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的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雄 丁一刚 +3 位作者 吴元欣 戢峻 刘敏 丁晓娟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以四氯化钛、氯化锶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与超重力反应器相结合的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粉体,应用XRD、SEM、TEM、BET、TG-DTA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用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SrTiq粒径为10... 以四氯化钛、氯化锶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与超重力反应器相结合的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粉体,应用XRD、SEM、TEM、BET、TG-DTA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用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SrTiq粒径为10~40nm,晶型为立方相。与相同条件下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的产品相比,超重力法制备的粉体粒径更小,粒度分布更窄,表面颗粒完整,边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 超重力 性能表征
下载PDF
磷霉素(R)-1-苯乙胺盐合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 金学平 +6 位作者 曾祥聪 李爽 李丽 余磊 朱伶俐 周委 祝宏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磷霉素(R)-1-苯乙胺盐的合成工艺。以顺丙烯膦酸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以收率、光学纯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合成方案。确定...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磷霉素(R)-1-苯乙胺盐的合成工艺。以顺丙烯膦酸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以收率、光学纯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合成方案。确定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催化剂用量15%、原料物质的量比1∶1、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磷霉素(R)-1-苯乙胺盐收率达47.3%。催化剂R重复套用5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一致。验证试验表明:按照正交设计得出的最优方案,制备磷霉素(R)-1-苯乙胺盐的综合收率比现有工艺的收率提高12.3%,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催化剂难以回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R)-1-苯乙胺盐 正交设计 顺丙烯膦酸 合成
下载PDF
GO/CS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3
作者 刘帅 吴再坤 +1 位作者 胡思泉 朱天容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重金属六价铬离子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研发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很有必要。采用相转变法制得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GO/CS)。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的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 重金属六价铬离子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研发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很有必要。采用相转变法制得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GO/CS)。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的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复合微球的滴球温度、吸附剂加入量、Cr(Ⅵ)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溶液pH、微球粒径等因素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球温度为30℃,吸附剂加入量为0.3 g、Cr(Ⅵ)溶液初始浓度为40 m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溶液pH=4的条件下,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球对Cr(Ⅵ)的吸附性能达到最高,最大吸附率达8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GO/CS 复合材料 重金属Cr(Ⅵ) 吸附剂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增容壳聚糖/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徐鸿运 罗子木 +4 位作者 杨赟 镇思君 马家玉 李景蕻 张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以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PUP)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探究了PUP含量和PCL分子量对CS/PCL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P分子上的异氰酸酯基团可以与CS分子上的羟基和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 以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PUP)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探究了PUP含量和PCL分子量对CS/PCL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P分子上的异氰酸酯基团可以与CS分子上的羟基和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同时PUP与PCL相似相容,通过PUP与两相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CS与PCL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随着PU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增强,当PUP含量为20%、PCL分子量为40000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从15.94 MPa增至33.60 MPa,断裂伸长率从1.0%升至18.4%;PCL的分子量越高,PCL与CS的界面相容性越低。该研究为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制备及其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己内酯 聚氨酯预聚体 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基于涤棉混纺织物的荧光碳点对Cr(Ⅵ)和Hg(Ⅱ)的检测
