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级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潇 赖婧 +2 位作者 沈元春 李中 刘松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6-160,共5页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设更加完善高效的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十分必要。本文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底层逻辑,即评价什么—谁来评—如何评—评价的成效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机...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设更加完善高效的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十分必要。本文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底层逻辑,即评价什么—谁来评—如何评—评价的成效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机制的四个要素,即评价机制体系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基于质量评价的多维度多形式全过程的评价方法、完成评价结果反馈并督促质量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本文从学院督导监管机制建设、教师和学生在质量评价机制中的作用、评价活动的组织协调、社会评价的应用等方面分享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质量评价机制 构建 实践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雷起宏 刘潇 沈元春 《科教导刊》 2015年第11Z期3-4,共2页
高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结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培养方案、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科研互动和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有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旨... 高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结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培养方案、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科研互动和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有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旨在为兄弟高校相关学院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误”入樱花深处 绘得春华秋实——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杜清运
3
作者 郝哲 顾春盛 《中国测绘》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3月中旬的武汉,温度刚刚开始回升,武汉大学的樱花还未开放,校园里一片静谧与温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坐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一进学院大门,记者便在墙上看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 3月中旬的武汉,温度刚刚开始回升,武汉大学的樱花还未开放,校园里一片静谧与温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坐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一进学院大门,记者便在墙上看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等各类荣誉牌匾。在办公室,我见到了杜清运院长,他刚刚结束一场会议。面对这位有一串串闪亮荣誉光环、学术成就丰硕的知名教授,我们特别想听听他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城 科技 科学 樱花 高分 视野 清运 学院 测绘 院长
下载PDF
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设计——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
4
作者 李全 林爱文 +1 位作者 刘殿锋 陈奕云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既与庐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不符,也影响了实习内容的完整性。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首先将人文地理部分的实习定位为教师深度参与的全学科融合研究性实习,然后从实...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既与庐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不符,也影响了实习内容的完整性。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首先将人文地理部分的实习定位为教师深度参与的全学科融合研究性实习,然后从实习内容、路线、流程、评价等方面,对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设计。研究结果有利于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实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其他高校庐山实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野外实习 研究性实践教学 庐山
下载PDF
提高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生教育水平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潇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17期220-221,共2页
研究生教育能代表大学的整体学术实力,是衡量大学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关键,优良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基础。我们应该明确奋斗目标,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教育水平。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质量 教育水平
下载PDF
武汉大学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6
作者 刘潇 《科技资讯》 2017年第20期242-243,共2页
对近年来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性地提出了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改进思路,如加强学院学科顶层设计,凝练和优化学科方向,优化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注重培养环节与培养质量,合理调整人... 对近年来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性地提出了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改进思路,如加强学院学科顶层设计,凝练和优化学科方向,优化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注重培养环节与培养质量,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规模。最后展示了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 培养质量
下载PDF
武汉市急救资源配置定量评估
7
作者 袁金蓉 万幼 +2 位作者 王飞 丁一鹛 刘艳芳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5期675-680,共6页
目的计算2019年和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急救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对急救资源配置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评估。方法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获得实时的路网交通大数据,利用交通可达性、急救任务量等指标定量计算社区和急救站的急救资源配置情况... 目的计算2019年和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急救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对急救资源配置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评估。方法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获得实时的路网交通大数据,利用交通可达性、急救任务量等指标定量计算社区和急救站的急救资源配置情况,利用统计方法和地图可视化技术对急救资源配置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武汉市三环线内中心城区的急救时间基本满足10分钟可达,但在主城区边缘存在较多可达时间超过15分钟的社区。急救任务量较大的站点集中在沿长江和汉江两岸的核心老城区,以及服务覆盖范围最大的洪山区白玉山站。结论2022年武汉市三环线内中心城区的急救资源可达性较2019年有大幅提升;急救资源可达性在人口密度较低的主城区边缘有下降趋势;新设急救站的位置需要综合考虑可达性和任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大数据 地图可视化 空间可达性 急救资源 定量评估
