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资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昕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45-251,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借鉴这一理论资源,不仅要对其理论的独特风貌作整体把握,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理论进行典型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而言,这一理论资源证... 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借鉴这一理论资源,不仅要对其理论的独特风貌作整体把握,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理论进行典型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而言,这一理论资源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践性与开放性,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而言,它也提供了新的有益成果与积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下载PDF
是“回到马克思”还是走向“马克思主义”——从罗莎·卢森堡哲学的魅力谈起 被引量:6
2
作者 何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共11页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反思中国的当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莎·卢森堡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回到马克思”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行的问题,也有一个知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的问题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质上是一个权力意志的问题,因而,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作为价值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行的问题,也有一个知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的问题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质上是一个权力意志的问题,因而,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作为价值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这一观点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涉及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当下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当下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包含了对市场经济中恶的东西的批判,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理念;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本质是中国几代共产党人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内容和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发生关系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马克思《给父亲的信》看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主义传统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萍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5,共4页
在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中,马克思于1837年11月10日写给他父亲的信是一个既倍受重视又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的文本。说它倍受重视,是因为凡是撰写马克思传记的著作,无一不提及这封信;说它没有得到充分阐释,是因为所有撰写马克思传记的作... 在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中,马克思于1837年11月10日写给他父亲的信是一个既倍受重视又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的文本。说它倍受重视,是因为凡是撰写马克思传记的著作,无一不提及这封信;说它没有得到充分阐释,是因为所有撰写马克思传记的作者都只是把这封信作为马克思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的记载,却从来没有把它当作马克思走上哲学创造道路的最早文本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给父亲的信》 历史主义文本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的工业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品格——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作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萍 《理论视野》 CSSCI 2018年第4期14-22,共9页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成果。马克思以工业为实践的核心概念说明感性的人的活动,分别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上阐发了工业作为实践概念的内涵。在一般意义上,工业是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成果。马克思以工业为实践的核心概念说明感性的人的活动,分别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上阐发了工业作为实践概念的内涵。在一般意义上,工业是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文化创造活动;在特殊意义上,工业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历史运动,它从两个方面给予人的本质以历史的形式:一个方面是以它的有用的对象形式赋予人的本质以经济的形式,使经济的形式、经济的活动成为人的本质的表达和自我实现的基础;另一个方面是以资本的形式完成对人的统治。在阐发工业的一般意义时,马克思以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扬弃说明人的本质创造的辩证过程,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文化品格;在阐发工业的特殊意义时,马克思提出了两个批判原则,即资本的批判原则和道德的批判原则,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批判品格。因此,对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我们既不能在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框架中,更不能回到前资本主义的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去理解,而只能联系现代工业的变革,从历史科学传统的继承与变革的角度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史观 实践 工业 科学技术 资本生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昕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又获新突破。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重视文本解读,注重历史反思,强化人物研究,直面现实问题和探索具体方法等五个方面。这些发展与创新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已经日趋成熟,并在推进当代马克...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又获新突破。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重视文本解读,注重历史反思,强化人物研究,直面现实问题和探索具体方法等五个方面。这些发展与创新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已经日趋成熟,并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范式研究 发展 创新
原文传递
当代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及其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萍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5,共12页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在两种语境下展开的:一种是意识形态的语境;一种是思想史的语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在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方面经历了从强意识形态语境到弱意识形态语境的转化...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在两种语境下展开的:一种是意识形态的语境;一种是思想史的语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在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方面经历了从强意识形态语境到弱意识形态语境的转化,目前正处在突破意识形态语境、建构思想史语境的阶段。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建构研究第二国际的思想史语境必须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分析第二国际的理论论争,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揭示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西欧特色和时代特征,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转变的内在机制;一个是在学术思想创造的层面上思考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和在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方面的理论贡献,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视角。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证明: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语境,不仅使我们能够对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使我们能够破解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争的难题。正是后一方面,展示了在思想史的层面上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深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二国际 意识形态语境 思想史语境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维度开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新解 被引量:2
