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汉大学历史系为编写地方党史进行调查研究 |
|
《历史研究》
|
1959 |
2
|
|
2
|
记我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两位导师 |
刘绪贻
|
《社会学家茶座》
|
2008 |
0 |
|
3
|
浅析费正清的历史观与西方两大史学思潮的关系 |
高国荣
|
《九江师专学报》
|
1998 |
2
|
|
4
|
大学生当农民好——历史系毕业回乡当农民的林汉斌同志给校党委的一封信 |
林汉斌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77 |
0 |
|
5
|
“景观”与历史地理学 |
晏昌贵
梅莉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9
|
|
6
|
楚史及楚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评《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
冯天瑜
张岩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7 |
3
|
|
7
|
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 |
鲁西奇
|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4
|
|
8
|
清代江汉平原水旱灾害的变化与垸田生产的关系 |
张国雄
|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0
|
|
9
|
古厉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问题 |
徐少华
|
《江汉论坛》
|
1987 |
8
|
|
10
|
试论偃师商城的发现及重大学术意义 |
方酉生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1
|
日本“中国学”的启示──访问爱知大学有感 |
冯天瑜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2
|
康居与康国关系考——兼谈昭武诸国的起源 |
陈海涛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3
|
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
张建民
|
《农业考古》
|
1987 |
10
|
|
14
|
武汉城市热岛的主要形成机制 |
吴宜进
王万里
邱爱武
李成尊
张振德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
9
|
|
15
|
曾即随及其历史渊源 |
徐少华
|
《江汉论坛》
|
1986 |
4
|
|
16
|
东周燕国的战争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
侯毅
张昊
|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7
|
“现代化”的概念与世界历史 |
李工真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7 |
3
|
|
18
|
略论晚清钱庄与洋行关系的互动性 |
张艳国
刘俊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9
|
论武汉国民政府与蒋介石集团争夺东南地区的斗争 |
彭敦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20
|
祝融八姓之妘姓、曹姓诸族历史地理分析 |
徐少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