下载PDF
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以武汉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建华 刘耀林 刘艳芳 《高等理科教育》 2014年第6期68-70,75,共4页
文章以武汉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为例,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贯通实践教学环节和国际化3个方面提出了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在现有的模块化、层次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之间的... 文章以武汉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为例,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贯通实践教学环节和国际化3个方面提出了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在现有的模块化、层次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建立面向地理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横向分层次、纵向分方向的课程"树"结构体系,为实施地理科学创新型教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地理科学 课程体系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 被引量:38
9
作者 赵曦 刘耀林 +2 位作者 刘艳芳 林爱文 张根寿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文章以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庐山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为例,从野外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考评指标体系以及野外实践教学中相关理论教学的学术争鸣等几个方面,构建了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并针对性地... 文章以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庐山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为例,从野外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考评指标体系以及野外实践教学中相关理论教学的学术争鸣等几个方面,构建了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野外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对建设规范、成熟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实践教学 本科 创新能力 庐山
下载PDF
基于3DS MAX的武汉大学校园立体图的制作 被引量:29
10
作者 阮晴 何宗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9-51,共3页
阐述在 3DSMAX软件下制作《武汉大学校园立体图》的原理和方法。从资料的收集、制作编绘原图 ,以及在 3DSMAX中建筑模型的生成几方面进行介绍 ,重点阐述在 3D环境下房屋建模、材质、灯光的设置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 3DS-MAX 立体图 资料 地图 制作工艺 校园
下载PDF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顺兴 邓南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2-96,共5页
在分析环境科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规格要求,提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强化基础,多模式培养,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全学程中,前两年修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按污染治理与资源化、环... 在分析环境科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规格要求,提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强化基础,多模式培养,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全学程中,前两年修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按污染治理与资源化、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四类,并以前两类为主,按社会需求及学生意愿进行分流,多模式培养,辅修科学、化学、生物等学科师范教育专业,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环境科学学科发展趋势、就业多元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 本科专业 环境规划管理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环境生物学 学科特点 需求状况 专业人才 规格要求 辅修专业 污染治理 环境化学 社会需求 师范教育 社会需要 发展趋势 多模式 资源化 多元化
下载PDF
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雅杰 刘胜华 +1 位作者 刘洋 孙晶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8期116-120,共5页
学科竞赛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学科竞赛培养测绘专业创新创业人才需要5个方面的联动:一是构建促使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二是制订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规... 学科竞赛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学科竞赛培养测绘专业创新创业人才需要5个方面的联动:一是构建促使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二是制订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三是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竞赛指导团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四是科学开展竞赛培训,通过实习、实验、实践等方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五是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获奖者给予赛后支持与扶助,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 实验实践 人才培养
下载PDF
GIS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特征分析——以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福 刘晓宇 +1 位作者 石长虹 李连营 《地理信息世界》 2019年第6期129-132,138,共5页
在教育部强调"新工科""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本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GIS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培养GIS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GIS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其2005~2019年毕... 在教育部强调"新工科""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本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GIS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培养GIS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GIS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其2005~2019年毕业设计选题信息为基础数据,从专业方向、研究性质和专业能力等视角探讨了选题的特征变化,从而剖析了GIS学科及其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为GIS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毕业设计 选题 特征变化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本科专业的创业教育——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峰 钱沙华 +2 位作者 邓南圣 肖玫 张琳 《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文章论述了本科创业教育应当具有专业特色,并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讨论了专业的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特征(原则)、基本模式与内容以及实施专业的创业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业教育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下载PDF
