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探索专业核心课分级教学 |
王允
庄林
|
《大学化学》
CAS
|
2021 |
9
|
|
2
|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精细化——以武汉大学为例 |
刘海燕
吴晓军
杨鹰
丁琼
赵发琼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0 |
|
3
|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专业认证的准备与实施——以武汉大学化学专业认证(第三级)为例 |
王允
程功臻
庄林
周金平
|
《大学教育》
|
2023 |
2
|
|
4
|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 |
查全性
陆君涛
|
《电化学》
CAS
CSCD
|
1995 |
0 |
|
5
|
熔盐电化学创新研究——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中心熔盐电化学研究工作简介 |
汪的华
陈政
|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6
|
武汉大学“化学拔尖计划”的探索与实施 |
蔡苹
胡锴
罗威
邓鹤翔
程功臻
|
《大学化学》
CAS
|
2019 |
3
|
|
7
|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的内容选择、重点与提升 |
胡锴
蔡苹
程功臻
|
《大学化学》
CAS
|
2018 |
8
|
|
8
|
理论与计算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
侯华
王宝山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1
|
|
9
|
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多校共上一堂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初探及成效 |
朱平平
邵伟
姚奇志
郑媛
李婉
李玲玲
张万群
查正根
关明
白希
李厚金
胡昱
原弘
李恺
胡文远
王爱玲
赵军龙
翟翠萍
秦川丽
范乃英
胡瑞祥
沈永雯
郝俊生
张越
赵发琼
张海波
龚成斌
夏茹
郝海刚
张兴文
孙兴文
高珍
范勇
郭栋才
曹田
罗时玮
李红春
胡万群
兰泉
吴红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2
|
|
10
|
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探索——以黏度法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为例 |
张海波
丁琼
陈云华
|
《广州化工》
CAS
|
2023 |
0 |
|
11
|
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
张海波
刘欲文
丁琼
黄驰
赵发琼
周金平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0 |
|
12
|
基础理论与前沿研究携手进课堂——化学“101计划”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案例介绍 |
蔡苹
朱亚先
胡涛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0 |
|
13
|
化学“101计划”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俞寿云
章文伟
邓顺柳
李维红
任艳平
李一峻
淳远
李厚金
马荔
赵发琼
曾秀琼
张树永
孟长功
张剑荣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0 |
|
14
|
“101计划”分析化学核心知识体系建设探索 |
宦双燕
蒋健晖
李攻科
张文清
李娜
杨屹
胡斌
田阳
吴硕
张四纯
岳永海
江德臣
陈增萍
卢忠林
崔承
王玉枝
谭蔚泓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0 |
|
15
|
基于超分子化学的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研究 |
张凯嵩
王少儒
张雨桐
田沺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广义氢能体系和相关电化学技术 |
王功伟
肖丽
庄林
|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
2024 |
0 |
|
17
|
气体介质绝缘强度的化学键组合理论 |
衡盼盼
张咪
侯华
王宝山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化学“101计划”结构化学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与改革——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探索 |
张庆丰
魏尚娥
侯华
赵轩
杨子轩
庄林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0 |
|
19
|
三维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与胶原水凝胶集成实时监测细胞代谢 |
姚春莹
朱晓艳
刘艳玲
|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邻氨基酚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
唐平
赵发琼
曾百肇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