8
作者 何萍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30,96,共11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涯中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这两部著作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得到了新的阐释和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些阐释和发展是在三个向度上展开的:第一个向度是阐释《1844年经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涯中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这两部著作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得到了新的阐释和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些阐释和发展是在三个向度上展开的:第一个向度是阐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和异化劳动概念,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第二个向度是反思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建构以资本积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个向度是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态学思想,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向度的开展,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多重内涵和当代价值,预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文化批判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史与外史的书写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立足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以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来解读一个半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史是由实践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与多元化的哲学传统和理论形态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对它的叙述应该构成马... 本文立足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以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来解读一个半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史是由实践和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与多元化的哲学传统和理论形态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对它的叙述应该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写的主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外史的书写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变化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加以叙述;二是要重点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各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史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和辩证法 文化哲学
原文传递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新的探路人——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十周年
10
作者 何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171,共11页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高清海先生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为主线,以批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为起点,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进而提出了实践的思维方式,...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高清海先生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为主线,以批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为起点,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进而提出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具体的人"的观念和以人和人的活动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念。这种围绕着实践概念而展开的多层面、多方面的哲学研究,从逻辑行程上看,是从现实的具体的实践出发,进到对实践的思维抽象,再上升到逻辑的具体层次上再现以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的总体,揭示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内在机制;从历史的行程上看,充分地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自我革新的思想历程。在这一思想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先生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留下了自己的思想足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高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新的探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哲学观念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 高清海
原文传递
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萍 骆中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102,174,共10页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开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思想为主线,开展了三个层面的理论研究:第一个层面是以马克思的"社会代谢"概念为核心,重建马克思的自然本体论;第二个层面是以马克思的自然本...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开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思想为主线,开展了三个层面的理论研究:第一个层面是以马克思的"社会代谢"概念为核心,重建马克思的自然本体论;第二个层面是以马克思的自然本体论的"自然—社会"框架或生态辩证法改造环境社会学,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生态科学的社会学;第三个层面是把马克思的物质代谢理论运用于研究生态帝国主义现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理论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打通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下实践的关系,进而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最重要的问题,即气候恶化和粮食危机,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以此论证资本主义的不可持续性。这一批判性的反思,既论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又展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世界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全球金融危机 生态危机 粮食危机 劳动价值论
原文传递
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萍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4,共20页
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创立是对传统哲学展开的一次整体性的批判,是以文化哲学的方式解答康德的哲学问题,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这一哲学以符号功能为核心概念,把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意义的表达作为哲学的最高存在,在此基础上改造了近代理... 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创立是对传统哲学展开的一次整体性的批判,是以文化哲学的方式解答康德的哲学问题,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这一哲学以符号功能为核心概念,把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意义的表达作为哲学的最高存在,在此基础上改造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实现了哲学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转向。与其他的文化哲学家相比,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根本特点是: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文化哲学 现象学 生命哲学 哲学人类学 符号形式哲学
下载PDF
波兰社会主义与其犹太背景--波兰学术寻访随感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萍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2-50,共9页
波兰的社会主义是欧洲社会主义的缩影,其文化背景的复杂性、从兴起到衰亡的曲折过程,在欧洲社会主义历史中都具有典型性。笔者以随感的形式讲述了波兰社会主义史上的三个最重要的事件:一是团结工会的兴起;二是罗莎·卢森堡的波兰之... 波兰的社会主义是欧洲社会主义的缩影,其文化背景的复杂性、从兴起到衰亡的曲折过程,在欧洲社会主义历史中都具有典型性。笔者以随感的形式讲述了波兰社会主义史上的三个最重要的事件:一是团结工会的兴起;二是罗莎·卢森堡的波兰之根;三是波兰犹太人被屠杀和反抗的历史。这三个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启示我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用单一的意识形态因素进行分析是找不到答案的,需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其中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 社会主义 罗莎·卢森堡 团结工会 犹太人大屠杀
