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庆岩 杜弘宇 +3 位作者 王莉萍 张琳琳 吴嘉豪 康佳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是对城市绿度空间监测分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从遥感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入手,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绿度空间研究提供...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是对城市绿度空间监测分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从遥感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入手,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绿度空间研究提供参考。首先,概述了光学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及地面传感数据等数据源在城市植被遥感分类领域的应用,对不同数据源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基于阈值分割、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3种分类方法的研究,总结了应用于城市植被遥感分类领域各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中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被 城市遥感 图像分类
下载PDF
政策协同视角下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灵辉 吕浩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8-78,共11页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三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三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不理想,多元主体力量未得到有效激发,耕地撂荒治理缺乏可持续性等。基于政策协同视角,从纵向、横向、时空三个维度剖析当前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完善政策举措,使撂荒治理政策更好贯彻撂荒耕地利用目标;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撂荒治理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撂荒治理方案的施策成效,提升方案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撂荒治理 策略创新 政策协同
下载PDF
城市“邻避危机”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
3
作者 毛燕武 《管理观察》 2015年第18期11-13,共3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邻避危机"规模化、对抗性趋势有所增强,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必须坚持社会治理理念,厘清政府角色,转变政府治理"邻避危机"的思维惯性,以完善制度供给切入口,重构公共参与制度,培育社会复合主...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邻避危机"规模化、对抗性趋势有所增强,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必须坚持社会治理理念,厘清政府角色,转变政府治理"邻避危机"的思维惯性,以完善制度供给切入口,重构公共参与制度,培育社会复合主体,完善应急系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邻避危机"化解与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邻避现象 邻避危机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可持续迭代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研究
4
作者 朱晓青 吴家豪 +3 位作者 曹志奎 严舒文 孙卓扬 李智兴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79,120,共15页
目的为建构可持续建设与有机更新下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揭示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和建设主题下村镇人居样本的应对性设计原则与理论,总结村镇设计在经济、社会、技术影响下的迭代及在地化应变,探讨未来村镇人居环境设计... 目的为建构可持续建设与有机更新下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揭示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和建设主题下村镇人居样本的应对性设计原则与理论,总结村镇设计在经济、社会、技术影响下的迭代及在地化应变,探讨未来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前沿模式。方法基于可视化文献分析法,对可持续村镇人居环境设计进行系统的脉络梳理,并根据可持续设计的路径推演、要素解析、模式特征进行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的框架搭建,提出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与适配化设计技术路线。结果构建了可持续人居建设迭代下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通过解析可持续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了村镇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动力机制,揭示了其在需求侧、供给侧和承载侧的基本特征及三者的联动关系,提出了四项村镇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三点分类适配化设计思路。结论以综合设计视角,探讨未来中国村镇转型下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脉络,根据时代背景、在地特征、未来场景,采取动态应变与适配的原则,提出可持续设计模式、方法与路径,为设计学相关研究者、决策者和执业人员提供理论梳理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迭代 村镇人居环境 新质设计 体系组构 机制导控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翟雪松 楚肖燕 +2 位作者 焦丽珍 童兆平 李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6,共11页
元宇宙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创新了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元宇宙的仿真性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容理解力虽然理论上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弥合性,但仍缺少实证证据。本研究自主研发了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元宇宙智能学习平台,在创新翻... 元宇宙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创新了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元宇宙的仿真性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容理解力虽然理论上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弥合性,但仍缺少实证证据。本研究自主研发了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元宇宙智能学习平台,在创新翻转课堂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调查学习者学习绩效的变化及重用意愿,并基于人工智能-元宇宙框架、人工智能接受模型等理论,探究感知偶然性、预期绩效、预期努力和感知拟人性对重用意愿的影响机制。实验结论与部分假设一致: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能明显提升学习绩效,预期绩效和预期努力是感知偶然性和重用意愿的完全中介变量。与假设不一致的是,感知拟人性负向调节预期努力和重用意愿。本研究深入讨论了这些结论的发生机制与启发,以期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学习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北京城市形态时空演变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
