30只)和柠檬酸缓冲液注射组(24只)作对照观察,按取材时孕龄不同将两组又分为第13、16和19天3个亚组。对STZ注射组孕鼠,给予新配质量分数为2%STZ溶液,按STZ 4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3 d后空腹尾静脉采血监测血糖,并测尿糖、体质量。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孕鼠于孕龄第13、16、19天随机分批剖宫,取子鼠心脏组织做超微结构观察。结果:STZ注射组子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可见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细胞间连接较少、间隙宽窄不一,肌束排列不规整,胞膜结构不完整;胞质电子密度较高,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气球样变,嵴减少,粗面内质网减少、扩张,可见脂质样小滴;胞核大小不一,不规则圆形,核膜结构不清,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可见异染色质;胞外基质可见有胶原纤维排列成束状,毛细血管腔外可见红细胞,有细胞器崩解痕迹。结论:STZ实验性大鼠妊娠糖尿病可致子鼠心肌发生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可能为糖尿病母亲致儿心脏畸形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 超微结构 链脲霉素 子鼠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耀魁 王晓玉 +2 位作者 夏明翰 罗惠娟 罗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OPN在48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8例卵巢临界恶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卵巢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卵巢...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OPN在48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8例卵巢临界恶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卵巢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表达强度为0.485±0.134,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及卵巢临界恶性及良性肿瘤组织表达强度(0.122±0.023,0.243±0.076及0.168±0.045,P<0.01);OPN的表达与恶性肿瘤的临床期别及分化程度相关,而与细胞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OPN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卵巢肿瘤 侵袭转移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FOXA1和BRCA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蒋光愉 李红 +1 位作者 何伟丽 王宁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研究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中叉头框蛋白A1(FOXA1)、BRCA1蛋白、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癌的标本113例,根据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中叉头框蛋白A1(FOXA1)、BRCA1蛋白、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癌的标本113例,根据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三阴型(A组)、luminal型(B组)及HER-2过表达型(C组)乳腺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组样本FOXA1、BRCA1、P53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FOXA1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3.7%(72/113),A组阳性表达率为45.2%(19/42),B组为88.0%(44/50),C组为42.9%(9/21),FOXA1在3组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BRCA1总的阳性表达率为47.8%(54/113),A组阳性表达率为66.7%(28/42),B组为44.0%(22/50),C组为19.0%(4/21),BRCA1在3组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FOXA1阳性表达率在Ⅰ~Ⅱ期临床分期和组织学1~2级中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FOXA1阳性表达率与P53、VEGF表达和复发率呈负相关(P<0.05);BRCA1阳性表达率在Ⅲ期临床分期和组织学3级中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BRCA1阳性表达率与P53、VEGF表达和复发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FOXA1和BRCA1在乳腺癌中表达存在差异。BRCA1可作为三阴型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叉头框蛋白A1 BRCA1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大肠癌中MTA1和HIF-1α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珍玉 周序珑 +3 位作者 夏明汗 蒋光喻 钟雪云 杜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3,396,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转移相关基因1(MTA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大肠癌中MTA1、HIF-1α蛋白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结果】81例大肠癌中MTA1、H...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转移相关基因1(MTA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大肠癌中MTA1、HIF-1α蛋白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结果】81例大肠癌中MTA1、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63%,MTA1和HIF-1α的表达均与大肠癌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大肠癌中MTA1和HIF-1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MTA1和HIF-1α蛋白过表达病例肿瘤旁淋巴管密度分别为18.4±4.9、18.0±5.3,高于MTA1和HIF-1α不表达和弱表达病例(15.6±4.5、15.4±4.2),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A1和HIF-1α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促进了大肠癌旁淋巴管的生成,在肿瘤淋巴结的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TA1 HIF-1Α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胎盘缺氧诱导因子表达及绒毛血管变化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宇毅 廖瑜 肖小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出现胎儿窘迫的孕妇胎盘与正常孕妇胎盘的缺氧诱导因子表达及胎盘的绒毛血管变化情况,探讨胎儿窘迫中胎盘变化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临床诊断为胎儿窘迫的孕妇所分... 目的:通过比较出现胎儿窘迫的孕妇胎盘与正常孕妇胎盘的缺氧诱导因子表达及胎盘的绒毛血管变化情况,探讨胎儿窘迫中胎盘变化及其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临床诊断为胎儿窘迫的孕妇所分娩后的胎盘组织60例作为实验组,再按临床情况分为胎心异常组、羊水污染组、窒息组.选取正常单胎足月妊娠孕妇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胎盘中HIF-1α表达水平,胎盘绒毛血管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HIF-1α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的光密度对照有统计学差别,新生儿窒息组的光密度值较高;显微镜下实验组中绒毛血管数目及绒毛体积密度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实验组中各分组的值较对照组均升高.结论:胎儿窘迫孕妇的胎盘组织HIF-1α因子表达、胎盘绒毛微血管体积密度及绒毛体积密度皆高于未出现胎儿窘迫的孕妇.在排除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病理情况下,产时胎儿窘迫的发生与胎盘自身HIF-1α因子表达及胎盘绒毛血管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胎盘绒毛血管 体视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CD34
下载PDF