下载PDF
走出列宁思想研究的“冷”与“困”——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而作
14
作者 何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101,共11页
当今列宁思想研究处于“冷”时代,面临两个困境:一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变化增加了列宁思想研究的难度;二是原有列宁思想研究方式不能满足当代列宁思想研究的需要。为此,要实现从意识形态研究到思想史研究之列宁思想研究语境的转换;... 当今列宁思想研究处于“冷”时代,面临两个困境:一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变化增加了列宁思想研究的难度;二是原有列宁思想研究方式不能满足当代列宁思想研究的需要。为此,要实现从意识形态研究到思想史研究之列宁思想研究语境的转换;要联系俄国的情况以及列宁的俄国立场、俄国观点来阐发列宁思想的国际性及其具体的丰富的规定性。列宁思想遗产中活的东西不是现存的理论,而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的精髓是:认识的客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思想的这一精髓,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国列宁思想研究的活水源头出发,中国的列宁思想研究才能走出学院式研究的藩篱而走进中国思想创造的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思想研究 苏联哲学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葛兰西国家治理理论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15
作者 吴昕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01-207,338,共8页
葛兰西国家治理理论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他首先从定义上对知识分子进行界定,然后划分知识分子的职能,不仅充分地讨论了知识界形成的历史,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把有机知识分子视为行使文化... 葛兰西国家治理理论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他首先从定义上对知识分子进行界定,然后划分知识分子的职能,不仅充分地讨论了知识界形成的历史,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把有机知识分子视为行使文化领导权的主体。正是因为有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葛兰西的国家治理理论才呈现独特的风貌,影响和塑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国家治理 知识分子
下载PDF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裂变看生态问题的生成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敏 何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2,共8页
生态问题不是天然就具有的,而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阶段包含着三层含义:认识论层面上的生态意识的生成,即人对自然有机体代谢机制断裂的认识;在生产的物质基础层面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即... 生态问题不是天然就具有的,而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阶段包含着三层含义:认识论层面上的生态意识的生成,即人对自然有机体代谢机制断裂的认识;在生产的物质基础层面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即资本积累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裂变;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呈现出来的消费主义观念,即资产阶级的启蒙理性和消费社会的价值观念扭曲了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问题 自然异化 自然有机体 资本积累
下载PDF
论阿多尔诺对辩证法的改造
17
作者 何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26-235,共10页
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是围绕着建立具体的辩证法展开的。在阿多尔诺看来,现代哲学家们,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是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都是在纯形式的规定上谈论辩证法的具体性,从而把具体抽象化、概念化。如此建立的具体辩证法是&qu... 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是围绕着建立具体的辩证法展开的。在阿多尔诺看来,现代哲学家们,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是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都是在纯形式的规定上谈论辩证法的具体性,从而把具体抽象化、概念化。如此建立的具体辩证法是"骗取"的、非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克服这一弊端,建立植根于历史土壤上的具体的辩证法,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造:一是在认识论层面上,批判传统的同一性思维形式,建立以矛盾的必然性为原则的非同一性思维形式;二是在存在论的层面上,改造柯尔施和卢卡奇对理论与实践关系所作意识形态本体论的说明,把理论和实践关系植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之中,建立文化批判的形而上学。正是这样一种形而上学,彰显了马克思辩证法的价值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尔诺 霍克海默 法兰克福学派 否定辩证法 非同一性思维 具体的辩证法
下载PDF
泰狄士·科瓦利克与《资本积累论》
18
作者 简.托伯罗维斯基 吴昕炜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波兰政治经济学元老泰狄士·科瓦利克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波兰的传播和实践,并且与米哈尔·卡莱茨基展开合作,力图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解读来修正凯恩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建由马克思开创的政治经济学... 波兰政治经济学元老泰狄士·科瓦利克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波兰的传播和实践,并且与米哈尔·卡莱茨基展开合作,力图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解读来修正凯恩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建由马克思开创的政治经济学传统。科瓦利克认为,不论是斯威齐,还是布哈林,这些理论家对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都存在误读和误解。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试图创造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因此,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来批评她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取的。科瓦利克的这一观点对卡莱茨基的理论创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卡莱茨基晚年论文《论资本主义的关键改革》中,他们合作把凯恩斯革命放在围绕资本主义再生产辩论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是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进行当代阐释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狄士·科瓦利克 罗莎·卢森堡 资本积累论
下载PDF
葛兰西国家治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19
作者 吴昕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72-179,352,共9页
葛兰西的国家治理理论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其形成和发展以1926年底葛兰西被捕入狱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狱前实践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狱中总结阐发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葛兰西结合都灵工厂委员会运动的实践,主... 葛兰西的国家治理理论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其形成和发展以1926年底葛兰西被捕入狱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狱前实践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狱中总结阐发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葛兰西结合都灵工厂委员会运动的实践,主要探讨了工厂委员会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第二阶段中,葛兰西结合意大利知识分子史研究,主要探讨了有机知识分子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搭建了国家治理理论的基本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国家治理理论 两个阶段
下载PDF
从冯契“智慧说”的心性论和人格观看中国哲学的变革之路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萍 李维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8,共11页
冯契"智慧说"中的心性论和人格观,是他在人性论研究中富有原创性的思想。在心性论中,冯契以广义的认识论为研究范式,反思中国哲学史上心性论的缺陷,建构起人性的自愿原则,从而更新了中国哲学的心性论;在人格观中,冯契转而以... 冯契"智慧说"中的心性论和人格观,是他在人性论研究中富有原创性的思想。在心性论中,冯契以广义的认识论为研究范式,反思中国哲学史上心性论的缺陷,建构起人性的自愿原则,从而更新了中国哲学的心性论;在人格观中,冯契转而以价值哲学为研究范式,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文本,总结了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中有关人格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以"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为核心的人格观。他的这一哲学探索,展示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研究范式,给予了我们思考中国哲学变革之路的许多启示。启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启示之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出发点;启示之三:文化哲学是价值哲学研究的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智慧说 人性 人格 实践 哲学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