5
作者 汤鼎初 陆原 +2 位作者 冯魏良 田迪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式及发光类型。在乙二醇体系中制得的碳点(E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Cr(Ⅵ),检出限为0.093 mg/L,其检测机理为荧光内滤效应;硫酸体系中制备的碳点(W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Hg(Ⅱ),检出限为0.018µmol/L,检测机理为能量转移。对实际水样中的Cr(Ⅵ)和Hg(Ⅱ)进行检测,验证了上述两种碳点的实用性。基于涤棉混纺织物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实现了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同时也为废旧纺织物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涤棉混纺 检测 Cr(Ⅵ) Hg(Ⅱ) 碳点
下载PDF
负载固体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迎春 程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共轭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的负载浓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加入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催化活性高...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共轭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的负载浓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加入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单;确定了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h,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酸质量的8%。酯化率可超过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共轭亚油酸 对甲苯磺酸 活性炭 催化 固体酸
下载PDF
板栗壳黄酮结构分析及其对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雪薇 雷嗣超 +3 位作者 涂芬 谢辰阳 李杰 杨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1-118,共8页
在分析板栗壳黄酮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类型。采用醇提法提取板栗壳中的黄酮,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冻干后得到的黄酮含量为(107.50±1.00)mg/g,提取得率为(5.66±0.05)%。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 在分析板栗壳黄酮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类型。采用醇提法提取板栗壳中的黄酮,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冻干后得到的黄酮含量为(107.50±1.00)mg/g,提取得率为(5.66±0.05)%。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板栗壳黄酮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8种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胰脂肪酶活力,分别考察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及不同反应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0.074 mg/mL,且使胰脂肪酶最适pH值向碱性偏移。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其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53.19 mg/m L。由此可见,板栗壳黄酮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全连续流反应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新进展(2019~2022)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康博 陈炯 +2 位作者 古双喜 王海峰 陈芬儿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97,共20页
连续流动化学作为化学制药行业的一项新兴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间歇釜式反应,连续流反应具有快速传质传热的优势,改进反应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也可以将在线分析和纯化步骤集成到柔性的操作序列中.主要介绍了2019~2022年连续流反应技术在... 连续流动化学作为化学制药行业的一项新兴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间歇釜式反应,连续流反应具有快速传质传热的优势,改进反应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也可以将在线分析和纯化步骤集成到柔性的操作序列中.主要介绍了2019~2022年连续流反应技术在实现从起始原料到最终活性药物成分(API)的全连续流合成工艺方面的新进展,从连续流反应的流程图着手,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及技术优势,同时指出全连续流反应技术在各单步合成转化的工艺衔接和耦合处理仍存在一定挑战,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化学 药物 全连续流 合成工艺