6
作者 宝力格 刘祎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07-7519,共13页
控制碳排放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密切。基于2000—2020年碳排放、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数据得到北京市碳排放和城市形态时空演变格局,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 控制碳排放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密切。基于2000—2020年碳排放、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数据得到北京市碳排放和城市形态时空演变格局,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揭示城市形态因子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碳排放空间上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由中心向周边扩散的分布格局,其中2001—2005年和2010—2015年增幅分别为-13.8%和15.8%;(2)2000—2020年北京市城市形态因子具有明显的时空演变特征,平均斑块类型面积、最大斑块指数和有效格网大小增长率分别为56.4%、78%和112%,平均斑块密度呈下降趋势,斑块结合度和分散指数变化不明显;(3)城市形态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斑块密度和有效格网大小与碳排放呈负相关性,斑块结合度对碳排放有正向影响;(4)城市形态因子对碳排放影响程度排序为:有效格网大小>斑块类型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斑块结合度>分散指数>斑块密度>周长面积分维,且有效格网大小与分散指数的交互作用对碳排放空间异质性影响程度最高。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考虑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而制定其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城市形态 景观格局指数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智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以杭州为例
7
作者 赵晓旭 《杭州学刊》 2016年第4期69-73,共5页
基于智慧城市的物业管理模式作为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的一种新兴模式,既能破解现有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困境,又能建立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智慧经济、智慧产业链,具备较强的诱发机制。本文以杭州市田园公租房小区为例,分析了基于智慧... 基于智慧城市的物业管理模式作为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的一种新兴模式,既能破解现有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困境,又能建立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智慧经济、智慧产业链,具备较强的诱发机制。本文以杭州市田园公租房小区为例,分析了基于智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的诱发机制,从系统支持、资金支持两方面研究“智慧杭州”建设成果在完善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等社会民生服务中的具体实施路径、实施效果,同时对基于智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物业管理 智慧城市 杭州
下载PDF
中心工作导向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样态与优化策略
8
作者 沈费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4,共9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战略,在各项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地方政府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实践中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重点落实。中心工作导向下的数字乡村建设在取得乡村振兴绩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需要予以纠正...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战略,在各项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地方政府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实践中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重点落实。中心工作导向下的数字乡村建设在取得乡村振兴绩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需要予以纠正的治理样态,呈现出重设施建设、轻运维管理,重技术应用、轻文化内涵,重试点项目、轻特色品牌,重速度推进、轻社会保障的治理问题。为促进中心工作导向下数字乡村建设绩效持续提升,需要重塑科学发展理念,重视社会资本参与,因地制宜地开展分类治理,建立健全科学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工作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社区治理变革与社区传媒新场域——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智慧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
浙江省近年来创新探索“未来社区”发展模式,推动了数字化时代的社区治理变革,在社区自组织、社区服务、社区信用、社区运营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拓展了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形态和模式,这一过程也推动社区传媒在融入治理实践中不... 浙江省近年来创新探索“未来社区”发展模式,推动了数字化时代的社区治理变革,在社区自组织、社区服务、社区信用、社区运营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拓展了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形态和模式,这一过程也推动社区传媒在融入治理实践中不断迭代,形成新的场域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区传媒与未来社区新治理场景适配,形成新时期社区泛传媒形态,成为社区运行的基本结构、核心过程和主体力量。随着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四平台”进一步打通,社区传媒将与社区“四治”场景深度融合,从媒体话语走向居民话语、从信息传播走向综合服务、从舆论引导走向信用建构、从沟通介质走向运营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社区治理 社区传媒 场域 未来社区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城市流动人口待遇管理的改革路径——基于中山、上海、杭州探索实践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超 程梦莹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32-43,共12页