GC-MS分析技术在矿冶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喻晗 栾和林 《有色金属》 CSCD 200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分析GC -MS分析技术在矿冶环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并介绍具体应用成果。GC -MS分析技术用于持久有机污染 (POPs)、多环芳烃 (PAHs)、含硫多环芳烃 (PASH)、内分泌干扰物 (DECs)、冶炼烟尘PM2 5复合污染等各类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及示... 分析GC -MS分析技术在矿冶环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并介绍具体应用成果。GC -MS分析技术用于持久有机污染 (POPs)、多环芳烃 (PAHs)、含硫多环芳烃 (PASH)、内分泌干扰物 (DECs)、冶炼烟尘PM2 5复合污染等各类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及示踪监测方面 ,对正确评价污染源、了解污染物的污染机理、选择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是矿冶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与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污染物检测 GC-MS 复合污染 有机污染物 矿冶环境
下载PDF
GPS技术和遥感影像在编制重点文物地图中的应用——以制作武汉大学校园重点文物图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言军 郭礼珍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
GPS技术具有实时导航、定位准确的特点,遥感影像能提供快速及时的地理信息,它们当前还未广泛应用于地图的制作,本文尝试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应用来编制地图,进而探讨在制作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重点文物图的设计与编制等问题;并以制作武汉大... GPS技术具有实时导航、定位准确的特点,遥感影像能提供快速及时的地理信息,它们当前还未广泛应用于地图的制作,本文尝试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应用来编制地图,进而探讨在制作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重点文物图的设计与编制等问题;并以制作武汉大学的重点文物图为例,来说明和分析这种制作方法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技术 遥感影像 地图编制
下载PDF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
17
作者 李连营 任福 +1 位作者 杨敏 赵建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172,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洋素养的内涵,以及GIS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然后探讨了培养海洋素养的方式,包括参与海洋相关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海洋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等系统训练;最后,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教学...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洋素养的内涵,以及GIS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然后探讨了培养海洋素养的方式,包括参与海洋相关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海洋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等系统训练;最后,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教学、三创训练和就业趋势等方面分析了GIS专业学生的海洋素养情况,认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在GIS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突出,且具有很好的海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海洋素养 素质教育 海洋意识
下载PDF
基于网络群组特征的生态管理分区--以武汉市为例
18
作者 何建华 袁毅 +2 位作者 张苗苗 覃荣诺 陈志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4-1525,共12页
生态管理分区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生态差异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分区方法侧重生态功能属性,较少考虑生态斑块之间联系强度差异,忽视了斑块的群组结构。以武汉市为例构建生态网络,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视角,结合斑块空... 生态管理分区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生态差异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分区方法侧重生态功能属性,较少考虑生态斑块之间联系强度差异,忽视了斑块的群组结构。以武汉市为例构建生态网络,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视角,结合斑块空间组织和斑块联系强弱,运用凝聚子群方法,提取联系紧密的生态组分,将网络划分为异质性群组,基于网络群组特征和生态景观辐射范围进行分区覆盖分析,并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1)86条生态廊道连接研究区34处生态斑块,进一步形成8个生态群组;(2)多数群组内部连通性较好,北部群组之间联系较强,南部群组之间联系相对较弱;(3)依据群组结构功能特征,形成6大网络群组分区,通过与武汉市经济发展规划分区对比,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城市外围的分区网络稳定性较好,中部稳定性较差,识别分区内13个重要斑块和16条重要廊道,作为重点发展保护对象;(5)综合分区特征将6大分区确立为生态屏障区、生态控制区、生态改善区、生态修复区、生态开发区以及生态保育区,并提出生态发展差异化保护措施。研究将生态功能属性和空间结构属性进行有机关联并制定分区策略,为区域生态管理分区、生态保护规划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分区 生态网络 凝聚子群 网络群组 武汉市
下载PDF
基于.Net平台的校园新生导航系统——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虞昌彬 谢潇 《福建电脑》 2008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本文论述了校园新生导航系统的理论基础、设计思路、数据组织等GIS二次开发的系统问题;展示了在基于.NET的平台上,选用MAPX控件实现的完整的系统功能;重点阐述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 校园新生导航系统 GIS二次开发 NET平台 MAPX
下载PDF
“绿色”转型,破解“资源诅咒”——《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短评
20
作者 陈奕云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76-176,共1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导致资源枯竭的城市,这些城市曾因无限制地开采而繁荣,也因资源的有限性走向衰败[1-2]。近年来,我国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3],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导致资源枯竭的城市,这些城市曾因无限制地开采而繁荣,也因资源的有限性走向衰败[1-2]。近年来,我国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3],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尚不明确,也缺乏其转型效果和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步伐,破解资源诅咒,实现城市产业升级,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探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科学评价其转型能力和发展潜力,并提出适用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环境 转型发展 资源诅咒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发展潜力 科学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