原文传递
撞击流法制备纳米级上转换发光材料NaYF4:Yb,Tm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宇飞 叶恒 +3 位作者 王庆 程健 郭嘉 李萍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04-609,共6页
针对上转换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大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发光效率低下,且制备温度高,条件苛刻等问题,本文采用撞击流法制备纳米级上转换发光材料NaYF4:Yb,Tm,通过正交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激光粒度分布、XRD、SEM以及荧光... 针对上转换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大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发光效率低下,且制备温度高,条件苛刻等问题,本文采用撞击流法制备纳米级上转换发光材料NaYF4:Yb,Tm,通过正交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激光粒度分布、XRD、SEM以及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氟化钠与稀土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EDTA与稀土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时制备出的产品产率最高。此外,还研究了锻烧温度对产品晶型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450℃焙烧时可得发光效果更好的六方相β-NaYF4:Yb,Tm,该产品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会发出明亮的400~550 nm的可见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上转换发光 NaYF4:Yb Tm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Co掺杂ZIF-8衍生合成高效Co-N-C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海彬 曹庆成 覃远航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在合成中添加Co(NO_(3))_(2)·6H_(2)O制备钴掺杂的2-甲基咪唑锌盐材料,通过优化钴掺杂量及热解温度得到了具有高比表面积(888 m^(2)/g)且同时存在微孔和介孔(孔体积为0.591 cm^(3)/g)的高效Co-N-C催化剂。电化学测试表明:Co-N-C催... 在合成中添加Co(NO_(3))_(2)·6H_(2)O制备钴掺杂的2-甲基咪唑锌盐材料,通过优化钴掺杂量及热解温度得到了具有高比表面积(888 m^(2)/g)且同时存在微孔和介孔(孔体积为0.591 cm^(3)/g)的高效Co-N-C催化剂。电化学测试表明:Co-N-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酸性氧还原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抗甲醇毒化性能,其在0.1 mol/L HClO_(4)溶液中的氧还原途径主要是4电子反应过程,半波电位达到0.807 V,稳定性可与商业Pt/C催化剂相媲美。物理表征结果表明:钴元素成功地掺杂到Co-N-C催化剂中,较高的石墨化程度、良好的导电性、丰富的孔结构和Co-Nx活性位点,极大地提高了Co-N-C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的氧还原催化性能。本工作为合成ZIFs衍生的高效氧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Co-N-C 溶剂热法
下载PDF
Fe-Co-N-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惠东 李芳 覃远航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8-155,共8页
为了提高氮掺杂碳(N-C)材料的氧还原性能,采用后吸附法基于可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形成富缺陷碳材料及均匀分散的高活性M-N_(x)位点的沸石咪唑酯骨架-8衍生制备了Fe-Co-N-C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50 mg Co-N-C催化剂吸附0.07 mmol... 为了提高氮掺杂碳(N-C)材料的氧还原性能,采用后吸附法基于可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形成富缺陷碳材料及均匀分散的高活性M-N_(x)位点的沸石咪唑酯骨架-8衍生制备了Fe-Co-N-C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50 mg Co-N-C催化剂吸附0.07 mmol Fe制备的Fe-Co-N-C催化剂在0.1 mol/L HClO_(4)中具有较高的半波电位(0.843 V vs. RHE)和较低的过氧化氢产率(<4%)。物性表征结果表明Fe-Co-N-C催化剂的优异氧还原活性可归因于其双金属活性位点(Fe/Co-N_(x))、丰富的微/介孔结构、较高的石墨化程度以及Fe/Fe_(3)C和Fe-N_(x)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萃取脱除模型燃油中氮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爽 朱海艳 +2 位作者 全苇舟 姜兴茂 高家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83-486,共4页
为了解决燃油中的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对生态环境、油品品质和催化剂性能等的不利的影响,采用聚乙烯亚胺(PEI)为萃取剂,可同时脱除模型燃油中的非碱性氮化物和碱性氮化物。结果表明,在常压、萃取时间15 min、萃取温度30℃、剂油质... 为了解决燃油中的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对生态环境、油品品质和催化剂性能等的不利的影响,采用聚乙烯亚胺(PEI)为萃取剂,可同时脱除模型燃油中的非碱性氮化物和碱性氮化物。结果表明,在常压、萃取时间15 min、萃取温度30℃、剂油质量比0.1的条件下,PEI对吲哚和吡咯的N-脱除率分别高达97.8%、95.1%,喹啉只有28.8%,吡啶的N-脱除率为85.1%。进一步地,PEI对吲哚、吡咯、喹啉和吡啶的N-分配系数分别为368、161、3.5和47.5。良好的脱氮性能源于PEI与氮化物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该作用可由1H-NMR所证实。此外,PEI可通过乙醚反萃再生,重复使用5次对萃取性能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萃取脱氮 非碱性氮 碱性氮
下载PDF
Pd基催化剂用于选择性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向春鹏 万成志 +1 位作者 殷霞 杜治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15-423,共9页