待遇差距与差异是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城市人口积分制管理为待遇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的参照,通过构建科学指标体系,引导城市流动人口通过自身素质的完善来获取相应积分,并根据积分排序兑现... 待遇差距与差异是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城市人口积分制管理为待遇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的参照,通过构建科学指标体系,引导城市流动人口通过自身素质的完善来获取相应积分,并根据积分排序兑现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在实现“同城同待遇”的目标和户籍改革去待遇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借鉴国际移民管理经验,逐步探索形成了基于居住证积分的城市流动人口待遇管理模式。城市流动人口待遇管理改革以城市常住人口实现“同城同待遇指数”为目标,围绕待遇指标体系、待遇管理机制、待遇服务机制、待遇保障机制、待遇协调机制、待遇均衡机制以及待遇积分项目等环节进行实践探索。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管理改革从中山市起源到上海市扩展再到杭州市综合改革的历程,探讨居住证积分制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提出实现积分制从身份导向的人口管理逐步向待遇导向的社区治理转化,借此构建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为核心的城市发展与治理社区化模式,助推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的共同富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待遇管理 积分制改革 同城同待遇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浩钧 刘雪梅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28-38,共11页
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还是对市场逻辑挑战农村基层治理秩序的有效回应。通过对浙江省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八个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式分析,梳理了内生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理论内涵互补关系,总结出共同富裕... 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还是对市场逻辑挑战农村基层治理秩序的有效回应。通过对浙江省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八个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式分析,梳理了内生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理论内涵互补关系,总结出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从资源匮乏到资源自我生成积累、从发展依靠外部到实现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内生发展以资源内生化为核心动力,通过内生资源的赋能和定价形成内外资源的整合积累;以权益内生化为机制保障,通过乡土权益嵌入产权框架促成合理分配;以民生福祉内生化为根本要求,通过建立发展成果向农村生活品质的反馈机制,构建城乡要素流通、资源融合互补、村企共治共建的内生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发展 内生资源 共同富裕 城乡统筹
下载PDF
首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问题之论争(1949—1959)
12
作者 李浩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4年第1期201-214,共14页
首都人口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争议性问题。文章基于查阅原始档案及老专家访谈,对1949—1959年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工作中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讨论、分歧和决策等情况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分析了... 首都人口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争议性问题。文章基于查阅原始档案及老专家访谈,对1949—1959年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工作中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讨论、分歧和决策等情况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影响首都人口规模确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国家领导人的政策指示对新中国初期北京人口规模的确定产生了根本性的重大影响,并决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走向。这一案例启示,应对城市规划中的专业技术工作和政策研究内容进行适当的区分,并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的政策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史 首都 北京 城市总体规划 人口规模
下载PDF
优化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
13
作者 韩巧燕 钱波 《杭州科技》 2023年第5期40-4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原始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10到100”。加强基础研究,可以实现“从0到1”的跨越...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原始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10到100”。加强基础研究,可以实现“从0到1”的跨越;而要实现“从1到100”的飞跃,构筑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目标导向 原始创新 生态系统 余杭区 企业主导 产业化水平
下载PDF
宜居、宜人、宜闲:城市休闲的内涵与美学品格
14
作者 汪振汉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人们建造城市,城市提供与保障人的休闲机会,城市与休闲共同编织着人们美好的生存理想。城市休闲美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不仅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城市自我更新与完善的手段。坚持以“宜居”为根本的人居理想,以“宜人”为... 人们建造城市,城市提供与保障人的休闲机会,城市与休闲共同编织着人们美好的生存理想。城市休闲美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不仅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城市自我更新与完善的手段。坚持以“宜居”为根本的人居理想,以“宜人”为目标的人本旨归,以“宜闲”为尺度的审美工夫,从“宜居”“宜人”与“宜闲”三个维度来把握城市休闲美学的基本内涵,便能充分显现与利用城市的休闲基因,增强人们对城市美的精神性感受,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休闲 宜居 宜人 宜闲
下载PDF
城市治理导向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刍议——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明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1期44-48,共5页