软骨下骨量变化与软骨退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佘国荣 查振刚 +4 位作者 汪飞 刘宁 潘晓婷 弓健 杨燕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134-3140,共7页
背景: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病变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软骨下骨量改变在骨关节炎病理进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分析2种手术方式及2种蛋白酶诱导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效果,以及软骨下骨量变化与... 背景: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病变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软骨下骨量改变在骨关节炎病理进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分析2种手术方式及2种蛋白酶诱导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效果,以及软骨下骨量变化与关节软骨退变的相关性。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Hulth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及木瓜蛋白酶组,每组8只,右膝关节造模,左膝关节作为自身对照。造模后0,4,8周行DXA扫描,8周行MRI扫描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双侧膝关节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比较各组膝关节影像学表现、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并采用Mankin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造模后0,4,8周实验侧膝关节骨密度进行性降低,骨量降低程度Hulth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木瓜蛋白酶组。MRI显示实验侧股骨内外髁关节软骨厚度变薄,厚度Hulth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木瓜蛋白酶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观察及Mankin评分显示手术建模组骨关节炎程度较药物组重,Hulth模型组病变最重,木瓜蛋白酶组最轻。结果说明关节内手术及关节腔内注射蛋白酶均能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手术造模可复制出中晚期骨关节炎,药物诱导可产生骨关节炎早期改变。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与软骨下骨骨密度呈负相关;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改变相互关联,病变进行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软骨下骨 骨密度 磁共振成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小勇 陈剑 +5 位作者 吴静 周清 王彦平 李红 徐锦堂 赵松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取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取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体外可连续传8~10代。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信 蒋光愉 +5 位作者 李虹 庞钊 吕荣钊 张清 何伟丽 王宁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结果:GATA3的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结果:GATA3的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肿瘤高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p53基因突变等表示预后较差的指标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在全部乳腺癌组织中GATA3阳性表达率为56.4%,GATA3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8.4%,高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32.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乳腺癌组织中术后复发风险中危组GATA3阳性率高于复发风险高危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的分化水平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的预后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GATA3转录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钡剂造影与CT诊断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泳松 陈棣华 蒋光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36-940,共5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及与病理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 ,并有较完整的消化道造影、部分CT检查资料以及部分手术后标本涂钡摄片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2 9例 ,包括胃 2 ... 目的 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及与病理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 ,并有较完整的消化道造影、部分CT检查资料以及部分手术后标本涂钡摄片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2 9例 ,包括胃 2 0例 ,十二指肠 1例 ,小肠 5例 ,结肠 3例。结果 上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2 0例胃原发性淋巴瘤中单个较大的不规则形充盈缺损 9例 ,7例形成“牛眼”征 ;多个大小不等卵石样充盈缺损 6例 ;单个巨大溃疡 3例 ,1例表现为典型的“半月综合征” ;多个大小不等浅淡龛影 2例 ;7例胃腔变形 ,胃壁柔软 ,蠕动减弱 ,与以上各类型并存。 1例十二指肠原发性淋巴瘤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伴条形龛影。 5例小肠原发性淋巴瘤 ,肠腔狭窄、狭窄段以上肠管扩张 2例 ,3例仅表现为小肠套叠。 3例结肠原发性淋巴瘤 ,肠腔对称性环形狭窄 1例 ,肠腔非对称性充盈缺损伴龛影形成 2例。 4例胃原发性淋巴瘤CT平扫及增强扫描 ,1例弥漫性胃壁增厚 ,增强后胃壁强化明显 ;3例腔内不规则形肿块 ,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4例中 3例胃周脂肪间隙欠清晰。 2例结肠原发性淋巴瘤CT表现为一侧肠壁见软组织肿块影 ,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2 9例病理组织学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 2 8例 ,其中B细胞性 2 5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 钡剂造影 CT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5T 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永安 周洁 +2 位作者 徐谊朝 夏明汗 罗良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评价1.5T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对判断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强化类型、周围组织浸润的价值及其检出部位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 目的评价1.5T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对判断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强化类型、周围组织浸润的价值及其检出部位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MRI资料,并分析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与MRLAVA强化类型的关系及MRLAVA增强扫描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部位显示的结果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双侧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与MRLAVA强化类型有关;随着内部浸润分级增加,肿瘤浸润周围结构的几率增加;MRLAVA增强扫描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部位显示的结果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双侧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3)。结论 LAVA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直接征象和强化特征,有助于准确判断前列腺癌周围浸润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