苯甲醛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原料。近年来,以绿色清洁的氧化剂(如空气、氧气)为原料的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备受关注,而纳米Pd负载催化剂因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成为该反应的研究重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碳材料、磁性材料和金属... 苯甲醛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原料。近年来,以绿色清洁的氧化剂(如空气、氧气)为原料的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备受关注,而纳米Pd负载催化剂因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成为该反应的研究重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碳材料、磁性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等载体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和Pd纳米颗粒的大小、形态对Pd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影响,同时论述了Pd基双金属催化剂研究现状,最后对Pd基催化剂的合成进行了展望。发现将Pd基催化剂应用于苯甲醇选择性合成苯甲醛时,碱性载体、特定的Pd纳米尺寸、绿色的制备方法更为有利;Pd基双金属催化剂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寿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绿色的无溶剂合成更有利于实际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醇 选择性氧化 PD催化剂 粒径效应 苯甲醛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爽 蔡苑 +2 位作者 涂蔚然 高家俊 姜兴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91-495,共5页
以废旧泡沫和四氯化碳为原料制备交联聚苯乙烯(CPS)多孔材料,再用三乙醇胺对其改性,制备得到改性交联聚苯乙烯(MCPS);用扫描电镜(SEM)、BET(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测试法等方法表征CPS与MCPS的形貌、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及孔结构... 以废旧泡沫和四氯化碳为原料制备交联聚苯乙烯(CPS)多孔材料,再用三乙醇胺对其改性,制备得到改性交联聚苯乙烯(MCPS);用扫描电镜(SEM)、BET(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测试法等方法表征CPS与MCPS的形貌、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出30℃下,CPS与MCPS对四环素(TC)的吸附量;运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研究表明,CPS对水体中的TC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速率常数与平衡吸附量分别可达8.36×10^-3 mg·g^-1·h^-1和75.8 mg/g。经三乙醇胺改性后制备的MCPS,介孔结构更加发达,比表面积增大,对TC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96×10^-3 mg·g^-1·h^-1和110.5 mg/g。综上所述,改性前后的CPS均可实现对水体中TC的吸附,改性过程可提升CPS的吸附能力,但降低了其吸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 废旧泡沫 改性 四环素 吸附
下载PDF
TEG-NCS/NBS复合溶剂的络合萃取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林子 刘丹 +2 位作者 高家俊 姜兴茂 康明林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95-402,共8页
采用三乙二醇(TEG)-氯代琥珀酰亚胺(NCS)和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复合溶剂作为萃取剂,研究其分别对模型油中喹啉、吖啶、吡啶、吲哚、吡咯以及催化裂化柴油中氮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溶剂可将模型油中碱性氮和非碱性氮完全脱除。... 采用三乙二醇(TEG)-氯代琥珀酰亚胺(NCS)和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复合溶剂作为萃取剂,研究其分别对模型油中喹啉、吖啶、吡啶、吲哚、吡咯以及催化裂化柴油中氮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溶剂可将模型油中碱性氮和非碱性氮完全脱除。对于碱性氮,纯TEG对模型油中喹啉等的脱除率只有85%左右,而TEG-NCS、TEG-NBS复合溶剂对模型油中碱性氮的脱除率却能达99.9%以上,超高的脱氮性能来自于NCS、NBS与碱性氮之间发生的强络合作用。对于非碱性氮,TEG对吲哚、吡咯的脱除率均能达到99%以上,说明TEG与非碱性氮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研究还发现TEG-NBS与吲哚能发生强烈的络合作用,通过红外、紫外和^(1)H-核磁共振等表征方法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这些相互作用。此外,复合溶剂对催化裂化柴油也表现出良好的脱氮性能。可见,对于萃取脱氮而言,TEG-NCS和TEG-NB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琥珀酰亚胺 溴代琥珀酰亚胺 三乙二醇 络合作用 萃取 脱氮
下载PDF
含炔基碳材料对抗生素类物质的吸附性能
16
作者 程汉林 李英杰 高家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14-618,共5页
以CaC2和C6Cl6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的方式所制备的新型含炔基碳材料(ACM)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抗生素,利用能谱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表征方法,证实其含有C=O和丰富的孔道结构。通过研究30℃时ACM对四环素、金霉素、土霉... 以CaC2和C6Cl6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的方式所制备的新型含炔基碳材料(ACM)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抗生素,利用能谱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表征方法,证实其含有C=O和丰富的孔道结构。通过研究30℃时ACM对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和磺胺的吸附性能,以及40、50和60℃下对上述抗生素的吸附等温数据,发现此ACM对水体中的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的平衡吸附量可达345 mg/g,对磺胺的平衡吸附量可达58 mg/g。ACM对四种抗生素的吸附机理源于其微孔与中孔共存、以及氢键、π-π等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炔基碳材料 多孔碳 吸附 磺胺