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城市空间内不同的权利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城市治理的时代背景和外在基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城市治理的政治动因和内在动力。近年来,杭州依托复合主体参与协商... 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城市空间内不同的权利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城市治理的时代背景和外在基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城市治理的政治动因和内在动力。近年来,杭州依托复合主体参与协商民主的机制,通过在全市建设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及其数字平台,进一步整合辖区公共行政资源,各城区深入探索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渠道的优化配置,即在参与协商民主的框架下实现了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再到城市治理的发展跨越。巩固深化城市治理导向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成果,需要继续探索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社会服务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复合主体 社会管理 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治理体系
下载PDF
花朝节历史变迁与民俗研究——以江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智慧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4,共9页
花朝节是中国早春雅俗共赏的传统节日,其重要性曾与元宵节、中秋节拮抗。自晚唐至今,经历了兴起、繁盛、衰落直至被人遗忘,又于当代复兴的过程。它由游春赏花衍生出扑蝶、挑菜、祭神、卜丰、"赏红"、斗草、劝农、宴饮、赋文... 花朝节是中国早春雅俗共赏的传统节日,其重要性曾与元宵节、中秋节拮抗。自晚唐至今,经历了兴起、繁盛、衰落直至被人遗忘,又于当代复兴的过程。它由游春赏花衍生出扑蝶、挑菜、祭神、卜丰、"赏红"、斗草、劝农、宴饮、赋文、求爱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彰显着民族文化中的雅致、和谐、生活化等特质,与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庆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价值。虽然由于近代社会的变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其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和综合价值并未褪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休闲娱乐需求不断提升,花朝节重新为人们所重视,在一些地区恢复举办并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江浙地区为中心,兼及其他区域,考证花朝节的起源,分析其历史变迁,梳理与之相关的传统民俗,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为各地恢复举办该节庆,发挥其独特作用造福当代人,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朝节 变迁 民俗
下载PDF
互联网精神与“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文晶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4期8-13,共6页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文章对互联网精神及其内涵作了阐述和分析,对"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分析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提出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目标与道路的统一。并基于...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文章对互联网精神及其内涵作了阐述和分析,对"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分析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提出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目标与道路的统一。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和互联网精神,研究了智慧城市的价值生成及价值表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精神 智慧城市 商业模式 “互联网+”
下载PDF
大TOD模式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燕武 《智能城市》 2016年第7期1-2,共2页
立足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实践,引入植物叶脉理论的基本原理,将城市群公共交通"叶脉"与城市群"叶片"的关键要素及其典型关系进行分析,从大TOD模式引导城市群生长、城市群发展需求特定的公共交通匹配两个方面,构建基于... 立足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实践,引入植物叶脉理论的基本原理,将城市群公共交通"叶脉"与城市群"叶片"的关键要素及其典型关系进行分析,从大TOD模式引导城市群生长、城市群发展需求特定的公共交通匹配两个方面,构建基于大TOD模式的城市群成长模型,开拓城市群研究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TOD模式 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 互动机制
下载PDF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及对浙江新型城市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燕武 《当代经济》 2018年第24期34-36,共3页
"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劳动力数量红利逐渐递减,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应对"刘易斯拐点"的不利影响,浙江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 "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劳动力数量红利逐渐递减,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应对"刘易斯拐点"的不利影响,浙江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率先实现从"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浙江 新型城市化 新型人口战略
下载PDF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及其治理——基于杭州城市社区的调查
20
作者 崔琳琳 《杭州学刊》 2017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离不开有效的集体行动。目前,杭州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存在意识不强、认知模糊、频率不高、效能感不强、平台缺乏、效果不佳等困境,这是法律滞后、组织发育不良、参与网络不健全、信任体系缺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离不开有效的集体行动。目前,杭州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存在意识不强、认知模糊、频率不高、效能感不强、平台缺乏、效果不佳等困境,这是法律滞后、组织发育不良、参与网络不健全、信任体系缺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完善社区法律法规、构建利益联结、发展社区组织、健全协商机制、构筑身份认同、构造信任体系等方面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自治 集体行动 城市社区 杭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