下载PDF
利匹韦林中间体4-[(4-羟基-2-嘧啶基)氨基]苯腈的合成
17
作者 刘彤 陈钒 +2 位作者 冷彬爽 陈心慧 肖艳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90-394,共5页
为提高利匹韦林关键中间体4-[(4-羟基-2-嘧啶基)氨基]苯腈(1)的合成收率,设计了以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2)与乙氧基甲叉丙二酸二乙酯(3)为原料,经缩合、水解、酸化、催化脱羧合成2-甲硫基-4-嘧啶酮,利用其进一步与对氨基苯腈反应合成目标... 为提高利匹韦林关键中间体4-[(4-羟基-2-嘧啶基)氨基]苯腈(1)的合成收率,设计了以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2)与乙氧基甲叉丙二酸二乙酯(3)为原料,经缩合、水解、酸化、催化脱羧合成2-甲硫基-4-嘧啶酮,利用其进一步与对氨基苯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1的新工艺,并对该工艺中的缩合反应和脱羧反应进行了优化。由正交实验得到的缩合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2、3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0∶1.2∶3.2、反应温度为20℃、混合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2∶1;脱羧反应的高效催化剂为吡啶,最佳温度为215℃。优化后合成目标产物1的总收率达到61.52%。经核磁共振(1H NMR)鉴定,所有化合物的谱图数据均与文献一致。该路线原料廉价,条件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匹韦林 4-[(4-羟基-2-嘧啶基)氨基]苯腈 合成
下载PDF
手性化合物绝对构型确定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锐 朱园园 +1 位作者 王海峰 古双喜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手性分子绝对构型(AC)的确定在手性化学研究与应用中至关重要.近年测定手性化合物AC的各种方法,根据其原理可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手性环境下激发手性化合物的原子核从而测定手性化合物AC的核磁共振(NMR)法,包括应用芳环抗磁屏蔽... 手性分子绝对构型(AC)的确定在手性化学研究与应用中至关重要.近年测定手性化合物AC的各种方法,根据其原理可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手性环境下激发手性化合物的原子核从而测定手性化合物AC的核磁共振(NMR)法,包括应用芳环抗磁屏蔽效应的NMR法和应用配糖位移效应的NMR法;第二类是基于原子共振散射的X射线衍射(XRD)法,包括单晶和粉末XRD;第三类是基于对映异构体对偏振光的折射和吸收不同从而测定手性化合物AC的光谱法,包括旋光光谱法、电子圆二色谱法、振动圆二色谱法和振动拉曼光谱法.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如酶法和3,4-二氢-2-苯基-2H-嘧啶并[2,1-b]苯并噻唑(HBTM)法.作者结合在手性荧光识别和手性药物领域的研究经历,对上述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手性化学及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化学 手性化合物 绝对构型确定 核磁共振(NMR)法 X射线衍射(XRD)法 光谱法
原文传递
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光学纯度的测定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陈宗 朱园园 古双喜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8-599,共12页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动植物生命活动、医药、农药及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上市药物中有一半以上是手性药物,正在开发的临床药物有约2/3药物是具有手性的。因此,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测定尤为重要。目前手性化合物光学纯度...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动植物生命活动、医药、农药及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上市药物中有一半以上是手性药物,正在开发的临床药物有约2/3药物是具有手性的。因此,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测定尤为重要。目前手性化合物光学纯度的测定方法以色谱法和光谱法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方法。本文结合手性荧光识别与光学纯度分析中的研究成果,对色谱法、光谱法和其他光学纯度测定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光学纯度测定提供信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药物 对映体纯度 光学纯度测定 对映体过量值 光谱法 色谱法
原文传递
泼尼松磷酸酯二钠的合成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测定
20
作者 李屈澳薇 龚智华 +2 位作者 陈炯 张双双 古双喜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29-534,共6页
目的优化泼尼松磷酸酯的合成工艺,并对其磷酸酯钠盐进行水溶性测定。方法以泼尼松为原料,经磷酰化、水解、成盐反应得到泼尼松的前体药物泼尼松磷酸酯二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目的优化泼尼松磷酸酯的合成工艺,并对其磷酸酯钠盐进行水溶性测定。方法以泼尼松为原料,经磷酰化、水解、成盐反应得到泼尼松的前体药物泼尼松磷酸酯二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31)P-NMR和MS谱表征,总收率76.54%(以泼尼松计)。在水中的溶解度测试结果表明,泼尼松磷酸酯二钠的溶解度为原药泼尼松溶解度的2449倍以上。优化后的合成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具有工业化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泼尼松磷酸酯二钠 前药 合成 溶解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